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骂妲己狐狸精,我们都冤枉她了?

2021-12-18 09: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本兽君 视觉志

微博 | @视觉志

作者 | 本兽君

每当想到妲己,你能想到什么?

冀州侯苏护的女儿,被狐狸精附体后性情大变,蛇蝎心肠,弄残姜皇后,挖忠臣比干的心,琢磨出虿盆、炮烙之刑……

最终导致了殷商的灭亡。

人们对妲己的印象,停留在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榜》以及改编的影视剧剧情上。

耳熟能详。

但真实的妲己真是这样吗?

世界是唯物的,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妲己肯定不是狐狸精变的或者被狐狸精附体。

这一点可以确定,那么妲己身上其他的罪行,也有了应该被商榷的理由。

河南卫视一档《隐秘的细节》,就在片中为妲己“喊冤”:

妲己很可能是个美女,但没有证据表明,她是一个坏女人。

我们可能冤枉了妲己三千年。

01

其实,妲己一开始在史书中的形象并不清晰,《尚书·牧誓》中有这样的记载:

今商王受唯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唯四方之多罪逋逃,

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商邑。

书中没有明确指名妲己,只是将「妲己」之类的妃,作为纣王“唯妇言是用”的罪证。

至于妲己如何为纣王所获,《竹书纪年》中有言:

九年,王师伐有苏,获妲己以归,作瑶室立玉门。

即,妲己是纣王讨伐有苏的战利品。

一位战利品,能搅起多大的风浪呢?

所有的历史细节,拼凑出来的是:

纣王伐有苏,有苏氏献女妲己,纣王听信宠臣宠妃,最终导致亡国。

其中,也并未指明是妲己导致殷商亡国。

并且要知道,纣王伐有苏纳妲己为妃时,已经有60多岁了。

没过几年,殷商就被武王所灭。

同时,商朝重巫蛊,做任何重大决定之前,都要先用甲骨求神问卜一番。

所以,在纣王妲己接触时间不长,商人迷信的前提下,即使妲己是红颜祸水,能直接导致灭国也不大可能。

02

随着时间的推移,妲己的形象日渐丰富。

《史记·殷本纪》中说:“帝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比干)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这时,发明炮烙之刑,虐杀比干,荒淫无道的罪名都加在纣王身上,而非妲己。

而关于妲己的结局,《史记·周本纪》中说的是:“(武王)杀妲己”。

此外,《世说新语》中还有一种说法:妲己最终被周公所获,成了周公的侍姬。

没有出现变狐狸精的选项。

妲己形象彻底扭曲,则是在《列女传》中:

(纣王)好酒淫乐,不离妲己,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作新淫之声,北鄙之舞,靡靡之乐,收珍物积之于后宫,谀臣群女咸获所欲。

积糟为丘,流酒为池,悬肉为林,使人裸行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妲己好之,百姓怨望,诸侯有畔者,纣乃为炮烙之法,膏铜柱加之炭,令有罪者行其上,辄坠炭中,妲己乃笑。

比干谏曰:“不修先王之典法,而用妇言,祸至无日!”纣怒,以为妖言。妲己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于是剖心而观之。

酒池肉林,炮烙之刑,剖比干之心,妲己毒妇的形象活灵活现。

03

如何合理化这种「毒」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她妖魔化,只有妖才能如此残忍,如此残忍便是妖。

典籍中说妲己是妖,最早的记载是北朝李暹注《千字文》:

一入朝歌,捉得纣,杀之。捉得妲己,付与召公,令杀。召公见其姿容端正,一叹而百美,不忍杀之。

留经一宿,太公谓召公曰:“纣之亡国丧家,皆由此女,不杀之,更待何时!”乃以碓剉之,即变作九尾狐狸。

因为是女妖,诛杀这亡国的祸水,颠覆殷商的大周也顺理成章地拥有了某种正义性。

后来,在唐代李瀚《蒙求》的注中,妲己也被定性为狐狸精。

三人成虎,添油加醋,以讹传讹,最终妲己身上的“狐狸精”标签根深蒂固。

妲己被污名化的同时,纣王也没落下。

历史学家顾颉刚曾统计,商周朝代更替间,纣王只有三五条模糊的罪责;到了秦朝,其罪责变成了14条,剖腹挖心什么的都来了。

再到晋朝,纣王的罪责竟然多达70多条。

最终,历史中的各个拥有“话语权”的人,不断对纣王和妲己的事例无中生有,添油加醋,删改挪用。

纣王变得面目全非,妲己则化身千古妖妇。

04

真正的妲己,如果知道自己后世的形象扭曲成这样,不知作何感想。

但死人是没有话语权的,无非是任由活人涂抹打扮。

真相已无人关心。

其实历史就是由人,和过往生活中无数个细节组成。生活的细节中,就能窥见「妲己」是如何诞生的。

堂哥在家养了两三只狗。大婶听闻,认为他不务正业,常出言取笑。

向别人转述时,便将两三只变成了七八只,更为耸动而富有画面感。

好事者被她夸张的讲述吸引,大婶获得了周围人的注意力,产生了“姐就是女王”的感觉,周围人也聆听中获得了某种消遣。

处于传播中的所有人,都在传播中得到了各自所需,唯独事实被歪曲了。

这种谣传、故意的讹传,还可以化身校园暴力,家长里短……

悠悠岁月,难保不会也出现几位因为某种目的而歪曲事实的好事者,或者因为火候未到而被人带偏的人。

ta们主动出击,或借古讽今,或为吸引眼球,或为了某种任务……

妲己被扭曲了。

同时妲己又代表了所有人在历史中的,另一种最坏的、最不堪的可能性:被抹黑,黑到不能被「洗白」。

不过幸运的是,不少影视作品没有重复以往妲己“妖妇”的形象。

她要么自我意识觉醒,拥有超前的平权意识。

她要么痴心一片,甘愿为纣王放弃天下,从容赴死。

这种跨越历史的平衡,或许会让我们在一片漆黑中,离最真实的妲己更近。

参考资料:

1.《浮出历史地表——妲己形象试说》,《历史教学》,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刘洁,2010年第18期

2.《为纣王妲己正名,河南卫视"翻车"了?》,观察者网,2021年12月8日

3.《妲己不是狐狸精》,《文史月刊》,作者:张祖涛,2011年8月1日

4.《妲己本事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刘士林,2003年第30卷第1期

原标题:《骂她狐狸精,我们都冤枉她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