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浸入式戏剧《不眠之夜》上海版测评:和纽约版质量一样好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2016-12-15 17:13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在全球范围创造了一种新的观演关系,革命性地颠覆了传统演剧方式。《不眠之夜》其实更像是一场秀,或者是一场梦。观众到这里来,是来体验、感受和“玩”的。

《不眠之夜》剧照

12月14日晚,上海版《不眠之夜》终于在朋友圈一片刷屏中正式首演了,这也是该作品的亚洲首演。而此前的两个星期,这部世界上最著名的浸入式戏剧已经在北京西路1013号全新改造的“麦金侬酒店”预演了两个星期。也因此,首演刚刚才揭开面纱,网上的各种攻略已经铺天盖地。

很多人关心上海版《不眠之夜》究竟怎么样,其实更想问的是比起纽约版怎么样。作为一个看过两个版本的观众,可以负责任地说,在制作水准上,几乎一模一样。

而事实上,一个有了各种攻略版本的戏剧,从本质而言,已经不再是一部单纯的戏剧或者演出。《不眠之夜》在全球范围创造了一种新的观演关系,革命性地颠覆了传统演剧方式。也正如此次上海版的联合制作方之一上海文广演艺集团(SMG Live)所定义的,《不眠之夜》其实更像是一场秀,或者是一场梦。观众到这里来,并不是单纯来看什么,而是来体验、感受,或者,干脆就是“玩”一个晚上。

也因此,不能用好看不好看来评价这部作品。如果一定要总结一下观剧感受,那么,上海版《不眠之夜》,真的很好玩。而且,随便怎么玩都可以。随便玩几遍都不会觉得无聊。

你可以从头到尾拼命小跑追演员看剧情,也可以一个人茫然无助地在有点惊悚的场景里到处乱晃,还可以被一对一地拉进小黑屋和演员面对面互动,以及跑进上百个房间打开所有3000多个的抽屉暗门把所有的道具玩一遍。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毫无准备地被扔进这个有点神秘惊悚的场景,懵圈并惊惧地看到一半,不知所以地离开了那里。

从探索玩乐的角度来说,有没有攻略是完全不同的体验,也是不同人的偏好。如同旅行一样,有人喜欢按图索骥,有人喜欢天马行空。如果是一个深度细节控或者全盘掌握控,那么认真看完攻略再去观剧,大概会有值回票价的感受。然而要想真正体验《不眠之夜》革命性的观剧方式,两眼一抹黑地走进这个有5层楼的神秘建筑,随心感受随机发现,或许是更适合“浸入式戏剧”的体验方式。

《不眠之夜》剧照

“没有所谓正确的观剧方式,每个人的感受都与众不同。”这是《不眠之夜》这一演出形式的创造者,英国Punch drunk剧团的艺术总监菲利克斯·巴雷特(Felix Barrett)对作品的总结。

事实上,无论看演出前攻略研究得有多详细,看一遍《不眠之夜》都不可能掌握到所有细节,也未必能真正看懂全部剧情。因为“剧情”这东西,在这个作品里,真的很不重要。所谓的《麦克白》故事,只是其中的主线,而各种副线其实并无关情节,正如纽约版加入了希区柯克,而上海版则加入了二三十年代老上海的元素。

作为联合制作方,菲利克斯·巴雷特全程参与了这一次上海版的创作和制作。在他看来,《不眠之夜》最重要的一点是“气氛的营造”。所以,这部作品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氛围展开,无论是布景、道具、灯光、表演,都希望让观众能够真实地进入一个不真实的世界。也因此,看《不眠之夜》,只要甩开现实尽情进入这个氛围,感受其中的一切就好。

《不眠之夜》剧照

上海版的制作并不是纽约版的单纯复制,经过了5年的时间,加之这一次建筑空间的不同。Punch drunk和上海文广演艺的制作团队希望这是一个比最初的波士顿版以及成熟的纽约版更高的3.0版本,也是一个“改进版”或者“增强版”。

最后的上海版确实在制作水准的还原度上让人大感惊讶。中英双方制作团队经过六七个月的施工改造和场景布置,以电影级别的丰富细节创作了这部《不眠之夜》。而浸没式戏剧最重要的“动线设计”,也在不断完善之中。制作方表示,希望这是一部不断生长中的戏剧,观众每一次来都会有新的体验。

对于一切好奇并翘首以盼的观众,如果还没有买第一轮演出票,那么可能只能等到明年三月份了,因为首轮开票的60余场演出已经全部售罄。

揭秘幕后;不仅仅是做了一部戏,更是盖了一栋楼

上海版《不眠之夜》无论从制作体量还是精细程度上,都是戏剧作品中十分罕见的,按照Punch drunk的说法。“同时创造两个世界。一个是宏大的剧场;另一个是十分微观的,如同电影场景的细节的世界。”

在上海实现这样两个世界的构建,制作方前后只花了将近六七个月的时间,原有烂尾楼的改建、以及所有的硬装软装和戏剧层面的布置,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完成。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也是这一版《不眠之夜》的制作人马晨骋笑称:“做这个项目,我们不仅仅是做了一部戏,更是盖了一栋楼。这个工作量也是我们之前没有想到的,如果真的想到了,可能就打退堂鼓了。”

而不管你在哪一个楼层被推出电梯,开始《不眠之夜》的体验之旅,全剧超越现实的神秘氛围始终会笼罩你,而这种氛围究竟如何产生的?在采访了马晨骋和执行制作赵晨琳、陈亮之后,了解神秘的“麦金侬酒店” 的背后故事和技术关键,或许是打开这部浸没戏剧的正确方式。

