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16“感动山西”候选人公布,含14名中央驻晋挂职干部
1月8日,2016“感动山西”十大人物评选20位候选人揭晓。通过评委投票,三上太空的航天英雄景海鹏、精准扶贫的中央驻晋挂职干部团体等20个团体和个人成为候选人。随后,本报和黄河电视台的多路记者,将对20位候选人进行深入采访,挖掘并展示他们的先进事迹。
2016“感动山西”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由山西省文明办指导,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山西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山西晚报社、黄河电视台承办。
活动于2016年12月6日正式启动,同时面向全社会征集感动人物。启事刊发后,各界群众踊跃推荐身边的感动人物。短短一周,活动组委会共收到139位感动人物的参评资料。初评中,评委们依据评选标准,投票选出20位候选人物,他们也将被推荐至央视,参加“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评选。
候选人评出后,黄河电视台和山西晚报将派出多路记者,对20位候选人物进行深入采访,挖掘并展示他们的先进事迹。集中展示结束后,评委们将在终评会现场投票选出2016“感动山西”十大人物。最后,组委会将对获奖者进行隆重表彰。
2016“感动山西”十大人物评选候选人简介
三上太空的英雄航天员:景海鹏
景海鹏,男,1966年出生,运城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工程博士生。曾获得“英雄航天员”等荣誉称号。
2008年“神七”飞天,景海鹏是驾驶员,配合战友完成了中国航天的首次太空漫步。2012年“神九”飞天,景海鹏是指令长,带领两名宇航员完成了中国第一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成为第一个走进空间站的中国航天员。2016年10月17日—2016年11月18日,景海鹏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任指令长,完成了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航天飞行。
景海鹏创纪录地成为中国三度飞天的第一人。他也创造了中国航天员的纪录,打破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多项纪录,成为中国飞的次数最多、时间最久、高度最高的航天员。
吕梁、太行山区农特产品的“推销员”:中央驻晋挂职干部
来自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高校等12家中央驻晋定点帮扶单位的14名挂职干部为山西省扶贫攻坚工作做了很多工作。
2016年,挂职干部们联合发起了“县长联合众筹,品味吕梁太行”网上众筹活动,向社会各界推介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并募集公益资金开展公益活动。活动上线以来,吸引和带动了多家经销商对接贫困地区特色产品。2016年10月27日上午,中央驻晋定点帮扶单位扶贫推介系列活动启动会召开,活动主题为“品味吕梁太行、县长携手代言”。活动中,挂职干部们集体推介了吕梁、太行山区各县的农特产品,并为本县农特产品和特色旅游资源等代言。
精准扶贫的“保姆县长”:王剑辉
王剑辉,男,1963年出生,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大同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大同市天镇县委常委、副县长。曾获得2016年全国脱贫攻坚奖。
2012年,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作的王剑辉被派到天镇县挂职。经过调研,他发现天镇有两大优势:距北京280公里,有区位优势;富余劳动力5.4万,其中妇女2.6万。当年年末,北京出现“保姆荒”,他发出“带着乡亲们到北京过年”的倡议。天镇的农村妇女陆续进京当起保姆,“天镇保姆”由此走俏京城。王剑辉挂职多年来,天镇县累计就地培训贫困妇女83期5478人,成功输出2800人在北京、太原等地就业,让2800多户贫困家庭脱贫。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保姆县长”。
创造预制板检测“中国标准”的测量队长:刘军华
