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百万人在豆瓣学习如何抠门和攒钱

2021-12-11 10: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看理想编辑部 看理想

现在的年轻人对消费主义可越来越警惕了。

@WILLIAM

社交媒体平台上,某88,某多多的淘货攻略层出不穷,大家逐渐开始以少花钱、攒钱、搞钱为荣。

今天的文章,我们联系到了豆瓣“丧心病狂攒钱小组”的组长@一颗小豆芽 和“抠门男性联合会”的组长@卢十四,了解了一下,在这波攒钱热潮之下,年轻人的生活更幸福了吗?

豆瓣

1.

“普通人抗风险的手段,

只有攒钱和健康”

与攒钱相关的话题下,豆瓣“丧心病狂攒钱”小组(简称攒钱组)总是被反复提及,58万人聚集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攒钱日常,还衍生出了“穷人版”和“平民窟版”两个相关小组。

2011年创立这个小组的时候,组长@一颗小豆芽 正处于一段经济拮据、想通过攒钱获得安全感的时期。

“普通人抗风险的手段,只有攒钱和健康。”十年间,她见证了小组的不断壮大。

她记得,2020年疫情发生之后,小组在短时间内涌入了许多人。

“当时,很多人的收入都出现了问题,比如工资延迟发放或只发基本工资,还有人,昨天还在讨论工作如何执行,今天公司就宣布解散了。

但是,房租还要交,房贷、车贷依然要扣费,口罩要屯,猪肉还要吃,家庭开销甚至比之前更多。

在大危机之下,大家都开始重新思考,超前消费应不应该;哪些东西适当降级后不影响生活质量;怎样赚更多的钱增加抗风险的能力,而不是工资断档几个月就陷入窘境。”

攒钱组内,许多帖子与这样的生存焦虑有关。失业、大病、育儿、养老……在未知风险的笼罩下,金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保障,能够用以应对各种情况。

“我现在攒钱的每一秒钟都会想着以后失业或者想辞职不至于手头上没点钱。”(@一窗)“我越存钱越安心,因为我经历过经济特别困难的时候,谁都指望不上的感觉。”(@ kikiww)这是在讨论为什么要攒钱的帖子下,两个高赞的答案。

人越长大,生活中能够凭一己之力影响的事情就越少。想要的东西,爱情也好,事业也好,除了努力,往往还需要些机缘,可遇不可求;想逃离的东西,却因为种种社会规范,很难抵抗。

在这种情况下,人难免会感到无力和无助。而攒钱,则是一件付出就有回报的,成果可量化的事情。设立一个清晰的目标,随着数字的累积,对于生活的掌控感似乎也被一点点夺了回来,并因此带来更多面对生活的勇气。

@一颗小豆芽 观察到,或许是受“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理念的影响,不少组内成员攒钱的目的,是实现经济自由,尽早买房,提前退休。

组内讨论的话题,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几年前的节衣缩食较多,开始转换为开源节流,对理财类(股票、基金、定存等)关注更多。

在之前一篇介绍的文章中,我们曾写过 “FIRE,是一种对社会成规和个人自由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的抗议;而你的节省,其实是一种韧劲,一种为了讨回对自己生活和时间的主动权而顽强生存的韧劲。”

这种韧劲,可能是我们为数不多依然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东西。

2.

“抠门,是一种物尽其用的生活态度”

和“丧心病狂攒钱”小组以攒钱为目的不同,“抠门男性联合会”(简称男抠组)建立的初衷并不直接与钱相关。“我们抠不是因为穷,我们就是抠”,它的小组简介上这样写着。

2015年,组长@卢十四 在结婚之后,感受到了自己和妻子生活习惯的差异。为什么牙膏皮不刮一刮就扔掉了?洗发水用完了怎么不灌一点水进去?房间里没有人灯为什么不关掉?

