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们为什么对无用的意见或者专家意见如饥似渴?
2016年是专家预测的旺季:
1,英国退欧会导致英国下半年经济负增长。
2,特朗普当总统的可能性大概只有25%。
3,假如特朗普当选的话,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会暴跌10%,墨西哥的比索跌25%。
2016年底回头一看,这些大机构、知名经济学家和投行的预测都成了笑话。可是上一轮的笑声骂声还没有彻底消失,最近大家又在忙乎着猜测特朗普在台湾问题和中国贸易上的新举动。大家都承认了吧,除了特朗普自己,没人知道他下一步会干什么。
这里有两个让人困惑的地方:一,环境里不确定性的东西很多,短期预测还不如算命准确(巴菲特是这么说的),为什么专家每次都信心满满?二,既然世界不可知,短期预测没有价值,为什么专家说完话后,总是掌声如雷?一
有一个经济学实验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该实验的作者是Powdthavee 和Riyanto (2015)。这项实验在泰国和新加坡的两所大学进行,参与者为在读大学生,实验包括5轮扔硬币。实验开始前,每位参与者的桌子上放着5个封好的信封,这些信封上写着序号1、2、3、4、5。每个信封内有对相应轮次扔硬币结果的预测: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每一轮,组织者会邀请一个不同的实验参与者在台上扔硬币,硬币由参与者自己提供。扔硬币的结果所有参与者都能看到。
每一轮扔硬币之前,每个参与者都有一个选择:是否付钱看当轮信封里的预测。然后每个参与者决定投注,压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投对了赢钱,投错了则输钱。每轮结束以后,没有付钱看当轮信封里预测的参与者能够免费看信封里的预测。在每一轮的信封里,预测完全是随机的,即一半信封预测正面朝上而另一半预测反面朝上。
所有的参与者都知道整个实验的设计。所以每个理性的参与者都知道两点(非常显而易见):第一,每一轮扔硬币的结果都是随机的、独立的,而且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的概率均为50%。第二,信封中的预测根本毫无用处,不包含任何有用的信息,预测的对和错完全取决于运气。所以事前付钱看当轮信封里的预测根本不值得。
二
实验的结果却令人相当意外。
第一个结果是前几轮信封预测都对的参与者会花钱去事前看信封中的预测,并根据信封的预测投注。具体地说,如果第一轮信封的预测是对的,那么有9%的参与者会在第2轮花钱看信封中的预测。如果前面四轮信封的预测都是对的,那么有43%的参与者会在第5轮花钱看信封中的预测。但是如果前面几轮信封的预测有一轮是错的,在后面的轮次中花钱事前看信封预测的参与者会变得很少。
第二个结果是关于参与者投注金额。在后面三轮,花钱去看信封的参与者的投注金额比没花钱去看信封的参与者的投注金额平均高了27% 到51%。这说明花钱去看信封的参与者看了信封的预测后,信心大涨,增加了投注金额,打算大赚一笔。
实验结果说明人都有把巧合当成规律的倾向,而不管样本的大小。当前几轮信封预测因为巧合都是对的时候,人会倾向于相信信封对下一轮的预测也是对的,所以愿意花钱买预测并根据预测投注。这时候,人会忘记事前已经知道的事实:每轮扔硬币的结果是随机的、独立的,信封中的预测完全是瞎猜。在这个实验中, 参与者知道随机结果由哪个过程产生(扔硬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并不知道随机结果的产生过程,所以更可能犯把巧合误当成规律的错误。其实,把巧合误当成规律既是人的缺点,也是人的优点。人总是倾向于在杂乱无章的现象之间找出规律,以便在下次类似现象发生时找到对策。应该说这种倾向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也是人之高于其他动物之处。大千世界纷繁复杂,这可能是人类面对不确定性时候的一种自然反应,至少它能够给人带来短暂的安全感。
为什么专家们喜欢去预测不可知的未来,而最终被骂成“砖家” ?首先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是因为过去有成功的业绩。虽然过去的成功往往是随机事件的结果,但他们认为是他们的天才所致。于是信心十足,大胆预测。(当然,说对的概率还有50%呢!)
三
这也不能全怪专家。人有听从专家(无用)意见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需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推卸责任。股票赔了,这能怪我吗?某投行分析师建议的。
2,避免后悔。估计投行分析师也没谱。但是万一他对呢?后悔很痛苦。至少该做的我都做了。
3,掌控感。我们很不愿意接受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事实。听从专家的意见,就算是无用的,也能增加我们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
4,确认偏误。我们听从专家的意见不是因为它们合乎事实,而是因为它们证实了我们已有的想法,我们爱听。
四前几天我们的一个朋友老林的儿子发烧,送去看儿科医生。医生看了半天,没找出病因,就和老林直说没找出病因,没法给药,叫他们回家,假如过两天烧还不退再来看。就这样还收了专科门诊费600港币。老林不仅没有不高兴,还到处夸这儿科医生自信、诚实、有操守。他的观点是,医生不是神仙,他们也有不明白的时候啊!假如儿科医生为了不让自己“专家”的形象受到损害,或为了让病人觉得600港币没白花而胡说八道,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就给下药,那受害的不就是病人吗?
专家是我们消费者创造的。要是我们都有老林的从容、谅解和理性,专家会少很多,也会谦卑很多。
参考文献:
Nattavudh Powdthaveeand Yohanes E. Riyanto. “Would You Pay for Transparently Useless Advice? A Testof Boundaries of Beliefs in the Folly of Prediction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15, 97(2), 257-272.
本文发表于微信订阅号“经济学漫谈”(微信号:TalkEcon),原标题为《我们为什么对(无用的)专家意见如饥似渴?》,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