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京师瓷”捐赠者邱季端再以古瓷赠台湾高校,真赝仍受质疑
因为去年捐赠了被质疑赝品的6000件古陶瓷给北京师范大学而闹得满城风雨的邱季端,这些天又开始了他的“捐赠高校”之旅:这一次,他捐赠的对象是台湾的四所高校。此次向台湾高校捐赠的藏品依然以瓷器为主,定名上从“汉代“以前的青瓷,一直到“清雍正”时期的珐琅彩,各个朝代都有涉及。不过这些图片在《澎湃新闻·艺术评论》发给业内相关文博界专家后,一如既往地受到了专业质疑。此前,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许勇翔针对邱的“京师瓷“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对话时曾表示,”这些瓷器年份很浅,高校办博物馆、接受捐赠文物,事先必须经过鉴定,这是原则性的问题。”
邱季端与台湾四所高校签订捐赠协议1月7日上午,根据微信公号“邱季端博物院”的推文,邱季端与台湾东华大学、高雄师范大学、高雄第一科技大学、淡江大学(校友总会)四所高校代表及台湾史记文化公司代表签订了向上述单位捐赠其个人收藏的古董艺术品的意向协议,旨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促进台湾高等学校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
根据其文中的介绍,早在2016年10月,邱季端就同前台湾地区中山大学教授、史记文化公司社长周世雄“就促进台湾学子增加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与认同达成共识。”当时,周世雄提出请邱季端向台湾高校捐赠中华传统文化典型器即古董艺术品,邱季端同意。2017年1月6日,台湾高校的首批代表抵达厦门,与邱季端达成意向,由高校代表在邱的个人收藏中每校挑选200件古董艺术品,并委托大陆雷从云、叶文程、许明、杜绪海四名专家作为鉴选指导,未来将在四所高校设立“邱季端捐赠藏馆”。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文中对台湾四所高校的代表具体是谁语焉不详,而台湾一家文化公司的负责人是否可以代表台湾高校校方或许也是存疑的。《澎湃新闻·艺术评论》就此联系台湾方面高校时,因周日仍未联系得上。
去年7月,邱季端向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捐赠了6000件古陶瓷,校方成立北京师范大学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不过,不少陶瓷专家指出这批古陶瓷是赝品,一时关于“京师瓷”和“国宝帮”的话题成为文博界热议话题。
许明(中)在库房看文物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为邱季端和台湾高校“掌眼”的四位专家中,中国国家博物馆原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雷从云在去年的京师瓷风波中就曾被指“不懂鉴定”。厦门大学的教授叶文程长期从事中国古陶瓷和古外销陶瓷研究工作,在去年邱季端出资并主编《中国古陶瓷大典》时就是他的顾问。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许明,研究方向是文艺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去年“京师瓷”事件发酵时,他曾经撰文表示,北师大公开宣布接受邱季端学长6000件古陶瓷捐赠是“何等壮举”,并认为这批捐赠是“官方文博系统伪学猖狂㧪杀大批文物精华时的捐赠,是大批文物精品被打成仿品流出国门时的捐赠,是五千年文明的实物被作溅,被污蔑,被损害,被抛弃时的捐赠”,基本阐述的就是“国宝在民间”的观点。而杜绪海在厦门友丰文创园两岸文化馆经营着自己的古玩收藏店,是一位古董商人。
“清雍正黄釉珐琅彩花鸟纹盘”(本文藏品的定名如未说明均来自邱季端个人公众号)从这篇推文中所给出的部分捐赠品图片来看,此次向台湾高校捐赠的藏品依然以瓷器为主,定名上从”汉代“以前的青瓷,一直到”清雍正“时期的珐琅彩,各个朝代都有涉及。不过这些瓷器图片在《澎湃新闻·艺术评论》发给业内相关专家后,依然受到了专业界质疑,有专家直斥为“一眼假”瓷器。比如一件清雍正黄釉珐琅彩花鸟纹盘,由于此类瓷器必然为宫廷所制,查阅清档记载及对比两岸故宫的收藏,是可以作出真假判断的。
