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曲建:香港发展高新产业,与“大前海”合作为最优选

2021-12-21 14: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前海方案》)以来,前海已推动1/3以上重点任务取得阶段性进展,实现良好开局起步。

“大前海时代”带来了什么变化及机遇?深港合作进展到哪个阶段?站在“黄金十年”的启程点上,前海如何更好地扬帆起航?记者专访了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

曲建直言,深港合作已迈向3.0版本,扩区后的前海通过区域整合集中各产业链元素,全链条合作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如今,香港空间受限难以大规模布局智能制造,最好的方式就是跟前海合作,通过扩大的范围平台对接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香港再次经济腾飞。

一、谈深港合作:“深港合作迈向3.0版本”

南方+:深港合作由来已久,您觉得目前进入到哪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前海该如何进一步推进深港合作?

曲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深港合作分为三个版本:1.0版本是制造业的合作,2.0版本是服务业的合作,3.0版本是创新类的合作。现在的3.0版本有两项重要内容,一是向产业链上游的科技创新合作迈进,二是整合上、中、下游的全链条合作。

如今,扩区后的前海实际上为全链条合作奠定良好基础,在120平方公里的扩区范围里,既有制造元素,也有服务元素,更有创新元素。通过区域整合让各产业链元素集中起来,再加上制度创新,让这个区域产业运行制度的审批安排更加接近于香港现行的制度体系,可以为港人港企进入前海提供全方位、配套型支持。

今后,深港合作在前海必须进行制度性探索,向前再迈进一步,变成更便利的自由贸易区域,让深港之间的投资要素、人员流动、制度安排更加便利化。这是如今前海需要在制度层面上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南方+:“大前海时代”的到来不仅为深港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新的使命,对此您如何看待?

曲建:如今是全链条的深港合作,既包含着服务业,也包含着科技创新。我认为“大前海时代”的到来正是一个机遇,通过多要素综合配套改革,探索出一个可行路径,让中国在继制造业开放之后的服务业开放上,形成综合配套改革后的良好营商环境,这也将直接决定着国家未来现代工业的发展能力和发展空间。

无论是在先行示范区建设之中,还是为全国改革开放探路中,前海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关键性角色。形象地来说,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为全国的制造业开放闯出一条路;今天的前海,则要为全国的服务业开放闯出一条新路。

二、谈前海产业:“科技创新从1到100更多布局在前海”

南方+:站在新的启程点上,您认为“大前海”如何与其他区域特别是河套地区错位发展、协同发展?

曲建:河套和前海其实分工很明确。从整个科技创新链条来讲,河套更多是基础性的研究布局,即科技创新里的工艺基础类。而科技创新链条下游的应用创新产业化部分,则更多布局在扩区后的前海。

形象地说,科技创新从0到1,更多布局在河套;从1到100,更多布局到前海。特别是随着前海规划空间大幅增加,它不仅需要现代服务业,还需要科技创新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项目,甚至包括产业化内容。

其中,服务业是从1到100里很重要的一项。从产业分类来看,香港90%以上业务都集中在服务业,且大部分是生产性服务业。为了支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大前海”显然要在这领域大规模布局,为香港现代服务业企业寻找到低成本的产业空间,更重要的是为香港企业扩展内地市场提供平台。

比如,科技服务业企业可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是香港很重要的传统经营业,如果把一部分职能布局在前海,既可为香港金融业企业提供良好的收入预期,又可支持深圳科技创新企业做大做强。所以,实际上是在1到100的过程中,嫁接了香港现代服务业的服务能力,让双方在共同成长中各自做大做强自己的企业。

南方+:今年国家新批复的前海企业所得税产业目录,新增了包括法律、会计、税务、人力资源等“商务服务业”门类,原有的“信息服务业”也增加了区块链、AR和VR、人工智能、智能穿戴等前沿产业。您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曲建:前海新的产业选择,据我所知,做了大量功课,认真研究了如何服务好香港的产业体系。香港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中,排行靠前的分别是金融业、供应链管理、专业化服务体系,都是今后香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所需,前海新的产业选择,也是紧密配合香港需求。

除了延伸香港现有产业优势外,这次还增加了继续支持香港把经济做实的安排,布局了大批智能制造类产业,包括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等。香港的软服务加上深圳的硬技术,将极大推动深圳发展,也为香港提高产业竞争力奠定很好的空间基础。

任何一个技术突破都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研发后大规模批量生产也需要大量产业资金导入。而在资金筹集方面,无论从传统银行贷款,还是从股权投资的制度便利性,香港都具有相当大的优势。香港本地有的大量人民币和外汇,需要寻找投资项目,而深圳正好在科技创新领域上培育出一批拥有硬技术的项目。

深圳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产业布局之中,有一个巨大优势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香港更应看到,深圳这个发展潜能对于产业所带来的机遇。香港受限于本土空间限制,大规模布局智能制造显然不可行,但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AR、VR等技术势必迎来越来越大的突破,它所需要的空间非常庞大。因此,香港最好的方式就是跟前海合作,通过如今扩大的范围平台,对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让自身传统产业加上现代技术,实现香港再次经济腾飞。

在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市场过程中,需要大批专业服务业支撑,法律、财务、智库等行业会自动集结,让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扩区后的前海不仅能够落地,而且能够走得平稳。我相信前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将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制度创新型服务。

//记者:杨溢子 谢坤灵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