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他是诸葛亮的人生偶像,也是功败垂成的千古名将

2021-12-13 08: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陈华 时拾史事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他是那位状多智而近妖的诸葛大仙的自恋偶像,更是一位令后人敬仰的千古名将。他出身世家,祖先曾列土封侯。他接受志在报复的燕昭王的延揽,写就了一段黄金台上的千古佳话。作为燕国亚卿,他练兵有方,合纵有术,最终以燕上将军衔,统帅五国联军攻入齐国,打败了十七年来如日中天的齐湣王,连下强齐七十余城,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传奇。之后,他豫悦民心,偃武修文,安定齐地,可惜就在他的努力初见成效之机,燕昭仙逝,新君即位,他与新君的宿怨未平,又因功高遭忌,被迫远走他乡,最终使将死之齐凭着两城之地死而复生。功败垂成,非他之过,身后荣名,自有公论。他就是辅佐燕昭王成就伟业的上将军、昌国君乐毅。

他的家世显赫,数百年间曾出过不少名人。他的得姓之祖是晋国大夫乐王鲋(鲫鱼),出自姬姓乐(王)氏,这条小鲫鱼油滑得很,史载他贪婪且多智,深得一心恢复晋国霸业的晋平公姬彪宠信,担任赵氏孤儿赵武的副手,一同主持晋楚盟会,也算是个风云人物。可惜乐王鲋的荣耀持续太短,与晋国六卿那样枝繁叶茂的家世相比只是昙花一现,在其殁后,子孙只能给六卿打工。

到了魏文侯魏斯在位期间,随着乐羊的横空出世,乐氏后人梅开二度。公元前414年,乐羊得到魏文侯的赏识,率领吴起、西门豹等将攻伐中山国。不幸的是,中山国的大将正是乐羊的儿子乐舒,父子相见于战场,这是何等残酷的人伦惨事啊。乐舒劝父亲退兵,乐羊不肯因私而废公,恼羞成怒的中山国君竟然杀了乐舒,还用他的肉做成汤羹送给乐羊。如果说周文王姬昌食子肉羹是传说的话,今天摆在乐羊面前的却是货真价实的儿子骨血。乐羊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毅然吞下肉羹,然后历经苦战攻灭了中山国。事后,魏文侯将乐羊封在中山国的灵寿(在今河北平山东)。不过,魏文侯对乐羊从此投闲置散,毕竟一个连儿子肉羹都一饮而尽的狠人,为其君者何其难也!

乐舒能够当上中山国的大将,本事自然不弱。他的儿子乐池后来被爷爷乐羊接到身边,看着这个孺子,乐羊内心作何感想,笔者难以窥测,但从乐羊将自己的爵位和封地全部打包给了乐池来看,他对于儿子乐舒还是心怀愧疚的,于是将全部的爱都给了乐池。在此,读者大大一定要明白,在那个多子多孙的年代,乐羊不会只有一个儿子,乐池也不可能没有族兄弟,而今祖父越过一众长辈兄弟将乐氏的基业全盘交给他,其中的深意不言自明。

乐池是位被史书严重忽视的奇人,他的奇一个是活得久,一个是经得多。在乐池接手乐氏家业后,正赶上中山国二次创业,饱受亡国之痛的中山桓公与乐池达成幕后交易,双方共同完成复国大业,乐池出任中山国国相。这一年是公元前380年。

乐池送走了数任国君,成为一位政坛不倒翁,直到公元前353年,仍在相国的位置上活蹦乱跳的。此时的乐池最少也有52岁了。乐池再次出现在史书上是在公元前318年,他竟然顶了张仪的缺,担任为期一年的秦国国相。此时的乐池已是87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三年后,乐老爷子又受赵武灵王指派,送护燕国的公子职回国称王。乐池一把年纪了还在为列国的恩怨情仇奔走,不得不说真是一位奇人。

像乐池这样头天上床不知第二天早上能否起来的贵族老寿星,出门在外,一定会有族中子弟照料的。在这些年轻的族人中,就有一位将来比乐老爷子更传奇的后生。他就是诸葛亮高卧隆中时总喜欢自比的二位先贤之一,燕国上将军、昌国君乐毅。

