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美育不是为了升学和考试而设的课程

张惠娟/微信公众号“人民政协报”
2021-12-12 22:54
中国政库 >
字号

“美育是无形的,却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根本性的教育,是心灵的教育;还应当是超越功利的、不是为了升学和考试而开设的一门课程。”在12月11日举行的以“面向未来,向美而行”为主题的“第二届东钱湖教育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这样谈美育——

中国美术馆长吴为山 资料图

美育,其实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概念。它跨越人的心灵,教育人成长,从而树立崇高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世界观。在今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新人的时代任务下,美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美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形式,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所有人提高自己人生价值、提升自己精神境界、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一种自我化育的方式。

人之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通过原始先民们的那些岩刻及雕塑,以及他们在洞坑里的绘画作品,我们就知道,他们早就用心中的形式美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还有原始的舞蹈、原始的音乐都是这样的。从劳动的号子到音乐,就是一个从自然的形态升华到艺术形式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所以,创造美的过程中,既是一个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提炼升华的过程,更是一个把自然界变成一个主观的美丽新生世界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对美的认识,就是对人类自身价值认识。我们回眸人类所走过的路,在每一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的先辈们都用美的信仰和美的情感来创造出美的符号。

谈美育,首先就要梳理什么是美,美在人们心灵中的重要意义,美对跨越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提高其生活品味的意义所在。所以,我认为,美是一种生命的血液,它应流淌在每个人的血脉里。

要使全民美育水平不断提高,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用好公共文化资源,熏陶培育孩子的兴趣潜能。

人生最早的体验美、接受美其实从儿童甚至婴幼儿时期就开始了。音乐、色彩对孩子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从学龄前儿童开始,我们要积极地鼓励孩子们去涂鸦、去表达,不要用成人的审美观点来束缚住孩子们的想象力。因为人,总是有一种本能、一种潜能和一种才能。从儿童期开始,我们就要注重孩子潜能的发挥,注重孩子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重孩子才能的发展及能力的提高。但这需要让孩子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多看、多了解、多观察,所以家长要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也要善于让他们去观察各种各样的事物,特别是有机会要带他们到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社会公共文化设施里去浸泡熏陶学习。

中小学校长一定要认识到,美育,不仅仅在校园里,不仅仅在教室里,它还在社会广阔的大课堂上。所以,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更是要充分利用好学校所在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要把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作为美育课的实施之地。因为,孩子进入美术馆、博物馆,就如同进入一个美丽的世界里面去。所以,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应做好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工作,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成长环境。

另外,在中小学阶段,老师在美育的课堂上不能仅教孩子们美的理念,还要教会他们掌握表现美的方式。因为,一旦一个人掌握了表现美的方式后,他就对美的创造和美的发现有了浓厚甚至更加强烈的兴趣了。

用好教材公益广告等育人载体,掀起全民感受美的热潮。

没有符合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循序渐进的美育教材,美术教育就没有依托。教材的编写,要强调其经典性。教材是榜样,所以我们在编写中小学美育教材的过程当中,要加强经典美术作品进教材;教材中要增强文化自信,要把中华民族伟大历史上的典范之作编入教材;还要重视民间艺术中普通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智慧及那种创造的精神,通过适当的代表性作品体现在教材中。

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的优秀文化品质。这些优秀品质不仅仅在美术作品中,也通过文字的美,体现在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渗透在文字作品中仁人志士的家国情怀里。所以,我们还要不断地以各种诗歌朗诵会、读书会等的方式,在全社会兴起一个全民感受美的热潮。

同时,相关宣传部门也要用好街区社区小区公益广告的载体,将之作为宣传弘扬美,特别是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美的良好途径。让那些优秀的、典范的艺术作品的图像能在街区的公益广告上不断出现,这对青少年及对于整个社会来讲,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而这种美育和我们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是融合在一起的。

所以,美育,应当是超越功利的、不是为了升学和考试而设的一门课程,我们要在全社会的里里外外多方面形成一种美育的氛围。

要让美成为一个民族文化中最强的力量,让崇高的美、理想的美、高雅的美以及那些饱含着一代代艺术家们对时代、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那种深爱的美,渗透到我们的社会中,渗透到我们的血液里,渗透到我们所有的青少年儿童的心灵世界中去。

(本文根据现场发言内容有所整合,原题为《吴为山:美育应是超越功利的,不是为了升学和考试而设的一门课程》)

    责任编辑:蒋子文
    图片编辑:胡梦埼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