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同衡城市研究|经济最强的区:广东顺德的小城故事
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顺德人,在不明朗的经济形势面前,保持着一贯的淡定。正如当地一句口头禅:“得就得,唔得就返顺德。”面对变化的未来,顺德人内心有不变的企业家精神。
大良行政中心附近百强区县第一名
可能有人不知道顺德,但相信不会有人没用过“美的”、“格兰仕”、“万家乐”、“容声”、“海信科龙”这些家电。中国家电制造的半壁江山在顺德。
顺德曾是广东省佛山市的一个县,后成为省直管的县级市,继而于2003年并入佛山市区,成为顺德区。近年来,顺德蝉联各种全国百强区县排名榜首。顺德的经济有多强?随便挑出它的一个镇或街道,其GDP和财政收入,就够得上内地一个地级市的水平。尽管只是一个区,但如果单独拎出来,和广东省各地级市相比,顺德依然十分强劲。
美的集团总部大楼,顺德北滘镇广东四小虎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华社记者王志纲从北京跑到当时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调研。南海、东莞、中山和顺德,这四个经济发展迅猛的小城市,令他大为惊叹。于是王志纲大笔一挥,写了一篇《广东跃起四小虎》。这个概念可类比“亚洲四小龙“,这四个县级行政单元也名噪一时。后来,东莞和中山升级为地级市,而南海和顺德则成为佛山市的区。
公路沿途的镇村与城市这“四小虎”相当生猛,经济增长速度不弱于“四小龙”腾飞时。而四只小虎的经济发展模式却各异。中山当时以国营经济为龙头。而南海是县、镇、区、联合体、户“五个轮子一起转”,发展多样性产业。东莞是典型的“三来一补”,靠外资投资办厂起家。其实,深圳起初也是如此,后来通过产业升级,大量本土高新技术企业诞生。而东莞依靠外商投资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影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东莞台资大举北上苏南,让东莞的外向型经济严重受挫。
与东莞隔江相望的顺德,则是另一种路数。与苏南模式类似,顺德同样以乡镇企业起步,于九十年代初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上世纪九十年代红极一时的电视剧《情满珠江》。就是以顺德的家电企业发展史为蓝本的故事,讲述了珠三角的一个电风扇厂,从乡镇企业一步步发展为到国际集团,当然中间也穿插了大量青年男女的爱恨情仇。
电视剧《情满珠江》剧照。该剧九十年代初热播,正值乡镇企业股份制改革。当时精明灵活的顺德人,创造了“全员股份化”等不少新名词。长久以来,这片土地是广东的实业沃土。清末民国,我国东南沿海纷纷兴办实业,广东的主要产业机器缫丝,在顺德最为集中。借助缫丝业发展,顺德人在广州银号中也占据大量资本,当时顺德就有“广东银行”之称。
1949年后,这里也发展了一些纺织轻工厂等国企,拥有一定工业基础。如今大名鼎鼎的家电企业,多半由改革开放前的社队企业改制而来。这样的内生性,使得地方发展经济具有更多自主性,没有外商撤资的压力。相比东莞,顺德受国际资本市场波动的冲击要小很多。
小镇一角
顺德以家电起家,最早的企业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大良镇的五金电器加工厂。多年来,顺德家电产业持续发展。在当今互联网的喧嚣中,顺德企业不追逐热点,而是静观其变,以渐进的方式从容应对。企业没有大张旗鼓提“创新创业”或“工业4.0”,而是悄然做起了与家电制造关联密切的工业机器人。
先进制造产业社区,有不少机器人创业公司进驻自前些年起,国内家电市场饱和。顺德企业纷纷走向国外市场。在传统的城市体系中,顺德以规模论,可能在全国也排不上几线。但从基于资本和信息的城市流的角度讲,顺德是全球城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多中心的城镇
文化上,顺德有强烈的本土情结。当地人在外一般不说自己是佛山人,只说是顺德人。行政上,顺德也拥有自主权:除了党委等部分国家垂直管理部门由佛山市代管外,其他大部分经济社会事务拥有地级市管理权,并直接对省负责。尽管是区,顺德也有自己的车牌号粤X。
顺德建成区尽管大致与北部的佛山市禅城区相连,但顺德的行政中心大良则在顺德南部,因此与佛山相对隔离。经济上,顺德的企业,本地集聚较多。和佛山经济联系并不大。
