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匹黑马没有跑起来很可惜

2021-12-22 11: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海妖 第十放映室

《雄狮少年》豆瓣开分8.3,妥妥地成为年末动画电影爆款。

这好像早就已经是一件没有悬念的事情了。

提前一星期大规模院线点映的发行策略,为这部原本没太多名气的黑马留出了足够多的时间,让它得以仅凭着口碑就杀出重围。

不得不承认,《雄狮少年》的确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

本片讲述了三个出生在广东乡村的留守少年阿娟、阿猫和阿狗在退役狮王咸鱼强的培训下参加舞狮比赛,在梦想和现实之间艰难抉择的故事。

在故事题材和风格上,它就是那类带着现实主义底色的作品,不搞怪力乱神,认认真真地把人拍好,回应了很多观众从《哪吒》和《大圣归来》上映以来就坚持的呼吁。

在画风和剧情方面,本片也给出了足够的诚意。偏写实的画风和高清晰度的质感为银幕上的舞狮戏注入了灵魂。

不过,我料到了影片会大爆,会让很多人热泪盈眶,却没有料到这部电影会引发一场神奇的舆论战。

一批人疯狂地夸赞这部电影,称它是国产动画的又一部巅峰之作,就好像国产动画电影如果不是一步一巅峰,就不会走路了一样。

虽然有些吹过头,但这种情绪还算可以理解,毕竟能出一部《雄狮少年》真的不容易。人看到好东西当然会兴奋不已地广而告之,好东西就需要有人自发地努力推广才行。

另一批人则开始莫名其妙地指责影片中三个主角的眯眯眼形象是对东方男性形象的污蔑,是辱华行为,恨不得将本片一棍子打死。这种情绪就很让人不解了,难道一定只有那些浓眉大眼的男子才能算是龙的传人吗?

比起阿娟、阿猫和阿狗,那个曾经口口声声唱着《龙的传人》的王姓男子不是更辱没全体华人吗?

当然,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舆论风向,其实都指向着同一种情绪:对于只有动画才能讲述的那类极度传奇化的、正义化的、个人主义化的“燃向”故事的迷恋。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国产动画电影就莫名其妙成了大众心中“燃”的代名词。

无论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

还是踏碎凌霄、放肆桀骜的大圣;

亦或是为天下请命的姜子牙;

为爱人把家败光的椿(《大鱼海棠》女主角);

为了彼此互相等待千年的青蛇姐妹……

其本质都是在动画这种高度类型化的形式下,去短暂地实现一种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燃”。

按理说,这种创作情绪上的风气真的不是动画创作者们的错,“燃”既是动画形式在叙事上赋予影片的特殊表现优势,又是画师们多年如一日为了梦想辛苦创作的内心希望之火。

但落到观众层面上,味道好像突然变了。

这种“燃”突然就戳中了很多观众的心,仿佛在如今越来越压抑和内卷的现实环境之下,动画电影意外地提供了一个发泄情绪的出口,它往往书写着人们幻想中的伟大传奇——

英雄永远能够战胜命运。

但现实情况则是,将自己假想为爱国英雄、“英勇”地宣扬某种假想中的正义的行为,只不过是不经思索的自我感动。

有时候看似是做出了为国家伸张正义,逆潮流而行的伟大之举,实则是庸人为自己找了一个虚无缥缈的英雄梦。

每个人都值得被尊敬。

不是每个浓眉大眼、敢唱反调的人都是大英雄。

不是每个眯眯眼的人都是不该存在、必须被从银幕上彻底抹除的底层蝼蚁。

很巧,在影片外,这句话是回应所谓“辱华”言论最有效的道理,在影片内,这也是《雄狮少年》最核心的表意——

《雄狮少年》的现实主义底色归根结底是悲凉的,这是一部对“燃”做出深刻反思之后的“燃”片。

影片第一幕,少女阿娟在舞狮擂台上一展风采,台下的少年阿娟不得不抬头仰望着少女舞狮采青时的惊艳风采。

随后,少女为了躲避输家的追杀,拉起少年的手在山野间开始了一场短暂而浪漫的私奔。

在山顶上,少女阿娟得知了面前这个木讷的男孩和自己同名同姓,也叫阿娟,于是就将手中的狮头送给了少年,鼓励他好好练习舞狮。

这几乎是大多数动画电影都会有的童话式的开头:天真烂漫的少男少女在山野间奔跑,在奔跑中互生情愫。

不童话的地方在于,少女阿娟和少年阿娟都叫同一个名字。同名,但不同命。

对少女来说,鼓励一个乡野间的男孩学习舞狮,将也许再也用不到的狮头送给少年,将花朵落在少年的头上解释为“你是被英雄花选中的人”,也许是一件不那么需要费尽心力的事情,是一种充盈着不经意的浪漫的美好邂逅。

