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市财政局:专项债券项目要注重融资收益平衡与偿债风险

上海市财政局网站
2021-12-22 18:15
浦江头条 >
字号

关于印发《上海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有关部门、单位,各区财政局:

为加强本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根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财预〔2021〕61号)、《上海市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沪财绩〔2020〕6号)等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上海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财政局

2021年12月17日

上海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根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财预〔2021〕61号)、《上海市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沪财绩〔2020〕6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下简称专项债券)是指本市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或专项收入作为还本付息资金来源的政府债券,包括新增专项债券和再融资专项债券等。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绩效管理,是指本市各级财政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以专项债券支持项目为对象,通过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管理、评价结果应用等环节,推动提升专项债券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的过程。

第四条 绩效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规范。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坚持“举债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遵循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的基本要求,注重融资收益平衡与偿债风险。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指标体系,推动绩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二)协同配合。财政部门牵头组织实施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督促指导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具体实施各项管理工作。市级财政部门加强对区级财政部门的工作指导和检查。

(三)公开透明。绩效信息是专项债券项目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依法依规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公开推动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绩效。

(四)强化运用。突出绩效管理结果的激励约束作用,将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结果作为专项债券额度分配的重要测算因素,并与有关管理措施和政策试点等挂钩。

第二章 事前绩效评估

第五条 申请专项债券资金前,项目单位或项目主管部门要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并将评估情况纳入专项债券项目实施方案。事前绩效评估主要判断项目申请专项债券资金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论证以下方面:

(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公益性、收益性;

(二)项目建设投资合规性与项目成熟度(包括项目立项批复情况,是否具备按时开工的条件,是否能按时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拉动有效投资等);

(三)项目资金来源和到位可行性;

(四)项目收入、成本、收益预测合理性;

(五)债券资金需求合理性;

(六)项目偿债计划可行性以及潜在影响项目收益和融资平衡结果的风险评估;

(七)绩效目标合理性;

(八)其它需要纳入事前绩效评估的事项。

第六条 财政部门指导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结合项目立项审批、制定专项债券项目实施方案等工作做好事前绩效评估,将事前绩效评估作为项目进入专项债券项目库的必备条件。必要时财政部门可组织第三方机构独立开展绩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项目是否获得专项债券资金支持的重要参考依据;管理使用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的其他相关部门要将评估结果作为提出专项债券项目清单的重要参考。

第三章 绩效目标管理

第七条 绩效目标应当重点反映专项债券项目的产出数量、质量、时效、成本,还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服务对象满意度等绩效指标。

第八条 项目单位在申请专项债券项目资金需求时,要同步设定绩效目标,经项目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定。绩效目标要尽可能细化量化,能有效反映项目的预期产出、融资成本、偿债风险等。

第九条 财政部门要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安排专项债券资金的前置条件,加强绩效目标审核,将审核后的绩效目标与专项债券资金同步批复下达。

第十条 绩效目标原则上执行中不作调整。确因项目建设运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等原因需要调整的,按照新设项目的工作流程调整绩效目标。

第四章 绩效运行监控

第十一条  绩效运行监控是指在专项债券资金使用过程中,对项目资金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双监控”,查找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中的薄弱环节,及时纠正偏差。

第十二条 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应当建立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跟踪监测机制,对项目资金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动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告知同级财政部门,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

第十三条 财政部门应当跟踪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对严重偏离绩效目标的项目,应督促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及时整改,并根据项目的整改落实情况,采取暂缓或停止拨款、追回专项债券资金并按程序调整用途等措施。

第十四条 财政部门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对专项债券项目进行穿透式监管,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对专项债券项目建设运营等情况开展现场检查,及时纠偏纠错。

第五章 绩效评价管理

第十五条 财政部门负责组织本级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年度预算执行终了,项目单位要自主开展绩效自评,评价结果报送项目主管部门和本级财政部门。

项目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选择部分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其中市级财政部门每年选取开展绩效评价的项目,对应资金规模原则上应不低于本市上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的5%,并逐步提高比例。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对重大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

第十六条 项目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绩效评价要反映项目决策、管理、产出和效益,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和绩效评价提纲为基础和参考(详见附件),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对项目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进行绩效评价,并要突出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特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决策方面。项目立项批复情况;项目完成勘察、设计、用地、环评、开工许可等前期工作情况;项目符合专项债券支持领域和方向情况;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情况;项目申请专项债券额度与实际需要匹配情况等。

(二)管理方面。专项债券收支、还本付息及专项收入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情况;债券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情况;考虑闲置因素后债券资金实际成本情况;资金拨付和支出进度与项目建设进度匹配情况;项目竣工后资产备案和产权登记情况;专项债券本息偿还计划执行情况;项目收入、成本及预期收益的合理性;项目年度收支平衡或项目全生命周期预期收益与专项债券规模匹配情况;专项债券期限与项目期限匹配情况等;专项债券项目信息公开情况;外部监督发现问题整改情况;信息系统管理使用情况;其他财务、采购和管理情况;

(三)产出方面。项目形成资产情况;项目建设质量达标情况;项目建设进度情况;项目建设成本情况;项目建成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情况;项目运营成本情况等。

(四)效益方面。项目综合效益实现情况;项目带动社会有效投资情况;项目支持国家及本市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情况;项目直接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等。

第十七条 专项债券项目建立全生命周期跟踪问效机制,项目建设期绩效评价侧重项目决策、管理和产出等,运营期绩效评价侧重项目产出和效益等。

第十八条 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工作,指导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在每年6月底前,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公开上年度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绩效评价结果要在全国统一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平台上公开。

第六章 评价结果应用

第十九条 绩效评价结果量化为百分制综合评分,并按照综合评分进行分级。综合评分为90分(含)以上的为“优”,80分(含)至90分的为“良”,60分(含)至80分的为“中”,60分以下的为“差”。

第二十条 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要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和整改意见,提出明确整改措施,认真组织开展整改工作。对整改落实不到位的,财政部门要采取暂缓拨款、停止拨款、追回专项债券资金并按程序重新调整用途等措施;管理使用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的其他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协调推进力度,提升专项债券项目储备质量。

第二十一条 市级财政部门对区级财政部门绩效管理工作定期开展抽查,指导和督促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第二十二条 按照评价与结果应用主体相统一的原则,市级财政部门在分配专项债务限额时,将抽查情况及开展的重点绩效评价结果等作为分配调整因素。各级财政部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项目建设期专项债券额度以及运营期财政补助资金分配的调整因素,加强债务风险的防范。

第二十三条 财政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及个人,违反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规定致使财政资金使用严重低效无效并造成重大损失的,以及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022年及以后年度新增专项债券到期后按规定发行的再融资专项债券参照本办法执行。

    责任编辑:柴敏懿
    图片编辑:李晶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