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谁愿永生:弗雷迪·莫库里传》:华丽背后,神之暗面
他的故事要从1946年9月5日说起。那一天,在东非的英属桑给巴尔岛,一个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后裔家庭里,一个男孩呱呱坠地。他在印度度过了大部分童年时光,八岁时被送去就读英式寄宿男校。十七岁那年,由于桑给巴尔革命爆发,他跟随自记事起就与他聚少离多的父母搬到英国定居,进入伊灵美术学院主修平面设计,并逐步走上音乐之路。这个有着独特成长经历的亚裔男孩,正是日后英国传奇乐队“皇后”的灵魂人物弗雷迪·莫库里。
拥有高亢璀璨的华丽声线,以及横跨四个八度宽广音域的弗雷迪是个天生的歌者,而上天赋予他的不仅是一副好歌喉。会让许多人感到惊讶的是,皇后乐队最伟大的歌曲中竟然有一大部分是由弗雷迪包办了词曲创作!这其中就包括《波西米亚狂想曲》《我们是冠军》《杀手皇后》《我的挚爱》《找个人来爱》《那疯狂的小东西就是爱》,等等。对于很多集毕生精力于创作上的词曲作者而言,要是能写出一首这样的杰作即可感慨不枉此生,可对他而言,有些根本就是在短短几分钟内一挥而就,比如《那疯狂的小东西就是爱》便是并不擅长吉他的弗雷迪有次在吉他上弹了几分钟就谱写出来的。
除了惊人的音乐天赋外,作为摇滚乐史上第一位死于艾滋病的摇滚明星,弗雷迪的性取向、放荡不羁、低调神秘和英年早逝也为他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当人们看着《拯救生命》演唱会上他已然脸谱化的小胡子、龅牙和风骚的走位,听着他高亢激昂的演唱,感受着他驾驭十万人的气场,也会禁不住去想,这个人前光芒万丈的神,日常生活中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大多数摇滚明星都行事高调,擅于炒作话题,但弗雷迪是个例外。他一生都在刻意远离公众,过着非常私人化的生活,因为生活中的他与舞台上的他判若两人,极为内向害羞,尤其是在不熟悉的人面前。他很少接受纸媒采访,也极少在电视访谈中亮相。为弗雷迪立传的传记作家不在少数,然而他们和弗雷迪从未有过交流,从未在一起生活,从未目睹他的创作过程、他与队友的争吵、他与情人的冲突,乃至他住的卧室、养的猫咪、吃的食物……那些隔山打牛式的传记或多或少带有杜撰的成分,又怎能让乐迷真正了解他?
《谁愿永生》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摇滚传记。一来它的作者彼得·弗里斯通并非传记作家或乐评人,而是弗雷迪生前的私人助理,一个对其饱含深情的密友,一个“愿意为他做任何事”的男人。自1979年开始为弗雷迪工作时起,彼得和他在长达十二年的时间里居住生活在一起,为其打理一切所需,直至他最后入土为安方才离去。二来它并非遵循一般摇滚传记从出生到死亡大事记,整合一手采访、二手资料的传统套路写出。彼得所做的,是事无巨细地记录自己陪伴弗雷迪度过的那些日日夜夜,以及弗雷迪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说,它是一本写满回忆的私人日记本,一本十二年里的私人故事汇;而这些点点滴滴聚集在一起,则为我们描摹出费雷迪的真实轮廓。
关于撰写本书的初衷之一,彼得坦陈是肩负了“辟谣”的使命,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把一个真真切切的弗雷迪展现在人们面前。他在书中写道:“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澄清一些离奇的流言。弗雷迪的生活总是被各种流言蜚语所围绕,而光是批驳其他弗雷迪传记中各种有意或无意的错误臆断和不实之词,就足够我写上满满一本书。可我不想做出一副学究的样子。在我看来,要想还世人一个真实的弗雷迪,最好的办法就是如实记下他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当然,彼得也为我们描述了弗雷迪广为人知的“神”的一面,与此同时,他力图褪下弗雷迪“神”的光环,展现弗雷迪不为人知的“人”的一面。
