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澳大利亚如何“偷”走东帝汶的救命钱?

2021-12-17 07: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本星君 读懂本星球

作者▏栗子糕

出品▏本星君

东帝汶目前还是个彻头彻尾的穷国家。

东帝汶40%的人口每天基本的吃穿费用负担不起。五岁以下的儿童中有一半因为贫穷导致发育不良。

▲东帝汶的位置

咱们这里有句话,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不行,别的都是白搭。在东帝汶,只有四分之一的劳动年龄人口有正式的工作。其余要不然找不到工作,要不然只能在家务农或者操持家务。

其实东帝汶并非受穷的命。东帝汶虽小,但周边海域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何至今仍然贫穷?这个命途多舛的小国遭受过澳大利亚、印尼这些周边国家哪些经济和政治霸凌?

(一)

大航海时代,位于东南亚的南洋群岛(包含现在的印尼、东帝汶、巴新的国土)是荷兰与葡萄牙殖民者竞争的赛场。

最终,葡萄牙在竞争中失利,仅仅保留了帝汶岛东部,以及当初葡萄牙人最初登陆帝汶岛时候的一小块区域(欧库西),这也就是如今东帝汶国的国土基本面。

荷兰人占领的南洋群岛(也称为“东印度群岛”)以及帝汶岛的西部,在二战后便成为独立的印度尼西亚国。

印尼独立后的二十多年,葡属帝汶岛仍在葡萄牙的殖民版图中。直到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葡萄牙殖民体系分崩离析,非洲的安哥拉、莫桑比克、佛得角纷纷独立。葡属帝汶岛也于1975年11月成立了东帝汶民主共和国。

然而,这次独立很快就以邻国印尼军事入侵为结局。

1975年12月初,印尼以3.5万人的军队规模,入侵当时全国只有两千多人军队的东帝汶。绝对的力量悬殊让东帝汶很快变成印尼的一部分。

发动入侵东帝汶的印尼总统,就是苏哈托。他在印尼总统位置上一干就是31年。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印尼国内反对浪潮中,苏哈托政府倒台。

苏哈托时代的结束,给印尼的国运带来了转变,也让一直在反抗印尼统治的东帝汶人民看到了希望。

印尼新政府一上台,就在东帝汶组织全民公决,决定东帝汶是独立还是成为印尼的一个自治区域。

在被印尼统治这二十多年中,东帝汶一直有很多人致力于从事独立事业。因此,东帝汶独立颇有市场。而印尼新政府的这次全民公决,本来只是想让东帝汶属于印尼这件事更具有合法性,没想到东帝汶人民内心的独立愿望被激发出来,全民公决结果大大出乎印尼政府期望。

参加投票选民中,78%的人选择东帝汶独立建国。

这种全民公决就是选前很热烈、选后遭大劫。

选举结果一揭晓,东帝汶中亲印尼(或者说被印尼操控)的武装力量就开始疯狂报复。主张东帝汶独立的活跃分子被抓或者被杀,许多东帝汶人被强制迁往帝汶岛的西部。

更为恶劣的是,印尼武装力量可能是知道东帝汶难保,所以干脆大规模摧毁这里的桥梁、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据国际组织后来统计,东帝汶这番遭到摧毁的基础设施占当地全部基础设施的四分之三。

不过,在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影响下,东帝汶独立进程也明显提速了。

2002年,东帝汶在经过联合国2年多过渡管理后正式独立建国。

▲东帝汶的小朋友

(二)

2002年东帝汶刚建国的时候,国运还是不错的。因为几乎在建国的同时,帝汶海上的一个叫巴玉吴丹的油气田正在开发中。

巴玉吴丹油气田在东帝汶的西南海域,开发之初就被预计储有原油4亿桶,天然气3.4万亿立方英尺。

而巴玉吴丹油田开始产油的时机又非常合适。该油田2004年开始产油的时候,国际油价正面临降价结束、涨价开启的拐点。

2004年开始,国际油价一路上升,到2008年该油田产油量达到巅峰(7千万桶/年)的时候,国际油价达到了历史新高(2008年7月一度达到147美元每桶,作为对比2021年12月上旬国际原油价约为70美元每桶)。

也就是说,2004年到2008年,东帝汶靠这个油田享受了量价齐飞的日子,自己国家战后重建也因此有了资金。

也因此,东帝汶的主权财富基金是全世界2008年金融海啸中唯一一个没有受到冲击的。

然而,没有哪个油田是可以持续永久开发的。东帝汶的石油收入从2012年开始迅速下降,这几乎成了东帝汶国运的转折点。

东帝汶是全世界对石油依赖度第二的国家,东帝汶90%的公共财政收入和80%的GDP都从石油天然气中来。

巴玉吴丹油田产量减少后,东帝汶经济开始恶化。

2014年至2018年,东帝汶的企业雇佣人员减少了15%,而劳动年龄人口其实增加了10%。可见就业形势变得十分糟糕。

难道除了巴玉吴丹油田,东帝汶就没有别的油田了吗?有是有的,而且还比巴玉吴丹油田油田储量更大,但是十分不幸这个油田被邻国澳大利亚偷走了……。

▲2017年,东帝汶抗议澳大利亚偷走石油的游行,游行标语写的是:澳大利亚不要偷东帝汶的油

(三)

这个油田叫大日升油田。就距离上来说,大日升油田比巴玉吴丹油田距离东帝汶海岸线更近。

大日升油田储油近3亿桶,天然气5.13万亿立方英尺。然而近在家门口的油田却几乎不能给东帝汶带来经济利益,因为该油田收益的80%被澳大利亚拿去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

