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华艺术探源|直面从未公开的秦始皇宫殿壁画与保管困境
秦代的绘画是什么样的? 秦始皇生活起居休憩时面对的画作是什么样的? 陕西省咸阳市区以东15公里的窑店镇秦都城遗址内,保存有三座秦代咸阳宫遗址。其中第三号宫殿遗址内发现的32.4米长的秦代壁画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宫殿壁画,虽然多为残片,却是见证秦始皇生活起居的画作,极其罕见而珍贵。这些长卷轴式彩绘壁画自1970年代揭取之后一直深藏文物库房,从未公开展示。《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不久前于陕西省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探访了这些见证秦王朝兴灭的车马图、仪仗图、麦穗图等壁画。对于秦代壁画发现与保护现状的话题,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管理人员说,”这些年省市专门建设了文物保护中心,这里仅秦汉唐壁画就保存着245件,不过修复与保护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
秦始皇生前居住时间最久的是秦咸阳宫,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东。
咸阳宫遗址的考古发掘始于1959年,当时考古工作者对咸阳市区以东渭城区窑店镇秦咸阳宫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1970年代,在第三号宫殿建筑遗址的九间廊道东西两面30多米的墙壁上,发现了成组的长卷轴式彩绘壁画,后来于1979年揭取,并收藏于当地文物部门。
然而这些壁画从未公开进行过展示,一直深藏于考古库房,《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前不久专程来到收藏这些壁画的陕西省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实地探访这些见证秦始皇生活起居的车马图、仪仗图、麦穗图等壁画。
根据考古报告,出土壁画在咸阳宫殿廊东西坎墙墙壁上。题材为秦王出行车马、仪仗等,其中有车马、人物、花木、建筑等形象。廊共9间,第1间、第2间墙体已毁。东壁第3间墙底部存有壁画底边边饰,为紫红底色的黑色几何图案;第4间画车马图;第5间画仪仗图;第6间画车马图;第7间亦画车马图;第8间剥落殆尽;第9间画麦穗图,南北均有竖行排列的黑色几何纹图案。西壁第3间墙底部残存极少黑色几何图案;第4间中部残存黑马3匹,底部有黑色几何图案;第5间北部残留一建筑物图像;第6间画建筑图;第7间画麦穗图;第8、第9间壁画剥落殆尽,仅在二者墙壁的中部各有一平行的南北向黑带。
秦咸阳宫殿遗址仪依仗图中的人头像手绘复原图咸阳宫遗址壁画中的角楼印刷版图片(据当时考古报告)这批壁画是迄今仅见的秦代宫殿绘画原作,也是当时发现的最早宫廷壁画(目前最早的或是夏代时期的石峁壁画)——换言之,这些壁画也见证了秦始皇的起居生活。
咸阳宫是秦帝国的皇宫,秦所谓的“先王之庭”,旧籍称咸阳宫“以则紫宫,象帝居”,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恢弘壮丽的宫殿之一,在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不断扩建,规模巨大,但也因此耗费过甚,过度役使民力,与后来的阿房宫一起,成为秦王朝覆灭的重要诱因之一。秦末,项羽攻入咸阳,火烧咸阳宫,秦王宫殿因之“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成为一个巨大的遗址。
咸阳宫遗址因地属咸阳市,故出土的壁画一直收藏于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的地下库房。
那天从西安驱车抵咸阳市文保中心,文保中心管理者在简单介绍后,带我们一行走到地下文物库房,经过几道重门,打开最后一扇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依次叠着约10多件1米见方的木箱,均有编号。
《驷马图》中,四匹枣红骏马奋蹄奔驰,后面为单辕车。选自上海博物馆画册打开最上面的第一箱,斑驳残裂的淡赭色墙壁上,四匹枣红骏马奋蹄奔驰于眼前,前后腿分开较大,象征奔跑的速度,马身平涂晕染兼施,有立体感,马嘴、马蹄均有剪影感,后面为单辕车,车轴清晰,此外,隐约可见方形车厢、黑色伞状盖,马旁的衬景可见淡朱砂色的道路和树木。葛洪介绍说,这经过学者考证,与秦陵车马相似,也与《诗经》相关记载相符,表现了秦帝云游奔驰于林阴驰道的图景。
面对这些画面,一瞬间几乎不敢相信。即便以唐代而言,或许都不敢想象:竟然可以直接面对秦代绘画,且可能是秦始皇注目欣赏过的画作!