我们在阅读他朴实无华的文字时,很容易感受到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看似琐碎细微,却处处流露着真情实感。彼得对费雷迪的描述是赤裸而坚定的,向外传递出一种私密的亲切感,丝毫没有浮夸与掩盖。这本传记被公认为了解弗雷迪的最佳读本,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会发现它带给你的震撼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彼得眼中,“弗雷迪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难懂的人之一”,译完本书后,我对这句话心有戚戚焉。弗雷迪的个性到底有多复杂?弗雷迪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彼得通过拼接记忆中的细节片段给出了答案——我不得不佩服彼得的记忆力,多年之后他仍然清清楚楚地记得关于弗雷迪的一切。曾经尽在彼得眼中的细节和场景,诸如弗雷迪的衣食住行,舞台上及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他设计的每一张封套,拍摄的每一部MV,他的每一次猎艳、每一个情人、每一个密友、每一只猫、每一件艺术品,甚至去过的每一家餐厅和每一家同性恋酒吧……从他的笔端缓缓地流出。他用笔尖述说着记忆,仿佛弗雷迪从抽象的符号中复活,穿过遥远的时空来到我们身边。听着彼得娓娓道来,我们得以了解他的个性、他的音乐、他的才华、他的为人、他的观念、他的嗜好、他的习惯……
他习惯于放纵。为了窥视肌肉美男,他会起个大早赶到海滩去占据有利地形。而一贯滥情滥交的他最热衷的莫过于去同性恋酒吧猎艳,即使腿部受伤打着石膏也会照常前往。他身边从不缺乏情人,可他还是不会停止去酒吧猎艳的脚步,因为他认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弗雷迪还曾沉溺于酒精和毒品。书中提到在慕尼黑时,弗雷迪曾两次因酗酒吸毒导致痉挛甚至昏迷,可他并未把这当回事,相反,他还非常享受这样的生活方式。
他习惯于掌控。事业方面,无论是皇后乐队的录音、巡演、MV的创意还是封套设计,他都力求做到掌控和主导;感情方面,他自己劈腿,走马灯似的换情人,却不允许他们对自己不忠;人生方面,他更是力求掌控,而越接近死亡,他就越在意将自己的生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在他去世前两周,在意识到驻扎家门外的众多狗仔队不会再离开后,从未在病魔面前低过头的他毅然做出了自杀式的停药决定,原因是他感觉自己成了一只失去自由的“囚鸟”。不自由,毋宁死。就这样,在生命快要走到尽头时,他最后一次掌控了自己的人生。不过控制欲极强的他也有服软的时候,去迈克尔·杰克逊家录音时,彼时一天要抽两包烟的他却能强忍自己的烟瘾;当他到了自己的偶像——歌剧天后蒙特塞拉特·卡巴耶和摄影大师乔治·赫里尔等人面前时,更是性情大变,温顺得像一只小猫。
他习惯于专注。专注于音乐,用一生来做好这一件事,取舍和执着在费雷迪的内心始终分明。他几乎从不开车,从不下厨,从不阅读,从不投资,因为他认为这几样事情会让他从做音乐中分心;他甚至从来不接广告,一家西班牙气泡酒公司把一百万美元送上门来,结果吃了闭门羹;而他泛滥的情爱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为他的音乐创作提供灵感……自1987年4月得知自己感染艾滋病一直到逝世前数月,弗雷迪从未在身边人面前表现出丝毫的痛苦和忧愁,更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继续专注地投入创作和录音中。在这数年的时间里,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严格保密的他一边要忍受外界铺天盖地的传言,一边要面对病魔对身体的摧残,波澜不惊的表面下,又有多少黯然神伤!
他习惯于给予。对于朋友的生日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纪念日,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到了那一天总会送出价值不菲的礼物;他对朋友的重视甚至超过了亲人,生前,他热衷于送他们各种礼物,死后,他亦留给彼得、乔·法内利和吉姆·哈顿三位密友各五十万英镑巨款……然而有趣的是,这个送昂贵礼物给朋友从不求回报的慷慨男人,有次居然因为想节省一晚的房费,在为从委内瑞拉专程赶到纽约的旧情人开好房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将正在酣睡的他支走,再把自己的纽约新情人带到同一间客房里继续欢娱。
他习惯于冲突。挑起冲突已经成为一种需要,他好像时时刻刻都需要一场战斗来发动自己的小宇宙。他讨厌言听计从的人,所以他身边的人都敢于和他唱反调,在他看来,只有争辩乃至冲突,才能让他看清事物的真相。在彼得的印象中,他的火爆脾气时常会一触即发,“他深知发火的好处。为了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他会冲队友或商业伙伴发飙”。他认为争吵乃至肢体冲突带来的强烈情绪不但能打开灵感的闸门,也能激发最棒的表演。所以,当他创作陷入瓶颈,以及演出开始之前,他会故意找情人的茬,以期大吵大闹一场,接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会失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弗雷迪的伦敦寓所“花园小舍”,这座充满故事的宅院是弗雷迪真正意义上的家,也是本书中最重要的场景。
