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董明珠谈个人入股银隆:愿投入所有资产,能让雾霾天少一半

澎湃新闻记者 张枭翔 张宁
2016-12-15 18:57
来源:澎湃新闻
10%公司 >
字号

12月15日下午,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出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新能源、新动能、新价值”中国制造高峰论坛。澎湃新闻记者 张宁 图

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失败,董明珠打算自己入股了。

12月15日下午,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出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银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新能源、新动能、新价值”中国制造高峰论坛时透露,她个人已经投资珠海银隆,并且表示她决定投资珠海银隆,不是因为(投资珠海银隆可以)盈利、牟利,她是“希望支持这个产业(编注:指新能源汽车)快速地发展”。

董明珠表示,她愿意拿她所有的资产投入到珠海银隆里。

澎湃新闻从中集集团获悉,中集集团下属企业、董明珠个人、北京燕赵汇金国际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5家单位或个人共同增资30亿,获得珠海银隆22.388%的股权。其中,中集集团下属企业增资2亿元入股珠海银隆,占比约为1.5%。王健林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透露万达集团投资5亿元入股珠海银隆。

董明珠特意表明,她投资了银隆,不是因为格力收购不成功,她就妥协了。而是因为她看好了这个技术,“更重要的是看好了它给我们中国乃至于世界带来的环境保护。”

董明珠称,她相信“从今天开始,全中国都用了银隆新能源电池,我们的雾霾天气少掉一半”。

董明珠还表示,(客户)用了银隆(新能源)车,十年保证你不(用)换(车)。“电池坏了是我的,没人敢跟我站在一起喊这句话,这就是中国骄傲。”董明珠称。

在12月10日上午举行的“2016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开幕式上,董明珠在演讲中表示,“我们收购珠海银隆失败了,但我宣布新能源汽车我董明珠一定会做。”

11月16日,格力电器(000651)突然公告宣布,公司于 2016 年 11 月 16 日收到珠海银隆发出的书面告知函,被告知调整后的交易方案未能获得珠海银隆股东会的审议通过,珠海银隆基于表决结果决定终止本次交易。鉴于此,公司决定终止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宜。

董明珠认为,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失败,“确实有一点令人遗憾。”

董明珠“澄清”了格力收购银珠海银隆失败并非股东反对,“我在这里跟大家声明一下,那天股民表态的时候,现场99.9%(的股东)都通过了。尽管大家认为这个收购价格高了一点,认为不太满意,但是他们认为这项技术是无可质疑的。我们是一个突发事件,一个偶然的事件,使这次收购失败了。”董明珠表示。

董明珠还表示,她要让银隆电池为中国乃于世界服务,“我相信很快就会实现,虽然我们现在造车的产能有限,但是我们要加快速度,建立新能源电池的生产基地,让中国所有造车的企业都转换到新能源的代,用上我们新能源(汽车公司)为你配的电池。”

以下为董明珠在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的演讲实录: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刚才在下面首先听到很多专家,还有专业的、关乎到新能源的官员都发表了精彩的讲话,我听得热血沸腾。但是刚才听了魏总的讲话,不知道怎么回事,心里有一种酸酸的、苦涩的味道。他带着一种激动的心情,又带着一种委屈的心情在展示、在诉说。而且他口口声声在讲,我不要占用董总的时间,但是他早已超时,把我的时间用完了,但是我非常地理解,因为我们经历过。其实魏总的讲话更多是他内心的委屈,本来我想讲的话他基本讲完了。那我就讲格力收购银隆当时是强强联合,一个互补的发展。特别是我们国家发展到今天,我们回头看的时候,我们更多是因为缺乏技术,因为用人民的身体健康做代价,破坏环境,来实现我们的产业发展,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个事情。今天为什么提出供给侧的改革?就是我们看到了问题的所在。所以我们现在用新技术、用科学的技术,利于人类环保,能够生存的技术才是我们最有价值的技术。

当然,刚才魏总说格力收购的原因没有成功,是一些小股东。我在这里跟大家声明一下,错。那天股民表态的时候,我们现场99.9%多都通过了,尽管大家认为说这个收价高了一点,认为不太满意,但是他们认为这项技术是无可质疑的。我们是一个突发事件,一个偶然的事件,使这次收购失败了。我认为最受到损失的,不仅仅是我们格力股民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对国家,我们在这个新的时期,我们要想超越世界,引领世界。新能源的发展我们过去中国最传统的一句话就是“弯道超车”。什么传统产业、什么先进的产业,我认为这句话是传统语言。但是新能源改变了这句话,我们是在一个起跑线上“超车”。所以说本来我也是怀着很激动的心情想上来发表一番演说,但是现在我不想说了。因为魏总已经把他技术的特征,以及中国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讲得清清楚楚。

