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透视学而思④|对话总校校长:家长不敢让孩子初三高三才努力

澎湃新闻记者 李思文
2016-12-14 10:47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教培机构“学而思”身陷舆论旋涡之际,学而思(现称“好未来”)总校校长杨付光12月13日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对“饥饿营销”、“教师反映像‘教学机器’”等质疑一一作出回应。

根据杨付光提供的数据:好未来集团2017财年上半年,总学生人次增长到约1763700人,同比增长69%;截至2016年8月31日,好未来在25个城市共设有422个教学中心,相比于2016年2月29日,增加了59个。

对于学而思如此快速的发展,杨付光认为,这是经济层面发展带来的消费升级、社会需求多元化,并非仅仅因为课外补习突出。“在我们周围,不仅可以看到学而思热,也可以看到英语热、围棋热、钢琴热……这是大环境导致的社会需求多元化。”

“家长的焦虑其实不仅仅是对于教育,只要和孩子成长有关系的,家长都会在意。”他说,不能过度夸大或批判“家长焦虑”、“补习热”,这些其实都是人之常情,并非突如其来的风潮。

对于外界质疑学而思“饥饿营销、一座难求”,杨付光解释称:“一些年级、地区确实存在报不上班的情况,但仅是个体需求未被满足,并非学而思所有班都报不上。”对于外界质疑学而思用没毕业的大学生任教,他说,确实有二三年级的大学生担任助教,但不会上课。

【对话杨付光】

“饥饿营销?有些是个体需求没有被满足”

澎湃新闻:如今课外补习班盛行,请根据你接触到的学生和家长来分析一下,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源有哪些?

杨付光:这是个综合性问题,其实以前补习也是存在的,只是没有像新东方、学而思这样大型机构存在,没有形成那么大的规模,社会也没有那么关注。总体来说的话,有三点原因:

一是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家庭也开始出现消费升级,不单单是课外培训,现在幼教行业的风气其实更浓。如今家长对子女的要求越来越高,像北上广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完全是经济层面带来的消费升级。

二是和我们的传统有关系,中国家庭收入中很大一部分都在孩子身上,最多的还是教育上,虽然现在放开了二胎,但子女还是整个家庭的核心,子女教育还是最受家庭的关注。而我们的文化又深受儒家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不奇怪。

三是教育现存的问题,现在公办教育更多承担的是义务教育层面的责任,中国内地总人口(不含港澳台)近14亿,与大量的学龄人口对应的是优质资源的相对稀缺,为了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少家庭不愿等待“被派位”,而是动用资源和能力,比如购买学区房、补课。教育不像吃饭,10元20元的盒饭都差不多,在教育层面,家长永远是追求在自己经济承受范围内最好的。

其实不仅仅是课外补习,在具体学科上,英语也比之前更火了,现在孩子学英语学得越来越早了,外教也开始越来越火。在我们周围,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学而思热,也可以看到英语热、围棋热、钢琴热、足球热…这是大环境导致的社会需求多元化,补习这一块也就凸显了出来。

澎湃新闻:你如何看待现在部分家长对于教育的焦虑?

杨付光:这个焦虑要看怎么理解,主观上,家长对教育看得是比较重,这个观念一时半会也很难改过来的。

客观上,也不是家长想让孩子学,而是我们现有的中高考考试制度还存在,在这个大背景下,很多家长不敢让孩子到了初三或高三才努力,不敢把宝押到最后。

我觉得家长对于课外培训的焦虑其实只是一个层面,其他方面同样焦虑。比如划片入学,一些名校划到了哪个片区,有家长就去购买学区房,这个给家长带来的负担,远比孩子通过学习入名校要大得多。

澎湃新闻:通过你对学而思学生的观察,对于课外补课,大多数学生是什么心理?

杨付光:一二年级学生的补课,往往是家长起的主导作用更大,孩子天性爱玩,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家长会给孩子一个阶段性的评估、反馈,家长如果觉得孩子的英语基础比较差,就会考虑给孩子在外面报个补习班。但现在的孩子自己也是有主见的,如果他不爱上这个老师的课,家长也拿他也没办法,所以并不是完全是家长逼迫学生来上课。

而到了初中,真的是孩子自己要学的,因为他们有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到了初三还有一模、二模,现在中考改革了,孩子还要选修一些课,所在孩子有了更多的自主性。而这个阶段孩子的自尊心也比较强,也会比较身边的同学,觉得自己成绩不好,自信心受到了打击,面子上挂不住,就会有去补习的欲望。

澎湃新闻:学而思报名有时会“一座难求”,有人质疑学而思饥饿营销,是这样吗?

