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七千道考研真题告诉你,新闻传播学都在考什么

2021-12-24 15: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新闻传播学是国家一级学科,下设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国际新闻、数字出版等专业。

作为文学里数一数二的热门专业,因其不设数学考试科目,历来都是考研报考热门。

报考人数逐年激增又未享受到扩招红利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在历届考研学子中的竞争都可谓十分惨烈。

抛开报考人数的竞争压力,新传考研的内容也令一众考研人叫苦不迭。

新闻传播学主要以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各类信息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

也正因此,新闻传播学科考察内容宽泛不定、日新月异,或为学科基础史论,或为实务应用前沿,抑或为媒介技术变迁。

为此,肖一数说和秃头研究所进行了合作,选取了最近三年、共计6848道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洞悉新闻传播学科的考察重点,检验考研知识与学科研究的勾连关系。

样本院校的筛选原则为尽量全面,涵盖了985、211、双一流及其他开设新传硕士点的各类院校,最终收集到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等98所院校的学硕/专硕考研真题。

需要严谨说明的是,在数据样本搜集的过程中若干类似于北京体育大学等院校可能存在只开设学硕或只开设专硕的情况,因此在两者对比的过程中存在部分题目数量的不对等。

在所有真题的初次筛选过程中,已将新闻实务写作题、实践操作题等不含知识点类目的题型进行删减,保留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若干能够进行考点归类与编码的真题样本。

最终,我们共计挑选出6848道考研真题,学硕题2747道,专硕题4101道,不同年份试题数均稳定在1000道上下。

01.

理论与应用是总体考察重点

通过对三年内考研真题内容的质性归纳,我们将所有试题根据性质的不同编码为四大类:「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应用」以及「研究方法」。

「新闻传播史」主要考察新闻传播领域发展沿革的事件和过程,如“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史”、“近现代世界新闻传播史”等;

「新闻传播理论」主要聚焦于各二级学科基础性理论,如“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广播电视理论”等;

「新闻传播应用」关注新闻传播相关实务问题与业界前沿,主要为了考察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如“新闻实务”、“广播电视实务”、“媒介技术与应用”等。

「研究方法」则涉及到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的方式方法,如质性研究、量化研究。

通过主题甄别,我们提取出了每一年度不同类别研究的数目。

作为新传考研中占比较大的两个部分,新闻传播理论与应用的内容长期占据近百分之八十左右的试卷分值,整体发展趋势保持稳定。

换句话讲,对于大部分新传考研人而言,最终呈现在试卷中的分值配比实际上并非侧重研究方法或新闻史,而是大面积铺散在题目里的各类关于议程设置、框架效果、新闻真实性、新闻敏感与ROI理论、声画对位,以及短视频新闻、数据可视化、舆论导向等理论与新闻实践部分的知识要点。

可以说,学科本身的理论体系架构仍然更多地依托于形而上的抽象理论与形而下的实践行动两个层次——这也是为什么新闻学、传播学最常考察的题型就是媒体在技术上有了新做法、在对外传播中有了新思路,或者是利用传播理论分析、辨别某个实际现象——理论最终一定要与人类行动相结合,作为人文学科的新传也不会仅仅是坐在摇椅上的哲学家。

为了进一步获悉不同类别试题的考察重点与难点,我们将分别对「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应用」以及「研究方法」展开讨论。

02.

