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还有多少职业资格可以砍掉?
2016年12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示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草案,公示期7天,向社会征求意见。拟列入职业资格目录清单151项,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58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93项。
据统计,2014年,国家层面的职业资格共有618项。自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国务院共分7批取消433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取消的比例达到了70%。
可以说,在职业资格改革取得如此重大成果的前提下推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草案,既宣告了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职业资格改革获得了阶段性胜利,也昭示了我们国家职业资格改革即将进入升级版的新时期。
或许有小伙伴会认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的出台,当然意味着本次职业资格制度改革的圆满结束。但是,不戒想说的是,在行政许可已经形成生态体系的情况下,职业资格制度改革恐怕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
职业资格从哪里来
职业资格的源头大致可以追溯到1994年的《劳动法》。1994年《劳动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该条成为了后来在各行各业设定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尚方宝剑(法律依据)。
很快,根据1994年《劳动法》,1995年劳动部《从事技术工种劳动者就业上岗前必须培训的规定》细化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将职业资格与岗前培训挂钩,要求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就业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对擅自招用、录用未经培训和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用人单位,劳动行政部门应提出警告并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按有关规定给与处罚。据此,劳动部建立了首批试行《规定》的50个技术工种目录。
2000年3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继续强调国家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制度,用人单位招用从事技术复杂以及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工种(简称技术工种)的劳动者,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技术工种范围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据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了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90个工种。
在这90个工种中,有秘书、美发师、推销员、营业员、摄影师、装饰装修工、音响调音员、餐厅服务员、酒店客房服务员、物业管理员、计算机操作员等。也就是说,哪个小伙伴如果打算去酒店或者餐厅当个服务员,那就必须先经过培训考核,拿到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颁发的相应的职业资格证,才能实现当服务员的梦想。否则,就是无证上岗,后果会很严重。
根据《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用人单位如果招用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技术工种工作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再上岗,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2014年职业资格制度改革以来,职业资格过多、过滥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批又一批的职业资格被取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5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决定,自2015年11月12日起,对原劳动保障部《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劳动保障部令第6号)予以废止。
至此,6号令规定的那90个必须持证上岗的工种就跟职业资格证说byebye了,如果小伙伴们想干这些工种,只要用人单位决定让你干,那么你就可以干,只要客户认可你,就说明你干得好,你的技能顶呱呱。小伙伴们再也不用靠一纸冰冷的证书敲开那扇就业的大门了。
职业资格到底是什么
要想搞清楚什么是职业资格,先得说说职业资格的分类。
总体来看,我们国家的职业资格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要求“持证上岗”的准入类,主要对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职业设定,例如执业医师、注册会计师、律师等。准入类在性质上属于行政许可,要想干某个职业,必须先向有关部门的小伙伴申请考取一个职业资格证,有了这个证,才能上岗,同时也证明你具备干这个职业的技能。例如,要想当医生,就得先拿到执业医师证,否则就属于“黑医生”,涉嫌非法行医。
其二,是衡量从业技能水平高低的水平评价类,主要对社会通用性强、专业性强、技能要求高的职业设定,例如资产评估师、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工程咨询(投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等。水平评价类中,有的由行业协会负责颁发职业资格证,例如,资产评估师是由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证;有的由政府部门负责颁发职业资格证,例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是由人社部和民政部共同发证。
如果是由政府部门发证,该证书在性质上就属于行政确认,系政府部门对某个小伙伴是否具备某项技能的认定和证明,能够拿到这个证,就证明小伙伴已经具备了某项技能,有本事干好某项工作。
如果是由行业协会发证,该证书就没有政府部门颁发的证书那么“高大上”,本质上是行业协会的一种民间行为。但是,由于我们国家政府部门跟行业协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加之该证书又是政府部门发文设定的,因此,该证书的权威性还是很强的。
不管是政府部门发证,还是行业协会发证,小伙伴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只要把证书亮出来,就能瞬间证明自己具备某项技能,似乎一下子就高人一等,甚至鹤立鸡群了。当然,如果没有这个证书,小伙伴们也可以去干这项工作,只要你能想办法让用人单位相信你具备某项技能即可。