此次捐赠的部分藏品图片:
邱季端的“汉以前青瓷三足提梁壶”邱季端的“南宋官窑洗”
上图为邱季端此次捐赠的“元红绿彩釉里红贴花直径罐”,下图为河北博物院藏元青花釉里红盖罐,现全世界公开展出的元青花釉里红盖罐仅三件,除河北省博物院外,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大英博物馆。另有一件体型较小者属于某欧洲古董商。
邱季端捐出的“元龙泉贴花盘”
邱季端的“元红绿彩西亚型带盖六棱瓶”
邱季端的“元青花鱼藻纹四系扁瓶”
邱季端的“洪武青花八棱荷叶盖罐”
邱季端的“明宣德青花龙纹双耳扁瓶”
邱季端的”清雍正绿釉珐琅彩花鸟纹盘“
链接:北师大校友邱季端向母校捐赠6000件古陶瓷并成立博物馆
2016年7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62级校友、福建籍收藏家邱季端宣布,将珍藏的6000件古陶瓷捐给母校。据其介绍,这批藏品具有“全”、“精”、“稀”的特点,包括从两汉魏晋到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各个窑口的代表作,堪称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珍品。北师大随即宣布,以此捐赠为基础成立北师大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中国古陶瓷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院,并任命邱季端为首任馆长和院长。
消息一出,这批藏品立刻遭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认为个人不可能收藏有数量如此庞大且器形完好的古陶瓷,其中不少收藏都是“一眼假”。澎湃新闻(thepaper.cn)于2016年7月27日以《6000件“京师瓷”捐给北师大?文博专家:必须先鉴定真假》一文进行了报道,并专访了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许勇翔。他认为“这个东西年份很浅,我说比你年龄还小呢。”并提出“高校办博物馆、接受人家捐赠文物,事先必须经过鉴定,这是原则性的问题。”
2016年8月2日,《厦门日报》刊载了邱季端对质疑的回应,称“质疑者没有见到捐赠实物,仅凭猜测和网上流传的几张照片就妄下结论,这是非常草率的”,并提出会在正式捐赠之前经过四道鉴定:“首先,我会在自己所有的藏品中亲自挑选一遍;接着,请一些高水平的藏家朋友再挑一遍;之后,再请国内外知名的瓷器专家来鉴定一下。人工鉴别后,还会使用仪器鉴定,主要是通过古陶瓷自然老化痕迹科技鉴定和拉曼荧光谱设备鉴定。”
他表示已经和北京一家仪器鉴定机构达成协议,有望在今年(2016年)完成第一批600件藏品的鉴定,明年(2017年)完成所有捐赠品的鉴定任务。但捐赠事宜过去近半年,邱季端尚未公开发表任何鉴定的报告。这家鉴定机构的名字也从未为公众知晓。
另外,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5级博士生刘昕鹏于7月30日向学校方面递交了一封公开信,信中希望学校就7月13日邱季端捐赠中国古陶瓷藏品一事进行专项调查,以正视听。报道中提出的刘昕鹏的质疑理由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捐赠藏品数量之大(约6000件)、规格之高(有相关人士估值愈万亿元)乃国内甚至国际专业拍卖行、各大博物馆难以望其项背;捐赠者对藏品的收藏放置与业界保存收藏方式相差较远;部分藏品照片显示制作工艺与各大博物馆类似藏品差别较大;学校接受捐赠前未对藏品进行专业鉴定;出席捐赠仪式的个别专家曾因为仿伪品背书而在业界受到争议;学校是否有专业能力对新建博物馆和研究院进行良好管理等。这些质疑与猜测,有些是基于收藏常识,有些是基于收藏规范,但无论如何,这些评价及捐赠事件本身对北师大的形象、邱季端的声誉等都影响极大。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