刘军华,男,1973年出生,中国铁建十二局集团三公司测量大队大队长。曾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职工创新能手”等多项殊荣,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在京沪高铁施工中,要求轨道板之间的误差要控制在“亚毫米”。刘军华带领团队反复研究德国技术,一个新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他们将德国技术所要求的2mm的误差缩小到0.3mm,打破了德国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将预制板检测技术由“德国标准”变为“中国标准”。二十多年里,经刘军华之手测量过的桥梁、隧道、路基,总长度在2600公里以上,解决施工测量难题20多项,差错率一直保持“零”纪录。
15年出诊16万次的“摩托村医”:贺星龙
贺星龙,男,1980年出生,临汾市大宁县徐家垛乡医院医生。曾获得“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临汾市优秀共产党员”“临汾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自行医以来,贺星龙15年背破12个行医包,骑坏6辆摩托车,出诊16万余次,服务晋、陕两省28个村子、4600名村民。他对病人免收出诊费、注射费,还为很多特困户、五保户和烈士家属免去药费。除了提供医疗服务,他还主动照顾着村里的孤寡老人。
2013年冬天,摩托车在雪地里滑倒,他的右脚踝关节骨折。因为治疗不及时,贺星龙的右脚留下了后遗症;他的膝盖,也因为常年骑摩托车患上了关节炎;每天背着四五十斤重的药包,致使他脊椎弯曲变形;但他依然坚持在保障百姓身体健康的第一线,坚守着随叫随到的承诺。
登上奥运奖台的山西女剑客:郝佳露
郝佳露,女,1987年出生,山西省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重剑团体银牌获得者。
2003年,正在太原四中读书的郝佳露开始接触击剑运动。在起步较晚,身高条件不算太好的情况下,她利用课余时间到省击剑队旁听学习。训练场上,她总是最刻苦、最用心的一个。2006年,郝佳露正式进入省队。2013年10月,她入选国家队。
2014年5月,在古巴哈瓦那世界杯大奖赛上,郝佳露一鸣惊人,夺得了女子重剑个人冠军,从此成为国家队女子重剑团体主力选手。同年的第十七届韩国仁川亚运会上,她获得女子重剑团体冠军。2016年8月,她与队友获得里约奥运会女子重剑团体亚军。这枚宝贵的银牌实现了山西击剑史上奥运奖牌“零的突破”。
暖心谎言促成的“假父子”:夏占海、姜经纬
夏占海(图右),男,1953年出生,吕梁市交城县人,曾获得山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姜经纬,男,1983年出生,上海浦东公安分局民警。
2003年,一场灾难突然降临夏占海家中。由于煤气中毒,他的大儿子失去生命,妻子梁巧英全身瘫痪,神志不清。
在夏占海的精心照料下,梁巧英的智力有些恢复,经常询问为什么大儿子不来看自己。怕妻子受不了打击,夏占海始终不敢告诉妻子真相。一次看电视时,夏占海看到一个跟大儿子梁宇酷似的人,有了为妻子找“儿子”的念头。
2013年,在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节目的帮助下,夏占海找到了酷似梁宇的民警姜经纬。之后,姜经纬一直和夏占海一家保持着联系,还邀请他们去上海旅游。
教着唯一学生的乡村教师:李红霞
李红霞,女,1964年出生,长治市黎城县洪井乡孔家峧村小学乡村教师。
太行山深处的孔家峧村小学,是只有一名老师和一个7岁留守儿童的袖珍小学。
2006年,李红霞来到孔家峧村小学时,学校有两个年级,12名学生。由于城镇化发展,在村里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少。2015年,只剩下了她和唯一的一名小学生一同“留守”。这一师一生,以校为家,同吃同住,情同母子。
李红霞从没有因为只有一名学生而放松自己,不管寒冬还是酷暑,她都会按时上课,按时放学。她想,只有把基础打好了,等孩子三年级上中心校时才不会落下。
别的年轻老师嫌这里条件艰苦不愿意来,李红霞却舍不得走。她说,应该受教育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突发心梗仍坚持做完手术的好医生:樊体武
樊体武,男,1964年出生,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
2016年1月7日8时30分,正准备给患者做手术的樊体武突感心脏不适。他服下速效救心丸,坚持进入手术室,坚持完成上午的两台手术,才做了CT。检查发现,他的心脏前壁冠状动脉堵塞达90%!随后,心内科的同事们对他进行了抢救。14时许,支架植入术圆满成功,樊体武才脱离危险。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加班加点对于樊体武是常事,平均每天要连续做四五台手术,午饭经常是在手术室吃盒饭。连轴转的他这次发病,是偶然也是必然。提及事发当天的情况时,樊体武说:“作为医生,得以病人为重,我总不能把病人放在手术台上吧。”