又打开几个木箱,同样是车马图,不过相比较第一幅,漫漶越加厉害,后面几乎就是模模糊糊的色彩了。
其后且有隐约的人像图——是人物绘画的仪仗残片。据考古学者考证,这些人均头戴面具,均身穿长袍,前裾复足,后裾曳地,其中有数人袍较窄瘦,形如汉俑的喇叭口状,与汉代画像石中的袍服相近,且各人袍色有别,分别为褐、绿、红、白和黑色。《中华古今注》载:“秦始皇制,三品以上,绿袍深衣,庶人白袍,皆以绢为之。”
仪仗者的服装颜色和秦始皇兵马俑坑的陶俑颜色也颇为相近。
咸阳宫壁画残片根据壁画手绘的麦穗图咸阳宫壁画中还有绘写两个角楼的建筑物残片,同时,麦穗、竹、梅等以及一些几何图状、墙裙花纹壁画中也在其中。麦穗图反映出小麦在秦国粮食作物中的重要地位,而竹、梅等无疑是宫廷观赏植物,《诗经·国风·秦风》即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句,壁画残块上的梅,不过三四枝干点上大量阔点而已,也如剪纸般简略,不过这实在让自己感到兴趣——自己年初撰写江南访梅一文曾对梅花产地分布进行过一些小考,比如,记录西汉杂事的《西京杂记》有“上林苑有朱梅、同心梅、紫叶梅、燕支梅”。可见汉宫植梅也是直承秦宫之风。
咸阳宫壁画中的一些局部残片咸阳宫壁画的竹图与梅图(根据考古报告印刷版)文保中心管理者介绍说这些年陕西省与咸阳市两级政府与文物部门为壁画保护做了大量工作,除专门建设文物保护中心外,还逐年申请了壁画修复资金,箱子中的秦宫壁画都是2000年以后修复的。不过这些修复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量秦宫壁画仍囿于资金与人员的困境无法修复,“那些原始的秦宫壁画都用木板夹着,一直没有打开,而且也太稀有了,轻易不敢动,壁画其实是非常脆弱的。”
这样的国宝级壁画目前仍然算是地下自然环境下保存,尚未达到恒温恒湿保护的条件,这应当囿于维护资金的缺口。
整个咸阳文物保护中心保存着秦汉唐壁画245块,304平方米,文物保护中心管理者表示:“这里如需要修复资金可以单独立项,每年日常维护费有十万元。现在修了80多幅,不到100平方米。如需要修复更多的壁画,还需要资金支持。”
【对话】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秦代壁画需要多方面支持
作为秦王朝都城与昭陵、乾陵所在地,咸阳文物极为丰富,以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而言,这里保存着秦汉唐壁画245块,304平方米——其中包括大量秦咸阳宫殿画与大量唐代壁画。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日前接受《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对话时表示,陕西省与咸阳市两级政府与文物部门为壁画保护做了大量工作,除专门建设文物保护中心外,还逐年根据申请立项壁画修复资金,目前已修复了大量壁画,但由于壁画数量巨大,文物保护中心的壁画目前所处的环境仍是地下自然环境下保存,“这里保存着秦汉唐壁画245块,304平方米,现在修了80多幅。”
澎湃新闻:这些收藏在箱子里的秦代壁画是什么时候揭取的?
