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钱学森:“把载人航天的锣鼓敲起来”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以炽热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向祖国和人民递交了一份爱国科学家的时代答卷,堪称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今年是钱学森诞辰110周年,让我们重温钱学森的故事,学习这位当之无愧的“人民科学家”的崇高精神。
《走近钱学森》 叶永烈/著 天地出版社
“把载人航天的锣鼓敲起来”
一步一个脚印。当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1970年4月24日上天之后,新中国完成了“两弹一星”的伟业。
“两弹一星”是依靠一支新中国的优秀的科学团队获得成功的。199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在这支新中国的优秀的科学团队之中,钱学森是“抓总的”,是全盘的运筹者,是首席科学家。
钱学森在领导新中国的科学家们取得“两弹一星”的胜利之后,当即提出了下一步的目标:中国要搞载人航天!
“航天”一词,是钱学森首创的,他说,把人类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飞行活动称为“航天”,是从航海、航空“推理”而成的。他最初是从毛泽东主席的诗句“巡天遥看一千河”中得到的启示。他还首创了“航宇”一词,亦即“星际航行”,他在《星际航行概论》一书中详尽地论述了行星之间以至恒星之间的飞行。如今,如果说“航宇”一词对于普通百姓还有点陌生的话,“航天”一词已经被中国官方作为正式名词,例如中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叫航天部、航天局,而不叫“宇航部”“宇航局”,中国媒体也大都采用“航天员”这一名词。“国际宇航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作为民间团体,还是使用“宇航”一词。在英国,则叫“星际学会”。
由于钱学森的建议,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被提到日程上来,被命名为“714工程”。关于这“714”的来历,据说是因为1970年7月14日毛泽东主席圈阅了钱学森主持起草的我国发展载人飞船的报告,报告提出我国第一艘飞船计划于1973年年底发射升空,所以叫“714工程”。
“714工程”表明中国在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之后,启动了载人航天工程。用钱学森的话来说,那就是“把载人航天的锣鼓敲起来”!
钱学森讲载人航天课(鞠浪摄)
图片来源:《走近钱学森》天地出版社
世界载人航天的历史性一页,是在1961年4月12日掀开的。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把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送上太空。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进入近地轨道,绕地球转了一圈后返回地面,开创了人类进入太空飞行的新纪元。
在加加林上天一个月之后,美国也进行了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但是这次飞行没有进入轨道,只在空中作了15分钟的亚轨道飞行,便回到了地面。
1961年6月3日,钱学森在北京作了题为《今天苏联及美国星际航行中的火箭动力及其展望》的讲座,详细介绍了当时苏联和美国的空间技术发展概况。
1969 年7 月16 日,美国发射的“阿波罗-11 号”飞船载着3 名宇航员,终于登上了月球,震撼了全世界。“阿波罗”登月成功,为美国在航天史上争得一个重量级的“第一”。
格林尼治时间1969年7月16日4时07分,这是历史性的时刻。“阿波罗-11号”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从登月舱下到月球。寂静的月亮上,出现第一个人类的脚印。这个脚印见证了载人航天的辉煌,见证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阿姆斯特朗激动地说:“这对一个人来说,只不过是小小的一步,可是对人类来讲,却是巨大的一步。”
美国和苏联在载人航天上的骄人成就,一次又一次给中国打出问号:什么时候才能在太空见到中国人的身影?