但在影片的后半段,男孩阿娟却因为这样的鼓励和浪漫而获得了巨大的动力,付出了无数努力,甚至做出了诸多改变一生的决定。

阿娟、阿猫、阿狗,以及他们的师父咸鱼强为了舞狮的梦想而奋斗的故事,是整个影片前半段最关键的情节,却也是被诟病最多的情节。

诟病的理由在于它模仿周星驰的痕迹太多,神韵太少。

影片中整段关于底层闲鱼少年翻身的情节都充斥着各种周星驰元素。

阿狗剁牛肉丸的造型是致敬《国产凌凌漆》。

阿娟穿着红色背心则神似周星驰在《少林足球》里的形象。咸鱼强名字的逻辑,也是来源于该片中那句经典的“做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

而阿娟父亲从工地上摔下楼变成植物人这个设定更是活脱脱的照搬《长江七号》。

不得不说,这有点用得太多太刻意了,简直是周星驰电影大杂烩。

更何况,《雄狮少年》对周星驰的致敬缺了最关键的那一味配料:童话感。

模仿、借鉴和学习周星驰的人有很多,但得其神韵的人太少。

周星驰的喜剧里,无厘头的形式只是外在的,其灵魂是小人物发自内心的不服输、不认命的天真与纯粹。

无论这个小人物多么的困窘,周星驰都不会去设计一个居高临下去鼓励他的角色。

没有人天生就应该被俯视和怜悯,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底层叙事逻辑。

而《雄狮少年》的问题恰恰在于,少女阿娟的鼓励在整体的剧情结构上有意无意地成为了那个最至关重要的推动力:是她的鼓励鼓舞了少年阿娟向上看,然后少年阿娟又鼓励了阿猫、阿狗和咸鱼强。

甚至到最后,少年阿娟的所谓关键一跃,也是受到了少女阿娟击鼓助阵的鼓舞。全场这么多人,只有作为舞狮大会形象大使的阿娟鼓起勇气站上擂台为少年击鼓,才能鼓动众人一起助阵。

这样的情节,几乎不会出现在周星驰的电影里。《功夫》里,鼓舞阿星的是比他活得更累的哑巴少女。

《喜剧之王》里,鼓舞尹天仇的是一样努力维生的剧组场务和舞女柳飘飘。

《少林足球》里,鼓舞五师兄的是早已经沦落街头的前黄金右脚和丑女阿梅……

所有的鼓舞都只来源于同温层的抱团取暖,而非自上而下的关怀与慈善。

所以,《雄狮少年》前半段的剧情之所以存在不可忽视的瑕疵,不是它不该模仿周星驰,而是模仿得不对。

周星驰喜剧的精神内核不是表层的屎尿屁、奇形怪状的小人物和一万句“我不是病猫”的无能狂怒,而是借由人物外在形象上的落差来构建内在精神层面的反讽效果:

越是长得奇形怪状的底层小人物,就越拥有伟大的人格。

在《雄狮少年》里,不仅仅是强者在嘲笑阿娟、阿猫、阿狗等人的长相和能力,甚至连他们自己都在自嘲。

咸鱼强训练三个人的过程里,不知道拿三人的身材开了多少句玩笑。阿狗甚至自己拍自己肚子自嘲。

本质上,这是对自我身份的一种不自信,是渴望尽快摆脱现有身份,出人头地的市井心态。

但相反,在周星驰的电影里,练成如来神掌之前的阿星和成为真正演员之前的尹天仇,都从来不会质疑自己是病猫,不会在意周围人异样的目光,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是狮子,早晚有一天会一鸣惊人的。