文物保护中心:这些咸阳宫殿壁画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揭取的。秦咸阳宫遗址,说通俗一点就是当时秦始皇所居住的地方,这些壁画是秦王朝装饰宫殿墙裙的,而且装饰宫殿墙裙,不是这一幅画,而是重复的一幅画,这个驷马图隔着又是一个驷马图,然后又是一个驷马图,我现在看到好多装饰的。壁画分为墓室壁画,宫殿壁画,寺庙壁画,这样的宫殿壁画,尤其是秦代的,是仅见的。
澎湃新闻:我看车后面的驾车人已经看不见了。
文物保护中心:这个保存不是很清楚的,下面是墙裙。
澎湃新闻:这些年有没有变化,比如颜色变淡。
文物保护中心:也有,壁画这个颜色,过去这种颜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变淡,这个咱现在还没办法,所有的药物颜料,所有的办法,所有的手段只能是延缓它这个过程,不能说是整个让它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只是延缓。我们着手壁画修复是1990年代初,这些车马图壁画是2000年前后修复的。
澎湃新闻:这个是画的什么图案?看起来好象是龙还是虎之类的?也有植物?
文物保护中心:对,下面跟那个一样,也是个墙裙,墙裙也有花纹的。
澎湃新闻:想不到,想想这原来是秦始皇生前的宫殿装饰的,几乎不可思议!
文物保护中心:是当时生活的。秦代宫殿壁画在全国可能就只在咸阳这有。
澎湃新闻:这个像一个龙的身子在云中出没,太伟大了。这个保护的我觉得还是蛮好的,都是一级文物了。
《车马图》文物保护中心:这绝对算一级文物,因为这个就是全国唯一的。这也是一个《驷马图》。
澎湃新闻:第一幅保存的最好,这个马腿也很清楚。
文物保护中心:这几匹马比较清楚。
澎湃新闻:这个马画时用的是朱砂的颜色吗?
文物保护中心:对。都是用的矿物颜料。这个一共4幅,看得比较清楚,也有的就不太清楚。还有一些比较小的小块,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就几何形状。
澎湃新闻:但是很珍贵。
文物保护中心:看不出来这是个什么东西,好像颜料还比较清楚,但因为它太小了,就搞不清楚它到底图案绘的是什么。
澎湃新闻:这些外借展出过吗?
文物保护中心:这个从来没有外展览过。
澎湃新闻:保护是第一位的!
文物保护中心:目前自然状态保存,好在在地下。
澎湃新闻:那文物保护,比如壁画修复,单独立项吗?
文物保护中心:保护的话单独立项。我们会向省或者国家来争取。这些壁画需要很大的修复资金,我们没有打开过,从来没有打开过,如果修的话才打开,如果打开的话要夹板夹这个,还是很麻烦的。
澎湃新闻:确实,修复就要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对秦代壁画修复,整个需要多少资金?
文物保护中心:按照最低的价格来算,每个平方米基本上也需要2万多元人民币。
【延伸阅读】
刘庆柱:关于秦都咸阳第三号宫殿建筑遗址壁画车马图考释
秦都咸阳第三号宫殿建筑遗址廊的东西壁出土了成组的长卷轴式壁画,这是文物考古工作中的重要发现,它为我们研究秦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直观的历史资料,本文试就壁画的有关内容作以考释。
车马运行图1. 马
车马共七套,每套四马一车,这与《诗经·小雅·车攻》记载的“四马”、“四牡”、“四黄”、“驷驖”等每辆车的驾四制度是相同的。
七套马的颜色计三种:枣红、黄和黑。每套四马的颜色是一样的。没有发现《诗经》记载的那种“骐駵是中”,“騧骊是骖”的情况。
在七套马中,枣红色三套,黄和黑色各两套。廊东壁南、北两组车马的第一套,均以枣红马为先导,南组其后两套先后分别为枣红马和黑马;北组其后两套均为黄马。廊西壁仅见一套车马,马为黑色,这套马从其所在画面位置分析,应为三套车马一组中的最后一套,该组第一、二套车马已毁,马色无从谈论。从上可以看出,保存较好的东壁两组车马,起先导作用的第一套均为枣红马, 而黄和黑马在各组车马中均在第二、三套车马的位置。