艾滋病患儿的“大家长”:郭小平
郭小平,男,1963年出生,临汾红丝带学校校长。曾获得山西省“抗击非典功臣”、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等荣誉。
2004年,郭小平担任院长的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建立了专门收治艾滋病患者的病区“绿色港湾”。为了让4个艾滋病患儿接受教育,郭小平腾出一间病房,建立了“爱心课堂”。一年后,“爱心课堂”的孩子增加到16名,临时教室不够用了。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2006年9月,“红丝带学校”建立。目前,学校有7名教学老师和两名生活老师,郭小平的女儿也是其中之一。2011年,世卫组织“抗击结核病和艾滋病亲善大使”、歌唱家彭丽媛来到学校看望孩子们。2012年,彭丽媛与孩子们一起参加了公益宣传片《永远在一起》的拍摄。
从一线技工成长起来的“大国工匠”:张东元
张东元,男,1957年出生,太重集团矿山设备分公司维修钳工。曾获得省级、国家级技术能手、技术创新能手等荣誉,享受山西省政府津贴、国务院特殊津贴。并经国家人社部批准,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
只有小学文化的张东元,进入工厂后,学中干、干中学,逐渐成长为一名高技能专家。如今,张东元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涵盖集团的6个子公司、22个分公司,还有省内4所技工院校的成员。工作室正充分发挥牵引、辐射和带动作用,将更多专业能手融入到技术创新的团队中来。在2016年“五一”劳动节当天,他上了央视《新闻联播》,成为“工匠精神”专题报道的新闻主角之一,被誉为“大国工匠”。
挑起家庭重担的“00后”女孩:武敏
武敏,女,2001年出生,阳泉市郊区河底中学学生。曾获得山西省“自强自立美德少年”荣誉称号。
武敏小的时候,尽管父亲肢体残疾、母亲智力残疾,但整个家在奶奶的操持下,日子虽贫苦却也不缺关爱。2012年,奶奶去世;2013年,父亲因病瘫痪。年仅13岁的武敏只能忍着心中的悲痛,开始学着持家。每天早上五点半,当别的同学还在熟睡中,她已经起床了,熬药、生火、做饭……父母没有劳动能力,一家人靠低保和别人接济过活,武敏渐渐学会了精打细算过日子。她用自己弱小的肩膀扛起了这个家。她喜欢演讲,坚信“梦想的力量”。尽管受生活琐事拖累,但武敏学习刻苦、成绩优秀。
社区平安的守护者:杨蓉
杨蓉,女,1971年出生,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三桥派出所金刚里社区民警,山西省人大代表。
24年来,杨蓉始终坚守金刚里社区,把社区当家,将居民视为家人。她积极推行“家家搞治安、人人重防范”的群防群治工作模式,构建覆盖全社区的治安阵地管控网;她在全市率先打造“网上警务室”,发动社区100多家经营户和居民代表组建微信群,网上网下互动交流……她还联系杏花岭区检察院,定期在社区开展各种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帮助群众增强法制意识;联系省老龄委向社区派驻教育志愿者,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2016年12月2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在视察山西工作时来到“杨蓉警务室”,称赞她多年来扎根社区,用辛勤努力赢得群众认可,换来社区平安,是全体民警的学习榜样。
富不忘本的“最美村干部”:杨立新
杨立新,男,1965年出生,朔州市应县臧寨乡大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获得十佳“山西最美村干部”,朔州市“劳动模范”“优秀支部书记”,应县“优秀支部书记”“一村一品”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曾是粮食经济人的杨立新,致富后不忘乡亲,挑起了带领全村人过上好日子的重担。大营村盐碱地居多,地下水质差。他上任后,将治水作为第一件大事来抓,先后筹资70多万元,兴修水利工程。他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甜菜,大营村成为全县甜菜规模种植第一村。他还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养殖业,并下大力气改变村容村貌,丰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
杨立新以自己的真心、耐心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和上级领导的肯定。