近现代新闻传播史更受青睐

就新闻史部分而言,试卷中分值越高的题目,对于史论的青睐度也就越低。

我们统计了新闻传播史类试题在各类型题目中的比重和年度变化,可以发现,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都更倾向于把新闻传播史放到名词解释中考察,如考察邸报、定本制度、古登堡印刷术等学科史上无法绕开的生动注脚。

只有少部分的院校会将新闻史的考察当做是研究人才的选拔标准,原因也不外乎是在整个新传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更加强调实践、量化与实用主义思维路径,另一方面持续推进与人类学、社会学等其他更具深度与理论价值的融合发展跨学科逻辑。

无论是中国新闻史还是外国新闻史,都无法与之相互接壤、彼此合作,自然也不会更多地体现在试卷中。

这也就是为什么新闻史大多数情况下就只是被当作为了整个试卷的多层次、多样化逻辑而出现的「工具题」的原因所在。

通过主题甄别,我们将675道新闻传播史类试题分别划归进“古代国内”、“古代国外”、“近现代国内”以及“近现代国外”四大类。

由图可得,史学类试题主要将考察视角聚焦在近现代尤其是“近现代国内”的新闻传播史,如675道试题中,有623道都在考察近现代史,而近现代国内史类试题更是有452道,占比72.55%。

与之相应的,对古代史尤其是“古代国外”新闻传播史的考察颇少,仅有52道相关试题,占比7.70%,甚至在论述题中完全不涉及古代史内容。

不论是专硕还是学硕,史论的内容都以近现代的中国新闻史考察为重点,对古代的新闻发展关注较少——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当时的新闻事业并为快速发展起来,能够成为考点知识的内容也相对贫瘠。

为了进一步直观呈现不同类别之下的考察重点,我们提取出了部分类中高频主题词。

从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几年间反复考察的,在各个院校之间重复出现的词频是很高的,如我国最早的非官方报纸——宋代小报,民国新闻界的重大灾难——癸丑报灾,追求感官刺激的“黄色新闻”以及新闻传播史上重要的发明——古登堡印刷术等等。

乍一看上去,所有的概念都非常熟悉——这也即是新闻史的一大特点:有迹可循。

历史早就盖棺定论了,能够有价值的、为人惦记着的不外乎那几个事件、报刊和人物。

03.

基础理论仍是第一要义

从题型入手,对真题中的「传播学」与「新闻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就会发现:

纵然在近几年新传日益前沿的趋势下,传统的理论考察依然是所有题目中的重中之重,并且涉及题型也几乎涵盖了新传考研的全部题型,从基础的名词解释简答题到新闻实务,从简单的默写考察,再到理论的结合考察,基础理论无处不在。

从理论的类别来看,无论是「专硕」还是「学硕」,「传播学」理论的考察都是重中之重。毕竟就算是新传再卷,一个院校再难,也需要保证一整张卷子上存在一定量的基础知识。

在对所有的考题中的理论高频词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得出了如下这张「新闻传播理论考察重点」,可以很明显看出理论的考察也呈现出一定的「社会前沿性」和「时事热点性」。

换句话说,大部分院校在出卷子筛选理论时也是会遵循一定的逻辑的,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抢购双黄连、群体极化等,这些就变成了试卷上高频出现的「第三人效果」和「沉默的螺旋」等;

同理,老龄化愈来愈突出的当下,老人问题不再成为房间里的大象,也就化成了试题考察高频第一的「数字鸿沟」。

新闻学理论亦是如此,在深度媒体融合、疫情带来的公共新闻、深度报道、假新闻等思路的影响下,「媒介融合」「四全媒体」「非虚构写作」「新闻真实」等也就成为了重要的考察范畴。

总的说来,新闻传播理论类试题对新闻传播学基础和前沿理论都有所关照,并特别注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体系的考察。

04.

