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仅靠政府呵护的创新萌芽长不成大树

耿曙/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 陈玮/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2016-12-27 14:3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刚踏入厂区,便见假山池塘、茂林修竹;朝里走不久,巍峨展厅,眼前矗立。进入展厅,一边是高精尖技术演示,一边是国内外领袖照片。出展厅外,大小车鱼贯而入,参访者川流不息。中午用餐,陪访人员志得意满,放言高论:经营企业必须设局。但所谓‘局’做何解?问后方才略知,重点在糊弄各方,目的在圈套资源。” 这是2006年笔者首次访问这家高新技术企业所见景象。当时企业经营一片红火,前景极为被看好,笔者为之震惊。其后历经数年,持续调研产业创新,调查所得可以归结两则故事,也许能就中国自主创新、转型升级之路,触发一些反思。

回顾中国过往三十多年,主要目标在发展产业、扩大产能,也就此取得巨大成就。但那个时代已然过去,前瞻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赖产业不断升级与创新。在调整转型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既然在前一阶段里,政府曾为发展的推手,那么在下一个阶段中,政府是否仍将扮演关键角色?对此,政府与学界似有共识,以为若无政府大力扶助,很难支撑产业升级创新,也因此,国家每年投入巨额补助,创造技术创新的激励、培育产业升级的能力。

施行类似政策,迄今已近十年,却似乎成效不彰:论及重大创新,基本还谈不上,虽可稍假时日。但问题在根据笔者调研,宣称从事创新,且曾获各种补助的企业,真正投入创新,积极推动升级者,实在寥寥无几。若问笔者多年研究总结,直白一句,“高科技,大忽悠”。为何如此?笔者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发现很难通过政府扶持,提振产业技术创新。但为何如此?可以通过下面两个真实的案例,窥探其中症结。

第一个案例是江苏一家新能源高科技企业的兴衰。这家企业曾是中国最大的光伏制造,全球第四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企业从2001年起步,2005年在纽约交易所上市,一时风光无限,2013年即难以维持,随后宣告破产,留下巨额负债。其大起大落的背后,与地方政府的扶持脱不了干系。

该企业的崛起,可以说得力于对的投入方向、对的专业人士、对的背后扶持。其在成立之初,几乎日费斗金,资金耗费殆尽。地方政府适时出面协调,先争取各级政府优惠扶持,又动员国股退出,藉以引进外资,终于得在纽约上市。毋庸置疑,该企业是在地方政府的呵护下成长茁壮。然而也正是政府的倾力支持,影响了企业的决策判断,给企业发展带来隐患。由于获得政府的全力背书,该企业惯于低估风险,一味扩大投资,试图以“规模”而非“技术”创造竞争优势,遏制对手进入。

但光伏制造作为新兴产业,无论市场、技术,都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这家企业一面接连斥资数亿,研发高风险的薄膜电池。结果虽屡战屡败,却仍持续投入。另一方面,该企业为保证长期扩张,完全不顾市场起伏,签订长达十年的供货订单。不料市场风云变幻,原材料价格暴跌,企业因此严重亏损。

该企业经历诸多挫败,面对庞大资金压力,若按照市场规则,理应吸取教训,调整冒进策略。但政府的各种扶持,大大缓解经营风险。在地方领导支持下,该企业依然不断借贷投资,持续扩大产能,一再置身风险巨浪,终因欧美出台保护政策,实在难以维系,遗留庞大债务,贻害地方财政。这是案例之一。

再看另一则案例。这是一家位于山东的太阳能企业,也曾是亚洲最大的太阳能相关产业之一。文章开头有所提及,笔者曾在2006年首度参访。根据这家企业的宣传,其拥有领先国际的太阳能制造工艺,尤其能量传导损耗之低,可说全球首屈一指。又拥有百项技术专利、各类国际重要品质认证,还获得诸多国内荣誉,如“中国驰名商标”、“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等。上述种种显示,该企业是仰赖科技创新为重的高新技术企业。