澳大利亚从一开始就是个海洋权益意识很强的国家。

1972年,印度尼西亚与澳大利亚开展关于海洋边界的谈判。澳大利亚主张,两国根据大陆架边界(而不是海岸线等距离线)确定海洋边界。

这就意味着,澳大利亚把其西北部的边界伸到帝汶海槽。帝汶海槽距离澳大利亚250至350海里,而距离东帝汶仅有40海里。

此时的东帝汶还属于葡萄牙的殖民地,不过东帝汶周边印尼这些国土和澳大利亚的边界线已经按上面的原则划定,只是在东帝汶这里留下了一个悬而未决的开口。

1975年,印尼侵占东帝汶后,就发现自己1972年和澳大利亚达成的海洋边界线非常吃亏。于是想在东帝汶这里的海洋边界线划分上,和澳大利亚按照等距离划分。

澳大利亚当然不同意。不过,印尼和澳大利亚最终共同制定了一个新的共同开发东帝汶海的方案。

这个方案就是把帝汶海槽线和帝汶岛外两百海里线这两根线之间的区域,确定为印尼和澳大利亚共同开发区域。

在共同开发区内,又划定两条线,一条是1972年印尼和澳大利亚确定边界线断点的直线连接线,一条是东帝汶和澳大利亚的等距离中间线。

这样,两条线就把共同开发区域划分为三个部分。三个部分中,靠近东帝汶的海域油气田收入90%归印尼,靠近澳大利亚的海域油气田收入的90%归澳大利亚,中间区域两国平分油气田收益。

▲共同开发区域(图中黄色部分)被分割为ABC三个区域,灰色区域为大日升油气田。只有黄色和灰色重合的部分适用于共同开发;大日升油气田其它部分,按照1972年海洋边界线,由澳大利亚开发

2002年5月,东帝汶独立后,发现这个条约看似公平,实际上还是澳大利亚占着便宜。于是和澳大利亚修订了条约,将上面的中间平分收益的部分,改为东帝汶占90%的收益,澳大利亚占10%的收益。

不过,即便是这样,前文提到的大日升油气田的收益也基本被澳大利亚拿走,因为大日升位虽然距离东帝汶更近,但是该油田大部分区域都没在共同开发区域内,仍然按照1972年澳大利亚获得的海洋边界线来算,大日升油气田绝大部分区域在澳大利亚的海洋中,不适用于上面说的共同开发条约。

(四)

对于矿产资源富集的澳大利亚来说,大日升油气田这收益其实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于东帝汶这个小国、弱国、新国来讲,大日升油气田的收益,就是东帝汶的救命钱。

所以东帝汶举全国之力开展外交争取,经过多年谈判,终于在2006年和澳大利亚签订了关于大日升油田收益划分的协议。这份协议规定,大日升油田的收益由澳大利亚和东帝汶平分。

读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澳大利亚对东帝汶的权利申索毫不拒绝、有求必应。澳大利亚真是大善人吗?

当然不是。2006年这份协议只是说经济收益上两国平分,但同时要求东帝汶放弃对海上边界、管辖权和其他海洋权益的索要。

澳大利亚这是很高超的谈判技巧,东帝汶看似经济收益增加了,但失去了将来任何进一步要求的可能;澳大利亚则合法地固定下来了两国海洋划界,这一划界非常有利于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赚足了面子还赢得了未来。

之所以澳大利亚能真正获得这次外交谈判的胜利,是因为澳大利亚用了很下三滥的手段。

在这次谈判之前,东帝汶正在修建总理府,不料建筑公司被澳大利亚情报机关给收买了,在修建东帝汶总理府的时候,将窃听器装在墙壁中,导致东帝汶政府关于谈判的策略、底牌、话术等等都被澳大利亚窃取,因此澳大利亚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才游刃有余。

澳大利亚窃听东帝汶总理府的事情,在2006年协议签订后几年才被曝光(爆料者恰恰就是从澳大利亚叛逃的前情报官员)。

东帝汶政府这下就被激怒了。2013年,东帝汶一纸诉状将澳大利亚这种卑劣行为告上国际法庭,要求宣判2006年的协议非法。

但国际法庭调解或者审判过程十分漫长。澳大利亚也利用国际法庭的程序繁琐,一直拖延时间。这样,大日升油气田的收益划分就能按自己之前主张的那样持续下去。

这之后,东帝汶和澳大利亚的这桩诉讼案,变更为协商调解,协商调解不成又变更为国际仲裁,就这样反反复复一直拖到了2018年3月才正式达成新的协议,划定了两国海上边界,重新分配了大日升油气田将来开采所得。

可是,这时已经距离2006年过去了12年,大日升油气田又被澳大利亚多开采了这么多年。

根据2018年这份协议,大日升油气田的石油天然气运输到东帝汶去加工的部分,东帝汶得70%收益。澳大利亚得30%;如果运输到澳大利亚去加工,这部分收益80%由东帝汶得,20%由澳大利亚得。

次年,东帝汶花费6.5亿美元去购入了大日升油气田的控股权。

到这时候,东帝汶终于拿回了自己的救命钱。然而这一切都太晚了。

2019年后世界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疫情开始后石油价格暴跌,东帝汶前期投入的大量基础建设也难以回本,东帝汶经济反而更加萧条了。

原标题:《澳大利亚如何偷走东帝汶的救命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