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百年党史·雨花记忆㊳ | 长沙市郊区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021-12-13 17: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百年党史·雨花记忆㊳ | 长沙市郊区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原创 飞梦雨花 飞梦雨花 收录于话题 #百年党史·雨花记忆 38个内容

1953年,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下,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进行。农业一般经历了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几个阶段;手工业一般经历了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几个阶段;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大体经过了从低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统购包销、加工订货)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公私合营)发展的过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长沙市郊区结合实际,着力加强了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建设与改造并举的方针,大胆变革生产关系,积极发展生产,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长沙市郊区于1953年至1956年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它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把手工业个体所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使个体小生产者放弃了私有制。

手工业合作化通俗画册。

据1950年4月统计,全郊文艺、金盆、岳麓、会春4个区共有手工业工人20565人,其中男工9397人,女工11168人。主要有竹、木、铁制品加工,棕片加工,麻绳、麻袋加工,湘粉加工,织布、绣花等30多个行业。因资金周转不灵,手工业者生活无着,加之春夏荒严重,生产处于停滞状态。郊区党委、办事处组织手工业者采取以工代赈,指导生产等办法,扶植手工业生产。4个区共发展大小工厂企业129个,作坊1057家。是年,郊区乡供销社相继成立。农村所需竹、木、铁制农具,棕衣一类制品,由供销社组织“四匠”(即篾匠、木匠、铁匠、棕匠)进行加工。每年制作各种大小农具如锄头、耙头、粪桶、斗笠、禾镰、棕衣等25万多件,由供销社定购包销。在农业逐步实现集体化的同时,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成为必然趋势。

篾匠。

1953年10月,在对开展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作了思想动员和组织准备的基础上,郊区配合上级对全区手工业各种经济类型的户数、人数、产值等作了全面调查,摸清了底细。随后,将63个自然行业合并成十大行业。其中五金行业1027户,从业3788人;纺织业1143户,39076人;竹木业1828户,4113人;服装业3031户,5769人;特种业699户,3128人;湘绣业14户,4099人;文具业385户,1484人;食品业43户,187人;服务业9户,212人;其他行业1716户,2620人。至1955年9月,进行了执证登记。市郊手工业10个行业的147个生产部门,共组织各种形式的初级生产合作小组、生产合作社200多个,计3万余从业人员。

1955年11月,市委制定了《长沙市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全面规划的初步意见》;12月,决定对全市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中明确凡郊区农业兼营商品性质的手工业,由郊区负责规划,在农业社成立手工业小组;凡手工业未登记的或流动手工业工人一律通过手工业合作化道路进行改造,全面规划。

郊区党委和办事处遵照《意见》精神,制定改造的具体措施。首先成立有五金、纺织、竹木、湘锈、特种、服装、皮革、文具行业代表参加的手工业改造领导小组并组织各社个体手工业者开会,成立各社手工业领导小组,同时还成立相应的党(团)支部。其次,按季度进行改造。

个体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

第一季度集中力量将纺织业中的织布、针棉织、制线三个自然行业实行改造,发展29个社,2850名社员;在食品行业中发展13个社,17名社员;在特种行业新建1个社,发展153名社员。第二季度在五金行业新发展14个社,1516人;竹木、湘粉业新发展6个社,468人。第三季度将鞋帽、服装、湘绣全部进行改造。第四季度将纺织业中的弹棉制被业进行改造。随后,迅速组织国营部门与手工业合作社相互联系,统一归口经营,分工负责安排生产,全面平衡供销计划。

在开展对手工业改造的同时,郊区党委配合市委、市政府依照“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采用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形式,对区内为数不多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也进行了改造。

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受到鼓舞和激励,长沙市郊区再掀社会主义改造高潮,进一步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步伐。1月17日,郊区金属、竹木、皮革等十大行业分别召开会议,接受手工业者入社申请,3天内批准加入合作社人数25575人,建立高级合作社104个。至此,市区入社人数占市手工业总人数92%,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完成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月24日,全市手工业者、工人、工商业者、店员5万余人举行集会游行,热烈庆祝全市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

全国社会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

在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市委对生产合作社的建设、生产发展和生活必需品短缺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工人参加民主管理、工资分配、医疗福利等问题作出规定,同时开展了增产节约运动,搞技术革新、技术改造。郊区涌现手工业技术革新130多项,新增4000个花色品种的产品,试制成功了打稻机、喷雾器,劳动效率大大提高。手工业全行业提前17个月完成“一五”计划规定的任务。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这七年中,长沙市郊区党委和郊区办事处遵照中共中央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组织领导全区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区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全区人民已迈入社会主义。

原标题:《百年党史·雨花记忆㊳ | 长沙市郊区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