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 加拿大教育专家约翰·米勒:全人教育范式注重人的整体教育

2021-12-13 16: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双减”政策推行后,教培行业纷纷转型,这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这场改革正在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格局发生整体性变化。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促进学生道德、智力、心理、身体全面发展,让教育回归本义,是教育者和家长的共同呼声。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近年来,中国教育市场上,尤其是幼儿教育中,蒙台梭利、华德福、瑞吉欧等课程体系发展迅速,影响广泛,在其背后都有全人教育的理念支撑。什么是全人教育?有哪些好的教育思想可以借鉴?为此,记者采访了全人教育研究奠基人、多伦多大学安大略省教育研究所教授约翰·P. 米勒(John P. Miller)。

约翰·P. 米勒受访者/供图

01

全人教育是对人的整体教育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在1988年出版的《全人课程》一书,与《全人教育评论》杂志的创刊一起被视作全人教育研究领域的开端。基于此,全人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米勒:全人教育就是要让教育符合自然的基本现实。自然的本质是相互联系和动态的,我们可以在原子、有机系统、生物圈和宇宙本身中看到这种联系。不幸的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世界一直强调区隔划分和标准化,其结果就是碎片化。这种碎片化体现在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社会分裂、自我分裂,以及缺乏共同的意义感。在教育系统中,同样存在碎片化的现象,如我们把知识分成科目、单元和课程,学生通常看不到这些学科之间的关系、一个学科内的事实之间的关系、学科与生活的相关性。自然是动态的、相互联系的,而我们的教育系统是静态的、支离破碎的。

因此,我把全人教育定义为对人的整体教育,包括身体、心灵和精神。全人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看到事物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这是人活于世发展智慧和同理心的方式。我们的教育需要让学生把自己视为更大整体的一部分,专注于宇宙万物的相互联系,叩问人类最深层的心灵与自我是如何同宇宙的展开联系在一起的。全人教育是一种教育范式,而不只是一种教育方法,它包括多种教学方法:传导性学习、交换性学习和转换性学习。

传导性学习涉及一种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信息流动,重点在于积累事实信息和基本技能。交换性学习的特点是让学生和教师进行更多互动,重点是解决问题和发展认知技能,有利于学生研究广泛的问题。转换性学习旨在让学生和所学主题之间建立重要联系,并通过讲故事等艺术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内心生活。我希望教育者把这三种教学导向作为整体性学习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以其对各种类型的学习和课程分类。

02

全人教育的历史演变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介绍一下全人教育出现的历史背景以及现在的实践应用。

米勒:全人教育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使用不同的词汇描述全人教育。在教学和学习实践方面,美洲土著民早就看到了世间万物是如何相互联系的。中国的道家学说认为,道是关于个体和万物如何相互联系的一种描述。道可以帮助人们利用自然来指导生活,鼓励孩子观察自然、尊重自然。全人教育吸收了这些想法,反对采取机械化方式来生活或进行教育,而是致力于培养冷静、真诚、简单生活的价值观,并把沉思冥想作为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体而言,全人教育融合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和原则,包括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和约翰·亨里希·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等思想家,以及19世纪美国先验论者的一些观点。而20世纪兴起的华德福教育和蒙台梭利教育的最初愿景,也是践行全人教育理念。其创始人鲁道夫·斯坦纳(Rudolf Steiner)和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关注孩子的整体发展,其中就包括精神层面。我非常欣赏蒙台梭利学校里关于宇宙的解释,它帮助学生将自己视为宇宙的一部分。

全人教育是一个相当新的理念,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北美形成一个被公认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它的出现是对当时主流教育世界观(通常被称为“机械论”或“笛卡尔—牛顿”世界观和“教育的碎片化、简单化”)的一种挑战。今天,全人教育不断被人们所熟知,我们看到商界、医疗界、政府、教育等领域都在越来越多地采用整体视角。

03

全人教育重视精神性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看待全人教育与进步教育、人文教育等其他教育理念的关系?