当我们把顺德当作城市看,会发现这里的城镇体系的特别之处。这里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心,而呈现多中心、扁平化。4个街道(大良、容桂、伦教、勒流)、6个镇(陈村、均安、杏坛、龙江、乐从、北滘)的面积、人口、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相差都不大。每个街镇大致在二十到四十万,差不多相当内陆一个县的人口,城镇规模等级不显著。
顺德政区图
顺德位于珠三角中部,是典型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区。这里水网密集。各类河网密度达2.12公里/平方公里。这个数值是什么概念?北京市市区五环内的道路密度,也才4.85公里/平方公里。就是说,在这走两步就能遇到河,与在别的城市遇到马路一样平常。所以,各个镇街的行政边界大多由较大的河道分割。这造成了一定交通不便,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一镇一隅”,各镇相对独立发展。空间阻隔也造成建设用地的碎片化。
顺德影像图上能看到密集的城乡建设用地在以乡镇企业为源头发展起来的经济模式下,顺德人口流动和职住平衡的特点,也与其他城市不同。大多数城市存在职住分离的倾向,早晚高峰就是其表现。但顺德由于镇街经济的模式,各个镇街甚至村,都有自己的工业园区。现在企业都向大的园区集聚,大部分规模以上企业都已集中到镇街的园区。这些园区都建有员工村。大部分就业人口都在工业企业或贸易市场就业,居住地也在园区的工人宿舍,或工厂、市场附近的村庄就近租房。所以很少有大规模的跨镇街通勤的人口。从人口分布热力图看,昼夜相差不大,工作地范围和居住地范围基本重叠。
针对这一特点,清华同衡团队希望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口活动的空间特征,为城市设施布局和精细化管理提供辅助支持。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与田野调查相结合,深入研究工业驱动、城乡混合、多中心和复杂流动的城乡空间模式。
车窗外的两栋高层住宅,是美的集团员工宿舍
一镇一品
顺德作为广东第一个“省管县”,在财政和土地政策上,向镇一级倾斜,这与传统县级市向中心城区倾斜不同。因此,基层镇街获得了更多发展经济的动力和自主性。各镇街根据自身禀赋和传统,形成了一镇一品:乐从镇的家具、钢铁商贸,陈村的花卉,容桂的电器,勒流的小五金小家电,均安的牛仔服装,大良的机械,等等。专业镇是这里区域经济的一大特点,每个镇专注于一两种制造业或商贸业,并在镇街之内集聚在一个大的园区或专业市场上。除家电工业外,也有若干镇街主打商贸服务。还有几个各自行业内全国第一的专业市场,比如乐从的钢铁世界、罗浮宫,龙江的亚洲国际等。
乐从钢铁世界,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国家级钢铁专业市场
最让人惊叹的,是罗浮宫国际家具博览中心。从外面看,它似乎和其他城市大型家具城差不多。而里头却别有洞天,高端、奢华等词语形容这里都捉襟见肘。第一念头就是,这哪里是家具市场,简直是圆明园再现、卢浮宫升级。各种建筑风格融会贯通:希腊柱与罗马顶起飞,巴洛克共洛可可一色。一些客商议论,说这地方简直可以搞成旅游景点。走到出口处,赫然发现,门口已经挂上了4A级旅游景区的牌子。
罗浮宫家具城外观凭借商贸业的发展,常年有两千外商在这里交易,常住的就有一千多。各种肤色的老外一应俱全,当地人并不觉得稀奇。市场标识配着若干种外语,商家国语粤语英文切换自如。
陈村镇的花卉市场,开始从花卉批发零售向农业休闲体验升级。不少佛山和广州的市民,周末驱车前来购买花卉,进行休闲娱乐。在专业镇内部,同一行业的企业形成产业集群;而在各个街镇之间,则形成不同产业上下游的协作。比如一些镇的物流园区企业,大部分都是为临镇的家电企业或商贸市场服务。
Desakota模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加拿大地理学家McGee,针对东亚和东南亚部分发展中国家一些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地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这些地区有着和西方国家都市截然不同的空间模式,并称之为Desakota模式。这个词是把印尼语的 “村庄”(desa)和“城市”(kota)合起来。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这样一种城市和农村混合的空间模式。
亚洲国家空间配置图,其中(3)即在Desakota空间
来自:Ginsburg·N. , The Extended Metropolis, University of Hawaii,Press, 1991:6.
