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民日报刊文:不受监督的权力则是通向腐败的捷径

李宗彦/人民日报
2017-01-12 14:22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人民日报1月12日消息,近来,在《法律的界碑》一书中读到一句引人深思的话,“脑袋是金子的,但他的脚却是泥的”。话中所指,正是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不少人都知道培根在哲学史上颇负盛名,那句流传至今的“知识就是力量”,更是妇孺皆知。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在政坛上的作为:培根曾任掌玺大臣、总检察长、大法官等职务,位高权重却屡屡受贿。

古今中外,有“金子般的脑袋”,却因“泥做的脚”而脱离正轨者,不在少数。就拿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领导干部来说,不少人都能力突出、才干卓越,却因守不住廉洁的底线,而葬送了大好前途。一失万无,一旦踏入腐败的深渊,不管能力如何,终究难逃党纪国法的惩罚。

对于党和国家而言,培养一名领导干部不易。看着有“金子般的脑袋”者误入歧途,让人扼腕叹息之余,也引人深思:领导干部靠什么杜绝“泥做的脚”?想来,有这样“三靠”。

杜绝“泥做的脚”,靠的是不断校正信念指针。在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里,云南省委原书记白恩培坦言,随着职务提升,年龄变大,看着商人们住豪华房子、坐豪华车、买私人飞机,思想就抛锚了,也追求像商人一样的物质生活。这样的独白,道出了许多落马官员共同的心路历程。其实,所谓的“抛锚”,照见的正是心中的“指针”偏了方向。是为公还是为私?是为人民还是为自己?一旦“指针”偏了,久而久之,就会陷入“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的陷阱,甚至触礁沉船。相反,“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始终葆有这样的理想信念,航线才不会跑偏。

杜绝“泥做的脚”,靠的是同志间的真诚帮助。新中国成立后,开国将军徐海东在辽宁大连休养。凡来人探望,将军常问:“政治上犯错误没有?经济上多吃多占没有?生活上和老婆离婚没有?”将军夫人提醒说:“多年不见的老战友,怎么好这样问?”将军却回答:“净说好听话,算什么老战友!”徐海东的“三问”,直接、尖锐,甚至可能让听者难堪,却真诚真挚,饱含热情,就像一针“预防针”。这样的提醒多了,“泥做的脚”哪还有存在的空间?严是爱,宽是害。多一些将军“三问”,少一些言行“艺术”,多几句诤言规劝,少一点讳莫如深,才能让贪腐的暗疾不沾身。

杜绝“泥做的脚”,靠的是监督之灯长亮不熄。对于领导干部而言,监督就是一盏探照灯,把自己摆在监督里,习惯在灯下工作,贪腐的病毒就无所遁形,“碰红线”的思想就难以萌芽。而不受监督的权力则是通向腐败的捷径。给自己画一个“特区”,拒绝监督、逃避监督,只会南辕北辙,再好的金刚之身也会变得锈迹斑斑,不堪一击。说到底,监督不是“找茬”,而是“消毒”,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才不会让自己绊倒自己。

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常思当官为了什么?我有几个诤友?有没有把自己摆在“灯”下?眼前才不会有迷雾,心中才不会染尘埃,才能真正杜绝“泥做的脚”。

(原题为《靠什么杜绝“泥做的脚”》)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