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里亚纳等4条海沟沉积物研究显示:汞污染已达世界最深海域

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2021-12-16 21:44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有研究表明,人类活动释放的汞污染已经到达了世界最深的海域。

科研文章。 本文图片均为上海海洋大学提供

日前,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缩写为PNAS)在线刊登了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许云平团队及其合作者关于深渊海沟汞埋藏的最新研究成果“Substantial accumulation of mercury in the deepest parts of the ocean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environmental mercury cycle”(《汞在海洋最深处的大量积累及其对环境汞循环的意义》)。研究发现深渊海沟的面积虽然占全球海洋的1%左右,但自工业革命以来埋藏了大量的汞,在整个海洋乃至全球汞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汞是一种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金属元素,能在大气、水体和土壤间长距离传输,并能通过食物链显著富集,威胁人类健康。尽管学术界早就认识到海洋沉积物是极其重要的汞汇,但关于深海沉积物中汞的分布与埋藏通量报道甚少,对水深超过6000米的深渊海沟更是从未深入研究过。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考团队合影,背后是自主研发的万米采样器。

许云平团队及其合作者利用学校深渊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全海深着陆器,从马里亚纳、玛索、新不列颠和布干维尔四条海沟采集了多根沉积柱状样品,为在全球尺度上研究深渊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了可能。

沉积物汞含量和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和沉积学的数据显示:第一,海沟的单位面积汞埋藏通量比全球深海要高数十甚至数百倍;第二,来自汞和有机碳的同位素证据表明,海洋表层的汞(主要是人为来源)能够快速沉降并保存在深渊海沟沉积物中;第三,沉积物中汞含量自工业革命以来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表明人类活动释放的汞污染已经到达了世界最深的海域。

许云平(左)与科考队员一起讨论从马里亚纳海沟采集的沉积物样品。

该研究在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深渊海沟是海洋汞埋藏的热点区域,为理解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了新视角。这也是上海海洋大学自2013年成立国内首个专门研究深渊海沟的实体机构—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以来的又一重要研究。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许云平和北京大学教授王学军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许云平课题组博士肖文杰(现为南方科技大学博士后)和王学军课题组博士刘茂甸(现为耶鲁大学博士后)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耶鲁大学教授Peter A. Raymond、北京大学陶澍院士、研究员刘峻峰、博士生张倩茹、天津大学教授陈玖斌和特伦特大学博士袁圣柳参与了该工作。

    责任编辑:陈悦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