剧照,或者说演出现场照,旁边那些奇怪戴面具的其实是观众
关键词:动线

即使是一对情侣一起来看《不眠之夜》,那么在一开始入场的发扑克环节,就有可能被分开。有人会在第一时间被推到五楼的精神病院,也有人会在一楼的宴会大厅开始最初的剧情。这部作品致力于让每个观众有不同的体验,而体验的关键在于“动线”。

《不眠之夜》整体的艺术把控,是对于动线的把控。如何让28个演员在楼里面,既有分开的表演也有汇聚的表演,让观众有时候可以分开看戏,有时候也可以聚起来看戏,什么时候让单一条主线可以成为一个故事,独立成片,但同时28条线索合在一起又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动线的设计是浸入式戏剧的一个特点和精髓。这也是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为什么最后选择和英方导演合作的一个关键,因为他们在浸入式戏剧动线的设计上非常专业。

和纽约版不同,上海的这栋楼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可以随意地加楼梯,就意味着空间的变化会更多。楼梯不是每一个都从底楼到顶楼直接通的,有的可能是从二楼到四楼的,有的楼梯在另外一个地方是从三楼到五楼的,另外又是一楼到五楼的,另外是四楼到五楼的,每个楼梯到达的楼层数目不一样,方位不一样。所以到每一个楼面,对观众来说都是一个新鲜的空间。

关键词:场景道具

剧中近一百个房间的场景道具,是一个完整的电影置景团队和舞台的置景团队一起完成的。用电影的团队去做置景在现有的舞台道具和布景当中是非常少的。可以说,剧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可以去做一个电影的拍摄。

大到每一个橱柜,小到每一个杯子、木梳、镜子、梳妆盒甚至于小的牙签筒,都是通过精心的设计,桌上的每一片纸,纸上的每一个字都是美工团队去写上的。所以即使是不去看这部戏的表演,光看整栋楼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场景氛围也很有趣。

为了让所有的场景更为逼真,还原度更高,所有的场景道具都是以二三十年代为背景,是去老家具店里买来的古董家具。其中有一半是通过美国的二手家具店里买来的,整整七个集装箱,还有很多的道具是在上海的家具店里面做的补充。

在入海关进行报关的时候,道具就有两千多个品类。比如说杯子归为一类,但杯子有金属的有玻璃的,有红酒杯有香槟杯。又比如说柜子有高柜矮柜有五斗橱,但木柜也只是一个品类,这样的品类有两千多种,是一个海量的概念。为了场景的逼真,目前还在不断添置道具。

关键词:幻觉制造

《不眠之夜》是让所有观众来做梦,来制造一种幻觉。进入其中,观众不知道现在是几点,不知道现在在哪里,也不知道现在想要干吗,你只知道现在进入到一个空间,你所有的情感情绪都会被这个空间中的每一个东西、每一个演员影响。

剧中每一个演员的表演,每一个道具都会为剧情留下线索。任何抽屉里面打开的一本书,都会在文字里面留下线索,也会在墙上、书上、笔记上甚至一些道具上留下和剧情相关的线索。

也因此,《不眠之夜》对道具的精细度要求高于一般舞台美术,甚至超越了电影级别的精细度要求。在戏剧空间中,细小的道具不仅要逼真,还应该能够触摸甚至使用。而且这次都有本土化的元素。

以剧中一封信为例,所有纸品的呈现,都会涉及翻译为中文的细节。其中的排版,包括用语、措辞、语气之类,为了实现这样的还原度,舞美团队做了很多的资料搜集。甚至会有一个资料库,包括三十年代各种不同的文书,都有参考的样式。

再如麦克白的房间里有很多地址,制作方就去查了当时上海的地图,找到老先生来帮忙抄写。包括最细小但是很重要的邮戳,都到相应的博物馆、档案馆去查找资料。具体到当时邮戳是怎么样的,日期什么样;那个时代的邮票的质感是什么样的,邮戳盖在什么位置,一般盖几个邮戳等等。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有时候地址写英文,也可以直接递送到家里。所以有些人可能会说为什么信封上面写英文,但在那个时代,这是真的寄得到的。

很多东西是靠人手写。每一个信封都是用不同的笔迹写的,有专门负责这个活的工作人员一直写了两三个礼拜,笑称自己每天在写一本《抓鬼故事全集》。

关键词:灯光音效气味温度

神秘氛围和灯光密不可分。但这部剧灯光设计没有很多现代技术的介入,现场看到的都是白炽灯,英方主创团队规定LED灯都不能用,因为没有一种温暖感。制作方也为此专门购买了一批灯光器材。有一个地方可能大多数观众没有去过,因为还没开放。

浸入式戏剧对于观众体验的塑造,除了在视觉和听觉上下功夫,每个空间的气味和温度也都精心设计。该剧助理编舞康纳·道尔(Conor Doyle)解释:“气味、温度也是能够塑造情绪的,通过这一点来给房间赋予人格,使它们在戏剧情境中拥有自己的特性。”

关键词:演员

演员接近三分之二来自于纽约和伦敦,很多演过Punch drunk的制作,包括《不眠之夜》纽约版的演员。如果看过纽约版,会对他们非常熟悉。同时团队中有三分之一的演员是在中国挑选的舞蹈家,这些舞蹈家有些会做配合剧情的舞蹈表演,有些也会表演剧情 。

据说这些演员每天都可能演出不同的角色,虽然全程无台词,不过如此近距离观看他们的表演,这些外国演员的肢体能量、表演爆发力和角色塑造力还是让人惊叹。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