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专栏·韩羽丨腊月二十三,贴上久违的年画灶王爷,年味来了
一到腊月的农村集市,叫“年集”。小时候赶年集,目标就是画摊,画摊上不只有戏曲年画,还有关爷、菩萨、门神、灶王。唯独灶王爷,人们议论纷纷,挑挑拣拣。
“几口人的灶王爷?”
“二十二口的。”
“不对,这不明明是二十口。”
“你仔细瞅瞅,这鸡这狗不算是两口。”
买灶王爷有这讲究,是图个吉祥,盼个人丁兴旺。
灶王爷的神位,比土地爷还低一个档次,连个庙儿都没有,只能寓居在农户的灶屋里,按现在的说法是不脱产干部。正惟如此,也不必官样排场,可以拉家带口,不仅老婆孩子,还有鸡狗。办事人员可多可少,而鸡狗不可或缺。“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据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艺术家的最大功绩是把“神”还原成了“人”,其实在我们的民间艺人的笔下,灶王爷早就大食人间烟火了。
农村的灶屋,烟熏火燎,墙上乌黑,唯独灶火门上方的灶王爷灶王奶奶的两个白脸特别抢眼,围着锅台吃饭时,我瞅他,他瞅我。
灶王爷神小能量大,可通天。“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上天干什么?向老天爷直接打小报告去,述说这一家人在过去的一年里干了哪些好事和不好事。人们倒也不怕,几块麦芽糖就满可对付得了。送灶王爷上天时,边念念有词:“多说好的,少说坏的。”边把麦芽糖往灶王爷嘴上狠劲地抹。我问大人们:“这是干啥哩?”大人们说:“粘住灶王爷的嘴,不让他去天上乱说去。”
这不是捉弄灶王爷,还有更甚的哩,有出戏剧叫《打灶王》,一田姓妇女,吵闹分家,迁怒于“一家之主”,还打骂灶王哩。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家乡的年集上又见到了久违了的灶王爷,花一元钱买了这“出土文物”。每逢春节,总要倒腾出来贴到墙上,我瞅他,他瞅我,心想,这才像是过年哩。
延伸阅读:灶王爷为何人灶君,俗称灶神、灶王、灶公,道教中称“九天司命定福东厨烟主保灶护宅真君”,简称“司命真君”,是中国神话中主掌厨房和饮食的神,另有专司监察民众善恶与防备火灾的职能,大部分人认为其为男性。
根据东汉《五经通义》记载: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其妇姓王名搏颊,字卿忌。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说:灶神名唤张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个女儿,皆名为察洽。灶神为张单,为民间最普遍的说法。
但也有人说:古时一人名张宙。因吃喝嫖赌耗尽家产,将妻卖与他人为妇,亦不堪支用,终成乞丐。一日乞讨至一富人门首,即该妇之户。妇招宙入,以给饭食,不巧主人归,主人命妻烧水。张宙恐主人误会,为保妻名节,奋身入灶而烧死。后妻每晨昏皆于灶头设香案祭祀,主人问,则谎称“人以灶烹食为生,不敬灶神,将谴”。附近人家效之,遂成祭祀灶神之风。
但灶神也有女子形象。据庄子《南华经》中说“灶有髻”,晋朝司马彪解曰“着赤衣、状如美女”。灶君是昆仑山上一老母,俗称为“昆仑老母”;道书《敬灶全书·灶王经》中称其为“云种火老母”或“种火老母元君”(“元君”是道教封女仙所使用的尊称),她麾下有五方五帝灶君、曾灶祖灶、灶子灶孙、运火将军以及进火神母等三十六神。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她主管人间饮食,专门为天庭督查人间一切事物,还能操控一家人的生死祸福。后世民间大概觉得红衣美女的形象不太稳重,后来便用灶神奶奶将其取代,并与灶王爷并肩而坐。
因为灶神监察人间善恶,并在年底禀报天庭。农历年底送神日,人们很谨慎的将灶君图像贴在炉灶上祭拜,供奉肉食、糖饼、茶酒、水果等等。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君)醉酒”的记载。继承此俗,有些地区的人,祭灶时,还要把糕点、糖浆、糖粉之类的甜食涂在灶君图像的嘴上,希望灶君不在玉帝那里讲自己家的坏话,以避免上天的责罚。
祭祀完后,将图像或神位揭下,与纸钱、纸马等物一起烧化,送其归天,直到正月初四才来继续监察人世。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