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疾”风知劲草,“控”疫我先行! ——延寿县44名疾控人奋战疫情防控一线侧记

品牌龙江
2021-12-15 09: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在延寿县新冠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上,穿梭往返着这样一群疾控人,他们为了给人民群众装备上“武器和铠甲”、建立起免疫屏障,勤恳而笃定地坚守着;他们在战“疫”一线不同的岗位上发着光,默默地用不同的方式奉献着;他们永葆一颗赤诚之心,不畏严寒也无畏艰难,直到胜利的那一天……

相关数据平台显示:自首轮疫情至今,延寿县疾控中心先后对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达1200余人次、采集检测各类核酸样品超15万人(件)次……

有一种感动叫“苦口婆心”

 “你处发现一名密切接触者,请立即开展流调管控!” 12月8日19时20分,延寿县疾控中心传染病控制科主任姜立冬在接到上级指令后,第一时间拿起手机紧张地核查一个又一个问题……

“您好,这里是疾控中心,请问您是……”“您是否去过商场、超市等人流密集区?”“您是否坐过公交车或出租车?”……自本轮疫情发生后,类似这样的问题再次萦绕在姜立冬的脑海。

作为疾控战线的一名老兵,曾经历过“非典”和“麻疹”两次大事件的姜立冬深知,只有尽快追寻到疫情的源头,才能阻断病毒的传播渠道,遏制事态的发展。“日常电话流调,不仅要详细记录每一位流调对象的相关信息、行程轨迹,同时还要耐心解答电话另一边传来的各种问题,安抚疫情带来的焦虑情绪。”姜立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流调期间,每个通话短则几十分钟,长则个把小时,几十个电话打下来,嗓子早已沙哑的几乎讲不出话,而办公桌上的A4纸却已记录得密密麻麻。

为确保流调工作质量和效率,姜立冬带领流调小组始终坚持执行首调负责制,即对第一次接手调查的对象,必须尽快追根溯源、一查到底。这项工作需要他经常出入各种有潜在感染者的场所,对确诊患者在潜伏期内的活动轨迹进行详细询问调查,第一时间排查出在潜伏期内与其有过密切接触的所有人员。

同时,这项工作还需要他对掌握的信息进行详细准确的记录和整理,必要时进行多方求证,同时进行快速、高效的推理分析,根据疾病防控专业知识抽丝剥茧般研判潜在的传播链,工作任务异常艰巨。换言之,他的工作就好比战场上的“侦察兵”,需及时掌握敌情,为后方备战布局提供精准情报。

每次其他单位有新战友参与流调时,姜立冬都主动对流调工作进行全程指导把关,对流调细节进行现场分析,用亲身经历和经验去发现流调过程和疑点。

面对流调工作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姜立冬和战友们在坚持不漏一人、不放过一个细节的原则下开展工作。长时间超强度、高负荷、大压力的工作,使得他身体严重透支。经常是忙得几个小时想不起喝上一口水、顾不得上一次厕所,抽不出时间与家人通一次电话,甚至忘记吃饭、睡觉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

尽管如此,作为一名党员,姜立冬依然保持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负重前行,甚至忘却了自己曾是做过两次大手术的患者…… 

有一种逆行叫“步步登高”

“张姨,你慢点!”“没事的佳文,就当锻炼身体了。”每次步行至居民家中采集核酸样本时,在延寿县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张月琴和战友张佳文之间都会有这样一段温馨的对话。

现年58岁的张月琴,在首轮疫情爆发时,就已经到达退休的年龄。从事疾控工作21年,一边是对退休生活的向往,一边是对服务多年的单位充满不舍,但在疫情面前,她最终还是毅然选择了坚守岗位。张月琴表示,疫情不退我不退!而这一干,两年的时间就在紧张的忙碌中过去了。

本次任务中的采集对象,均为密切接触者和重点人群,有八成是楼区居民,且没有电梯,只能一层层爬楼。“在穿着防护服、携带采集物资的情况下,还要爬上一栋栋楼梯房,爬第一栋的时候还有力气,第二栋就开始气喘吁吁了。虽然夜里气温不高,但是防护服里都是汗。”张月琴介绍说,经过12小时的“超长待机”,她和战友张佳文在一天内,就曾为10个楼区、村屯和一处建筑工地的68名群众,提供了上门核酸采样服务。

