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现场|盐田千春个展:巨型装置里“颤动的灵魂”
“我们所求为何,我们走向何方?”一艘艘铁丝编成的小船穿梭在偌大的展厅中,密集的红色丝线从船内部涌出,在观者头顶缠结、交织、散开……
2021年12月19日,“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举行,展览展出日本艺术家1990年代至今的作品约80件,以数件巨型装置为主,同时包含丰富的雕塑、影像、绘画、舞台设计相关图稿等,全面回顾了艺术家过往25年的创作生涯。
盐田千春,《未知的旅程》(2016/2021)金属框架、红色线。“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展览现场图,摄影:Shaunley ©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1972年,日本艺术家盐田千春出生于日本大阪,大学为油画专业,继而从油画转向装置艺术的过程中,也做一些行为表演。她的所有作品试图表达对记忆、焦虑、梦境、沉默等一些无形事物的情感,并探索“不存在中的存在”。
2019年夏天,位于日本东京六本木的森美术馆,盐田千春个展“颤动的灵魂”首展,再次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而在两年前,艺术家在美术馆邀请的同时被告知自己12年前的癌症复发了,“在光是活下来就已经耗尽全力的状态下创作,成了我此次展览最核心的东西。”
而展览名“颤动的灵魂”也精确指涉了艺术家由于一些难以形容的情感从而引发内心触动的亲身经历,与此同时,她也渴望将这份震撼人心的感受传递给观众,激发观众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灵魂内在的运作方式。2021年冬日,展览来到了上海,在此两年中,世界经历了疫情,“颤动的灵魂”是否融入了新的思考,添上新一层注解?在经历两周隔离后,盐田千春来到展览现场,年近五十的她,讲话却温柔坚定,她的身体中,将爆发出怎样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2020年盐田千春在其工作室内,图片由盐田千春工作室提供。摄影:Sunhi Mang
“船”代表出海,线把人与人的命运相连
展览将以巨型装置作品《未知的旅程》(2016/2021)为开端,上万米的红色丝线缠绕船,从天花板编织下来,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丝线是盐田千春装置作品中一种有象征意味的材料,艺术家通过改变手的位置,仿佛在空间中进行“绘画”,这些线条逐渐构成了一个面,然后完全填满了空间。艺术家认为“红线,是血液的颜色”,反映出内心世界,同时也表达着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状态。
盐田千春《未知的旅程》2016/2021 ©️盐田千春
在盐田千春的作品中“船”代表航海、出海。坐在船上是非常孤独的,而且万一船翻了,就会失去生命。红线则是血液的颜色,意味着羁绊、缘分。把人与人的命运相连,向着充满未知的旅途出发,每个个体孤独却又和宇宙相联系。
红线也贯穿了艺术家的创作,在龙美术馆二楼展厅的结尾处的《聚集——追寻归宿》(2014/2021),由红色丝线牵扯着数量庞大的旧行李箱在展览空间处晃动,暗示了同等数量的生命个体。“人们带着心中的目的离开家乡,生活在不同国籍的人之中,我突然忘了我是日本人。你漂得越远,越多的糅合混杂,你就越能达到一个让你狠狠审视自己的地方。”
盐田千春《聚集——追寻归宿》2014/2021©️盐田千春
盐田千春现居德国柏林,在世界各地举办过三百余场展览,在这个过程中,旅行箱是她的随身物品,“我就开始觉得,并不只是为了工作而去某个地方,人们到底要去哪里,是以什么为目的而活着的呢?”在她看来,人们带着心中的目标离开了家乡,飘得越远,越多的糅合混杂,就越能抵达一个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内心的地方。在《串联微小回忆》(2019/2021)中红色丝线还串起拇指大小却数量庞大的日常家居用品,凝聚出一张物与物、物与人的复杂关系网。
盐田千春《串联微小回忆》2019/2021©️盐田千春
如果说,红线意味着羁绊和联系。黑线仿佛如同夜空一般广阔浩瀚的宇宙,重叠的黑暗,也可以说是心中的阴暗面。在展览中,有一台被焚烧过的黑色钢琴。这件名为《沉默中》(2002/2021)的作品,源于艺术家内心深处的记忆:9岁那年邻居家的一场大火,“第二天他们家里的钢琴从废墟里搬出来,我看到那台钢琴坏掉了、烧黑了,也弹不出声音了,却非常非常美,比原来更有存在感了。”艺术家在此是用烧焦的钢琴和椅子做了一场无声的音乐会。或许,所谓真相,或者自己真正想要说的事情,从来都是无声的;而有些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存在,但它又作为没有形式的灵魂存在于艺术家的脑海深处。这些作品也构筑出艺术家对“不存在中的存在”的理解。