也就是说,水平评价类证书实际上是“加分项”,没有也行,有了更好,它本质上是一种证明,证明小伙伴具有某项技能,如果没有它,小伙伴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证明自己。而准入类证书既是一种证明,又是一张通行证,有了这张通行证,小伙伴才能上岗,如果没有,即使你有这个本事,你上岗了,那也属于“非法就业”。这就是两种证书的最大差异。
是学校教育太失败还是职业资格太多余
1994年《劳动法》颁布以来,我们国家的职业资格制度沿着两个路径逐步建立起来,一个路径是能够制定各行业单行法的,就在单行法中设定本行业的职业资格制度,例如,《执业医师法》设定了职业医师制度,《注册会计师法》设定了注册会计师制度。
如果未能制定各行业单行法,或者在各行业单行法中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把职业资格制度写进去的,这时候各行业往往就联合劳动主管部门以《劳动法》为依据设定本行业的职业资格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法》就成为了想要设定职业资格制度的各行业小伙伴们的最爱。
为什么要么通过单行法设定职业资格制度,要么借助于《劳动法》设定职业资格制度呢?有人说是为了提高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素质,有人说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也有人说是有关部门的小伙伴想给自己揽权,还有人说是某些群体试图通过职业资格制度创收。这些观点或许都有一些道理,不过,在不戒看来,恐怕还有两个关键原因:
一是完全没把学校教育当回事。根据职业资格制度的逻辑,小伙伴们不管是从大学毕业,还是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都需要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从而拿到就业的通行证,或者拿到自己“很行”的一纸证明。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小伙伴们辛辛苦苦上完大学或者职业技术学校,学了一身本事,也拿到了毕业证,结果有关部门的小伙伴却站出来说,你只拿一个毕业证是不够的,要想找到好工作,必须再考一个或者多个职业资格证。
这时候,小伙伴们才猛然发现,上了这么多年学,原来只是拿到了一个可以申请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资格,手头的毕业证太没用处了,居然不能证明自己有多大本事,更不能拿着毕业证就可以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这能说明什么呢?在不戒看来,要么说明大学教育或者职业技术教育太失败,没有培养出符合就业需求的人才,导致毕业证的含金量太低,所以还需要小伙伴们升级再造,继续努力考取职业资格证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或者拿到就业的通行证。
要么说明有关部门的小伙伴根本就没把学校教育当回事,或许在有关部门的小伙伴看来,你拿到毕业证只能说明你符合学校教育的标准,但是并不能说明你达到了就业的标准,你要想就业,就得再考职业资格证,否则就免谈。此刻,毕业证显得是那么的一文不值。
二是过于迷信政府配置资源。尽管现如今大家都认识到了要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前些年有关部门小伙伴的思维模式却是优先运用政府的力量配置资源。职业资格证的泛滥就是强有力的证明,不拿到职业资格证就不允许上岗就业的思路,深层含义是说只有经过有关部门鉴定认可的才算人才,才能就业,而这本质上是运用行政的力量人为提高就业门槛,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配置的结果就是,小伙伴们的就业成本越来越高。
从这两年的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实践来看,国家层面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职业资格证太多太滥了,也就是说有的职业资格证太多余了,所以花大力气一批又一批地砍掉了大量职业资格,尽量让有关部门配置人力资源的手缩回来,给市场更大的自主空间。
制定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据媒体报道,在今年11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要求相关部门,抓紧建立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向社会公布。他说:“哪些职业需要资格许可,都要明明白白列出来向社会公布。在清单之外,各部门除特殊需要外再不许新设各种资格‘头衔’。”
这次人社部向社会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草案,既是贯彻落实总理指示的有力举措,又是职业资格制度改革的关键一步。有了清单,就等于给有关部门的小伙伴装设了一个很高的门槛,小伙伴如果想新设职业资格,必须想方设法迈过这个门槛才行。
根据人社部公示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草案,清单草案中共有151项职业资格,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共计58项(准入类34项,水平评价类24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共计93项(准入类8项,水平评价类85项)。也就是说,准入类共有42项,水平评价类共有109项。可见,水平评价类的数量远多于准入类。
客观地讲,通过两年多的努力,能够把职业资格的数量控制在151项以内,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然而,如果从理想的角度思考,这份草案清单或许还有很大的瘦身空间。
既然有大学教育和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而且这些学校教育都要发放毕业证,那么是不是应当优先想办法把毕业证的含金量提高,让小伙伴们一毕业,只要拿到毕业证就能具有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呢。也就是说,原则上,是没有必要设定职业资格的,完全可以考虑将职业资格回归校园,将毕业证打造成职业资格证,让学校教育将学生一步培养成可以就业的人才,不用在拿到毕业证之后,还要去考这个证那个证。至于就业之后,小伙伴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人才标准,那就交给市场去评价吧。
当然,有原则就会有例外。唯一的例外恐怕就是涉及公共安全的职业,需要设定职业资格证,让有关部门的小伙伴再把一道关,确保这样的职业的从业人员不会危及公共安全,同时也不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审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草案,可以发现,在未来的职业资格改革中,还可以考虑逐步将清单草案中那些跟公共安全无关的准入类职业资格砍掉,至于那些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则完全可以交给市场去认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因此,制定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职业资格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或许有一天,小伙伴们选择一个喜欢的专业,经过几年勤奋的学习,拿到毕业证之后,就能靠自己的实力如愿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再也不用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在毕业之后还要去考那么多的职业资格证。这是否就是“一证走遍天下”呢?但愿是吧。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