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波斯帝国为什么沉迷基建?

2021-12-17 20: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米南德 历史心发现

基建这个词在当代经常被各种文章所运用,总的而言就是指那些由政府组织筹款的大型建设项目。其中大部分成果都不是以直接盈利为目的,而是考虑到诸如民生、国土掌控、军事等大战略范畴的内容。

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会发现,很多大型帝国都热衷于搞这类建设项目。除了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欧洲古代的罗马帝国和后来近现代的一系列民族大国都乐此不疲。而在他们之前,波斯帝国作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然大物,更是把基建的力度发扬到了极致。涉猎波斯帝国的历史,除了各类军事行动,各种大规模工程项目贯穿始终。其中一些成果,今天的人们还在使用。

1.解决地理难题

▲鼎盛时期的波斯版图

波斯帝国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帝国的版图大的吓死人。鼎盛时期,从欧洲的黑海沿岸一直延伸到了中亚的阿富汗。帝国的西部边陲是今天利比亚的昔兰尼加半岛,另一头则是印度河流域的宝地旁遮普。

这样的版图规模,就算是后来的罗马帝国和中国的那些大一统王朝都有些望其项背。历史上,恐怕只有最后取代波斯的马其顿帝国、中世纪的蒙古帝国和近现代的大英帝国可以在版图面积上更胜一筹。

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帝国并不是转瞬即逝的某个强权。建立并统治帝国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尽最大可能保持帝国的完整和中央政令的统一执行。他们成功的将王朝与帝国维系了近300年之久。这点上,无论马其顿、蒙古还是英帝国都自叹不如。

为了做到这点,波斯帝国的统治者们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有效的将帝国的政令传达四方,并将各地的贡赋运抵中央。

为此,波斯人在第三代君主大流士一世开始,就营建了一整套道路系统。波斯人的王室大道,以过去亚述帝国的王室大道为基础,横跨大半个帝国。主干道从毗邻爱琴海的重要希腊港口以弗所向东,穿过整个今天的小亚细亚半岛,经过安纳托利亚平原,抵达两河流域北方的亚述平原。从这里,新的道路向南,通到了当时世界上繁华的城市,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接着,巴比伦向东,一条大道通往今天伊朗南部的大都市苏萨,以及波斯人的京畿重地伊朗南部。

▲波斯王室大道

整条王室大道长达2400公里,沿途每隔25-29公里,就设立驿站维护道路通畅。信使可以通过不间断的更换马匹,以那个年代的最快速度,抵达波斯中央政府的所在地。而从沿海捕捉的新鲜活鱼,装入有水的皮囊,可以只用7天就运送到伊朗地区。这条道路系统中的一座桥梁,至今仍在土耳其境内被人使用。

▲这座桥从波斯帝国时使用至今

王室大道的支干道路,则通往帝国的各个省份。无论盛产粮食的埃及,还是位于伊朗北方的战马培育基地埃克巴塔纳。最后一条新的大道,从伊朗北方,沿着后来的丝绸之路向东开拓,直到位于帝国东部的重镇阿富汗地区。

正是这套完善的道路系统,让波斯帝国的政令通向四方。也让波斯军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镇压各地可能存在的叛乱。埃及和两河的粮食、沿海地区的商业税收与货物、小亚细亚内陆的矿产、东方的马匹,都被波斯中央有效利用。

▲亚历山大大量使用了波斯公路系统

讽刺的是,后来的马其顿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也在进军亚洲的过程中,屡屡使用波斯人的道路系统,快速进军。

2.解决经济难题

▲规模宏大的遗迹是帝国财力的倒影

波斯帝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势必遇到各种经济问题。解决方法之一就是规范税收,统一币值。但波斯人没有强制要求各地废除原本的经济体制,而只是规定帝国实行银本位制度。任何省份的税收,都需要以白银作为唯一缴纳方式。2000年后的大明王朝,才由张居正改革,进行了类似的改革。

但仅仅靠这样的举措,还不足以发展和平衡各地经济。

所以,波斯又在埃及建立了一条联通尼罗河与红海的运河。这样贸易商队的船只可以从地中海出发,通过尼罗河和运河,进入今天的红海,直到今天的波斯湾地区,并一直通向印度。

▲波斯人在埃及建立的运河

在两河流域,波斯人维护了疏通了连接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运河。这样,一支喜欢沿着这两条大河进行贸易的商业民族腓尼基人,可以更加方便的穿梭在亚洲内陆,成功的去往今天的波斯湾和印度地区。

在经济不够发达的伊朗本土,干旱带来的恶劣条件,制约了经济发展。波斯人别出心裁的建立了暗渠水利系统,将地下水引至地面,改善了农业灌溉系统。这些复杂的水利设置今天依然在伊朗当地发挥作用。

▲今天依然在使用的舒什塔尔水利系统

波斯帝国在征服位于今天中亚的河中地区后,也在当地建立大坝和灌溉系统。发展起来的农业不仅可以增加税收,也可以让一些原本半农半牧的部落更加依赖农业,成为方便管理的定居民族。如果有人造反作乱,或者停止缴税。那么波斯人就会利用大坝,截断水流,以经济手段将不稳定因素压制下去。

