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学、文化传承,及古文阅读障碍导致的文化传承障碍

2021-12-24 12: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都对自己民族的文化非常重视,因为文化是民族最坚强的根,也是抵御外辱的最后最坚实的屏障。一个民族所以称之为族,首之要素是因为众多人对同一类文化认同而产生的聚集,文化对人的凝聚强度要强于血缘纯洁性而产生的民族粘度,广度也要广于血统,道理很简单,血统是封闭的,文化的认同则是开放的,而且和血统一样,一旦接受,是不易改变的。不同血缘的同种性的不同的人,会基于某种不同的信仰而认同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因而认同不同的国家或者社会群体,比如,很多国家的人会愿意迁居到欧美国家,这是一个文化的认同强于血缘的纯洁性的一个可以佐证的例子吧。

国家本身是没有文化的,国家只是一个概念,是民族和人在区域范围内的聚集,国家只有文艺,只有宣传,民族才会有文化,假如非要说国家还有文化的话,那么可以说,国家所拥有的文化来自于其各个民族主体。文艺有多样性,文化其表象会是多样的,其本质则是一元的,也是纯粹和纯洁的,因此,就一个民族而言,其思想是单纯和单一的,因此也是难以融合的,这是多民族国家治理难度所在,各个民族的文化,放在国家这个锅里,就形成了一个大染缸,不同民族的文化就是不同的颜色的染料,思想的冲突和冲撞,火花四溅,产生新作品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民族的认同冲突。文艺是较难在刹那间产生出和建立起人性思想的,文艺只能在短时间内影响人的思维,文艺可以是形成思想和民族性的途径,但需要千百年的淬炼,才能去除糟粕,最终产生思想,大多数文艺种类和作品,没有这样的忍耐力,经不起时间的沉重捶打,这是要经受炼狱般的捶打的,只有少数的文艺作品能够经受这样的过程,最终留存下来,成为文艺作品的同时,深入民族人们的心田,熔炼萃取成为民族的思想,乃至成为他们的信仰,进而形成了文化,因而,文艺是文化的载体方式,文化则是思想的来源。这就是为什么文化是单纯单一的,却引领着思想,思想引导行为,多民族国家的思想不能统一源于文化的不同。经济的发达荣昌并不能消除不同民族间因为文化和思想的差别而筑起的民族性差异的篱笆,经济是不能帮助文化达到统一的,起码即便是较长时间的短期内做不到,经济只能促进文化更快地发展和变化,但即便非常长的时间,也很难变化到不同文化的统一和融合为一,因为,文化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比如地域的不同,宗教的不同等等。因此,想要一个民族认可一个民族,经济其实是无能为力的,文化的统一是唯一的途径,曾经有句话说,杀死一个人,不在于消灭其肉体,难在消灭其思想。但文化又难以完全统一,这就是多民族国家的难处。

假如回到单一的民族,比如汉族,其实汉民族的文化传承是较其它民族要困难得多,假如我们撇开汉民族分布幅员过于辽阔,而导致的地域差别而产生的文化多样性而产生的差别外,即便我们回归到汉文化的同一性,以及其同一性在数千年来的传承,其实,这个传承已经在某些时间节点开始出现传承乏力的问题,这个时间节点并不遥远,自清朝末开始出现文化传承的衰退,民国以后则断崖式退化,传承的厚度变薄和承继能力出现裂痕,文化的传承在自此以后的每一个世代变得越来越薄,假如这个世代的间距以一个人的学习时长界限,那就是差不多20年吧,则,每20年出现一个急剧的衰减,而且,对于越远古的文化衰减得越厉害。

究其原因,清未以来的经济衰败,人民生活疾苦,然后自民国结束,国内军阀战争和对抗日寇战争,始终不断,人民为生活和生存已然疲于奔波尚不能维生,文化传承一类,也只能在少数富裕之家的子弟中秉承,文化是全民族的,必要在全民族中广为散布,才称得上传承,才能完成传承。但,至民国,甚至就是民国,也止于民国,中华民族的文化是近代得以传承最为繁盛的,大师频出,佳作频出。但这些都都是局限的,因为,自此以后,社会的体制巨变频繁,对文化的要求有别于民国这个年代。