进一步观察这家企业,发现其既长于品牌公关,又善于政商关系,才获得一系列国家和省部级的创新优惠。它是新能源行业中唯一承担“国家火炬计划”者,还获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专项》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该企业是所处行业中唯一获得“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项目的企业,并在国内率先提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概念。

但我们随后发现,这家企业通过所提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游说当地政府颁布“强装令”,再借助其“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身份,不但成为上述政策最大的受益者,之后又以“一体化”为藉口,侧身房地产开发领域,成为省内较大的房产开发商之一。

反观其引以为傲的科技创新,虽然获得诸多政府扶持,却未专注技术创新。其各种领先技术,多为来自德国科技转移。其宣传所言各种专利,多为外观设计、实用创新,鲜有技术层面的发明专利。换言之,该企业真正的“经营”,在以科技企业为名头,嫁接各种政府扶持与优惠。

因此该企业耗费大量精力于提升企业名气。其“多功能厅”每天迎来送往,其中不乏国内外知名人士。企业老总也不厌其烦,逐批接待来访,并将会见照片放在显眼角落。为了提升知名度,该企业不惜巨资,与古巴签署合同,实现太阳能技术的首次国际输出。但光鲜亮丽的背后,创新与升级却明显落空。就其核心获利来看,这家貌似高科技产业的山东企业,其实是房地产开发商。

上述两家企业,分别代表两种“产业政策”落空的模式:一种为政府集中资源扶持下,企业忽视风险,经营失败,创新无成;另一种则是政府监督失效,企业寻租,政策落空。这两个典型的案例,都曾宣称要创新升级,政府也规划相关政策、投入不菲资源,结果却未见显著成效。

进一步分析两个案例。关键之一为监督失灵。政府既不知鼓励何种创新,也不知企业是否投入创新。因此在高科技产业当中,存在大量的“骗补贴”、“吃奖励”案例。关键其二为风险积聚。即便政府方向正确,企业也认真投入,但由于创新产业前景不明、本有相当风险。一旦政府集中投入,企业资金约束弱化,往往忽视风险,务求扩张产能,结果将如滚雪球般,累积出巨大风险,终至不可收拾。难怪日前“产业政策大辩论”中,张维迎教授曾经力主:一切的产业政策,都属有害无益。

但笔者并不同意前述看法。虽然在鼓励创新方面,政府扶持收效甚微,但类似的发展策略,却也创造出所谓“中国的奇迹”。但为何当时的政府扶持能够取得明显绩效?对此,根据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lexander Gerschenkron)所见,后发国家不乏可供模仿借鉴的经验,所面对的又是成熟的技术和稳定的市场。政府知道挑选何种产业、如何进行扶持。同时既无太大风险,不致血本无归,加上掌握考核指标,有效监督企业。此时投入大量资源,自然便能扩充产能、发挥规模优势。

但是一旦不再处于落后追赶,重点转为鼓励创新时,政府与企业将面对完全不同的形势。首先,既然是创新,就意味着没有模仿的对象,发展方向为何,唯有自己摸索,这又是一个见效很慢、风险极高的过程。此刻政府若孤注一掷,集中投入,只会将风险聚集放大,最终经常得不偿失。另外,创新行为本身模糊与宽泛,政府也很难有效监督企业,在政策落实上往往显得有心无力。

总结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早期所处的“扩充产能”阶段,与现今面临的“鼓励创新”阶段已经迥然不同,若还想凭借之前的动员、集中手段,恐怕将所费不赀,成效不彰。当然,笔者并不否定政府介入的积极作用,我们强调的是,过于直接、具体的产业政策,在创新领域中恐怕事倍功半。中国若想鼓励产业升级与创新,必须调整政府主导的发展策略,一方面改善基础的金融、法律和教育环境,另一方面扶持风险基金,提供创新激励,分散创新风险。在此同时,也需要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公平产业竞争,小心呵护萌芽中的创新激励。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