钱学森明白:苏联是在1957年10月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不到4年,1961年4月他们成功地把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送上太空。美国是在1958年2月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整整4 年后的1962年2月,他们也把宇航员格林送上了太空。中国在1970年4月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依照苏联和美国的速度,应当在1974 年把中国的宇航员送上太空。
正因为这样,在中国的“东方红-1 号”上天之后,“714 工程”就在钱学森的领导下开始实施。1971年5月13日,“714 工程”筹备组在北京成立。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在进行检测
图片来源:《走近钱学森》天地出版社
中国小狗飞上天
在钱学森的领导下,在“东方红-1号”上天之前,中国早就开始做载人航天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就是“把载人航天的锣鼓”敲了起来。
这个“锣鼓”,早在1960年上海开始试制探空火箭时,就开始敲起来了。最初探空火箭用于气象探测,成为气象探空火箭,但很快就被用来运载动物,测试动物在火箭发射之后的种种反应,成了生物探空火箭。
最初,把探空火箭的发射基地设立在上海郊区,由于上海是大城市,人多眼杂,高高的火箭发射塔以及发射时的巨大声响和耀眼的火光,很难保密。经过勘察,选中了广德县。广德县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与江苏、浙江接壤。那里四面环山,竹林茂盛。把那里选为探空火箭发射基地,是考虑到那里离制造探空火箭的上海不算太远,运输方便,而且那里地广人稀,当探空火箭的回收舱从天而降的时候,对百姓影响小。
于是,在那里茂密的竹林里,矗立起52米高的火箭发射架。在发射架四周,建起了发射控制室、发动机测试室、助推器装药室、推进剂加注房、箭头总装总调间、遥测接收站、雷达阵地工程、气象观测室和生活区宿舍等。
在安徽广德,探空火箭的发射除试验火箭本身的性能之外,还担负着太空生物试验的任务。生物火箭的试验,在为中国的载人航天作准备。载人航天总是从动物试飞开始。苏联从1949年到1959年,曾经把44只狗和1只兔子发射上天。美国也曾经用狗和猴子进行过多次试飞实验。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生物火箭“T-7A/S1”在广德发射成功,把8只白鼠送上80千米的高空。当时中国还没掌握回收技术,火箭只是到达80千米的高空,把回收舱弹出,降落伞打开,回收舱降落在地面。
生物火箭的箭头(鞠浪摄)
图片来源:《走近钱学森》天地出版社
紧接着,开始试验把小狗送上天。
上天的小狗,要经过严格的遴选,除身体健康、反应灵敏、性格温和、善解人意之外,体重要在6千克左右,“大胖子”不行,“小个子”也不行。当时,从30多只小狗中,选定了小公狗“小豹”和小母狗“珊珊”。
脱颖而出的“小豹”和“珊珊”,在上天之前,必须接受各种各样的训练。这种训练项目,也是宇航员在上天之前需要进行的,只是宇航员进行训练的各种设施更加先进和完善。
小狗被捆在震动器上受训。因为火箭发射的时候,小“乘客”要受到强烈的震动。
小狗被捆绑在木板上不断翻转。因为火箭发射之后一边向前进,一边会旋转,小“乘客”必须适应这种环境。
待在冰箱里的滋味也不好受。因为在高空气温很低,小狗必须在冰箱里接受这样的低温训练。当然,在这么刺耳的大喇叭下生活,也真够呛!不过, 火箭发射时那声音就是这么刺耳,小狗不能不接受这样特殊的训练。
当然,最厉害的训练是把小狗装进小铁箱里,用离心机高速旋转!没办法,火箭发射后,小狗就要受到这样强大的离心力,所以必须接受这项训练。
在大白鼠成功地上天之后,竖立在安徽广德县的发射架又是一片繁忙景象,人们在吊装新的生物火箭。这一回的“乘客”,个头比大白鼠要大得多——小狗。
可爱的小狗“小豹”被选中第一个上天。在上天之前,“小豹”就被捆绑起来,进行外科手术。经过手术,“小豹”的右颈总动脉的皮瓣被移置进测量仪以记录血压,银质电极埋入胸部第五肋皮下记录心电。在生物火箭发射之后,小狗要经历“主动段、失重段、返回段”这三种不同的阶段,必须测试小狗在不同阶段的心率、血压、心电和呼吸这四大生理指标,这些数据将对载人航天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1966年7月15日,“小豹”被装进“T-7A/S2”生物火箭。“小豹”被送上了离地面70 千米的高空。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架直升机在空中进行搜索,以便寻找归来的“小豹”。安徽广德县以及附近各县的民兵们也接到通知,处于戒备状态。民兵们仰望着天空,一旦发现降落伞,马上向上级报告。终于,见到降落伞下吊着生物舱,徐徐下降。“小豹”受到英雄般的欢迎!
在“小豹”胜利归来之后不久,1966 年7月28日,小狗“珊珊”被装进“T-7A/S2”生物火箭,送上高空,之后同样凯旋。
太空归来俩小狗(鞠浪摄)
图片来源:《走近钱学森》天地出版社
“小豹”和“珊珊”成了中国的“动物明星”,被运往北京,在著名生物学家贝时璋的陪同下,受到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和党组书记张劲夫的“接见”。
张劲夫回忆,在1960年至1965年,曾经用“T-7”型火箭就进行了9批次24发高空科学探测试验。张劲夫说:
其中成功的多,也经历过失败。一次我和钱学森在现场,就亲眼看到了失败的一幕,当时的心情非常沉重。但是经过试验我们不但获得了高空大气的风向风速资料,也开展了高空生物学和高空医学研究。箭上遥控和摄影系统正常,生物舱安全地回收,为我国宇宙生物学研究和生物保障工程设计开了先河。国防部五院为此致函中国科学院,祝贺生物火箭试验成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