杨付光:从学而思第一天办班开始,就有人说我们饥饿营销,我们也没有对外解释过,但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原则,有一个好老师就开一个班,有一个好校长就开一个学校,这是我们的办学规则。

在一些年级、一些地区确实存在报不上班的情况,这个和我们的班级限额有关系,我们有的班是20个学生,有的班是15个学生,很容易就会出现一个班报满了,如果我们开的是100多人的大班,就很难会出现报不上的情况。小班有时可能会无法满足局部地区的一些需求,但实际上我们的开班量和老师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此外,还有一些家长就是要求星期六上午某个老师的课,可能就报不上,他其实是个体需求没有被满足,但表现出来好像就是学而思所有的班都报不上。如果真的是能达到所有班都报不上的情况,我们是挺高兴的,但我们反思自己,还真没做到这个规模。

“超前教育?不会把高中知识拿来让小学生学”

澎湃新闻:有家长反映,学而思课程大多是竞赛题,难度远超学校课程,请问你怎么看?

杨付光:我们在外补习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在有所提高,能在校内的内容上有所补充,如果我们讲的和学校一样简单,那我们就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和金钱。所以我们所有的课程都会和校内知识差异化,不会完全重复学校的内容。

此外,我们还实施分层教学,孩子在开班之前都要参加考试,不是所有孩子都在一个班,而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孩子分班,对课程进度、难度都会有所调整,有的孩子在学校里考60分,我们的目标就是提到70分,比学校稍微难一些。但有的孩子在学校已经考到90分了,我们教授的内容可能就比学校再难一些,就是一些竞赛题。竞赛难度的课程不是所有人的需求,但也是一小部分人的需求。

有些家长认为我们课程太难,有可能是分班不合理。所以我们主张是,在孩子原来的基础之上,选择一个看得见的目标,而不是盲目地把目标设得很高。

澎湃新闻:有网友质疑,学而思为了扩招生源,过于宣传“超前教育”,导致二年级的学生就在学习XY轴,是否存在这种情况呢?

杨付光:你说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学XY才合适?我们没法给出一个科学的定义,我们在教孩子认识图形时,就会跟孩子说,什么是射线,什么是线段,但我们绝对不会把高中的知识拿来让小学生学。有时候这部分知识刚好符合孩子的认知基础,我们就会适当的讲一些,但我们在表述时,也会尽量用生活化的场景来表述。

我们是不会过度宣传的,学而思很少做广告和营销,我们发展到今天,靠的是产品驱动和口碑驱动。给家长灌输超前、不合理的教育思想,家长也不会选择我们。

但对于其他补习机构是否有这样的行为我不敢说,因为这个行业也是鱼目混珠,难免也会有一些夸大宣传的情况。

“招聘在校大学生上课?只是助教或代课”

澎湃新闻:有网友指出,学而思讲师中有不少在校大学生,或在读研究生,而学而思只看重名校背景,不看重教学经验,有这样的情况吗?

杨付光:我们每年招聘是从大四开学的9月份开始,和其他企业一样,如果是比较优秀的学生,在大四课程和毕业论文都结束的情况下,可能就在我们这里开始代课了,确实有一批老师是这样的,但占得比例比较小。

我们招聘对学校要求确实比较高,但我们在选老师的时候,主要选的是有意愿做老师的大学生,第一位并不是名校背景。

大二大三的学生有在学而思做助教的,但我们不会让他们去上课的。我们95%以上的都是在大四毕业时候招聘。对于一边读研一边兼职的老师,也是有的,但比较少的,我们首先会考虑他读研对我们授课的影响,有的学生研究生阶段比较清闲,我们就会让他们在学而思兼课,但人数很少,我们也不会给他们排太多课。

澎湃新闻:对于学而思的集体备课,有教师反映自己像“教学机器”毫无发展空间,对此,你怎么看?

杨付光:我们分校每周都有一次集体备课,寒暑假会集中备课,备课流程是先由优秀老教师备课,把内容、讲法、知识结构等相对统一后,再给其他的老师分享,说实话,我们都是本着来让更多新老师提高的角度,才做的集体备课。

对于老师,我们是做了底线要求的。原因很简单,我们是一个教育机构,我们面对这么多学生,我们最终要为家长负责,如果老师想怎么讲就怎么讲,那受伤害的还是学生和家长。

我们也非常鼓励老师讲得比这个集体备课要好,但老师间也是有差异的,如果不做任何考核和规章制度的要求,让老师个性化对待孩子,那就没有底线和标准了,这个对我们的教学品质和口碑的影响是很大的,对学生的利益影响更大。

澎湃新闻:你如何看待未来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

杨付光:未来课外辅导一定会朝着个性化需求发展。现在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如果不喜欢语文老师,是没法换老师的,觉得学校环境不适应,是不可以换学校的,但课外辅导班都可以做到,而这个需求会越来越多。

就像餐饮行业,以前的追求是吃饱,现在追求的是吃好、吃得健康。在教育方面我们以前是普及义务教育,但我们不能把目标只是定在普及上。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目标不一样,对孩子的规划不一样,就需要个性化的教育。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我是非常看好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