出生名门辗转多国初登黄金台

乐毅,生卒年不详,姬姓(一说子姓,从乐氏一族主要活动在三晋来看,姬姓的可能性更大),乐氏,名毅,字永霸。笔者在前面已经交待过,乐家在那个乱世里起劲折腾,乐老爷子一把年纪了还捋着胡子跨国操劳,真是蛮拼的。既然先祖居无定国,耳濡目染的乐毅也要凭着一身本事待价而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士人们看来,只要没有出离中华文明圈,就没什么要不得的。

公元前296年,中山国再次被胡服骑射的赵国所灭。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把二次被灭的中山国吃得死死的,再也不给中山国死灰复燃的机会了。这样一来,乐毅摇身一变又回到了三晋的怀抱。

成为赵国人的乐毅自然要为赵国服务。很快就有人举荐自小聪颖、喜好兵法的乐毅出来做官。赵武灵王赵雍对这个出身贵胄的有志青年也很欣赏,将他召至身边,任命为少壮派军官,时不时对他耳提面命,这让乐毅成长得很快。可惜,好景不长,一年后赵武灵王便因处理儿子继承权的问题,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宫(在今河北广宗北)。这下乐毅想继续为赵国打工的理想提前破灭了,只好前去祖先起家的魏国找出路。此时的魏国在秦国的压迫下,已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也没有乐毅大展身手的空间。

好在,那位当年由乐老爷子从赵国送回去的公子职于公元前311年正式即位,是为燕昭王。让齐国祸祸惨了的燕昭王,即位之初就听从太傅郭隗的忽悠,按下了强燕报齐的快进键。为了能够招徕助他大干快上的治国干才,燕昭王特意在燕下都筑造了一个非常拉风的标志性建筑——招贤台,在上面摆满了灿烂夺目的黄金(铜),一俟人才登台,立刻派发黄金红包。这种辣眼睛的招贤方式立刻传遍了列国,那些本来还打算到战国诸公子家中碰运气的士子立刻掉转车头,向着招贤台疾驰而去。招贤台也被人以讹传讹,直接说成黄金台。

如此魅力十足的招贤方式,自然让乐毅很上头。他此时也想起来那个落难公子的模样来了,觉得不妨一试,反正在魏国打工也没有前途。

当乐毅迈着坚毅的步伐走上黄金台的时候,燕昭王正在台上琢磨自己这一拨操作是否物有所值。他早就看过乐毅的简历了,也听说过乐毅的家世和能力,不过那些都是耳听为虚,他急需亲自验证一下。

笔者不知道乐毅是怎么忽悠燕昭王的,但乐家能够在列国之间混饭吃,嘴皮子的功夫自然不弱。乐毅将自己的治军强国之术一一条陈,由不得燕昭王不喜,眼里满是小星星的他在心中立马确定,这次的投资绝对是赚够了。

荣任亚卿强军理政大展伐交计

说起来,齐国与燕国的纠葛真是源远流长。起先,齐国的始祖姜太公与燕国的始祖召公奭是开创大周的亲密战友;到了春秋初年齐桓公帮助燕国打败山戎,两国国君上演了一出难舍难分的送别大戏;再往后,两国曾在齐景公时兵戎相见,田穰苴好好教了燕国一回怎么做人;最后,齐宣王借口燕相子之之乱,派兵攻入燕国好一顿祸祸,只是此时的齐国姓田不姓姜,双方只有现实利益没有传统友谊。

当然,这些历史纠葛与燕昭王真心关系不大,甚至说要是没有齐国乘虚而入,燕王宝座也轮不到燕昭王这个质子?然而,燕昭王就是受不了齐国的灭国之耻,非要借此振兴国家、报复强齐,实现燕国的逆势崛起。这充分说明,燕昭王是一位有着国际视野和忧患意识的高明政治家,他绝对不相信燕国远离中原就可以避免争霸战祸,知道既然齐国能找上门来削自己,其他列强当然也可以,所以说,与其等着别人来打,不如借着这次灭国之仇强起来、打出去。燕昭王找的这个强国增长点真心不错。

乐毅家族是亲眼见证过中山国的兴衰荣辱的,所以很容易与燕昭王产生共情,既然有了这么好的一个精神支撑,那就索性放开手脚好好地干上一场。燕昭王知道眼前这个人就是当年陪着乐老爷子送自己回国的那群乐家小伙中的一员,更加放心地把军政权力交给乐毅。

