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作家在全国作代会:以人民立场彰显文学力量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1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上海作家也以优秀的文学成果回应时代要求,五年间,上海作协组织作家着力书写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红色题材创作经过系统的策划、推进,更是结出硕果:为迎接建党百年而部署的“红色起点”纪实文学创作工程,2020年春先后推出第一辑,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读本。此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在上海作家中持续推进,由此带动现实题材特别是聚焦上海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新实践的创作。
澎湃新闻为您带来上海作家代表团部分代表的文学感言。
“文学进社区”系列活动
孙甘露: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
(作家、上海市作协副主席)
总书记这次讲话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强调文学艺术与国家、人民、时代的深刻联系。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
这篇讲话的结构也非常意味深长。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开始,阐明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的目的。并以茅盾所说的不但须有广博的生活经验,亦必须有一个训练过的头脑能够分析那复杂的社会,揭示文艺创作的普遍规律以及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再者,如之前总书记多次提到的托尔斯泰,苏俄文学对中国文学文化的影响。这是一个重要的文明互鉴的脉络。
而在谈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时,特别提到了柳青,也是非常耐人寻味。柳青强调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作为一个深刻反映中国农村巨大变革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在文学创作的理念和方法上也作出了重要示范。
杨绣丽:剔除杂质,为真正的文学而写作
(上海作协创联室副主任、上海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一篇关于文学,关于创作,关于中国文化、中国情怀、中国力量的有力导引,极大地振奋了作家代表们的心。习总书记曾经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次,在中国作协十代会开幕式讲话里,习总书记提出:要“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总书记的这句话,让我很有感触。
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自古以来,文人喜欢把情怀寄寓于山水。山水的审美也是文化的审美。我们当代的诗歌写作者,内心更要有文学的山水。我们的内心,要有胸怀山水的大格局。这里的山,必须翠绿茂盛、风朗气清;这里的水,必须清澈晶莹、丰沛灵动。山川万物、泉林丘壑,托物于心,寓情于景。“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我们要写出家国鼎盛,我们要写出新时代浪潮下人民对生活的认识及生命本源的真切感受。“抵制照搬跟风、克隆山寨”,在文学艺术的山水中,提倡意美,情真,拒绝肤浅、庸俗、媚俗的作品。写作不是个人的私事,我们要胸怀整个社会,提高自身的修养,尊重写作的规律,为人民写作,为美写作,为真正的文学而写作。在文学创作中,剔除“山里的杂草,水里的杂质”,恢复文学的本来面貌。
在今天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大东方、大中华,我们伟大民族崛起过程中所呈现的多元化生活,给予我们文学的客观叙述与精神张扬,提供了无限空间与可能。作为作家诗人,我觉得我们更要承担文学的职责和使命,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在如今充满冲突的时代生活与复杂的公共环境里,格物致知,深入物理,穿透现实的薄膜,开启一次次文学追寻,使自己内心情感在当代高度冲击波的商业文明中,让文学作品充满中华文化的自信,让文学的山水更清、更亮,中华民族几千年诗意栖居和在新世纪走向复兴的梦想,才能豁然开朗,走向大成。
孙思:用情用心,替人民说话
(诗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里提到“不要虚构人民,丑化人民”,“文艺作品不能光怪离陆,荒腔走板”等等。作为诗歌编辑,一直以来我始终是这样做的。在组稿和审稿时,我会首先看作者的作品有无丑化人民,因为美学的功能是化丑为美,如果作者这一点都做不到,其世界观一定是不健康的,有缺失的。这也是一个诗刊编辑所要遵循的最起码的审美鉴别和审美判断。还有是否有时代气息,是否用情用心,是否有亲和力。因为亲和力标志了作品离读者很近,离人民很近。审稿时我第一是站在编辑的角度来看作品,第二是站在读者的角度看作品。如果二者都觉得很好,那这组作品肯定是好的。包括我本人写诗,写好后也会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读这首诗,在感受着我自己感受的同时,也感受着读者的感受。因为不管是作家还是诗人,最初都是从阅读者作为起点的,唯如此,才能做好诗人和编辑。
缪克构:看向人民精神世界的最深处
(作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催人奋进。尤其是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弘气象,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更是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文学要以历史方位标注文学坐标、以人民立场彰显文学力量、以文化自信铸就精神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时代是思想之母、文学创作之母。面对当今世界发生剧烈变化的生活形态和文化生态,作家们要努力重塑感受方式和话语方式,辨识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和情感,努力破译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密码,努力创作创造一种具有精神引领作用和思想提升能力的作品。而这一切,无不归结到人民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文艺之母”“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在新时代,生活的日新月异、人民的拼搏奋斗、家庭的苦辣酸甜、百姓的爱恨喜痛,都值得作家去侧耳倾听、用心思考、挥笔书写。作家们应该向着人的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深刻反映历史巨变和巨变之下人的精神图谱,构筑新时代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
哥舒意:让更多人民阅读,向世界叙述
(作家)
总书记的讲话里,我听到了中国梦,中国故事和人民史诗。中国故事分为向内和向外,向内的是要通俗,通俗是为了让更多人民阅读,要正向引导读者,但是不能三俗。向外是要跟世界叙述让我们和世界都能认可和感动的中国故事。谈到人民史诗,中国这一百年的命运,本身就是一部宏伟的史诗。也许我们每个作家所写作的故事,都会成为一句话,一个段落,一个注解,成为这个伟大的人民史诗的一部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