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占卜,一场心灵奇旅

2021-12-21 18: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学生立场 时代潮流

·THE NEW TIMES·

今年三月,网易数读和浪潮工作室的一项联合调研报告显示,在有过星座罗盘或塔罗牌占卜经历的人中,30岁以下的人数占比达到了62.05%。打开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年轻网民们的日常动态中“水逆”、“犯太岁”等一系列玄学名词始终不会缺席。占卜在新生代的解读下渐渐褪去原本的迷信色彩,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一种自我观照途径。

占卜,一场心灵奇旅

“它太小了,没有足够重要到可以去和外人谈论。”

传播学院19级的小程如此形容自己曾经历过的痛苦。

升上大二后,社团的工作压力让她一度濒临失控,但她无法找到情绪的泄洪口。“去和朋友聊、找人咨询的话,别人可能会觉得,是不是我太矫情了才会这么折磨自己。”

小程并不觉得占卜可以“准确预测或者改变未来的走向”,但在决定是否离开社团之前,她一共找了六个占卜师帮自己预测前途,并形容这是“病急乱投医”。

至于“乱投医”的原因,她认为是对“情绪体悟”的需要。“虽然最后做决定的还是自己,但我觉得(占卜之后)有人知晓我的处境,我的情绪有共鸣,有一种奇妙的同在感。”

新闻系20级的小江表示:“如果去心理咨询,那这些事情肯定是跟朋友父母都开不了口的,是隐私中的隐私。”相比其他方式,占卜让注重隐私保护的她更容易接受,她也从中获得了比心理咨询更舒适的私密感。

“在占卜之前你不需要对占卜师说太多隐私,他只需要抽一张牌,就能从第三视角看到你发生的一些问题,不会带有自己的情感色彩,这是对占卜对象感情上的保护。”

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占卜给予他们的更多是心理暗示,促使他们自省。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19级的小何本身对国学十分感兴趣,进一步了解周易并为自己占卜过数次后,他认为占卜启示人的不是怎么做,而是怎么看。“我不认为卦象是一种对命运的预示,也不该以此来引导自己的行为,占卜不是为了找寻答案,而是为了发现我们如何看待未来。”

“占卜不是凭空给一个方向,它其实只是一个指引。”小江接触塔罗占卜已经6年,也有着相同的观点。“自己心里模模糊糊有一些答案,占卜把答案的轮廓勾勒出来了,就不会那么迷茫。如果完全没有头绪就去占卜,连自己的人生都把握不了,就不要听别人瞎诌,还会被骗钱。”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人将占卜算卦视为调剂生活的手段。“我只有在很无聊的时候才会看这类分析。”广东财经大学汉语言专业的小曹说,“放假的时候会在B站上看塔罗占卜视频和星座运势。”

玩一玩、测一测、听一听,随即忘记。

小程对此感到赞同,她觉得每月状态类的塔罗占卜能给她提供消遣和期待:“并不是说要拔高期待,就是好歹有个盼头在那里,如果说它有什么稍微精彩的,比如你会有什么好运气,或者会碰到什么不好的需要你去决断的事情,我就想‘哦,原来我可能下个月会这样’。”

年轻人愿意付费占卜的内容占比

(数据来源:猎豹用户研究中心)

占卜师:地下心理疗愈师

当下,占卜市场的火热离不开需求。七麦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苹果应用市场命理学相关应用程序多达227款,有些占卜师的占卜价格达2000元一小时。

而在深大,因为一门创业课程,19级工商管理专业三位爱好占卜的同学聚在了一起,开启了他们的占卜师之旅。

柴进同学表示,最开始只是想把占卜作为一个项目来交作业,但后来发现,大学生对于爱情、工作、学业等很多问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迷茫。“如果我能通过占卜来给予他们一定的启示,或者是带给他们生活的动力,也算是我小小的功德了吧。”

在成为一名占卜师后,小钟发现,与想象中的神秘职业从业者不同,自己更像是一个“抽牌的工具人”,难的也不是占卜,而是解牌与沟通。

“占卜师的尽头是心理咨询师。”柴进说道。比如,在自己的占卜生涯中,他就曾遇到过一个在感情中比较自卑的顾客,占卜的结果也并不理想,于是在解牌之外,他补充道,“其实你在感情上还是蛮多闪光点的。”这并非解读塔罗牌所得,但也没有违背他的初衷——让大家借助塔罗牌更好的生活。