乐毅成为在燕国主持军政的亚卿,一干就是近二十年。在他的主持下,燕军得到了充分训练。这些世居北地与周边游牧民族搏杀了数百年的边民,本就强悍,现在有了中原先进军事理论与训练的加持,想不强盛都不行。有了强军的支持,列国暂时不敢找上门来挑事,燕国经济也有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军粮积蓄与武器装备都有了质的提升。看着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变化,燕昭王内心的野望开始熊熊燃烧起来。

从小就是个驴友的乐毅却没有主君那样兴奋,因为他知道,这些年,田齐在齐湣王田地的带领下,快速走上了自己的巅峰时代。齐军在垂沙(在今河南唐河)击败楚将唐昧,攻取重丘(在今河南泌阳东北);在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击败魏国与赵国,迫使三晋合兵共击秦国,顺带还帮着赵国灭掉中山国。最狠的是齐军还灭亡了一度充血的宋国,吞并了千里沃土。这一通神操作让齐湣王几乎找不到北,竟然和秦昭王共同玩起互帝的把戏,虽然不久后他就难得清醒了一回,自行取消东帝的称号,但也让天下诸侯见识到齐国的强盛,一些唯大秦马首是瞻的国家纷纷盘算着背秦向齐。

上帝欲使谁灭亡,往往会先让谁疯狂。齐湣王的这一通攻伐列国看似风光无限,其实是在严重透支民力国运,而且还惹怒了一众同样野心勃勃的国家,使得这些国家不约而同地产生携手削他的冲动。然而,对于这种潜在的危险,齐湣王却丝毫不以为意,始终沉浸在战胜攻取的迷梦之中。

列国都想伐齐,但一时却因没有带头大哥,所以只能干瞪眼。乐毅通过打入齐国的战略间谍苏秦侦知了齐湣王的一举一动,指示他继续起劲地忽悠齐湣王,让其毫无顾忌地在天怒人怨的道路上暴走下去。直到苏秦被人刺杀,齐湣王仍然没有清醒过来,毕竟长期的胜利很上头,喝高了就不容易醒。

乐毅明白要想凭借燕国一己之力战胜齐国太过托大,首先是双方实力不允许,其次即便燕国交了好运打败齐国,也会拼得两败俱伤,到时候白白便宜了那些看热闹的。因此,要想伐齐,首先必须伐交,联合所有看齐国不顺眼的国家一起上,谁也别想不出力只捡便宜。

于是,乐毅亲自出使赵国,去向赵惠文王痛说伐齐之事。赵惠文王和他爹赵武灵王一样,本来就看好乐毅,对乐毅因为沙丘之变离开赵国非常婉惜。现在,听说可以和燕国搭伙痛扁齐国,觉得此事挺靠谱。再说,赵国强大的军力总得有个攻击的目标啊,正好拿齐国练练手。

说动了赵国,燕国又派人去游说其他列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除了楚国没有答应出兵外,秦、韩、魏等国都答应派兵追随燕国,讨伐天下公敌齐湣王。

决胜济西直指临淄成就不世功

公元前284年,经过二十多年准备的燕昭王终于等来了一雪前耻的机会,他下令拜乐毅为上将军(同时,赵惠文王也把赵国相国的大印授给乐毅),动员燕国全国兵力伐齐报仇。当时,燕、赵、秦、韩、魏五国大军云集,统一由乐毅指挥。在烈烈的军旗下,从前一直是打酱油的燕国,现在却成为中原诸侯的统帅,那一刻足以让燕国的历代先君在九泉之下笑醒。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传奇人物乐毅的横空出世,才让燕国做到了。目送乐毅率领五国联军雄纠纠、气昂昂地杀向齐国边境,燕昭王的心中满是豪情与幸福。

齐湣王听说从前一直让齐国教做人的燕国竟然发兵攻打自己,差一点从王座上直接暴走。他坚定地认为,燕国这是老寿星吃砒霜——不想活了,老子因为老爹打过你们一回了,所以不想再走回头路,这才放过你们。现在你们主动找上门来,正好给老子称帝垫底。如果这次把五国都修理一遍,到时候老子称帝还有谁敢不服?于是,再次上头的齐湣王命令触子(田触)为帅,达子(田达)为副将,协助自己御驾亲征。