盐田千春《沉默中》2002/2021©️盐田千春
盐田千春《沉默中》2002/2021©️盐田千春
作品与生活关联,以多重艺术实践感知生命
在筹备森美术馆大展时,盐田千春癌症复发,她马上做了手术取出器官,并进行抗癌治疗。在这个过程中,她强烈地觉得,自己不再是自己了,自己的灵魂被取出来留在了那里。由此新的作品《离开我的身体》(2019/2021)孕育而生,展览现场残缺的肢体散落在地,似乎预示着灵魂和身体渐渐分离,红色的皮料代表了皮肤,破碎而又链接的状态,给人以藕断丝连的感觉。
盐田千春《离开我的身体》2019/2021©️盐田千春
在过去的作品中,身体本身往往是不出现的,但是在抗癌治疗中,她感受到了身体一点点破碎,她把自己的各个身体部位做成铜的雕塑,散落在地上,这也引发了她对生命更深刻的思考。
除了红黑丝线外,近年来,她的创作中也加入了白色丝线,装置作品《我们将去往何方?》(2017/2021),白色丝线包裹的数艘小船被悬挂在展厅上空,犹如在空中航行,带领观众走上不确定性的旅程,也预示着新的开始。
盐田千春《我们将去往何方?》2017/2021©️盐田千春
其实艺术家的作品往往均指向了生命的经历,一些和生活有关的意象也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在作品中表达,比如床的意向,诞生于艺术家到柏林的第三年,短短3年间,她搬了9次家,早上睁开眼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把自己睡觉的床用线编了起来,想确定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地方。
缘何以线和编织构成装置艺术,在盐田千春看来,这如同在空气中作画。一条线变成一个面,然后在层叠的线的深处,仿佛看到了自己一直想表达的东西,于是就开始不停地编织了。
除了标志性的丝线作品,盐田千春也善于使用旧的现成品,大型装置作品《内与外》(2009/2021),艺术家从德国柏林多个建筑工地收集废弃木窗,使之重叠汇聚成一道弧形的墙,一道分割了时间与空间的墙,这件作品也暗示着柏林墙曾经带给这座城市的隔离。
盐田千春《内与外》2009/2021©️盐田千春
展览还将通过多件具有记录性质的照片和影像,追溯盐田千春早期的艺术实践:从架上绘画、行为艺术跨越到如今的装置艺术。舞台设计也是盐田千春重要的创作内容,2003年以来她为九部歌剧和戏剧作品设计了舞台。展览现场展示了她为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制作的舞台场景,并以展出视频的方式将一些手稿从纸本到舞台显现。
盐田千春手稿©️盐田千春
此外,从一些文献类的作品,更能读出她如何逐渐摆脱加上绘画的束缚,以更自己而宽泛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以“不存在中的存在”为主题创作装置作品的艺术家来说,歌手、舞者和演员“在场”的舞台空间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美术馆展览的环境,为盐田千春的艺术实践注入了更广泛的可能性。
“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展览现场图,龙美术馆(西岸馆),2021;摄影:Shaunley©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入场前主办方准备了展览动线图,以方便观众更好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其实即便是随意穿梭在场馆中,一个不经意转角后遇见一件巨大的装置作品的感动更让人动容,导览图则可以帮助公众不错过作品。
从某种意义上讲,展览除了看到艺术家的生命历程外,毋庸置疑也特别适合拍照,一条条红色丝线也构筑出一个个拍摄的场景。艺术家工作室对此也早有预见,在给媒体的拍摄须知中强调,“如果需要人物和作品一起出镜,希望将人物放在较小的比例,凸显作品和人物的互动关系,而非聚焦于人物,作品沦为背景板”。
这也让人想到了不久前关于“艺术场景沦为带货场景”的讨论,将艺术家与之生命关联的艺术作品变为拍摄的背景板,是对艺术家创作的不尊重。艺术家在开幕论坛中对创作这些作品的动机也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希望观众现场体验获得鲜活的感受。
盐田千春(右)在对谈现场。摄影:Shaunley
注: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3月6日,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澎湃新闻记者拍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