壁画中各色马也曾见于历史文献,《诗经》载有“骐駵”、“騧骊”、“驷驖”、“四黄”等等。“赤马黑鬣曰駵”,即壁画中之枣红马;“黄马黑喙曰騧”,“驖”与“四黄”均应为壁画中之黄马;“骊”者黑马,“驖”者马黑如铁,“骊”、“驖”均应为壁画中之黑马。
《周礼》记载先秦有六种马:“种马”(用于繁殖)、“戎马”(用于军事)、“齐马”(用于仪仗、祭典)、“道马”(用于驰驿)、“田马”(用于佃猎) 和“驽马”(用于杂役)。从壁画车马图内容及马之颜色来看, 壁画上的马似为《周礼》记载的“齐马”。
2. 车
壁画上可看出的车共五辆,基本结构相同。
车均单辕,每组车马的第一辆车的辕又均较直,而每组车马的第二辆车的辕或较弯曲、或斜直。
车箱有大、小二窗(《秦都咸阳第三号宫殿建筑遗址简报》所称廊第四间东壁车马图的车之车箱有一窗, 应为二窗),小窗在前,大窗在后。
车伞,黑褐色,顶部前平缓,后高突,上有一桥形耳。
关于辔,因其线条纤细,颜色浅淡,保存较差。《诗经》记载“六辔在手”,六辔者,两服两辔,两骖各两辔,后者四辔纳之于觖。在廊第四间东壁壁画中间车马,现存的辔,比较清晰的有三条与车伞顶端相连,有两条不太清楚的与车箱相连。廊第六间东壁南组壁画,有五辔,三辔系于车伞顶部,二辔连于车箱前上角。唯一保存有六辔的是廊第七间东壁的车马图上,六辔虽均连于车伞,但具体部位又有不同,其中两骖四辔连于车伞顶部北上角,两服二辔连于车伞下褐色横带前头,这组车马的六辔保存是完整的。是否由于车上人物在壁画中未绘出,因此“六辔在手”无法表现,所以“六辔”才作这样处理呢?
从目前出土文物来看,秦壁画中的车与江浙一带出土的汉代画象镜上的轿式车或汉代画象石上的軿车很相近。这些车大都车箱两侧立屏很高,屏旁有窗,车后曳长帛。
3. 道路与树木
从廊东壁第四间车马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车马、道路和树木安排在同一画面。车马在道路上奔驰,道路两旁植以树木。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七年治驰道。”《汉书·贾山传》又载:秦始皇“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从文献资料来看,驰道出现于秦统一中国以后,其实它可能也象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一样,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已在秦国使用,秦统一中国后,才把它们推行于全国。如果说这种看法没有多大问题的话,那么壁画上的道路,似乎即后代所称之驰道了。
文献记载的驰道宽度折今约66米,这大概是最宽的驰道,其实驰道宽窄也不尽相同,《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载:“湖广永州府零陵县有驰道,阔五丈余”。壁画上所见道路不是很宽的。
关于驰道植树,文献记载“三丈而树”,对此过去人们一般解释为“每隔三丈树青松一株”,但从秦壁画上显示出,在组合上是青松两株一组,路左右青松对称安排,这可能不只是为了追求画面的艺术效果,很可能是现实写照。至于树间的距离,在壁画上恰为一套车马之隔,根据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车马(与实际车马大小相似)大小计算,一套车马长约6米多(马身长2米,车箱长1.2米,马前车后各余1.5米),与秦之三丈(折今6.6米)相近。
壁画道路上的松树树冠为黑褐色,树干呈褐色,树冠内还描绘有树枝,从树冠外形看酷似现在的塔松。比汉代画象石上出现的塔松树干较高,树冠较丰满,如从郭泰碑阴画象上之松树,即可明显看出其异同。壁画上的松树,可能即白皮松,其暗褐色的树皮,灰绿色的枝条,使其更具这种常绿乔木的特点。(摘选自《人文杂志》1980年06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