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辽宁舰首次远洋训练作业小结:四个关键词成亮点(上)

澎湃防务特约撰稿 包晓
2017-01-06 15:4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
字号

四个关键词回顾辽宁舰远海首航

令不少观察家感到意外的是,“辽宁号”航母于12月在渤海完成首次实兵实弹演习后不久,并没有返港长期休整,而是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新一轮演练。此轮演练从黄海南下,经过东海,冲出宫古海峡,首次进入西太平洋。接着,辽宁号完成了一次从外圈环绕台湾岛半圈的航行,最终抵达三亚,稍作修整之后即进入南海开展飞行训练。

此次演练的数个关键词是:宫古海峡、全甲板放飞、伙伴加油、复杂海况

根据电视新闻的报道,“辽宁号”从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并行驶至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再进入南海。在航行途中,辽宁号的数十架歼-15舰载机完成了单一波次放飞与回收。在航母形成实际战斗力的过程中,甲板调度作业是最为复杂的。1997年,美国尼米兹号核动力航母与第九舰载机联队进行了一次为期4天的高强度出动演习。在四天的时间内,航母甲板保持24小时的起降作业,大约40架作战飞机分为两波,连续进行起降作业。这次演习表明,影响航母舰载机出动率提高的主要瓶颈是甲板调度作业

以“辽宁号”为例,要实现数十架歼-15的全甲板放飞作业,所有的战机都必须集结在航母的右舷以及尾部,这相当于测试航母甲板的极限装载与调度能力。外界并不清楚辽宁号放飞一波歼-15的具体数量,但根据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模拟数据显示,在保留一条起飞通道的情况下,“库”舰一次能够放飞与回收的苏-33的数量为15-16架。

完成全部舰载机放飞之后,辽宁号的甲板操作必须迅速转为舰载机回收模式,舰载机着陆后,必须迅速离开着陆区,在右舷的保障区完成放油操作,然后视情况返回机库或者进入后甲板的等候区。结合报道的情况看,“辽宁号”应该利用15架左右的歼-15检验了全甲板放飞与全甲板回收的作业,但所有的歼-15都未携带实弹

值得注意的是,央视的报道披露了歼-15进行伙伴加油的情况。其实,伙伴加油在舰载机中是非常常见,也是必需的。出现伙伴加油的情况大体分为以下几种:为进行单机侦察的舰载机进行伙伴加油,为处在攻击波中的舰载机伙伴加油以增加作战半径(但这种情况加油的效率较低,通常一架加油机只能为两架同型舰载机加油),为返航的舰载机进行伙伴加油以确保其安全着陆。其中,第三种情况尤其重要。例如俄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地中海执行任务期间,一架米格-29K就因为阻拦索断裂而无法着陆,最终因为燃油耗尽而坠毁。如果当时米格-29K能够进行伙伴加油,这坠机的一幕应该就能够避免。

在南海演习期间,歼-15还实现了在复杂海况下的起降。南海地区风高浪急,海况复杂,但这也是锤炼航母舰载机战斗力的必经之路。此外,“辽宁号”的此次西太平洋之行受到了日本海上与航空自卫队和台湾地区的高度关注。这种现象完全正常。前苏联的重型载机巡洋舰进入地中海或者大西洋执行战斗值班或演习时,北约的武装部队也是全程进行监视。我们看得到的是水面的监视,看不到,但很可能存在的是来自水下的监视。在西太平洋海域,对航母最大的威胁来自美国的攻击核潜艇

穿越第一岛链具有标志性意义

此次演习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辽宁舰穿越宫古海峡,突破了第一岛链。

岛链的概念形成于冷战期间,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都是由美国构筑,通过以美国为核心的双边或者多边军事条约,对苏联和中国的影响力进行封锁与遏制。在苏联解体以前,第一岛链的主要作用是围堵苏联的战略核潜艇。苏联解体后,第一岛链成为横亘中国头上的一道有形的枷锁。

控制岛链的关键节点是由海峡所形成的水道。第一岛链上具备战略价值的水道包括宫古水道、宗古水道等。尽管平时军舰可以在海峡的国际公海区域自由通过,但在战时日本就可以通过陆基导弹乃至远程火炮封锁水道。中国海军要进入西太平洋,只有选择从台湾以南的巴士海峡等水道出入。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解放军海军装备的发展已经从围绕对台军事斗争为核心的目标过渡到走向远洋海军的战略目标,为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捍卫我国的国家利益提供实力保障。

“辽宁号”入役并形成战斗力标志着我国海军开始有能力在远洋夺取局部制空与制海权,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以“辽宁号”冲破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为标志,美国和日本针对中国的反制措施也可能会相应升级从政治上看,美日蓄意挑起争端的冲动可能会上升。军事上,美国将部署更多的先进武器至西太平洋,在西太地区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中国对此应保持高度警惕

辽宁舰此次远航透露的战术意义

笔者认为,辽宁舰首次远海训练表现出三大战术作用:首先是掩护我国的战略核潜艇前出西太平洋,增强我海基威慑的灵活性,提高海基核力量的安全性。航母的这一用途在苏联时期便发挥得淋漓尽致。目前,韩国距实战部署“萨德”系统越来越近,一旦完成,便将严重削弱我战略核打击能力的灵活性,迫使我国将陆基核力量朝西部内陆转移。要破解我周边的反导系统,形成对美国本土的威胁,发展海基核力量是现实选择。

但是,我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战略核潜艇必须经过狭窄的水道才能进入太平洋。冷战期间,为侦测苏联的战略核潜艇,美国和日本在第一岛链部署了大型的海底监听装置,对于进出第一岛链的核潜艇而言,这是严重的威胁。我国航母战斗群的作用便在于通过夺取局部制空权和制海权,驱散敌方反潜兵力,掩护我战略核潜艇通过战略水道。一旦我方核潜艇进入广阔的太平洋,敌方反潜兵力就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其次是在维护南海主权的军事斗争准备中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中美已经建立了海上相遇的联络机制,而且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尚处于可控范围。相比之下,更容易在南海地区引发擦枪走火风险的是中越和中日之间的对峙。

越南近年来不断从俄罗斯购买苏-30战斗机和“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试图提高自身的军事威慑能力。日本则借口维护战略交通线,力图派遣自卫队舰只进入南海地区,开展巡航活动。对于越日两国的挑衅,最好的回应是更强大的军事反制,只有解放军对日越两国在南海地区形成绝对优势,日越才会在相关问题上更为克制。辽宁号及后续航母战斗群入役后,可以使中国海军在南海对除美国以外的国家呈现出压倒性优势,从而遏制相关方面进行挑衅的野心。

第三,夺取西太平洋局部区域的制空权与制海权,增加美军介入台海战事的战略成本

长期以来,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发展始终围绕对台军事斗争这个大目标。针对美国可能的介入,中国发展出一系列非对称打击手段,包括针对美军航母的DF-21D弹道导弹,能够打击第二岛链以内美军基地的DF-26系列中程弹道导弹。非对称武器的出现,增加了美军航母打击群介入台海危机时的成本,迫使其远离中国沿海。“辽宁”号携带的舰载机,在第一岛链之外不仅能够夺取局部制空权,还能为非对称武器提供精准的前沿侦察,提高反舰弹道导弹的准确性。如果中国未来的航母能够搭载隐身长航时无人侦察机,那么中国航母战斗群作为“千里眼”的作用会更加明显。(未完待续)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