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涂防晒霜能防止皮肤癌吗?
【编者按】
现代人每天都面对着花样繁多的加工食品。一方面,它们可以随时随地填饱我们的肚子,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但另一方面,长期食用这样的食物,也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隐患。而加工食物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物质可能影响我们的身体,比如添加剂、防晒霜、清洁剂。我们每天都要防晒吗?自制的清洁剂是不是更安全?面对新闻资讯中的研究成果,我们应该全盘接受,还是置若罔闻?本文摘自《食物冷知识》一书中关于防晒霜的部分,澎湃新闻经中信出版集团授权发布。
防晒霜真能防止晒伤吗?
它可以降低皮肤被晒伤的风险,这一点毫无疑问。市面上出售的任何一款防晒霜都需要外用于皮肤上,SPF值也是通过实地观测和计算得出的结果。
但说到皮肤癌,情况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皮肤癌有两种基本类型——黑色素瘤和非黑色素瘤。大多数皮肤癌都是非黑色素瘤,它又可以细分为鳞状细胞癌(SCC)和基底细胞癌(BCC)。基底细胞癌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而且很少扩散,与之相比,黑色素瘤更加凶险。只有一小部分皮肤癌患者得的是黑色素瘤,但黑色素瘤是导致大部分皮肤癌患者死亡的罪魁祸首。
我们都知道阳光暴晒会引发皮肤癌,但问题在于,使用防晒霜能否预防这种疾病。我们凭直觉判断,似乎是可以的,因为防晒霜能吸收导致晒伤的紫外光子。然而,正如癌症研究者约翰·迪乔凡纳(John DiGiovanna)所说,“防晒霜不是刀枪不入的盔甲。一旦遇到过量的日照,它就抵挡不住了”。这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允许制造商在商品宣传中使用“sunblock”(隔离性防晒霜)一词的原因之一。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光子的能量级不同,它们对皮肤的影响也不同,而不同的防晒霜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阻挡不同能量级的光子。
这种说法有点儿笼统。下面我们仔细分析一下。
1932年,在第二届哥本哈根国际光学大会上,物理学家粗略地将紫外线划分为UVA(长波紫外线)和UVB(中波紫外线)。皮肤科医生据此解释道:
UVA会催生皱纹(及引发癌症)。
UVB会造成皮肤晒伤(及引发癌症)。
早期的防晒霜能够大量吸收UVB光子,但吸收UVA光子的效果不佳。你可以把这样的防晒霜称为“窄谱”产品。窄谱防晒霜可以有效阻挡UVB光子,但为了防止更大范围的太阳光子的攻击,我们还需要阻挡UVA光子。于是,防晒霜的说明书上出现了“广谱”字样。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允许SPF值大于或等于15且通过广谱测试的防晒霜在说明书中标注这样的功效:“可降低暴晒引发皮肤癌的风险……”但他们的依据是什么呢?
尽管承认这一点有些尴尬,但截至目前,确实只有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对防晒霜能否降低皮肤癌发病风险进行了测试,而且这项试验的主要关注点是非黑色素瘤。这项研究发现,防晒霜的使用并没有降低鳞状细胞癌或基底细胞癌的发病人数,但它减少了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尽管这不是你期待的铁证,但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这项实验是在20世纪90年代完成的,也就是说,它使用的是老款防晒霜,技术比较落后。倘若我们使用最新款的防晒霜重新做试验,结果可能大不相同。第二,他们在试验过程中没有禁止对照组受试者涂抹防晒霜,因为那样做有违伦理道德。对照组受试者可以涂抹防晒霜,只不过他们的用量比另一组少。如果禁止对照组受试者涂抹防晒霜,我们或许能看到更显著的结果。
防晒霜能降低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吗?相关证据依然不充足,迄今为止只进行了一项关于成人黑色素瘤的随机对照试验。这项试验和几项前瞻性队列研究都表明,防晒霜确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关于黑色素瘤发病率的数据存在一个悖论:尽管世界范围内有很多白人都使用了防晒霜,但白人的黑色素瘤发病率并没有下降,甚至有显著上升的趋势。如果防晒霜能预防皮肤癌,为什么黑色素瘤的发病率还会上升?
对此,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白人比以前更喜欢晒阳光浴,把皮肤晒黑。虽然他们使用了防晒霜,却比过去受到了更多的日光照射。
法国人菲利普·奥蒂尔(Philippe Autier)提出了另一种可能的解释,但他的说法也存在争议。奥蒂尔认为,喜欢日光浴的白人在使用防晒霜之后,实际上增加了紫外线的接触量。白人想把自己的皮肤晒成棕褐色,但又不想被晒伤,所以他们会使用防晒系数超高的防晒霜。恰恰因为他们没有被晒伤,所以他们在阳光下待的时间就会超出身体的极限,奥蒂尔认为这可能是导致黑色素瘤发病率上升的元凶之一。
奥蒂尔认为防晒霜很可能会让人忽视来自生化专业人士的警告:“不要长时间晒太阳!”他甚至认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给出的反复使用防晒霜的建议“可能会造成防晒霜滥用”。
那么,作为防晒霜消费者的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防晒霜研究专家布莱恩·迪菲(Brian Diffey)指出,种种说法让我们“进退两难”。一方面,关于防晒霜可以预防皮肤癌的支撑性证据还不如新型抗癌药的数量多。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太阳光子会引发皮肤癌,也知道人体无法应对过量的日光照射。最好的做法就是避免接触紫外光子。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像吸血鬼一样完全避开阳光?绝对不是,人体需要一定量的紫外线合成维生素D。而且,有时候晒太阳的感觉妙不可言。
如果你出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在阳光下待很长时间,你要涂抹防晒霜吗?
