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食物银行“临保”食品成最大尴尬,食品安全尚处于自律阶段
“占道可以挪位置,不好管理可以封闭管理,但是说到临保食品,一些捐赠企业或者受助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敏感和尴尬。” 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分享冰箱”项目总监张秋霞一边整理着食物捐赠的年报一边说道。
12月25日,上海一家便利店自发设立的“爱心冰箱”调整后重开。此前,该爱心冰箱被指占道而叫停。调整后,便利店3家爱心冰箱收缩为1个。
事实上,在“爱心冰箱”之前,上海市普陀区区内推出过3家“分享冰箱”。虽然都是爱心食品供有,需要人士免费领取。但和便利店自己供应不同,“分享冰箱”系爱心机构、街道,以及企业共同参与,目前已专门立项。明年还将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推广10台“分享冰箱”。为了便于管理,新推的分享冰箱甚至考虑做成售贩式,扫码领食物。
澎湃新闻记者多日采访发现,目前,不管是机构还是企业自发形成的食物捐助,“分享冰箱”(“爱心冰箱”)已在江苏、江西、云南等地悄然“流行”。不过,与占道、多拿、没人管等问题比起来,食物大多临近保质期成最大尴尬。食品安全也尚处于自律阶段。
“爱心冰箱”占道,调整后圣诞节重开
12月24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在茅台路看到,喜士多便利店门口用隔离带围起,玻璃门正拆除。门外告示写着:为了爱心冰箱可以正常发放。门市当天12:00-21:00需要小整改,整改期间,门市正常营业。
便利店工作人员雷婧介绍,一个多月前,喜士多三家便利店门外设置“爱心冰箱”,每天将卖不完,临近保质期的食物放进冰箱,晚上七点以后再将冰箱里的食物分发给需要帮助的人。
推出后,食品往往半小时之内发完。不过,日前,因为违反《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该爱心冰箱被城管要求“放回店内”。而放回店内后,排队领食物的人又堵住了门口通道。为此,喜士多便利店只好将3台爱心冰箱全部撤回。
“我们最终商量的方案,是将钢化玻璃门往后移动,腾出部分面积来安放“爱心冰箱”。原来门口的一个货架挪走。”雷婧说,虽然是小改动,但店内的格局会跟着变动。所以,公司讨论决定,三家“爱心冰箱”,最后只保留茅台路一家。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调整后,食物冰箱就在玻璃门外,但因为门往后移了,爱心冰箱并没有超出店堂位置。“这样,居民排队的时候,队伍是往外的,不至于堵塞走道。当然,公安也来我们这看过,我们到时会提醒排队居民,不要堵塞门外人行道。”雷婧介绍,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有居民带着孩子来,也出现一人领好几份的现象,但是后来慢慢就好多了,现在来的大多是周围的老人。
12月25日下午4时,除爱心冰箱重回外,茅台路店外还将举行‘爱心广场’活动。在居委会的帮助下,向周边社区70位家境贫困、残疾居民发放爱心券,他们可以凭券在现场领取爱心大礼包,礼包内包括面包、水果、食品礼盒等。
明年浦东投放10台售饭机式“分享冰箱”
事实上,喜士多的“爱心冰箱”,在上海并不是首例。
三个月前,普陀区长寿街道与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合作,推出“分享冰箱”。最开始,是在一家名为兜饭的餐饮店门口设立冰箱,将饭店自己每天多做的饭菜无偿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士。后来,在普雄路一小区内,又专门设一台分享冰箱,接受企业等爱心人士的捐赠,免费分发食物。
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分享冰箱”项目总监张秋霞告诉澎湃记者,目前,在上海,由他们牵头设立并负责的“分享冰箱”只有4台,分别位于西康路、普雄路、鞍山路及船厂路。
目前,四个“分享冰箱”点运营正常,没有接到有关部门投诉或各个点负责人的反映。
12月23日中午,澎湃新闻记者在鞍山路“分享冰箱”处看到,该冰箱放在兜约饭店门口台阶上,中午时分,冰箱内并无食物存放。店长陈诚介绍,最开始的时候,他们的分享冰箱每天早中晚三次放食物。现在,基本可以随时放随时取。当天中午的食物已领取完毕。“而且现在这种模式大家已经能接受,来捐赠的企业也慢慢多了。所以,我们除了每天定量放自己饭店做的食物外,还会放一些企业捐助的牛奶、饼干等包装食品。基本上,这就是一个全社会参与的项目,我们只是提供了一个冰箱,稍微看管一下。”陈诚介绍,现在,每次他们将食物放上去之后,十来分钟就会领完,来领取的大多是老年人和保洁工。
张秋霞透露,现在“分享冰箱”已经立项,明年,将在浦东再投放10家。根据之前4台的排摸情况,他们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人手不够,而且,因为冰箱是开放式,毕竟不好管理。所以,新投放的分享冰箱,将做成售贩机式,食物放进冰箱后,不能随便打开。“现在我们在考虑通过输入号码或者扫码的模式领取。”张秋霞称。
“临保期”成最大尴尬
采访中,澎湃新闻记者获悉,不管是“爱心冰箱”,还是“分享冰箱“,都从西方复制而来。而“分享冰箱”也已纳入上海绿洲食物银行的子项目。自上海推出之后,目前,江苏、江西、云南等地陆续有所效仿。
但是,食物银行在西方发展已超过半个世纪,“分享冰箱”在西方的经验也存在多年。其舶来中国后,遇到最大的“水土不服”,便是食品安全。占道可以挪位置,不好管理可以封闭管理,但一说到“临保食品”,不管是捐赠方还是受助方,都未必能泰然接受。
喜士多便利店雷婧透露,他们放入爱心冰箱的食物,很多都是当天的鲜食食品。“所以发放食物的时候,我们会一再提醒居民,一定要当天吃完。”
兜约饭店店长陈诚则表示,饭店自己现烧的食品,他们都会在包装上注明,请6小时内吃完。而现在来“分享银行”捐赠食物的,大多是企业,“之前食药监也来看过,达成的共识是,尽量捐一些包装食品,上面保质期明确。而一些居民自制的食品,分享银行一般不收,因为不能确定烧制时间,食品安全风险高。”
而对“临保期”更感到尴尬的,是食品企业。2014年,食物银行引进上海时,上海家乐福没多久就成为捐助方。“一开始,我们想捐临近保质期的食物,但是被食物银行工作人员劝住了。在法国,商品标注最佳赏味期,过了这个时间,一些包装好,尤其是密封的食物,可以捐给食物银行。比如,过期一年的罐头,捐给食物银行没有问题,但是在中国,不仅法律不允许,道义上也不允许。”家乐福一工作人员说道。所以,12月中旬,他们为食物银行募捐时,则采取一个折衷的办法,消费者购指定的商品捐给食物银行,超市配等量食物捐赠。所捐食物,全都不是临保食品。
张秋霞表示,对食物银行的捐赠方,他们一般不强制要求要在保质期多久之内。但是在客观上,他们也乐意接受非临保食品的捐助。
一般来说,即使是临保食品,进口食品一般会在保质期至少四个月之内。一些知名饭店的捐赠,会特别说明食用时间。绿洲公益组织对临保期安全的把控办法,则是全部靠人工叮嘱,“必须2小时吃完。”“一定不能超过明天。”“好在现在暂时没有收到过食品安全的投诉。”张秋霞说道。
一名不愿具名的食药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临保期食品,因为还在保质期内,要捐助,监管部门并不会干涉。针对这一新模式,监管部门也将密切关注。万一发生食物安全问题,第一责任人肯定是捐赠方,组织方也要负连带责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