米勒:在全人教育之前,有人文教育、融合教育和情感教育。我对这些都很感兴趣。我的第一本书是1976年出版的《人性化的课堂:情感教育的教学模式》。该书就是关于情感教育的。融合教育关注的是认知与情感的衔接。情感教育主要是指通过教育促进情感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和阿贝·马斯洛(Abe Maslow)对我影响很大,因为他们的研究不同于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心理学。他们关注的是人的善和潜力,这也是我研究全人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我认为,全人教育源于人文主义教育以及进步教育的一部分。全人教育是一种联结儿童(child-connecting)的教育,而非进步教育倡导的以儿童为中心(child-centered)的教育,因此,其与人文教育的关联性更大。全人教育与其他教育范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对精神性的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报》:如何在实践中体现全人教育的精神性呢?

米勒:这里说的精神性是广泛的、包容的,与任何特定的信仰或信条无关。精神性强调我们每个人都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精神性的重点在于关系。这些关系包括线性思维与直觉之间的关系、心灵和身体的关系、各个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区之间的关系、人与地球的关系等。在整体课程中,学生认识这些关系,并学习如何使用必要的技能在适当的场景中转换关系。

在教学场景中,精神性是通过老师的关爱传达的,包括艺术创作、正念练习、写日记等具体的实现方式。我把一些与培养精神力相关的课程统称为“内在生活课程”。

04

全人教育三个原则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提出了全人教育的三个原则,包括联结性、包容性和平衡感。请您具体解释一下。

米勒:全人教育的核心是追求个人和社会的持续成长。概括来说,它涉及联结性、包容性和平衡感三个原则。具体来说,联结性是指学科之间的联系、学校成员之间的联系、他人与自我的联系。例如,学习时可以围绕主题进行整合。拿个人身份认同这一主题来说,学生可以从文学、历史、艺术、音乐甚至科学等方面进行探索,打破学科壁垒,做到知识的统一。

关于包容性,诗人卡尔·桑德伯格(Carl Sandburg)曾说过,英语中最糟糕的词是“排除”(exclude)。在全人教育理念里,我们希望学校和教室接纳不同种族和不同能力的学生。因此,我们需要广泛的教与学策略,如我上述提到的三种学习法。从全人教育角度来看,教育工作者应该平衡这三种方法。再如,在传统主义者和进步主义者的争论中,或者在整体语言学习和自然拼读的倡导者之间,全人教育者并不偏袒任何一方。相反,他们寻求一个包容的框架,推荐教师使用多种方法。如果一名老师只专注于一种学习方式,那么孩子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如果老师使用三种方法,学生就能在这些学习形式中发展出一种节奏,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另外,我们的课堂必须在各种学习重点之间找到平衡,如个人学习和团体学习、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内容和过程、学习和评估。受让·皮亚杰(Jean Piaget)等发展心理学家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的教育工作者强调学生如何学习,就出现了诸如开放教育、主动学习和课堂学习中心等实践活动。但当时的学校并不强调对学生的评估,因此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有必要提高课堂的学术标准。今天,天平又向另一边倾斜。我们似乎更关心通过考试来检验孩子学到了什么,而不是重视学习过程本身。从全人教育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平衡学习和评估,而非偏重其中一方。

05

全人教育应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对全球教育改革趋势有什么看法?全人教育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米勒:我在教育行业已经工作50多年,我看到人们对全人教育的兴趣越来越大。在许多国家,人们日益重视儿童的福祉及其心理健康水平,这也增加了人们对全人教育的兴趣。全人教育的目标包括幸福感、智慧、同理心、使命感和其他基本技能的养成。成功的教育可以创造一个让儿童茁壮成长的环境,使其成为对社会和地球健康作出贡献的完整的人。

近年来,芬兰教育备受关注,它的体系包括了进步教育和全人教育的观念,可以说是最接近全人教育理想的。然而,即使有这么多的宣传,很少有国家真正效仿芬兰模式,改变教育制度任重道远。

目前来看,很少有国家将全人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焦点,但是我认为,认真搞好全人教育改革很重要。我们需要更多有爱心、同理心和教育热情的教师加入全人教育。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我相信爱和同理心是人类的天性,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它们就会自然产生。

原标题:全人教育范式注重人的整体教育——访全人教育研究奠基人、加拿大教育专家约翰·米勒

原标题:《专访| 加拿大教育专家约翰·米勒:全人教育范式注重人的整体教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