当然要,防晒霜可以减少紫外光子与皮肤分子的相互作用,降低患皮肤癌的风险。
最后一个问题是,你应该日常也涂抹防晒霜吗?这个问题有点儿复杂。
防晒霜的化学成分对人体有害吗?
如果你对这些成分不过敏,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不会产生即时的危害。如果你三十年如一日地涂抹防晒霜,又会怎样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防晒霜中最常见的活性成分:氧苯酮、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奥克立林、氧化锌和二氧化钛。氧苯酮也叫二苯酮–3,它可以渗透皮肤,进入尿液、母乳或血液,并被人体当作激素。对于接触氧苯酮和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的雄性动物,它们的精子数量通常低于平均水平,精子异常率较高;接触氧苯酮的雌鼠则会出现月经紊乱的问题。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氧苯酮水平较高的青春期男孩的睾丸激素水平明显较低。另一项针对不育男性所做的研究表明,高浓度的二苯酮与不育之间存在联系。如果这还不能充分说明问题,你可以看看下面的结论:经证实氧苯酮会破坏珊瑚幼虫的DNA,导致珊瑚白化和死亡。2019年,夏威夷明令禁止使用氧苯酮和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美国户外用品连锁店也承诺到2020年停止销售含有氧苯酮的防晒霜。
千万不要误认为,只要不使用含有氧苯酮或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的防晒霜,你就可以远离危险。根据网络信息,在美国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13种紫外线吸收剂中,有8种已被证实会影响男性精子细胞的钙信号的传输。胡莫柳酯是一种能促进皮肤和血液吸收除草剂的紫外线吸收剂。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已被证实会降低雌性幼鼠的运动活性,4–甲基苄亚基樟脑则会损害雌性幼鼠的肌肉生长和大脑发育。
如果你觉得用金属氧化物替代防晒霜中的氧苯酮、阿伏苯宗等成分,会让你逃过一劫,不妨看看以下内容:经证明氧化锌和二氧化钛的纳米颗粒会损害大鼠的空间认知能力;它们会损害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增加活性氧的数量;它们会减少鱼类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它们会降低蜜蜂的脑容量;它们会降低人类脑细胞的存活率;它们会增加雄性小鼠海马的氧化性损伤;它们会缩短斑马鱼的孵化时间,增加畸形率。
另一种常见的防晒成分对羟基苯甲酸酯也被证实会扰乱内分泌系统,增加生殖毒性风险。氧苯酮、二苯甲酮–4、阿伏苯宗、甲氧基肉桂酸辛酯、水杨酸盐和奥克立林都与接触性过敏有关,甲基异噻唑啉酮在2013年被美国接触性皮炎学会列为“年度过敏原”。正如健康博客作家希拉里·彼得森(Hillary Peterson)所说,“防晒霜的芳香气味之下隐藏着5000 种不同的化学成分(包括类激素、激素干扰剂邻苯二甲酸盐和人造麝香)”。一旦接触紫外线,它们就会导致细胞损伤或死亡。
我们再来看一下视黄醇棕榈酸酯及其化学近亲视黄醇乙酸酯、视黄醇亚油酸酯和视黄醇。“视黄”一般与维生素A相关,维生素A是人类生存必需的维生素。早在多年前,化妆品制造商就已经开始在防晒霜(以及抗皱面霜、乳液和粉底)的配方中添加这类成分,因为维生素A是一种出色的抗氧化剂,研究表明它具有抗皱功效。遗憾的是,维生素A摄入过量会导致肝损伤、指甲变脆和脱发,还会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和胎儿骨骼发育缺陷。维生素A的毒性主要表现为:当它涂抹在皮肤上并受到紫外线照射时,它会显著增加小鼠皮肤肿瘤数量和损伤。2010年,公益组织环境工作小组对500种防晒霜进行了检测,其中超过40%含有维生素A。截至2019年,这一数字大约下降了13%,但有些防晒霜中依然含有维生素A。
2019年年初,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一份标准修订书,指出目前在售的防晒霜含有的12种成分(包括氧苯酮和阿伏苯宗)可能没有公认的那么安全、有效。
“可能没有公认的那么安全、有效”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关键之处在于“可能没有”,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借此公开承认它没有足够的数据来判断这12种成分是否安全有效。
这种状况显然很尴尬。但不可否认,人们已经彻底改变了防晒霜的使用方式。以前,人们只会在去海滩度假的时候涂防晒霜,也许每年只涂几周。而现在,各大化妆品公司、百货商店几乎默认防晒霜是一种日常护肤品,一些皮肤科医生更是建议每天涂抹防晒霜。这意味着,我们通过防晒霜摄入的化学成分比以前多得多。
货架上摆放的那些防晒霜看上去无害,但实际上包含了令人担心的成分。当你到药妆店购买防晒霜时,下图可以帮你权衡必须考虑的各种因素:
买这么一件小东西竟然需要考虑这么多因素!
当然,是否使用防晒霜只是人们需要做的1572种日常选择中的一种,其他选择还包括吃什么食物,呼吸什么样的空气,或者涂抹什么类型的化妆品等。
我们偏离本书的主题——食物已经太远了。接下来,让我们言归正传吧。
《食物冷知识》,[美]乔治·扎伊丹著,王芳、马冬梅译,鹦鹉螺|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10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