以新传视角观照社会现实

一张试卷在保证了基础题之后,自然也需要一系列能拉开差距的题目,而这些题目就是所谓的「前沿题」,或者我们把它称之为是新闻与传播的「应用题」。

也即,惯常而言的,借助新闻与传播的相关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诗意一点的说法,就是以新传的视角观照社会。

当然,观照社会也是有一定角度的,而从真题的呈现来看,目前这类实践性的、应用性的考察还是集中在相对比较基础的「新闻实务」角度,类似于「反转新闻」「非虚构写作」「华尔街日报体」这些实务理论是绝对的考察重点。

除了新闻实务以外,考察第二多的是「技术」与「经济」。

技术的考察毋庸置疑,自2016年的人工智能元年开始,技术始终都是新传考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这两年在学术界浓重的反思氛围中开始出现了不少对技术的反思和理论的回归,但依然不可否认类似「数据新闻」「算法把关」等考察的重要地位。

而经济其实并非是指传媒经济,而是指类似于「网红经济」「电商经济」「直播带货」「知识付费」等相关的前沿热点。在传媒市场进一步与资本接轨的情况下,经济本就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就如同这篇推送发出的此刻,大家还依然在讨论着刚刚爆出的薇娅的偷税漏税,大数据技术的监测与直播带货的衰落,技术与经济在这一刻实现了微妙的连接。

为了进一步直观呈现不同类别之下的考察重点,我们提取出了应用类试题中的高频主题词。

就新闻和广播电视实务而言,考察重点仍是业务核心内容,如新闻四大件“采写编评”、广播电视制作核心要素以及各种应用广泛的新闻类别,如建设性新闻、解释性报道等。

传媒经营实务重点对广告相关理论、媒体资本运作的理论进行了探讨,如广告代理制、ROI原则等;同时,也积极关注了粉丝经济、电商经济、电竞经济与网红经济等四大支持性经济体;

新媒体实务则与技术应用息息相关,从3G应用到5G技术,从三网融合到媒介融合,从中央厨房到人工智能,这两类试题重点关注技术变迁视域下深度媒体融合的国家层面融合,以及平台媒体发展等角度。

随着伦理问题越来越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不可忽视的一大议题,传媒伦理与法规研究也日益举足轻重。这部分的试题考察重点主要放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伦理与规范研究,如媒介接近权、信息主权以及被遗忘权等。

总的来说,新闻传播应用类试题和学界对实务的研究保持了一致,主要探索新闻传播学领域忧思的解困之道,并和史学理论研究相关照,积极丰富着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研究体系的实践。

05.

量化研究是绝对重点

虽然研究方法本身并不在新闻传播学科研究核心之内,但作为学术进阶的基础工具,新闻传播考研试题也在逐渐加大对这一单元的考察。

诸如「举例说明你在新冠肺炎的媒介文本中观察到的隐喻现象;这些隐喻对疫情防控和公众的认知产生了何种影响?根据“隐喻现象”设计调查研究方法请以“新冠肺炎中的隐喻”为主题,写一个研究设计,包括研究方法、数据/资料来源、分析框架等。」

但研究方法类试题仍非主流考察试题类型,6848道考研真题中也只有158道真题,占比仅2.31%,也即仅极少数院校会考察这一类型试题,如重实证研究的厦门大学。

据分析,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作为学术圈愈来愈应用广泛的「量化研究」都是考察的主流,而可供应试考察的质性研究相对考得较少,占比仅两成。

就重点内容而言,质性研究主要考察民族志学、扎根理论、话语分析以及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量化研究则重点关注内容分析分、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以及效度、信度和置信区间等关键要素。

06.

结语及问题说明

据以上分析,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学科特色明显,与学界研究重点及趋势总体相近,即重心均在理论及应用上,对史学的关照相对较少。

此外,对于研究方法的考察虽然和学科本体研究关系不大,但符合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考察目标。

最后,本研究中尚存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改进。

例如:对样本试题进行主题甄别后类目构建的标准以及类中主题词的提取存在一定的主观倾向,需要以后不断修缮改进。

同时,近三年的新闻传播考研真题也并不能囊括新闻传播领域所有的考察重点,可以延长研究历时维度以及更多样本试题加以丰富和拓展。

—END—

作者:肖一凉介x秃头研究所

参考资料 <<

[1]样本试题来自网络公开资料整理

[2]百度百科.新闻传播学词条[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新闻传播学/1152644?fr=aladdin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