最后,建设这些大工程本身就成为了波斯帝国的经济发展手段。每一次重大工程,不仅需要庞大的人力资源还必须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后者,无法依靠当时存在的奴隶阶层来满足需求。所以,波斯帝国选择以货币形式支付工资。

▲古代世界的硬通货--大流克金币

由于波斯帝国的中央长期搜刮和储备数额巨大的贵重金属,在帝国境内一直造成不同程度的通缩紧缩。所以,重大工程的花费,无论工资还是原料采集和后期维护,都成为了释放储备货币来活跃帝国经济流通的唯一手段。结果,波斯帝国统治期间,不少地方都一直处于稳步的通货膨胀之中。

讽刺的是,后来马其顿大军在各地缴获了储量巨大的波斯中央储备金。亚历山大大手一挥,这些贵重金属统统流向市场。直接引发的恶性通胀,让准备继续抵抗的波斯王室难以再募集足够多的军队和物资。帝国军队不仅败在了战场上,也在金融风暴中迅速瓦解。

3.促进造神运动

▲波斯帝国龙兴之地——帕萨尔加德

波斯人热衷于建造大型工程的最后一个原因,是为了神话统治者自身,建立无上的权威。

波斯帝国军队以拜火教作为帝国的国教,并且在各个核心城市都建立拜火教神庙。觉得还不够的他们,又专门找地方,建立了一个所谓的首都波斯波利斯。当时的波斯帝国已经扩建了自己原先的龙兴之地帕萨尔加德,并占据和兴修了伊朗地区第一大城市苏萨。但波斯波利斯的定位最为特殊,一个用各种神庙和宫殿拼凑成的宗教圣地。在这些圣地的周围,才有服务于内部统治者和祭祀阶层的民生设施。波斯大王便是这个帝国宗教的核心代表,深居圣殿与宫中,为自己营造强烈的神秘感。他们在各类重大庆典中的偶然亮相,则好似精心演出的天神下凡。

▲波斯波利斯宫殿复原图

波斯波利斯,这座波斯帝国所谓的首都,因此连保护自己的城墙都没有。如果有强敌突破了帝国的其他防线,波斯波利斯就是一块不设防的大肥肉。

波斯帝国为了稳定帝国各地稳定,也乐于承认各地的地方宗教。攻克巴比伦后,立即着手与城中重要的祭祀集团联手,修复和扩建原先的神庙。这样,不仅有利于为当地人在战后立即提供就业机会,也让帝国统治者牢牢的掌握了当地的思想和信仰。

原本被巴比伦人圈养在当地的犹太战俘后裔,也被波斯人允许返回位于巴勒斯坦的圣地耶路撒冷。这些人带着对波斯帝国的感恩回到故土,被获准重新建立已经被毁了几十年的犹太圣殿。

▲圣经旧约插图上的波斯国王与犹太人

这些犹太人也就成为了波斯人控制当地的力量来源,并且出兵为波斯人镇守后来攻下的埃及地区。一直到今天,翻开圣经的旧约,波斯帝国的建立者居鲁士大帝都以救世主--弥赛亚的形象赫然出现。

讽刺的是,波斯人精心笼络的巴比伦祭祀集团后来屡屡犯上作乱。波斯人不得以在多次攻克这座城市后,将神庙连同护城河一起拆毁。感恩戴德的犹太祭祀也在波斯军队败于马其顿大军后,俯首称臣。而波斯帝国的精神核心--波斯波利斯,则在马其顿军队占领后,被劫掠和焚毁。

4.人死了钱还没花完

▲镇压贵族叛乱的波斯军队

波斯帝国以那个时代,所有的统治手段与经济计划为初衷。乐此不疲的在帝国各地搞了近300年的大规模基建。但这些努力终究没有挽救一个日渐衰落的帝国命运。

▲宏伟的摩索拉斯陵墓复原图

到了帝国末期,甚至一个地方富甲天下的地方总督,都在死后拥有了比波斯大王还要豪华的陵寝。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摩索拉斯陵墓,就是在帝国日落西山阶段,宣告竣工的。

波斯人虽然大把撒币,却依然无法挽救帝国和王朝的命运。波斯统治者们不是不舍得花钱搞基建,或是建设军队。但发展模式固化的帝国,在一个自我营建的封闭系统内,终究难以抵挡时代发展的滚滚洪流。

当亚历山大大帝和他的马其顿-希腊大军横扫帝国各地时,也将希腊更先进的艺术、文化、科技带到了亚洲腹地。波斯大王和他的权臣们,只能一次次的消耗比之前更多的财富来为自己续命。但等到军队溃散,国家陷落,王朝覆灭,手里的钱都还没有花完。这也算是历史的一个悲剧吧。

原标题:《波斯帝国为什么沉迷基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