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误杀2》真不太一样

2021-12-22 08: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毒Sir Sir电影

两年前,谁也没想到冲出匹黑马。

作为翻拍不输原作,甚至细节和反转还做了提升。

票房13亿,评分年度第二。(仅次于《少年的你》)

两年后,它早已不是平平之辈,而是被大家拿着放大镜看——

这回,看你怎么“编”?

误杀2

01

编。

Sir没有别的意思,这就是《误杀》系列的基本属性。

《误杀1》,李维杰设定是影迷,豆瓣资深用户,一年就标注几百部犯罪片。

他脱罪的办法,是电影“蒙太奇”——

通过信息碎片的暗示,剪辑、加工证人的集体记忆,让他们记住自己想要的故事版本。

《误杀2》更直接。

主角林日朗(肖央 饰),职业编剧,混得不咋地,写了几个本子也没人要。

两部《误杀》的勾连就在于——

主角看了很多电影,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但当他们身处绝境时,电影仍然还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但如果你认为《误杀》1和2很相像,那一定会产生观影落差。

首先——

新的主角;

导演不再是柯汶利,不过仍是“唐探”门下导演,执导过网剧《唐人街探案》中《玫瑰的名字》的戴墨;

改编的故事选择了美国电影《迫在眉梢》。

但。

这些都只是表面一眼能看到的。

最核心的是什么?

Sir要说,是两部电影对真相的不同理解。

先看故事。

《误杀2》主角的出场就让人不太能理解。

第一部的李维杰看起来像什么?

羊。

羊代表无辜、弱小、受到统治。

李维杰的确是这样表现,也是这样要求他的家人的。

面对审问,他示弱,他认怂。

小女儿,也是全家最薄弱的突破口,在虎视眈眈下,更是像极了颤抖的羔羊。

而第二部呢?

主角林日朗摇身一变成了狼。

阴暗后巷,低头,抽烟,沉思。

然后是一连串行云流水的操作——看得出来,是筹备多时了。

打火机被甩进垃圾桶,燃起火苗,保安一下都聚集过来。

他直接穿堂而入,卡电梯,锁后门,堵通道。

一声枪响。

医院被劫持了。

等等。

听说过抢银行,哪有抢医院的?

就在都觉得这个男人不会怎么样的时候,他的豺狼面目很快暴露无遗了。

预告片中。

只见他凶狠地注视着被虏获的猎物。

像末路狂徒一般,与警察对峙。

更撂下狠话:

一个小时内找不到心脏,我就开始杀人,你们现在还有五十八分钟。

哪里还有第一部中老好人的样子。

疯了。

一个被逼疯的老实人。

原本他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生活并不宽裕,但孩子就是最大的慰藉。

一次玩耍中,儿子突然晕倒。

送到医院,诊断结果是心脏病,医生说手术费要200万。

光有钱还不够,还要排队等待器官捐赠。

一个父亲能为孩子做什么?

他的全部——

借了当地最狠毒的高利贷,也终于等到合适的心脏……

也依然不够。

就在他等着孩子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医生却告诉他,心脏没了。

没了?

怎么会没了?

这个世界真有偷心的贼?

还真有。

02

看到这里Sir一度疑惑。

一个人为了救孩子就要劫持医院,得不到心脏就开枪杀人。

他的孩子是无辜的,难道医院其他病人就不无辜?

当产生了这种疑惑时,电影的悬疑和反转才刚开始上演。

偷心的贼与其说是某一个人。

不如说是一个利益链条。

链条上捆绑着整个国家机构。

首先,医院。

宋洋饰演的达马医生,眼看着自己病人的心脏被盗走。

他想说点什么。

可院长一句:不要忘了是谁把你提上来做主任。

然后,警察。

如果他们能找出偷走了心的人,并且能够维护正义,那么林日朗会被逼到这一步吗?

任达华饰演的老刑警,就叫张正义。

可是他查到最后,发现正义已经超出了自己掌控的范围。

以及,更深的背景……

《误杀2》与前一部仍在说同一件事:

面对不公,个体能够做出什么样的反抗。

为了救孩子,父亲可以不惜一切。

但这个“一切”,不应该包括正义本身。

否则和那些报复社会的人,把屠刀对向普通人来实现诉求的恐怖分子有什么区别。

在林日朗的家中,警察搜出一个剧本。

好像就是劫持案件的预演——

一个男人为了儿子的心脏劫持医院,最后警察没有按时将心脏送到,他便大开杀戒。

可是在实践中,林日朗的“人设”却一点点崩塌。

说的是警察不按他的做,他绝不放人。

但人质中有产妇即将临盆,想到孩子,他还是无条件放走了这对夫妇。

虽然他拿着枪。

可到头来医院里唯一一起流血事件,还是院长用刀刺的林日朗。

想想看。

怎么会有歹徒,把自己的计划写成一个详细的剧本?

更可能的情况是——

这个剧本就是计划的一部分。

它写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警察发现,然后相信剧本里的故事会发生。

再一次。

电影成为了无权者反抗的工具。

如果说《误杀1》是李维杰扮羊吃老虎,瞒过了所有人,就连老婆也是在棺材中看见羊的尸体后,才看清他所有的算计。

在李维杰被捕后,所有人都说他是无辜的,是警察乱抓人。

“羊”的形象,被大家深信不疑。

那么《误杀2》的林日朗,则是一只披着狼皮的羊。

他要让所有人相信,自己凶狠无比,是一匹没有底线的狼。

实际上呢?

