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想当年|《摆渡人》里的斗酒,徐克十几年前就玩过了

阿之
2017-01-06 11:22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电影《摆渡人》跟畅销原著小说一样,它们的高潮都是小玉(杨颖饰)和江洁(熊黛林饰)斗酒,但电影中的这段拍的乏善可陈。比酒量最多只算是个程度较为激烈的日常行为,但张嘉佳却将这个日常行为上升到了生命的高度,如同小玉在片中所说:“谁在和她拼酒,我是在和她拼命。”

《摆渡人》中小玉(杨颖饰)和江洁(熊黛林饰)斗酒

至于酒有多烈,除了斗酒者本人,其他人是很难感同身受的。乃至于到了“酒吧高尔夫”的最后一个回合,导演为了渲染高潮,用了一种象征性很强的场面构造手段,即把斗酒的场地从酒吧转移到了拳击赛场,还让配上一众膀大腰圆的雄性啦啦队摇旗呐喊、增强气势。可是看着片中歇斯底里却不面红耳赤的斗酒者们,坐在影院里的我,甚至希望此刻能飘出点甲醇的气味,好让我对“拼命而不是拼酒”的小玉能有点共情。

今天要说的是,作为《摆渡人》文本中最大噱头的斗酒,导演徐克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在《顺流逆流》里玩过了。《顺流逆流》作为新型都市枪战片,如今拿出来看并不输杜琪峰的《东方三侠》等同类作品,可是在2000年首映之时,却在票房和口碑上遭受双重冷遇。

作为与“香港七九新浪潮”电影运动同步成长起来的导演,徐克早年的作品虽以武侠片为主,却对传统的东方审美有着较大颠覆。《青蛇》中虽涉及宗教及伦常议题却主张打破禁锢、解放天性,《黄飞鸿》系列中的东西方价值观碰撞,让偶像化的黄飞鸿和女追男的十三姨都显得人性化且真实可爱。

凭借独特的“新武侠”语汇,徐克对拯救当时低靡的香港电影市场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在打开了香港市场后,他到了好莱坞发展一段时间,拍出的两部作品《反击王》和《雷霆一击》都遭遇了滑铁卢。

而从好莱坞回到香港后,徐克拍出的第一部电影,就是《顺流逆流》。当时的徐克若说拍枪战片,经验肯定没杜琪峰丰富,但早年拍摄武侠片时,袁和平、刘家良的耳濡目染让徐克有着较为坚实的武打理论基础,加上在好莱坞的执导经历,让徐克有着比华语影坛的其他导演有着更多样的电影语汇储备。

酒保阿杰(谢霆锋饰)和女警阿祖(徐子淇饰)

故事从酒保阿杰(谢霆锋饰)和女警阿祖(徐子淇饰)的邂逅开始说起。阿杰是个玩世不恭的“都市夜归人”,靠在酒吧调酒为生。一日同性恋女警阿祖与同为女警的爱人一身妖艳装扮到阿杰谋生的酒吧寻欢,却发生了激烈争吵而不欢而散。阿杰原本好心想要安慰阿祖而请她喝酒,却把失恋的阿祖惹得勃然大怒。碰了冷板凳的阿杰向阿祖发起了斗酒的挑衅,于是两人一晚上喝遍了酒吧一条街。

在《摆渡人》中作为全戏最高潮的斗酒,在《顺流逆流》中只是故事的引子,是矛盾导火索。斗酒让毫无交集的二人发生了一夜情,数个月后阿杰在街上偶遇了即将待产的阿祖,他决定承担起做父亲的责任。阿杰换了一份保镖的工作,为的是取得更高的收入,好给阿祖一笔安胎费。阿杰和阿祖都不想与对方有任何下文,只是孩子的意外降生,改变了阿杰的命运轨迹。

《顺流逆流》以阿杰的视角为切入点,依旧沿袭了徐克旧作的风格,包括个人化的微小切入点、多重矛盾的并置、对人存在价值的探讨。除了大段意识流的独白让影片的情感更细腻以外,相比徐克从前的作品更有所进步的是,《顺流逆流》对人的价值探讨,从本我的层面上升到了自我和超我,即主人公对自己的责任感有着明确的认识。

镜头语言与文字语言的使用,也颇具反差强烈的黑色幽默色彩。片头旁白引用了《旧约圣经》里的《创世纪》节选。当说到“第一天,神创造了光”,镜头里呈现的是纸醉金迷的香港夜生活,仿佛《旧约》里提到的“光”,指的就是霓虹灯下光怪陆离的都市;当旁白说到了“第三天,神创造了水”,摄影机对准了酒吧吧台的一排排酒水以及阿杰正在调酒的手,而说到了“神创造了男人和女人”时,男女主角相继登场了。

这组作为引子的镜头,前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但这创意上天马行空,执行上却贴合得天衣无缝的蒙太奇剪辑方式,直接让我想起了电影《低俗小说》里,金卷发、白睡衣的毒贩兰斯,活脱脱的就是对拉斐尔笔下耶稣的戏仿。真想知道这些脑洞大开的艺术家们读《圣经》的时候,脑子到底想的是什么。

除了离奇的剧情以外,片外也有不少有趣的小花絮。主演谢霆锋、徐子淇、卢巧音和伍佰,在当年的娱乐新闻里的形象,都以“叛逆”著称。当时谢霆锋与卢巧音的绯闻余波尚未完全殆尽,在剧中他们则亲密却不来电;另外两位戏份颇重的演员黄秋生和恭硕良都是混血儿,让这部以跨国枪战为题材的电影更添几分异域风情。

而片中伍佰与谢霆锋相识时,伍佰唱着一首叫《再来一杯》的歌曲,并称这是生日歌,要谢霆锋找出播放这首生日歌的音乐盒。那首歌其实是拍摄之时,伍佰在片场即兴作词作曲的。

尽管影片后半段密集的枪战场面让叙事趋于杂乱,但片末还是让观众明确了主人公的成长轨迹,构思也算完整。徐克的影片中,有不少这样的遗珠,如《蜀山传》和《七剑》,都因着“木桶效应”,让影片中原本不算太严重的瑕疵,直接影响影片的命运。《顺流逆流》则属于命运最不济的那种,连研究徐克的电影学者,也对其熟视无睹,但重新将此片翻出来看,还是能发现有许多值得当今电影人学习的地方。

徐克拍摄《顺流逆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