7年免费送老人的爱心的哥:王路增
王路增,男,1971年出生,太原市青天出租车公司二部出租车司机。
2009年年初,王路增大包了一辆出租车开始跑车;也是自那时起,他给自己定了个规矩,给70岁以上的老人免单。7年来,究竟给多少老人免过单,他自己也数不清。
他还有固定的“免费客户”:许先生和他的老伴杨女士。杨女士患有糖尿病,并引起肾衰竭,每周需要到医院做3次透析。每次透析完,两位老人都会在医院门口打出租车,通常一等就是半小时——很多的哥不愿拉老人,怕惹麻烦。2015年12月下旬的一天,他们正好打了王路增的车,王路增免费把他们送回家。听说两位老人打车困难后,每次杨女士透析,他都会“专车接送”。
双手畸形萎缩的雕刻巧匠:殷彬
殷彬,男,1990年出生,太原市尖草坪区北固碾村人。
殷彬患有先天性小臂及手部畸形萎缩。1998年,他萌发了学习雕刻的想法。刚开始,他弯曲变形的手甚至无法抓稳刻刀和被刻物。为了磨练技艺,他的手被磨得全是血泡。经过苦练,他的雕刻技艺越来越高。由于手艺精湛,风格独特,殷彬在微晶雕刻界开始小有名气,浙江、广东的一些公司专门邀请他去做平面雕刻和技术指导。
2012年,殷彬的女儿被诊断出患先天性耳蜗畸形、双耳重度耳聋;2015年,又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女儿两次手术,让殷彬欠下20多万元外债,但孩子身体恢复得很好。如今女儿已经上了幼儿园,殷彬希望通过自己的巧手雕刻出美丽人生,为妻女撑起一片蓝天。
记录上党古建筑的摄影家夫妇:阎法宝、程画梅夫妇
程画梅,女,1946年出生,山西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晋城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阎法宝,男,1946年出生,退休前为晋城市委副秘书长。
2002年,阎法宝、程画梅夫妇退休后,开始跋涉于太行山南部的乡野,拍摄和记录上党地区的古建筑。14年的奔波、拍摄,不只是为给后人留下这些古建筑的影像,更是为了抢救和保护祖先的悠久历史文化。
2005年5月,《走近太行古村落》出版发行;2007年,《寻踪太行古寺庙》出版;2016年,《上党寺观壁画》出版,引起省内外乡土建筑保护部门、摄影界、文化界的关注和共鸣,不少古村落得到重视并被合理开发。
祖孙三代为城市美容的“环卫之家”:孙秀兰家庭
孙秀兰,女,1968年出生,大同市城区环卫处工人。孙秀兰家庭堪称“环卫之家”,五口人中有祖孙三人是环卫工。孙秀兰曾获得“五一巾帼奖”、全国劳动模范、山西省“优秀城市美容师”“2013温暖中国·身边好人”全国十大人物等荣誉。2016年,孙秀兰全家荣获“三晋最美家庭”“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孙秀兰年过八旬的父亲孙占元曾在基层环卫岗位上干了33年。在父亲的教育影响下,孙秀兰成为一名环卫工。30多年,孙秀兰清扫过的街道长度累计达6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一圈半。孙秀兰的女儿刘赛,大学毕业后毅然加入环卫清扫行业,把青春奉献给这个平凡而光荣的事业。
为烈士寻找亲人的农民:赵亚飞
赵亚飞,男,1979年出生,晋中市左权县麻田镇上口村村民。曾获得晋中市“青春榜样”“感动晋中十大道德模范”等荣誉。
1993年,家里房屋翻修,意外发现一具遗骸。当时年仅13岁的赵亚飞,听老人说可能是八路军战士的遗骨,便下定决心证实遗骨身份,为其寻亲。2010年2月1日,守护烈士遗骸16年后,他为遗骨主人——四川籍八路军音乐家朱杰民(原名周极明)烈士寻亲成功。2014年,他又找到两具烈士遗骸。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多方查证,确定遗骸是严熹和李思中两位烈士的。2015年6月,央视大型公益寻亲节目《等着我》舞台上,赵亚飞将严熹的遗骸交给严熹的亲人。
西侯度遗址的守护者:薛俊虎
薛俊虎,男,1939年出生,运城市芮城县西侯度村村民。
195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考古人员在西侯度村人疙瘩岭发现了“早更新世”时期的化石。这一发现,将人类用火的历史推前了100多万年,引起世界关注。时任西侯度村会计的薛俊虎负责考古人员的接待工作。考古队走后,他自发承担起保护遗址的工作。
有人想在遗址上建沙厂,提出钱分他一半,被他拒绝;村民们想来挖沙,他裹着铺盖在地里守了3天……这些事,让他落下了“狗逮耗子,多管闲事”的骂名。亲戚想挖些“宝贝”卖钱,他拦不住,只得向派出所报案,最终两家“老死不相往来”。别人都说不值,但薛俊虎不这么认为。1959年至今,55年了,当初的小伙已熬成了古稀老人,那份执着的守候却仍若磐石一般,从无转移。
(原标题为《 2016“感动山西”十大人物评选20位候选人揭晓!》)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