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电解铝两年净增产能一千多万吨,业内人士:应把住“投产关”

澎湃新闻
2016-12-22 22:22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编者按】

1992年,距离中国确立在有色金属中“优先发展铝”发展战略的第10个年头,中国电解铝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大关。在接下来的10年里,中国电解铝产量继续飙升,并在2001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电解铝第一生产大国。

自此,电解铝从优先发展对象转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对象。不过,就中国目前的产业状况而言,产能过剩行业从传统领域延伸至新兴领域,几乎已成通病。2016年作为供给侧改革元年,面临“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其中,去产能位列五大任务之首。

不过,对外界而言,目前更为关注煤炭、钢铁领域的去产能。实际上,也就在今年,同样处于产能过剩泥淖的电解铝又悄然扩大了产能。据卓创资讯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底,中国电解铝建成产能为4356.3万吨。而截至去年年底,建成产能数据为3838.5万吨。也就是说,铝业低迷之际,不到1年时间,中国电解铝产能却扩张了近13.5%。

供给侧改革仍将继续,去产能也仍是重中之重。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成为明年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去产能再次位列五大任务之首。随着供给侧改革在2017年的继续深化,电解铝行业或许会继煤炭、钢铁成为下一个去产能焦点。

12月2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收到一名电解铝业内人士投稿,其对电解铝行业产能越调控越严重的原因给出了自己的分析,认为并非调控政策有错,而是调控的政策难以执行、无人执行,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同时,该人士认为,产能置换政策是遏制产能过剩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有效的一道防线,应把住最后一道关,也就是“投产关”。

以下为上述铝行业人士投稿全文,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

去产能有妙方,看你敢不敢用 !

从2002年起,国家就开始对电解铝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可是效果很不理想,产能越调越膨胀,过剩越控越严重。特别是从2015年至2016年,全国电解铝产能从3000多万吨猛增至4000多万吨,两年净增产能1000多万吨,这是一个令人感到既震撼又恐怖的增长速度,而且是在《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实施后发生的,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我认为,不是调控的政策错了,而是调控的政策难以执行、无人执行,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首先是调控政策难以执行。客观上的执行难是,电解铝投资体量大,动辄几十亿、上百亿元,对一个县域市域经济而言,拉动作用十分显著;以电解铝为核心,很容易向上下游延伸快速形成产业集群,产生数倍于电解铝的更大增长动力,这也是为什么电解铝投资人比其他投资人更受欢迎的原因所在。人为因素的执行难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不就是调控电解铝吗?我只需把项目的名称改一下,不叫电解铝不就行了吗?因此,化工、环保、节能、新材料,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电解铝项目就这样轻易地避开了政策的调控,你根本就无法查它。

再说说调控政策无人执行。我前面讲过,产能越调控越膨胀现象的出现,不是调控政策本身错了,而是政策的执行出了问题。比如产能置换政策就是一个特别有效的总量调控政策,可惜没有执行下去。2015年4月,工信部出台了《关于印发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如果这个政策真正能够执行,那么没有产能指标,你就是建好了也无法启动运行,产能的总量就控制住了。政策是用来执行的,制定了政策而不去执行,再好的政策也等于零。

我认为,产能置换政策是遏制产能过剩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有效的一道防线。投资人有钱就会任性,一任性就会藐视政策,追逐利润上项目,也得到了一些地方政府默许甚至支持,相关部门一时管不了你,但可以把住最后一道关——投产关,你要启动投产,对不起,必须要有产能指标或置换指标,没指标,不准启动!也不用同情他的损失!

因此,我的意见是:坚决执行过剩行业产能置换政策,牢牢守住最后这道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