Desakota模式的地区,首要的特征是,有着密集的人口分布,传统种植作物为水稻,并通过分散的农户经营。其次,与西方大都市带是由城市居民外迁形成不同,Desakota地区更多是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发展,以及对城市工业的承接形成的。随着工业发展,服务业也获得发展。
在西方的大都市带中,城市建成区之间多为单一的的居住和休憩空间。而亚洲的Desakota区域,农业、工业、居住及其他土地利用方式,是交错布局的。此外,这一区域一般拥有密集的交通网络和便捷的区域交通。总之,这一区域被看做传统的城乡二元格局之外的“灰色区域”:它的出现模糊了城乡之间的界限。
影像图:村镇、工厂、农田相邻交错的用地布局
西方学者把珠三角看作Desakota的典型案例。我国地理学者周一星认为,Desakota在中国的具体表现形式为都市连绵区。他认为,珠江三角洲是都市连绵区的代表。在顺德,沿路就能看到大量这样的场景:城市、乡村、厂房交错布局。
多年前,设计CCTV“大裤衩”的荷兰建筑师库哈斯,做了一个关于珠三角城镇化的研究。实地调研中,他惊叹于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和迅速生长。他于是采用了一个中国特色的名词,把他的相关研究著作命名为《大跃进》。
路边的景观 :密集的城镇和乡村连绵,工业建筑和居住建筑的交错。主要交通干线两侧,都是厂区,呈现出一种“马路经济”的特点。小城生活
这个只有八百多平方公里的小城,能充分让人感受到城市的多样性:既有生活气息浓郁的老街巷,也有豪华的大酒店、写字楼购物中心;有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清晖园,也有保存近代南洋风格骑楼的步行街;有两三层的各色农宅,也有高层的商品房小区。各种形态的街区彼此邻近,呈现出多样化的和谐。
充满南洋风情的步行街对外来者来说,这里更多的是产业园区。车窗外很少能看到农田,更多的是一个工厂接一个工厂,一个园区接一个园区。近两年,“世界工厂”这个称号渐渐从我们耳边溜走,但在顺德,这个国家形象仍然凸显。
某自动分拣装置企业由于雄厚的经济基础,顺德城市建设较好,服务设施一应俱全,镇上晃悠两步就能遇到星巴克。本地人基本都有小汽车,公交也很发达,已经实现村村通。
小镇路边的咖啡馆这里房价相对不高。物价水平低于广佛,宜居程度很高。不过,今年连通广州的地铁开通,随着大量广州人来投资房产,房价迅速攀升,从每平米七八千元涨到了一万二三。
顺德的公园时常能见到“珠三角绿道”,该绿道串联了珠三角城市群的多个城市。
顺德园区的工人收入一般每月四千以上,熟练技术工人有七八千。工人如果不住宿舍,在工厂附近合租或整租个一居室,压力也不大。对技术工人和普通白领来说,在不同的大城市工作,收入差别不大。影响生活质量最关键的要素,是各地的房价和房租。
陈村镇大型楼盘在这个大企业遍地、处处是财富的地方,并没有想象中的灯红酒绿。产业工人众多,因此休闲购物的场所人流不大。最大的购物中心,人气也明显比不上北京上海。或许是,产业工人中,男工占多数,不像女工那样爱逛街,所以即便周末放假的时候,各镇街商业区的人气和平时也差不太多。
某大型购物中心内部,各种品牌一应俱全广场反而是夜间人气的热点。十二月岭南气候温和,各个年龄段的市民在广场上跳交谊舞、广场舞,打太极拳,玩轮滑和极限运动,令路人目不暇接。
顺峰山公园门口广场上,进行各类活动的市民尽管在城市建设上,顺德和珠三角其他大城市差别不大。不过小城对人才还是缺少吸引力,特别是教育和医疗。人才是限制发展的一个瓶颈。
骑着专业山地车到河边健身的人区域视角
珠三角是三大都市区中人口和城镇最密集的区域。顺德与广州和佛山地缘文化非常接近。过去广州辖“一府两县”时,顺德与南海、番禺并称“南番顺”。顺德与佛山、广州,交通已基本实现同城化。从顺德到广州南站,开车走高速也就二十多分钟。
珠三角各区县工作日平均出行联系图,黄点为顺德顺德与相邻城市之间,经济关联互动非常强。随着顺德经济发展,生产成本也不断提高。一些企业开始向劳动力成本更低、土地资源更充足的中山转移。
邻近中山的小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周末吸引大量中山游客前来。顺德北部佛山新城的发展,明显受到顺德与佛山关系的影响。前些年开始规划佛山新城,这里紧邻佛山中心城区,一开始归佛山管理,很多佛山市的市级公共服务设施,如佛山科学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均建于此。这里很多房子为广州人和佛山人所购买,主要作为投资。随后新城划归顺德管理。对顺德来说,佛山新城位置有些偏,毕竟顺德行政中心在南边。佛山新城作为顺德的一个新城,建设良好但人气不足。