这些年早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齐湣王,非常喜欢吃独食,打赢了的好处全是自己的,因此,齐国军民对他越来越不感冒,即便是宗室将领触子都不怎么喜欢他。当年触子率军攻灭宋国,本想多收三五斗,扩大一下自己的封地,哪知齐湣王根本不上道,将好处都划拉到自己名下了。至于那些从征的将士,更是毛都没有。在齐湣王看来,齐国能够屡战屡胜,全是自己的功劳,将士们充其量只是作战工具,哪有资格和自己讲条件?跟着这样的老板混,一次两次被耍弄还行,时间长了没有人会喜欢。而且,连年征战是个玩命且费力的活儿,好歹也得休整一下吧,齐湣王却总是以各种理由克扣士兵的黄金度假周,这对那些职业军人还好说,可那些业余军人还得回家种田交租呢,哪有功夫陪他疯?如果是一个软杮子去捏捏还行,现在碰上燕国这样怀恨数十年的冤家组团群殴,注定齐湣王的下场不会好看。

还是那句话,这些充斥在齐军将士中的积怨,对齐湣王来说,就像他对燕国现状的了解一样,根本一无所知。

齐军二十余万众在济水之西(在今山东高唐、聊城一带)排开阵势,准备迎击五国联军。燕军八万、赵军十万,其他三国兵力若干,也在乐毅的指挥下,来到了济西。如果从排面上看,齐军占优。笔者大大熟知历史,都知道所谓的联军是个什么梗?即便是联军与齐军人数相当,其战力也会大打折扣,何况齐军兵力略多于联军呢。而且,齐军本土作战,保家卫国的士兵很容易被激发战意,所以说齐军应该是有胜算的。

深通兵略的触子意识到联军初来乍到,正是渴望一战的时候,若此时开打,齐军取胜很难,不如利用本土作战的优势,先取守势,争取在防御战中耗光敌人的锐气和粮食。到时候这些面和心不和的联军还不定出什么幺蛾子呢?而且,触子久在军中,深知齐军连年征战的苦处,所以他就向齐湣王提出建议,先防守后反攻。

可惜,正在憧憬着击败联军如愿称帝的齐湣王一听触子的建议,当即就火冒三丈,当着满营众将大骂触子是懦夫,将齐国的脸都丢尽了。触子让齐湣王骂急了,只好下令准备出战。哪知道齐军却不愿出击,齐湣王就威胁齐军将士,如果不出战立刻挖了将士们的祖坟,因为他们这样的人活着只会给祖先丢脸。齐军将士只好向触子哭诉,触子于是再次进谏。这回齐湣王的气更是不打一处来,他指着触子的鼻子喝道:“寡人的军队战力天下第一,就是让你这个懦夫带坏了,才这么怯战?如果你不想打,寡人就先诛了你的九族,然后亲自带人打个漂亮仗让你好好看看!”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触子只好下令出击。

此时,在联军军营之中,各国统帅齐聚于乐毅的中军大帐之中,听候乐毅的调遣。乐毅根据当前敌我态势作出如下部署:燕军将分为两部,一部护住中军,一部作为前军正面硬刚齐军。秦赵韩的步军为侧翼,训练有素的重型步兵魏武卒压后,燕赵两国的骑兵作为快速反应部队隐藏于附近山谷之中,随时准备支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赵国的兵多,但是打仗的主力仍是燕国,其他三国基本是站脚助威的酱油兵。

齐军也排开了阵势,齐湣王亲自坐镇中军,触子指挥齐军技击兵为前锋,达子负责压后。

这里面交待一下,自从吴起建立起中国第一支职业军人魏武卒后,列强都普遍建立职业兵,如齐国的技击兵就是由打败魏武卒的孙膑建立的。齐湣王就是靠着齐技击横行天下的。当然,各国的职业兵数量有限,更多的还是临时征召的农民兵。

战端一开,骄狂的齐技击就在齐湣王的严令下,发起了冲锋。此时,呼啸的风声、沉重的步伐和济水的咆哮混合成一曲悲壮的交响乐,令人血脉贲张的大战就在眼前。习惯胜利的齐湣王希望凭着技击之士的先发致人毕其功于一役。

然而,就在齐湣王威严地坐在中军大帐等待胜利消息的时候,战争史上最为诡异的一幕出现了。刚刚冲过联军箭雨,眼看就要杀入联军大阵的齐技击突然听到了身后一声紧似一声的鸣金之音。这下,一向战无不胜的齐技击蒙圈了,这是什么节奏?