弗雷迪对花园小舍倾尽心血。“那里不仅仅是他的家,更是一块画布——他在上面描绘自己的人生,倾注自己的审美。”弗雷迪的人生信条就是持续不断地创造、改变。他遵循这个信条,对花园小舍展开旷日持久的装修改造,把它打造成了一件艺术品。他还乐此不疲地竞拍名画,购买古董家具、水晶器皿、日本漆盒,用它们来装点他的宫殿。所有这些,都不过是他对美术的热爱的延伸。他对自己喜爱的画家和流派如数家珍,拍下了囊括马克·夏加尔、达利、蒂索、路易·艾卡托、胡安·米罗、弗朗西斯科·戈雅在内的众多大师的名作,堪称半部西方美术史。有次在西班牙,仅仅因为想购买一幅戈雅的画作,他竟决定在当地购置一处房产,只因西班牙政府不允许本国的艺术珍品离境。可是那块画布终有停笔的一刻——原本璀璨的人生,因为艾滋病而走向陨落,原本完美的避风港,因为狗仔队在外面驻扎而成了囚笼。曾经有多喧嚣,后来便有多落寞;曾经有多辉煌,后来便有多萧索;曾经有多疯狂,后来便有多脆弱。于是我们看到一个罹患绝症,渐渐无法与死神抗衡的弗雷迪;一个寂寞的、单薄的、无力的,让人心疼心碎想去扶上一把却又无能为力的弗雷迪。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他失去了视觉认知力,眼睁睁地看着他接受了希克曼导管置放手术,眼睁睁地看着他停掉了一切维持生命的药物,眼睁睁地看着他别无选择地躺在卧室那张大床上,睡了又醒,醒了又睡,感慨“我觉得好累,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它们(指家里的画作和艺术品)……”,眼睁睁地看着他不得不向外界声明自己罹患艾滋,眼睁睁地看着他陷入昏迷,身体变僵,呼吸停止,眼睁睁地看着几个章节前还生龙活虎的他被几个黑衣男子装入用来装传染性疾病死者尸体的黑色尸袋,拉上拉链,放进棺材。之后是火化、下葬……对于彼得来说,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看着自己深爱的主人离开,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世界上最冰冷的事物,莫过于那个有些屈辱意味的黑色尸袋,一旦拉链拉上,他就会永远沉入黑暗的世界,而自己和他也将永远分别。他在书中写道,“我感觉自己的一部分也一同死去了”。
当人去楼空,浮华散尽的时候,我们也许会一边泪流一边禁不住困惑,何以这并不漂亮的文笔,却有着直入人心的力量?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经历了失落、困惑、瞠目、感动、质疑、欣喜、痛苦等多种情绪的此起彼伏。
坦白说,决定翻译此书纯粹是因为对皇后乐队的热爱,对弗雷迪非凡的创造力的推崇以及对其私生活的好奇。我曾无数次倾听弗雷迪的经典曲目,却并不知道它们产生的背景及过程;我知道他死于艾滋病,却并不知道他从患病到去世这段时间的详细经历;我知道他是同性恋,知道他之前也曾有过正牌女友,却一直疑惑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男人才能在出柜后依然视前女友为最好的朋友,并把自己的大部分财产都留给了她……
原作扉页上那句“世界上最了解他的人写的私密回忆录”让我——一个对他的歌曲熟稔于胸,自恃对他有所了解的人一心想弄明白,这个所谓“最了解他的人”眼中的他,和我眼中的他到底有何不同。
译完本书后,我对弗雷迪有了全新而深入的认识,知道他为何能成为传奇巨星了,随之而来的,对于他的歌曲我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再次聆听它们时也更深地被触动了。
弗雷迪如烟花一样燃烧,升到最高处,享尽最放浪的人生,看尽生命至艳的繁华,然后便熄灭在浩瀚的繁星中。而人们最想了解的华丽背后,神之暗面,不正是由本书中描绘的诸多细节串成的吗?
弗雷迪也许从未期许自己离世后,身边最亲近的人会以公开他秘密的方式寄托哀思。不过彼得清楚地知道,对于一个自己“爱慕和仰慕着”的对象,“我有责任尽可能真实地将弗雷迪作为一位艺术家以及作为一个男人的种种经历描述出来”。无论如何,对于一颗陨落的明星,人们若能够了解它最真实的一面,集体回忆一下它最耀眼的瞬间,应该也是一桩幸事。而这本书的中文版选择在弗雷迪离开这个世界整整二十周年时出版,也是对这位曾经“来过、看过、征服过”的摇滚巨星一次最好的缅怀。
陈震
2011年11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