一个镜头,林日朗走过医院长廊。

尽头是一尊佛像。

右手持智慧剑,左手拿金刚索。

这个以愤怒的形象示人,以智慧降伏魔障的佛像,正好代表着林日朗的表里两面。

与其说《误杀2》是一个被逼疯的老实人。

不如说,老实人林日朗还是理智的,因为他太明白——

一只羊哪怕只想老老实实做一只羊。

有时也必须扮成狼的样子才能活下去。

03

还记得第一部里,谭卓咬牙切齿说出的名台词吗?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

而到了第二部。

则变成: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不是普通的孩子。

也许,当林日朗决定劫持医院那一刻。

他就嗅到了真相的味道。

那是刚得知心脏被抢,决定劫持医院前,林日朗最后一个卸下伪装的神情。

无意中滑落一滴眼泪。

夹杂了一个父亲的疼,一个小人物的懦弱,一种被悬于头顶的权力之刃,被高耸的命运之墙,压迫得无处可逃的愤懑。

不同于第一部误杀案那般直白。

第二部的误杀,可能更复杂。

第一层,是特权对底层的“误杀”。

抢走心脏的人,非等闲之辈。

但电影没有把他处理成一个符号化的坏人。

如同《误杀1》陈冲饰演的母亲,她只是在单纯作恶?

不,她首先是一个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与另一个母亲对决。

《误杀2》也同样,两个父亲都是以爱的名义。

只不过有的人为了孩子可以动用特权,而有人,只有豁出一条贱命。

第二层,是对个人的误杀。

片中林日朗和妻子,曾满怀希望地申请重病补贴。

结果,四十个工作日才能知道审核结果。

孩子病危?

不好意思,没法加急,因为人人都急。

所以,知道儿子为何要叫“小虫”了吧。

林日朗一家,活得就像昆虫,如草芥。

但——昆虫,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生存能力最强的物种。

所以,也就到了第三层。

乌合之众对个人的误杀。

片中,警察对林日朗射击了两次。

现场围观民众的变化,值得玩味。

第一次,民众获得的信息是,林日朗劫持医院,兽性大发。

他们高呼:我就知道,他算什么好人。

甚至将病床上的孩子赶出去:你们是歹徒的家属。

可当临产孕妇被释放。

他们又说:这是个好人,应该无罪释放。

就像导演戴墨所说:“对一个人的定义,本身就是一种误杀。”

而这些,林日朗也许都猜到了。

于是他不想避免误杀。

他只想导演一出误杀。

在Sir看来,《误杀》1与2的最大区别也就在于——

导演如何来看待真相。

在第一部中,真相从来没有公之于众:素察怎么死的,又埋在哪里?

李维杰用了一个谎言来实现他的目的,当挖起的祖坟中没有尸体,群众愤怒了,一拥而上。

即,导演不相信群氓能获得真相。

真相并非主角的解救之道。

到了第二部。

林日朗的最有力的武器,便是真相。

他故意放进来一个女记者,并让她查出幕后主使,然后将真相公之于众。

群众愤怒了——

那些道貌岸然的人,竟然是最虚伪和黑暗的强盗,他们再次一拥而上。

从英文名就能看出来。

第一部:Sheep Without a Shepherd。

无人指引领导的羊。

羊群没有方向,听见风就是雨,李维杰是要没有真相和正义的迷雾中,找到逃生的出口。

他正是利用了群体的盲目。

而第二部里,导演对于大众的态度,则阳光和乐观得多。

英文片名:Fireflies in the Sun.

“日光下的萤火虫”。

这个意象,分别出现在影片中段和结尾。

第一次,是孩子问林日朗,为什么萤火虫只在黑夜出没,太阳下就不亮了呢?

第二次,是林日朗告诉孩子,这就是萤火虫的勇气,哪怕被挤到最黑暗处,哪怕寿命只有几天。

他相信,光还是有用的。

这预示着,林日朗为了救孩子,最后做出的选择。

他选择了相信大众,利用的是没有契约精神的权力。

一个细节。

林日朗得知心脏被找回后,在和张正义谈判,同意走出来投降。

然后,警察的狙击手却仍然开了枪。

这危险,不仅是对林日朗,更是对每个人潜在的威胁——如果警察公开撕毁了契约,是否下一次劫持事件,歹徒干脆直接杀人,反正谈判了也是死。

个人如何抵抗强大的权力,而且还是一个言而无信,践踏规则的权力?

不可能。

林日朗能做的,只是利用这种残暴——只有权力自己的刀子,才能刺破权力自己的铜墙铁壁。

他知道他们会言而无信。

但他们对他言而无信时,他的整个计划总算完成了。

一个普通的父亲被撕裂成两面——

他要么像野兽一样,撕咬无辜;要么只能如神明般伟大,自我献祭。

人就像钟摆,难免在善恶之间犹疑。

就像片中的医生和警察张正义。

他们为了前途,不想在任期内惹事,选择暂时的同流合污。

但在千钧一发之际,医生在天花板倒塌时,出自本能地跑去救孕妇。

警察在真相逐渐明了时,拿回掌控现场的对讲机。

而如果一个社会,留给人的选择,只有主动进入食物链,懦弱地接受上一层的挤压,同时冷漠地压榨着自己的下一层。

那么终有一天。

底层的所有虫子,都会在集体爆发,摧毁原本的食物链。

影片最后,原本是乌合之众的围观者们,发起了暴动。

他们守护的,不是林日朗这只萤火虫,而是作为虫的自己。

表面看,这是一个温情脉脉的父爱故事,可以轻而易举地共情到每个人的困境,但在这层笑中带泪的糖衣之下,却包裹着一个极为残酷的内核。

是生命的脆弱和破碎。

是人性的灰色和残缺。

是现实中不断给我们抛来,永恒存在的难题。

可正因如此。

才需要作为乌合之众的我们。

不要在萤火虫肆意飞翔的黑夜,放弃追赶。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奇爱博士多店老板娘

原标题:《《误杀2》真不太一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