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豆瓣差评风波:我们活在一个患了“无痛症”的社会?

伯樵
2016-12-31 18:14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据说世界上有一种奇怪的病,就是没有痛感:无论是被开水烫伤,还是被石头砸到脚,这些常人疼得钻心的痛,对于患上“无痛症”的人来说,眉头都不会皱一下。医学家原来非常兴奋,觉得可能可以找到了让人类告别疼痛的有效途径,但第一个无痛症患者,却并未能成为医学家们长期观察研究的对象,她,死于盲肠炎。

盲肠炎并非是什么不治之症,可没有痛感的人却丝毫感觉不到腹部的疼痛,最终只能在一片安详中离开人世。科学家们开始意识到,或许疼痛不是一样坏东西,因为虽然疼痛不为人所喜爱,但它能提示人们,哪里出了问题。

这是我中学时代读到的科普故事,故事的真伪(乃至无痛症是否真实存在)无从可考;但是它说的道理,却浅白如水:谁都不愿被刺痛,但是,如果不被刺痛,又怎样能知道身患病症?

12月27日,《中国电影报》、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和CCTV-6连环三击,声讨包括豆瓣、猫眼专业评分在内的电影评价体系,对院线电影恶意刷分、差评过多,导致票房未达预期、市场机制失灵......文章经由《中国电影报》刊出,后经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转载,一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包括豆瓣用户在内的电影观众掀起了一场“豆瓣打分是否公允”、“差评难道不能打低分”、“豆瓣电影可否刷分”的大讨论,一篇旧文《豆瓣电影评分八问》的文章又重新浮出水面。而同时猫眼APP也关闭了“专家评分”的版块,引发舆论大哗。

而到28日晚间,事件发生了戏剧性反转。先是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与自家手机客户端唱起了反调:“中国电影,要有容得下‘一星’的度量”,面对网友回应“(你家别的平台)不是这个论调啊”,公号君“义正辞严”地回答:“以此为准!”

其后,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在微信朋友圈的回应也流传出来,在回应中,被人们称为“森局”的他也正面回应:电影不容易,批评也不容易......试图拒绝批评,那不是真正的电影人。

至此,一场疑似官方口径的“禁止差评令”,终于被证明是子虚乌有。但是豆瓣在这次危机中,凭借“防御性”的自身公关和一堆忠实用户的“主动站队”,在维护了自身评分的独立性的同时,也再一次证明了豆瓣虽然在商业化道路上被诟病屡战屡败,但在电影评分客观性和影响力上,却仍是毫无疑问的江湖一哥。

不过豆瓣也并非没有受到影响,本来要在29号上线的《豆瓣2016年度电影榜单》中本来有“豆瓣100影评人评选年度十佳”的环节,最终因为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相关页面被暂停上线。

一场关于“差评”的风波,明面上是一场电影口碑战,暗地里却关乎着利益攸关方的钱袋子,更重要的是折射出了中国电影近几年(尤其是近一年)被讨论最多的问题:烂片为什么这么多?!原来片方凭借预告片、大明星、小鲜肉的“骗钱三板斧”已然不灵,逆向操作如潮差评唤起观众去影院满足“这片子到底有多烂”的好奇心的手法也套路太老,看着远远无法达到预期的票房,制片方、发行方无疑被刺痛了:谁动了我的奶酪?

电影需要差评,就跟人需要疼痛一样。导演、主创看到差评绝不会高兴,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差评,他们的电影会变好看么?在赚得盆满钵盈时,会想想下次要好好拍么?在票房不佳时,他们是会指责宣传公司没做好宣传,还是会反省自己?

如果没有差评的话,或许他们还真就自我感觉良好。

早先几年,很多电影质量不佳,但凭借导演的名望、明星的加盟、小鲜肉带来的粉丝消费,辅以尚可的预告片和话题炒作,最后加上观众们经常性的非理性消费,就算是让人发指的烂片,也能有希望赚钱。于是乎,综艺节目能拍成了电影,找枪手的作家其六流小说拍成了电影,五毛钱特效拍成了电影,具有3D效果的字幕加在了2D电影里......

诚然,《少年Pi的奇幻漂流》、《大圣归来》、《湄公河行动》凭借好口碑一路逆袭,创造了票房佳绩和神话,但,差口碑也未见得给那些志在必得的烂片带来多少票房损失——所以,如果粗制滥造能赚钱,那为什么还要精工细作?为什么还要反复打磨?为什么还要精益求精?

但近几年,情况出现了变化。好口碑不一定能带来好的票房,但遭遇差评的片子,却越来越难以放心大胆地凭借“导演明星小鲜肉”的力量存活在市场上:它们或是因为铺天盖地的差评导致票房跳水,或是直接被影院经理们压缩排片,有部分“矮子里面拔将军”的可能相比同档期已然没有烂到海枯石烂的烂片,也萎靡不振。

电影不是食品、空气这样的生活必需品,作为娱乐消费,人们可以寻找到大量的替代品:演唱会、音乐会、迪斯尼乐园、逛街、吃饭,就算在家里面也能上网、看电视,选择也比院线里有限的线上影片也宽得多。

在经过了近十五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观众在面对大片时,早已不似《英雄》、《2012》时那么幼稚了,看见明星扎堆就非看不可,看完炫酷的预告片就掏出钱包,他们会刷朋友圈看到亲朋好友对某部电影的吐槽,能听到同事“白花三十块、浪费两小时”去看了一部烂片的哀嚎,会阅读电影自媒体的文章,也会上评分网站上看评价。