正因为齐技击是职业军人,所以他们拥有严苛的军纪,懂得“闻鼓而进,鸣金而退”是军中铁律,哪怕是好不容易冲过箭阵,也要闻金而退。所以,他们毫不含糊地高举盾牌交替掩护,鱼贯而退,看得在对面高处指挥的乐毅不禁啧啧称奇。

可是,齐技击退得有章法,并不代表所有的齐军都能如此。那些本来在后面等着捡便宜的农民军就没有这么好的素质,一见前军忽然撤退,立刻就慌了。有些聪明的齐军急忙去找主帅请示,然而,他们熟悉的主帅此刻却没了踪迹,这下,群龙无首的齐军瞬间崩溃。很快,“前军败了,主帅没了”的消息就在齐军中蔓延开来,任凭那些还想稳定局势的齐军中下级将领怎么吆喝,也不可能稳定阵势了。

那边的乐毅见状,立刻下令还在山谷中待命的燕赵骑兵杀上前去,进一步冲乱齐军部伍,让他们无法整军再战。

齐技击退了一阵后,也发觉有异,便打算停下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冷不防联军骑兵杀至,齐技击只能一面返身匆忙应战,一面试图召唤自家的骑兵和战车兵助战。然而,他们根本不知道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的赵军骑兵有了质的飞跃,同样在赵国留学并在大领导身边工作过的乐毅训练的骑兵也不遑多让。这样的骑兵遇上打落水狗的机会,怎会不发挥出十二分的战力?即便是齐技击,在平原上对阵如此强大的骑兵,也是凶多吉少。

本就没人指挥且士气大跌,更兼对齐湣王好感欠奉的齐技击在苦战多时后,又迎来了燕国步兵的冲击,队型散乱的齐军再也不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堪堪要败。

此时,原本还在等着胜利召唤的齐湣王,已然知道触子本着“就算把国家埋葬,也不能让王上侮辱尊严”的想法,果断地摞挑子闪人的消息了,又看见呼啸着向自己杀来的联军,齐湣王再不也像从前那么淡定了。他决定迅速返回临淄,仿佛只有在那里,他才能找回从前的胜利。

齐湣王带着不甘逃远了的消息,成为压垮齐军最后的一根稻草。虽然齐军很讨厌自己的王,但他终究带着大家风光过十七年,如果危急时刻肯站出来号令三军,也不至于败得那么惨?偏偏他有便宜先上,有危险先逃,这样的君主凭什么让大家为他卖命?

想到这里,已经在联军的打击下危如累卵的齐技击秒怂了,他们和那些农民军展开了一场争先恐后的逃跑大赛,仗着熟悉地形,竟然跑出让燕军瞠目结舌的好成绩。当然,那些跑得慢的齐军,要么被联军所杀,要么被济水淹死,总之齐军败得莫名其妙、稀里糊涂。这只能说乐毅的人品大爆发,胜利来得太突然了,或者说想不胜,实力不允许。

那位压后的副帅达子,倒是比触子敬业些,他率后军退过济水,然后收拢败兵,好歹为齐国保留了星星之火。

济西之战,其他四国忙着分割胜利果实。乐毅则指挥燕军兵锋直指临淄。在进入临淄后,又一路追亡逐北,拿下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将昔日不可一世的齐国几乎推到了亡国的边缘。那位从称帝迷梦中猛然醒来的齐湣王在一路逃亡中,被心怀叵测的楚国将军淖齿给抽了王筋,活活疼死。齐湣王所有的辉煌在这一刻都不过是黄梁一梦罢了。

欲收民心功败垂成千古颂名将

在进入临淄后,乐毅将齐湣王来不及带走的珍宝财物及宗庙祭器统统打包送到燕都蓟城。看着这些宝物,特别那些齐国从燕国宗庙抢去的祭器,燕昭王伏地大哭,他大声向着自己的列祖列宗宣泄着成功的艰辛与喜悦。随后,他亲自赶到齐国,慰问燕军,封赏有功将士,他晋封乐毅为昌国君,拉着他的手说起来没完没了。