佛山新城的楼盘与公园“唔得就返顺德”
和闽南的“爱拼才会赢”、潮汕的“赢了还要拼”不同。顺德人没那么刚猛搏命。当地的口头禅是:“得就得,唔得就返顺德”。你看这话多坦然:到外面奋斗,成功了就成功,不成功呢,就回顺德老家,没什么大不了。有种说法是,顺德人长相敦厚,是“顺得人”,很讲合作精神和服从意识。这并不意味着随遇而安,而是追求实干。难怪当年邓总设计师在南海边画圈时,一定要来顺德。而上世纪九十年代顺德经济起飞后,顺德人又获得一个新的称呼,叫“可怕的顺德人”。
据说,这里常有光着膀子、毫不起眼的大叔,从路边便利店(“士多”)买了包最廉价的烟,转身用钥匙“嘀”的一声,打开了街角停着的豪车。这种地域文化培养了低调实干的企业家。顺德的企业品牌名声在外,但企业家知名度不高。有一年,顺德有13位富豪荣登胡润百富榜,但在企业家社交影响力榜单上,顺德企业家则无一人。很难想象,这里会有马云或王思聪那样高调的富豪或二代。有些企业家的子女,甚至追求稳定考了公务员。
在互联网+、工业4.0、创新创业等概念热闹沸腾的今天,在很多城市都纷纷投入地产和金融的泡沫中时,顺德的企业家们仍然坚守着传统制造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制造业面临着市场萎缩、成本上涨和转型升级等压力。顺德企业家以相对低调的姿态坦然应对。在对一个建材企业调研的时候,和企业管理人员聊到宏观经济下行,他坦承,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但他们顺应时势,也不断调整策略。“一路一带嘛,国内市场小了,我们就走出去,去南亚、中东。”他说,“做下去,就一定有办法。”
某建材企业陈列馆顺德处在广府文化核心区,也是粤语大本营。曾有对广东各个城市讲粤语人口比例的调查,顺德高居榜首。坊间有个段子说,一位顺德籍的领导在广州工作,在普通话推广大会上讲话说:”政府官员要带好头,拒绝讲普通话。”此言一出,全场哗然。后来大家反应过来,他说的是“政府官员要带好头,自觉讲普通话”。
这里的街头巷尾依旧有浓厚的粤语氛围。但顺德人更注重交流和理解。一个外地来的公务员告诉我,在一起时,只要有一个人不会讲粤语,哪怕他听得懂,大家也都会自觉说普通话。调研时,我们接触的公务员相当一部分都是外地人。在一个企业调研时,不知我们是外地人的管理人员一开始说粤语,后来在同事提醒下,马上改为普通话,切换自如,并表示抱歉。
顺德还是著名侨乡,有数十万海外华侨。最知名的顺德籍海外名人,当属华人功夫巨星李小龙。如今这里经常举行恳亲大会,世界各地的顺德人齐聚一堂。这种国际联系,一直是顺德企业走向海外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不少海外顺德人的二代返乡创业,甚至有了一种说法叫“得唔得,都要返顺德”。
均安镇路边李小龙乐园的招牌走向未来
具备营商传统的顺德,一直保持着开放的事业和与时俱进的追求。在创新时代,人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人才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瓶颈。顺德顺势开展了广州大学城的建设,吸引和培育人才。通过轨道交通加强与广深的连接,对接创新资源。在城市治理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和城市大数据分析,也为精细化管理升级提供了更多路径。
眺望东平水道及其码头在实体经济下滑的局面下,顺德依旧保持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繁荣。经历了商界大风大浪的顺德人是平和的,却仍具备创新开拓的企业家精神。这才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只要这种精神还在,经济发展也会持续向前。
(作者注:感谢项目负责领导王鹏,项目组参与调研成员郝新华、谢立唯、徐畅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