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官员称目前药价虚高约30%,挤出水分提高医务劳务技术价值

澎湃新闻记者 包雨朦
2017-01-10 06:46
来源:澎湃新闻
10%公司 >
字号

药价虚高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中面临的待解之题。

1月9日,在国家卫计委举行的2017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福建省医保办处长张煊华直言:“药品价格虚高,水分有多少,如果按公立医院总药品使用量来进行计算,我觉得它的虚高水分大约在30%左右。”

为了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中不必要的溢价环节,从去年开始实行“两票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近日,国务院医改办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通知》要求,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要率先执行“两票制”,鼓励其他地区推行“两票制”。2017年进一步扩大“两票制”实施范围,争取2018年在全国推开。

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表示,药价虚高的问题由来已久,是当前改革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老百姓的强烈呼声。实行两票制对降低药价有重要意义。

所谓“两票制”,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结算配送费用。实行两票制的核心就在于,减少药品流通过程中层层分销所带来的不必要的加价。

澎湃新闻记者在一份药品价格资料中看到,零售价格比出厂价格高出4-6倍的情况比比皆是。以苏州某制药厂生产的螺旋霉素片为例,该药的出厂价为2.73元,零售价为15.2元,溢价达4.6倍;某外资药企生产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规格:0.6ml)出厂价仅为6.46元,零售价则高达51.69元,是出厂价格的8倍之多。

一位药厂的销售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许多制药企业并不具备自己的销售网络,主要依赖药品商业公司和药品批发公司进行分销,层层分销就带来了层层加价。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药品批发企业数量在1.3万家左右,具有数量多、规模小的特征,一个药品从出厂到进入医药销售可能要经过多个批发公司的转销。

梁万年指出,两票制实行以后,药品从生产厂家到医院,卖的是什么价,医院进的是什么价,中间过程开两票,税务部门就能够看到每一票到底加了多少价,整个流通环节透明化,这有利于监管部门及时发现一些违法违规的开票,给予打击处理。

“其实我们的主要切入点,就是从药品的流通领域挤出虚高的水分,挤出来水分空间后合理提高医务劳务的技术价值,实行腾笼换鸟。” 梁万年说道。

福建省此前已经率先在医药流通环节试点了“两票制”改革。据张煊华介绍,实行“两票制”以后,由于实行全省统一配送,减少了转运环节,物流和仓储成本随之降低,配送费用由原来的5%-8%降低为3%-5%,意味着药价也降下来了”。

实行“两票制“对于降药价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却还有待观察。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就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恰恰不是药品流通环节过多推高了药价,而是药品零售价格与出厂价格之间巨大的价格空间,允许了层层分销和加价的存在。

第三方医药服务平台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向澎湃新闻指出,流通环节和招标环节共同推高了药品的销售价格。难说清楚是哪个环节带来了更高的溢价。但可以明确的是,如果相关部门对于药品招标价格没有相应下调,实行“两票制”就无法取得实际的效果。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