当听说齐湣王的死讯后,乐毅觉得这是收服人心的大好时机。曾周游列国的乐毅深知经过数百年的分裂与混战,列国其实都已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和道统,此时要想征服列国国土或许容易,但要征服列国人心着实很难。因此,在燕军受阻于齐国最后的两座大城即墨和莒城后,乐毅决定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好好利用齐人无君的机会,真正将齐国从外到里并入燕国。

此后,乐毅一面对即墨与莒城这两座坚城围而不攻,还时不时地展示一下燕国的宽容,借以软化两城军民的抗拒之心。一面在已征服的齐国城邑划定郡县,实施有效管理。乐毅在这些齐国城市减免赋税,废除苛政,尤其难得的是,他还表示尊重齐人的风俗习惯,保护齐国的固有文化,对于那些齐地名流,乐毅也执礼甚恭。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齐国的人心确实乱了,有不少人被乐毅的示好深深感动,觉得新主子比旧主子强多了。假以时日,齐国改姓必然水到渠成。

燕国一旦吞下体量庞大的齐国,并将之转化成自己争霸天下的巨大能量,那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啊,也许战国的走势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列强会坐视不管吗?

虽然史料中没有关于列强破坏乐毅吞齐的记载,但笔者相信,那些先秦智士们绝对不会听之任之,可以想象一下,他们一定会变着法儿使绊子,至少会制造谣言挑拨乐毅和燕昭王的关系,会想方设法地给即墨和莒城提供人道援助,会别有用心地煽惑齐人的反抗意志。然而,这一切鬼蜮伎俩在燕昭王和乐毅这对铁杆CP面前都无济于事。

于是,在某些高人的指点下,即墨城中的齐将田单就把宝压在了燕太子姬乐资身上。这个长在温室里的王二代因为此前有家臣受过乐毅的处罚,对乐毅颇为不满,现在又听说乐毅在齐国收买人心,就不怀好意地找到父亲告黑状说乐毅准备当齐王。

哪知道燕昭王闻讯,却指着儿子大骂:“燕国之仇,非乐毅不能报也!汝不知感恩,反如此怀疑于他?莫说乐毅不想当齐王,就是他想当齐王,寡人也乐见其成!”对此,燕昭王不是说说而矣,不久后,他真的派人传旨给乐毅封他作齐王。

从这个梗中,我们姑且不论燕昭王所为是否有违周礼(此时周天子尚存,列强自己称王也就罢了,竟然还要封别人做王,真不知燕昭王这个唯一的姬姓列强心中是怎么想的),其实这么做对于燕国绝对是有利的。

首先,燕昭王长期为质他国,一定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列国间的差距,齐强燕弱的大势他比谁都清楚,所以他从未幻想过能够一战就搞定齐国,乐毅给他的惊喜够多了,他不敢奢求在短期内消化掉齐国的胜利果实。其次,如果能够将齐国交给乐毅,大家彼此曾有过一份历久弥馨的香火情,而且乐毅在一段时间内仍需燕国的大力支持,这样的话,依靠牢固的燕齐友谊和乐毅高超的军政能力,燕昭王称霸天下的目标指日可待。再次,燕昭王因为自己吃过太多苦,一直不想让儿子再经历苦难,不免对儿子过于宠溺,这才让他认不清现实。一旦自己不在人世,燕昭王知道儿子很难与乐毅保持君臣关系,或许只有对等的盟国关系,才能继续燕齐前缘。

可惜,这次燕昭王给的礼包太丰富了,乐毅一下子无法承受。乐毅并不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或者说他是个极有分寸的人,知道此时称王,自己必将成为众矢之的,所以他婉拒了燕昭王的好意,依然任劳任怨地做着同化齐人的工作。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乐毅如此卖力地同化齐人,最终都未能如意,秦始皇妄图凭借兵威,一战而定天下,虽然勇气可佳,但操之过急终为天下反噬,也是意料中事。进而,笔者还认为汉初以诸侯王治理列国,有效地缓解了彼此间的矛盾,腾挪出更多时间推进文化认同,最终才实现了大一统的这项空前浩大的工程。

就在乐毅踌躇满志地搞文化认同建设的关键时期,一个噩耗彻底击碎了他的梦想。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登基。本来就对乐毅耿耿于怀的燕惠王再次被田单派出的奸细忽悠:“齐国那么多城市都被乐毅拿下来了,如今只剩两城不下,一定是乐毅想借此拖延时间,掌握更多的军队,进而据齐地称王!”这个对燕昭王完全免疫的谣言对燕惠王却是致命的毒液。