所以当差评铺天盖地时,那些本来犹豫要不要走进影院的观众,最终选择了那些替代性的娱乐,而放弃了电影。

2015年年末,当时坐拥440亿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的中国电影从业者们,无一例外地觉得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剑指600亿。就算是保守的评论家也认为至少达到550亿的预期不成问题。但现实却无比残酷,在行将2017年不到10天时,2016年总票房才勉强超过了去年的成绩。重要的档期除春节档有大幅增长外,暑期档、十一档等诸多核心档期都表现欠佳。业界眼中票房不佳的原因无他:一曰票补减少,二曰烂片横行。

在片方无法短时间内提升影片质量、重塑市场信心、整体大盘萎靡的前提下,或许批评(他们所难以买通的)豆瓣、批评(他们所难以买通的部分)影评人或许就成为了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事实上,评分本身就是主观的,有太多的因素会影响观众对一部影片的打分,其中甚至有相当多跟电影无关的因素:比如失恋或是跟刚表白成功的对象看的第一部电影、比如心情不好或是心情大好、比如影院服务差劲或是影院促销送了你一桶爆米花......但当成千上万的评论出现时,那些情绪性、个人性的因素渐次抵消,剩下的评分就算不能代表影片真正的水准,至少也能反应个八九不离十。

事实上,就算在IMDb这样的评分网站上,也出现过严重的情绪化打分。2008年Christopher Nolan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上映,引起狂潮般的好评,很多该片粉丝在IMDb上疯狂刷分,甚至为了要把《黑暗骑士》拱上IMDb第一名的宝座,拼命给当时IMDb No.1的《教父》刷低分。这一举动引起了《教父》粉丝的反击,他们迅速逆向操作,拼命给《黑暗骑士》打低分,最终导致鹬蚌相争,本来位居第二的《肖申克的救赎》渔翁得利,顺利成为影史第一。

但是如今《教父》仍在IMDb上仍然以9.2分高居第二,《黑暗骑士》则以8.9分高居第四,情绪化的打分和互相攻讦并未影响到大部分人对两部影片的基本评价,而网站评分也表明,哪怕出现了大量情绪化的打分,在基数足够庞大的评分体系下,人们仍然能够得出一个相对公允的分数。且相比于《教父》、《黑暗骑士》,给《长城》和《摆渡人》打一星两星真的有多少恶意么?真的不公正么?只怕也是未必。

而很多专业影评人的评价,则带有更为主观的个人因素。但相比于那些红包影评人来说,专业影评人的评价大抵也是作为资深观众、专家乃至从业者的判断,对于普通观众的参考价值见仁见智,但如果武断地将他们的差评看成是恶毒的个人营销,则未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事实上各行各业的同行评议都有其严肃乃至苛刻的一面,从学术争鸣、书评乐评,到招标验收、环境评测——如果同行评议充斥人情红包、睁眼闭眼,小则是整体行业水准滑坡,大则屋倒楼塌造成死伤。就西方电影世界来说,著名电影打分网站烂番茄有观众打分和影评人打分两种评价体系,两种体系并行不悖;而另一电影评分网站Metacritic更是以媒体中的专业影评人打分为核心标杆。可以说专业影评人为好电影的评判提供了一个小众但却更加值得思考的向度。很多人专业影评人在1968年看走眼了引发二次观影狂潮的《太空漫游2001》,但却也同样发掘出了票房不佳的《公民凯恩》、《迷魂记》——所以专业影评人士绝非是百发百中的影史预言家,他们的作用经常在于有效地甄别那些没被观众迅速接受的好片,也能准确剥离出那些远未达到及格水准的烂片。

中国影评人也有类似的作用:影评人给予好评的片子,主流观众也不一定会买单,如今年的《路边野餐》、《罗曼蒂克消亡史》;但影评人给予差评的片子,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动摇很多中间观众的选择。

指责差评拉低电影票房,就像病人责怪自己得病是因为医生说自己病了。无论是大众投票的差评,还是专业人士的差评,他们所吐槽的,才是中国电影最为核心的病灶:很多影片质量太差了,他们质量之差的参照系,不是《教父》或是《黑暗骑士》这样的高标杆,而是观众心目中电影工业标准化操作流程下,那种故事基本完整、叙事基本流畅、视听基本过关、能在120分钟内能唤起观众一些共情的合格产品。

差评本身是一种烂片警报,事实上,这种警报已经响了很多年了,只是在原来票房走强的年代,除了一部分对电影品质有所希冀的观众外,大部分人都对那些差评无所谓。但2016年票房踌躇不前,片方与其的20亿、30亿渐渐遥不可及之后,他们将对票房的怨念转嫁到了观众评分上,而不是反省自己的手艺活计;他们责怪专业影评人哗众取宠,却从没觉得自己忽悠观众有什么不对。

对于单一一部的影片来说,差评是一种市场信号,它引导人们降低消费预期,在面对几部影片时,选择同档期更好的那一部。而在面对整个电影市场时,比差评更重要的,是所有影片的整体质量。当大部分头部市场的影片都不忍卒看时,就算有再多的好评,也无法转移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他们会掉头四散,转向电视、网络、体育场馆和音乐厅里,在那些地方寻求愉悦、享受和感动。那铺天盖地的差评,预警了粗制滥造大片云集的市场顽疾,但却鲜给从业者以警示,当电影业对疼痛的警报无动于衷时,真正让从业者们感到寒冬的票房危机最终到来。

在《中国电影报》看来,电影市场的问题出在评分系统上,这无疑是讳疾忌医的推脱之举。弗里德曼对于凯恩斯主义其温和通货膨胀的批评,或许可以套用在“禁止差评”的事情上:禁止差评,就像是在给低血糖的病人不断提供糖果,短时间内确实可以解决某些问题,但长远来看,病人最终会得上糖尿病。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豆瓣差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