民国那个时代,其文化传承的普及型也变得超乎任何其它世代的广泛,其原因,尤其得益于白话文崛起,白话文的广泛传播,使得文学的种子在最大的范围内得以散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白话文是一颗异常强壮的种子,并且,这颗种子是一粒完全适合普通百姓土壤的和气候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一种完全的,广泛的文字模式,它的风格,它的叙事方式,让最底层的人民第一次发现,看文章,没有之乎者也了,一如在听身边人日常的说话,自己就这样轻易地可以迭代进入各色人物之中,和作品中的人物一起思想,一起开心和悲伤,没有任何思维转化的障碍。文学不再仅仅是阳春白雪,文字所展示的,就是日常语言所描述的。到这个时间,中国才有了真正的属于人民的文学。也才真正有了文化在最广泛范围内的传承基础,白话文实际上成为了中华文化传承的一种最为有用的工具。白话文的普及,可以说真正有了属于人民的文学,也真正有有效的方式提升最大多数人的阅读,进而提升全面的文学素养有了真正有效的途径。

唯一不足的是,白话文经时太短,也没有足够多的经典之作,满足全面普及和提升全面素养的数量需求。文学最终到文化,没有足够的时间长度,比如数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的时间积累,没有浩海到无边无量的文字作品的累积,这些作品经过数千年和如此众多人们的阅读、批判、欣赏、模仿、最终超越,这样的数量和过程,就比如对物资的精炼提纯过程,工艺总要这么长,物资数量必须足够多,最终才能提纯出一点点纯度极高的精华,因此,文学作品也一样,没有时间长度和数量的足够积累,是无法成为民族的文化的。民国到今天,无论时间和作品数量,都不足以完成这个过程。也就是说,白话文还没有能力承担起传播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担。就能力而言,在时间和数量之外,或者说因为时间的跨度不够长,伟大的和普通的写作家还太少,因而作品数量也少,这也是时间的问题,只能交给时间完成。

而,假如说中华文化传承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我认为,是古文独特的写作结构,古文的写作诚然字字珠玑,简练到极致,同时又可以优美和深刻到极致,在这方面,没有一个其他文字能够达到中国古文的高度。短短数十字,其展示的意义却胜过白话之千言万语。但古文之问题,是需要专门的教学,才能理解其意,犹如外语。其特有的叙事方式和文字特点,迥异于普通人的说话和思维模式,使得古文字成为上层社会特权,和少部分人的专属。不能普及到大多数民众。我想这也是中华民族未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一个原因之一。但,这并不代表文化不能在种族的范围内传承,文化是犹如空气一般的存在,是可言传,可身教,能无形渗透的,文化是一种感官刺激物,眼看、耳闻、鼻嗅,甚至文化从人类的皮肤上飘过,日久天长,就会浸入人的头脑,成为思想和传统,以及行为习惯和准则。文字只是文化的传播的载体重要的一种方式。但是,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可以想象,假如我们的文学形式从古自今,即是白话文形式,阅读的习惯我们中华民族当会养成,民族的修养素养当会更加提高,社会的分层当会不是特别明显,等等。而,最重要的是,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就不是依靠少数人来完成,而是会有一个种族一起来承继和传达。直至今天,中国最伟大的瑰宝,中国古代文学,已经或者正在被大多数人因为阅读的困难,被动地抛弃。这是于个人而言,不得不为之的,中国人已经仅能从专家的白话讲座,已经翻译成白话文的拙作,和经常曲解历史真实的影视剧中了解中国璀璨的古代文学和历史。

中国古文学,犹如一颗打不开盒子的宝珠,冷了的美食,知为珠宝,却无法欣赏和取用,知为美味,却食之无味。于是想到佛教经典,经由鸠摩罗什翻译之美,阅读有了快乐,这是传播之久广的基础。于是想,中国的古文字,应该有一帮伟大的翻译家们,翻译出来最美的白话文,才能普及出去。

我们说,阅读是最好的文化传承方式,阅读也是人民唯一的可以真正达成统一的文化思想的方式。文化最忌的是经由不同思想者的传播,尤其是恶意的思想传播者,在一个种族中形成思想的差异,进而冲突。文化传承要人民自己从统一的内容出发,自己思考成为思想,这样的文化传承,即使众人有思想有细节的不同,而核心的思想也会基本是一致的。

今天,中华民族于古文化,犹如怀抱瑰宝而不能用之。起码我是如此,不得其门而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