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场所|即将告一段落的百货时代?
人们说到年底购物季的时候,或许很难再回想起“逛街”这个词。不久前,中国第八个“双十一”,阿里创下1207亿的销售额新高。而在淮海路经营了二十年的太平洋百货,终于走到了它最后一个秋天。
“20年满满的都是回忆”。百货门前这块供人合影留念的牌子,把告别尽量做得体面,也将恋物与自恋的循环进行到底。它终究是台湾百货文化的一部分。而在赶往连卡佛的小青年看来,“满满的都是腐朽”。新的体验取代了旧的。
百货店中已到了最后的撤退期,柜台和商品兵荒马乱。有些商家把积存已久的货品,放在一起打折。在已习惯于代购、网购的白领女性看来,许多衣服款式已然陌生。而一些阿姨大叔们则忙不迭地讲价。
在人们忙着网购的时候,“感谢上海新闻频道”,百货里某服装品牌的售货员感叹。她提到,之前一个月才做三万,而11月10日一天就做了四万。因为,许多人从电视上看到,这家曾是淮海路地标的百货,二层到五层的营业只剩下最后三天:11月10日到11月12日;而地下一层和一层要营业到12月中旬。
互联网
电视与百货毕竟是相得益彰的存在。那个只要发发季末打折传单就能引领消费、分配品牌影响力的百货商店,无疑早已一去不返。这家百货淮海店宣布关张的日子,恰在“双十一”与“双十二”前后。实体店家没有不跟随网商降价的理由。
进入告别时节,百货仍然显出勤于计算的一面,希望借网购之力促销。消费者乐得如此,两不耽误,还可以趁机比对。
百货商场曾是优中选优、精打细算的象征。Rachel在网商大促之时,为刚组建的小家庭购买生活用品,花了三千元。她盘点发现,自己能穿好几年的衣服,都是在商场里买的。她说,这些衣服之所以最耐穿,是在整座商场不同风格的各种衣装中,经过现场试穿比对选出来的。
不过,当她网上下好单之后,来到淮海路的太平洋,发现好东西已被拣光。对这个空间,她只剩大学时模糊不清的回忆。只有阿姨爷叔们,在各种纺织品中翻找能穿用的东西。有些摊位还可以讨价还价。也有人举着相机给这个商场拍照。
十年前,穷学生即便有实习、求职等需要,也只在季末促销时,才敢进到太平洋里买化妆品。而当十年过后,他们步入社会,见识过现实中真正的经济运行,再回头看时,就会意识到,这间百货无疑是“无恒产者无恒心”的例证。因为,二十年的租约终会到头,而改造升级的动力越往后越小。这使得百货格局停滞下来,不愿与其他商铺一起,去做讨好那些十年前的穷学生的事。这些人处在消费升级阶段,原应是商家最重视的潜在客户。
百货公司看起来温情脉脉,却并不负责照管任何人的记忆。
淮海路
淮海路太平洋百货是淮海路中段的重要节点。在老上海的若干记述中,从太平洋到百盛,堪称上海普通人逛淮海路性价比最高的一段。东边的店太过高端,而西边则没有什么成规模的商业。而这一段,前端和后端是几个大商场,中间是各色吃食,还有电影院等文娱场所,正好被夹在黄陂南路和陕西南路两个地铁站当中。甚至有人回忆,上海人所说的“逛马路”,逛的就是淮海路这一段。
而太平洋淮海店的关张,也呼应着淮海路中段整体的人气衰落。如今,人流一部分转到K11、新天地等,一部分注入了iapm。这是年轻一代消费升级的表现。
新旧更替,理所当然。但那些连根斩断的负面效应依然存在。一些老牌点心店,口味本已不新,且多油多糖,不但晚上九点准时关门,还不能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支付。只有些老客还照拂生意。白天的长春食品商店,阿姨爷叔队伍排得老长,不过就是打点酱菜,似乎也是与小青年处在了两个世界。而与这些国营食品店相对照的是,从淮海路国泰电影院旁边的小门脸做起的蛋挞店,如今已遍布沪上大小商圈。
原卢湾区长大的梁捷,对淮海路这一段颇有感情。且不说这里是原法租界的商业中心,不同国别、背景的人在此生活,杂陈出一段段文化史;就说日常的生活史,几十年前,梁捷外公文革被审查,每天回家,如果从长春食品商店带回东西,就说明心情还不错——这个细节对家里影响很大;而就在十几年前,这里还是城市消费时尚的源起。“现在,要是与人说‘在太平洋百货见’,会被当作是上个时代的人吧。”
女性与百货:前一个时代
正值二胎时代,母婴生意是热点。百货五楼清仓的是母婴与家居用品。这两种货品一道陈列,大约是面向年轻父母。但整个楼面却没有几个人——如前所述,三十岁上下的人,并没有养成来此消费的习惯。几个售货员对阿姨爷叔们推荐合适的床上用品。玩具和童装那边,是装得满满的货架,还有在玩手机的售货员。
堆着一群芭比娃娃的货架,基本没人去多看一眼。早在2011年,淮海路上的芭比旗舰店就已关闭。这被视为这类商业失败与时代转型的标志。但这与其说是女性主义者的胜利,不如说虚拟世界早已取代了可把玩的实体——无论如何,芭比的货架早已不合时宜,却陪着百货的业态直到最后。
相比快时尚专卖店,太平洋百货有更多拗造型的塑料模特。她们优雅地叉腿、摆手,仿佛意味着这些衣服应该在一个非日常的场合穿着,但价位却是平民化的。如果不是打折关张,这种滑稽的体面还要维持下去。
在百货商场里,年轻人回忆起,原来还有讲价这件事。“这个现在一千五,你看好的话,我给你最低价。”专柜的售货员向人推销一个枕头。能讨价还价的零售店确实越来越少。主流消费者不喜欢砍价,因为不知自己吃了亏还是赚了便宜。对有消费能力的年轻女性来说,逞口舌之利的小便宜,越发算不上过日子精明。相比之下,那些品牌形象鲜明的快时尚店,不仅不需要讲价,也不必忍受售货员的套近乎。
旧的构造
几首老歌轮流填充太平洋百货的商业空间。随着临近十点闭店,几种声音越发突出:针式打印机打印发票;柜台营业员按计算器,统计一天的营业额。
这种打印发票的声音,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容易听到。网上的交易把打印发票移至后台,发票与物品一起快递到人们手中。而每天面对面的交易,小票几乎取代了发票——如果无需报销,则不必专门开发票。但传统的百货商场仍然二十年如一日。
在每层楼面的收银台前,戴着眼镜的收银阿姨一手收钱,一手开出几张彩色票据。顾客凭着其中一联回到柜台前取货。购物顺理成章。
临近晚上十点打烊。那些最后做出决定的顾客终于掏了腰包。柜台的售货员开始清点结算一天的票据,计算器的滴滴声此起彼伏,伴随着打印发票的声音,向人展示着传统百货结算系统的构造。
临近关张的时候,生意好的柜台,每日有几万进账。这间百货商店封存着上个时代的行为模式,从中可以看见城市的商业到底走了多远。悠扬的闭店提示音终于响起,仍然温情有礼,希望顾客在此一切满意。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