但很奇妙的是,这部影片的后半段剧情在质量上突然来了个大反转,不仅遮盖了前半场的瑕疵,甚至还实现了一种整体质量和主题的统一和升华。

《雄狮少年》后半部分的编剧思路就像是有意要把这种畸形的周式喜剧拍出一种新风采来。

而实现这一步危险跨越的关键策略,是对影片中现实主义元素的进一步放大,让它彻底地否定掉观众对于某种“童话式”逆袭的期待,将整个剧情由自嘲自怜直接转向为直面残酷现实。

这处关键的转折情节是父亲因工伤成为植物人后,阿娟不得不背起家庭的重担,出门去广州打工。

在马上就要到来的舞狮比赛和残酷的现实之间,阿娟出乎意料地选择了后者,放弃了观众所期待的那种追逐梦想的勇气。

可以说,这处人物在极端困境中做出抉择的情节点,是挽救整部影片质量的关键点。

童话被彻底打碎了。但打碎它的不是编剧,而是冰冷的现实——选择去广州打工,不是阿娟不够勇敢,不是他不爱舞狮,而是他没有资格选。

没资格选,才是底层留守少年所面临的真正困境。要知道,《魔童降世》里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背后,其实还暗含着另一句话,那就是“我爸是李靖”。

他有那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资格,也是陪上了整个陈塘关做资本的,这才不是什么普通少年逆天改命的神话,这是富二代打算白手起家。

这个没资格选的困境一直伴随着打工阶段的阿娟,让整个影片的情绪基调逐渐降到谷底。

于是,在后半段的剧情里,我们得以看到了久违的视角:

拍住在破旧宿舍里的广州富士康的基层民工,拍一天要兼好几份职,冒雨也要送外卖的外卖员。

这个视角别说是在动画电影里,在整个华语电影领域内都少见。近十年里,愿意拍他们的电影屈指可数。

在中国电影界的摄影机朝向城市和城市中的男男女女的这么多年里,这些真正在城市里疲于奔命的打工人却非常神奇地被忽视了,好像他们就不配成为某种城市注脚一样,好像他们天生就与商业电影的造梦机制背道而驰一样。

但《雄狮少年》又不完全是哭惨。

它表现绝望的方式是首先给出希望——

阿娟在天台上独自一人彻夜舞狮,直到旭日东升,但他没有观众、没有对手、没有掌声,我们在银幕外能看到的只有压抑和愤懑。

我本来以为这一幕的情绪在旭日初升的那一刻就要直接抵达高潮,曾经的雄狮少年又要再次鼓起勇气追梦。

但万幸编剧没这么写,而是再把情绪继续往下压到底:

阿娟丢掉狮头,再也不练了,要收拾东西和工友一起去下一个城市讨生活。

于是,在天桥上意外看到师傅和队友们在舞狮、然后决定东山再起的阿娟的情绪,有了另一层表意,一层非常反“英雄”的表意:

我决定继续舞狮不是因为我想通了,要向世界证明自己了。相反,它也许只是出于一个极其现实、极其平常的逻辑:队友们快输了,得帮一把。

很多事情,本来就没有那么戏剧性,没有那么轰轰烈烈。

所谓传奇,大多数时候是旁观者自己的意淫,当局者可能只是单纯地想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于是,影片那个最终即将到来的高潮,获得了一个极其反高潮的现实逻辑。

后续的比赛情节里,《雄狮少年》也几乎一直都是在尽力延展这种情绪:

尽量剥离传奇叙事的华丽外衣,让所谓的传奇性时刻能够同时兼顾某种去传奇化的现实主义逻辑。

这种逻辑的直观外化体现就是阿娟的最后一跳:

少女阿娟击鼓助阵,然后各个队伍共同为少年阿娟鼓劲。

于是他犹如神降一般纵身一跃。

但结果当然是,他没能跳上擎天柱。这一部分讲的是真实的现实,而不是童话。

那些底层的留守少年,有时哪怕再奋力一跃,也没办法真正鲤鱼跃龙门。

这是残酷的社会带给他们的悲剧性命运。

不是我不相信奇迹,而是奇迹不相信我。

当然,这个故事的结尾也有偏童话的那一面,某些东西无论如何是可以超越命运的束缚的——

在少年摔倒后,那只雄狮的头颅,于风中高悬、怒目睥睨。

原标题:《这匹黑马没有跑起来很可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