燕惠王脑袋一热,就将父亲临终时的嘱咐忘了个干净。他派将军骑劫前去齐国代替乐毅掌兵,让乐毅回国休养。这一手临阵换将算不上高明,却让乐毅明白自己在燕国的使命就此终结了。向来见机而动的乐毅自然不会傻到回燕国北戴河疗养,而是辞别自己经营多年的燕军大营,带着亲信去赵国避难。此时的乐毅手头上仍有赵国的相国大印,而且赵惠文王对他一直存有好感,加上自己本来就是三晋之人,现在回去岂不正好?

果然,赵惠文王见到乐毅高兴得不要不要的,立刻封他为望诸君,格外荣宠。这个当年的赵国少壮派军官,经过三十年的漂泊,终于可以为故国发挥余热了。有了乐毅这个威镇天下的名将坐台,赵国迎来最后的高光时刻,在此后的十余年间国力不断飙升,成为仅次于强秦的第二强国。

没了乐毅的燕国,很快便在田单的火牛阵中败了个精光,那个只会吹牛的二货骑劫自然躲不过命中这一劫,无声无息地被杀死于乱牛之中。田单在列强的支持下,在齐国军民的欢呼声中,光复失地,重建齐国。田单是田氏远支,反败为胜后并没有僭越称王,而是寻出落难的齐湣王之子法章拥立为主,是为齐襄王。经此一劫,齐国国力大衰,仅能连横自保,再也不敢滋生齐湣王那样称帝的野心了。列强弱齐防燕的策略取得了绝定性的胜利,燕国最后的振作也就此破灭。

此时的燕惠王终于明白没有乐毅的燕国就是个战五渣,可他又不肯主动向乐毅认错,更担心乐毅率领赵军前来寻仇,就派人去赵国责备乐毅,并致歉意:“先王把整个燕国委托给将军,将军为燕国战败齐国,替先王报了深仇大恨,天下人没有不震动的,寡人哪敢忘记将军的功劳呢?不想,先王辞世,寡人初立,是左右人误我。寡人所以派骑劫代替将军,是因为将军长年在外,风餐露宿,因此想召回将军暂且休整一下,也好共商朝政大计。不想将军误听传言,认为跟寡人有不融洽的地方,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赵国。将军为自己打算那是可以的,可是又怎么对得住先王待将军的一片深情厚意呢?”不得不说,燕惠王识人的眼光极低,诡辩的口才还真不差。

乐毅读了燕惠王的来信,心中有气,遂慷慨写下著名的《报燕惠王书》,针对燕惠王的无理指责和虚伪粉饰,表明自己对先王的一片忠心,讴歌与先王之间的相知相得,驳斥燕惠王对自己的责难和误解,抒发功败垂成的愤慨,并以伍子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是出于不为昏主效愚忠而屈死的缘故,才愤而出走的抗争精神。

收到回信的燕惠王知道自己与乐毅终身无缘和解,索性把乐毅留在燕国的儿子乐间封为昌国君,以此向乐毅示好。燕国是乐毅的第二故乡,在那里留下过无数美好的回忆,他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地与燕国开战。再说赵国的主要敌人是秦国,要想对付秦国,必须交好燕国,保证后方安全,因此他也乐得燕、赵交好。燕、赵两国都以乐毅为客卿,希望借助乐毅的威名护国强军。后来,燕国还凭着乐毅训练过的军队,向辽东进军,击败东胡,拓地千里,获得了一个较为稳固的战略大后方。不得不说,强国必先强军,这是千古不变的法则。

最终,乐毅病逝于赵国。这位能够合五国之兵,一战而破强齐的军事天才就此殒落。没有了乐毅的战国正在走向终结,强秦将在不久后拉开长平之战的序幕,以人屠白起的血腥杀戮奏响一个时代谢幕前的最强音。乐毅这位能战、能交、能政、能守(保全自己)的战国奇人,并没有消失在历史的暗河里,而是与那位辅佐齐桓公小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一道,成为状多智而近妖的诸葛大仙的自恋偶像,千百年来,借着演义的力量,越来越被神化,也越来越走入人们的心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他是诸葛亮的人生偶像,也是功败垂成的千古名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