此间,张月琴爬楼梯最多的一次,仅半天时间就登了305阶,晚上回到家,脚后跟都磨出了血泡。丈夫很心疼,但却一直在默默地支持着……每每这时,她都会调侃地对丈夫说到:“老伴儿,你看我现在的工作环境,既能健身又能天天登高远眺,心情好极了。”

张月琴只是延寿县疾控中心核酸采样小组的一个缩影,在她的身上彰显了“逆风而行、微光成炬”的疾控精神。在全体参与核酸采样的战友中,无论是刚入职一年的“新兵”,还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不论年龄、不分男女,他们都争着抢着完成高耗能的“爬楼梯”任务。除了指令性的核酸采样工作,张月琴和战友们每周二还要深入到出租车公司、经开区企业等固定场所进行常规核酸采样抽检。

“下一个点是哪里?”“我这里完成了,哪里还需要援助?”10日中午,刚刚在城东一家粮油企业采样结束后的张月琴,就立刻在微信群里询问。只要哪里的战友们有需要,她就会立刻奔赴支援。当天,张月琴的步数超过了1万步。“从没想过有一天是穿着‘大白’防护服走街串巷的,我的步数就是我的‘成绩单’。”张月琴笑谈到。

最难的还是要找路,有些街道门牌号是丢失破损的,即使有社区工作者陪同,有时也会走很多冤枉路。张月琴介绍说,“虽然辛苦,但是听到街坊一声声感谢时,就累感全无。为社会贡献的只是一点点力量,这也是我们疾控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社区工作者的指引和公安民警的配合下,延寿县疾控中心核酸采样小组专业高效、配合默契。在本轮疫情期间,共采集核酸样品3335人、食品779份、环境315份,并快速完成检测工作。

有一种铃声叫“爱的奉献”

12月9日21时30分,刚刚梳理报送完当天疫情信息,准备在椅子上小憩一会儿的杜凤娇,就被轻微的手机微信提示音惊醒:“延寿境内新发现5名密切接触者!”

疫情信息就是命令,作为延寿县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的杜凤娇,随即发出群公告:“请战友们立刻到应急指挥中心集合!”同一时间内,她马上整理装备,待战友们集结后,迅速分配任务,赶赴5名密切接触者现住址开展流调工作。同时,组织后勤人员做好战友们归来后的洗消和医疗废物的处理。回到办公室后,杜凤娇又连夜将疫情处置相关资料进行梳理汇总上报,直到凌晨3点多才回到家中……

本轮疫情发生初期,杜凤娇立即对应急防疫物资进行了清查,她仔细计算每日消耗量,调动可利用资源,保证了中心检验监测工作、流行病学调查和消毒工作的正常开展……并随时掌握疫情防控政策及管控措施,指导督促战友们从流调、消杀、采样、密接判定等方面提升现场处置技能。

“大家都和我一样,冲在最前线,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14日晚18时许,这是记者见到杜凤娇时她说的第一句话。在不到1个小时的采访中,时常被她不停的手机铃声和微信提示音打断。在杜凤娇办公桌上的一本工作日志中,文件印发、方案制定、数据推送、队伍培训、物资储备、后勤保障……等等近20项内容,清清楚楚地一览无遗。而在她的手机中,仅疫情防控专用微信群就达26个之多。

期间,她和9岁女儿的一段通话内容更是令人闻之动容。“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都好几天没有见到你了,好想你……”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宝贝乖噢,和爸爸早点睡觉好不好?等妈妈忙完工作给你带好吃的!”而此时,作为一名年轻母亲、一名年青党员的杜凤娇,已累计在本轮疫情防控一线上战斗了180多个小时。

更加让人注意的是,杜凤娇的手机铃声设定的是歌曲《爱的奉献》。“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只是为了提醒自己好好工作。”面对记者的疑问,她只是微微地一笑……

“疾”风知劲草,“控”疫我先行。为了守护百姓健康,延寿疾控人未曾退下戎装。“说实在的,现在广大居民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整体意识都上来了,对我们疾控中心的44名党员干部来说,工作好开展多了。包括监测预警、疫苗接种、流行病学调查等等,整体疫情防控工作越来越有序、越来越顺畅。”谈起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时,延寿县疾控中心负责人鲍金亮信心满满。

在延寿,还有很多像姜立冬、张月琴、杜凤娇等一样“疫”不容辞、奋勇前冲的防疫工作者,他们勇当群众的“暖心人”,为人民群众构筑起了阻击疫情的坚实屏障,也上演着一个又一个的感人故事。(侯玉奇、钱玺勇)

    责任编辑:品牌龙江1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