实际上,大多数时候,他只是把塔罗牌作为一个工具。对于占卜的结果,小钟则倾向于认为,更多时候只是一种心理暗示,这个结果只能引导被占卜者去反思自己,从而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思考去解决问题。

“占卜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后应该更好的去指引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这个作用,还不如不来占卜。”

饶宗颐文化研究院的祝安顺老师今年也开设了针对深大本科生的《周易入门与象思维训练》课程,在课堂上他会向学生讲述周易占卦的内容。

但他认为占卦的结果本身并不重要:“占卦本身并不能给人们一个明确的结果,人的心态或者环境一变,结果就会变。它只是给出了一种境遇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是随时随地都在变化的,而这个变化的主导因素就是人。”

对于怀揣着忧虑前来寻求占卜和解卦的学生,祝老师的态度则是:“事情有始有终,过程肯定有挑战,不要害怕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自己,(如果)把握住自己,然后跟随着天地的运转去协调,还有什么可害怕的。”

实际上,在心理学中,占卜的读牌之所以常常让人觉得准确其实和“巴纳姆效应”有关,“可能就是给你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但让你能够对号入座,让你觉得可信。”

结果和现实的对应也可以同“皮格马利翁效应”联系起来。2020年底,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副教授张昕在央视《第一时间》节目中便谈及:“‘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为‘自证预言’,就是往往我们本身就认同的一个答案,最终可能变成了真的结果。”

最关键的仍然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具体行动。

占卜人:

读牌解卦后 迈出哪一步

解牌、解卦,是整个占卜师占卜流程的最后一步。但对于占卜人而言,这还只是开始。在这之后,是否相信这个结果,是否听取占卜师的建议,是否根据牌底卦象做出改变,都取决于个人。

有些人并不会因为一次占卜而做出什么特殊行为。“感觉占卜的提示是瞬时的,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而且我也控制不了。”20级的小苟如是说。对她来说,生活会持续推进,沿着日复一日的轨迹运行,占卜只是一次小小插曲,如果结果不错,也只是代表着“这次连运气都已经准备好了。”

不少人会因此发生行为上的转变。但这些人大都处于对某件事犹豫不决、进退两难的状态,通过占卜得到的结果,他们往往能更坚定自如地做出选择。

19级的小廖在认识到自己现阶段的不妥状况时,选择向祝老师咨询算卦,通过老师对卦象的解读,听到外界的声音,肯定自己的认识,从而对现有的生活做出调整。

“因为卦象指示我需要坚持一些事情才能成功,我就会说服自己每天背英语单词。”但这并不是因为她有多么相信一幅卦象对未来生活的重塑能力,只是将这种声音当做一个促进自己前进的手段。

这些思想上的行为比较难以察觉,具有抽象性,而相较之一些人会因占卜结果做出现实际的具象化行为。18级的小雯,因为朋友给她发了在天蝎座新月这段时间许愿很灵验的消息,她抱着“转发锦鲤”的心态在纸上写上了具体心愿。

在这之后,她恰好做对了一份英语模拟卷的全部选择题。很难说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这次许愿无疑让小雯怀疑“不知道是卷子太简单了还是怎么样。”

面对真假难测的占卜结果,大学生们的态度不一而足。有人一笑而过,也有人细细揣度。但无论内心有多少幻想,通过占卜逆天改命的做法,始终不存在于现实中。

正如祝安顺老师所言:“并不能说你学了周易,就能够一下子发现科学进步。过分地忽视也不对,随机地放大它的效果也不对,要坦然地面对。”

周易是如此,其他占卜方式亦是如此。一次占卜无法改变现实,但可以勾勒出理想的轮廓,可以为浮躁的生活添一份确定性,这是当代大学生给“老迷信”打上的时代注脚。

文字 | 张一帆 李欣潼 庞梁华

易梦真 高宁 陈莉华

责任编辑 | 李春怡

原标题:《占卜,一场心灵奇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