事实上,我们大家都认为格力占了银隆的便宜,错!我们格力有模具,有自动化装备,谁愿意给这个平台给你去体验、去实验?我们格力搞模具、新能源仅仅就是三年的时间,但是新能源因为格力要跟它合作,所以敞开这个大门,所有的模具给格力看,所有生产线的自动化装备由格力为它配套。这是多大的支持,我们在一个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有感恩的心,我们感恩别人给我们带来的机会,不要老是看到我们给别人机会。这个时代是一个包容的时代,是一个共赢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共享的时代。不仅仅是如此,我们这个空调号称是世界第一企业,我们是引领了这个技术,引领了这个行业的企业。但是电动车的空调谁敢用?银隆给了我们机会,而我们在这次合作的过程当中,遭到了否决。确实有一点令人遗憾,有人说过董明珠收购没钱怎么办?我说收购了我要付出更多,我要拼命地干。收购不成功,我就少干,但是我对银隆的合作和支持绝不停步。

所以,今天就出现了我愿意拿我所有的资产投入到银隆里面去,因为我看到它是未来对我们中国制造将起到成为中国制造强国之梦的一条必经之路。其实刚才我特别激动,我看到未来的市场,但是市场属不属于银隆,还要看银隆的技术。如果我们的技术不好,所有人即使说支持你也没有用。所以当一个人能够成功的时候,你要记住,你永远是尊重别人,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银隆今天技术虽然已经在世界是领先的地位,但是它不会停下脚步。我认为格力空调永远引领这个行业那不是一句空化,你要不断地付出、不断投入、你要不断地创造新的技术,而银隆也是一样。刚才讲的几个最精彩的爆炸点,你装了银隆电池,认为家里不会出现这个现象,这就是贡献。

所以,我们每一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把你的对象,也就是说你的用户,给他们最基本的是安全。如果我们连这一点都不敢承诺,你凭什么说你的技术先进?你凭什么让别人用你的产品?我们最近看到了,就算有人想买电动车,但是仍心有余悸,就是怕起火。你有没有想过一个电池用三年就换了,当你用三十年再换,你的二次成本是多少?有些根本不是消费者想的,就是企业想的。我们格力电器发展也需要电池,因为我们在过去的几年已经看到了未来的需要,那就是智能。在智能的家庭里面必不可少的就是电池,这个储能电池不解决,我认为整个智能家居是很难以实现或者实现完美。当时我买了日本的一个混合动力车,我今天在这儿说话有点不客气,那个虽然有进步,但是我认为在概念上来讲有一点混迹。我们90%甚至于更多依然靠传统的汽油来让这个汽车跑起来。仅仅只有10%的可能性用这个电池的时候,这个电池能用多久呢?三年不到你就要换一个电池,换一个电池就要一两万块钱。我认为它是不是最先进的呢?应该打一个问号。后来特斯拉出来了,我买了一个特斯拉。大家说特斯拉很牛,但是我后来发现特斯拉电池不是钛。而且我用了这个特斯拉电池三年不到就换电池了。但是我今天在这里投资了银隆,我今天在这里代表银隆说一句话,你用了银隆车,十年保证你不换。电池坏了是我的,没人敢跟我站在一起喊这句话,这就是中国骄傲。我们中国一定有能力在过去落后的产能、落后的技术、落后产品的状况下奋起直追。在未来的五年当中,我们相信像银隆这样的追求技术、挑战自我的企业会不断地涌现。中国一定能实现中国制造强国之梦,我们中国制造一定能够因为我们的技术改变这个世界。

所以,我今天在这里也不想再多说,但是有一点我还是要告诉大家,因为我投资了银隆,不是因为格力收购不成功,我就妥协了。而是因为我看好了这个技术,更重要的是看好了它给我们中国乃至于世界带来的环境保护。大家今天讲难得有一个蓝天白云,我们在这里开一个新能源大会,是这么地巧合,那是天意。我相信从今天开始,全中国都用了新能源的银隆电池,我们的雾霾天气少掉一半。当然我也很开心,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网红”的帽子戴在我的头上,收购时代董事长罢免,再加上社会上各种不同角度对董明珠的描述。有人说董明珠你压力大吗?今天下面有人问董总你怎么受?我觉得这些东西都压不垮我们,压垮我们的是我们的内心。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我们的生存、我们活着的价值已经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因为我们的存在,因为我们能让世界改变。所以我也特别高兴很多不认识的人,因为我的电话在全中国各地公开的,像雪花一样各种短信飘给我的时候,那时候真的让我感动。我现在已经轻易不流泪了,特别是那些短信发给你的肺腑之言才能让你流下眼泪。

今天我决定投资银隆不是因为盈利、牟利,我是希望支持这个产业快速地发展。同时我也非常感谢王健林董事长,感谢中集的董事长,也感谢其他人,他们坚定地信任我。刚才魏总讲没有做尽职调查,因为我们不应该只看它的过去,我们应该看它的未来。既然他们那么信任我,我没有理由辜负他们的信任。所以最后一句话,我要让银隆电池为中国乃至于世界服务,我相信很快就会实现,虽然我们现在造车的产能有限,但是我们要加快速度,建立新能源电池的生产基地,让中国所有造车的都快速地转换成传统的产业,转换到新能源的时代,用上我们新能源为你配的电池,谢谢大家。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