在这些琐碎的习惯被不断挑战之后,他在豆瓣上创建了这个小组,希望能和有相同感受的人一起交流,完全没有想过,它会成为一个十几万人的大组。

2018年之后,小组成员的增长速度变快,@卢十四 也重新开始思考,这个随手创建的小组,究竟想要营造怎样的讨论氛围,传达怎样的理念。

“抠门在很多人的常规理解里,是偏负面的,但抠组的抠门,指的不是鸡贼和占便宜。我们的组员也经常会强调,抠组的风格,向来是抠自己不抠家人,自己生活节俭,不代表对家人吝啬,对朋友小气。

我们追求的抠门,是一种有滋有味、精打细算、物尽其用的生活态度,对于生活的种种计较,其实都是热爱生活的表现。”

尽管组里的许多人,都有非常明确的攒钱的目的,但攒钱,从来不是抠组的精神内核。

在@卢十四 看来,用一种巧妙的方法,更好地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会带来一种心理上的舒适感。

“这就好比程序员写代码,实现同一个目的,一个水平差一点的程序员,可能要写100行,但如果能够深刻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用30行代码就能解决。

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样。如果你不去思考,可能要花100块达到这个目的,但你经过研究,发现了一个可以用30块钱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质量没有任何下降,这个时候,你的快乐是因为你省了70块钱吗?可能一部分是,但那种简洁而又优美地解决了一件事情的感觉,太棒了。”

有计划地消费,增强了生活的秩序,也带来了自在与自由。这样的观点,在许多以“低欲望”“逆消费主义”为主题的小组里,也很常见。

@夏了荼靡 是小组“低消费研究所”的组员,她曾在组内发帖总结自己的低消生活:

对于@夏了荼靡 来说,这样的生活宁静且有规律,不用每天思考吃什么、穿什么、今天要买什么、要和谁保持往来。

“我的生活乐趣来自运动带给我的多巴胺,精神食粮就是书籍和独处。”在这样的生活中,她只在值得的事情上投入。

她享受攒钱的快乐,在她看来,攒钱和花钱的快乐不同,花钱追求的是及时的愉悦,受欲望支配,属于被动获得,攒钱则是长期的收获,支配欲望,属于主动追求。

而储蓄的增加,只是这种物尽其用的生活的副产品。

3.

“生活本身才是目的”

在许多攒钱相关的小组里,“求打醒”类型的帖子一直十分常见。帖子的内容主要是,发帖人想要买一件违背攒钱原则的东西,内心十分挣扎痛苦,希望有人可以劝说自己放弃。

“男抠组”并不欢迎这样的帖子。@卢十四 说:“如果抠让你觉得舒适,那你就抠,如果抠让你难受了,没有关系,其实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人的自由是第一位的,没有说抠就一定更好。

当然,如果你的生活中出现了不得不攒钱的状态,你就去好好地攒钱。但生活本身才是目的,你的任何抠门的行为、省钱的行为,不能让生活被挤到次要的位置上。”

钱只是工具,我们攒钱,是为了让生活更好。这可能是不少人在攒钱时忽视了的朴素道理。

在《第四消费时代》一书中,消费观察家三浦展指出,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通过整合这些欲求,人得以了解自我存在的感觉。

但很多时候,我们的欲望被社会塑造得单一且扁平。不论是被消费主义裹挟,跟随不断膨胀的物欲放肆消费;还是被紧缩的环境驱使,处处给自己的探索设限,我们做出的消费选择,常常是无意识的。

在“穷人版”攒钱组中,有一个工作三年的女孩发帖分享自己存够了10万块,在帖子里,她表达了自己目标达成后的喜悦与迷茫:

今天突然就很迷茫了。一直以来攒钱目标就是存到10万块。完成了以后反而不知道要干嘛了,突然就思考起了为什么要存钱?然后感觉存着也好没意思,就觉得以后拿着赚到的钱投资自己本身会不会更好?或者可以去报个学跳舞的班?或者报个班学英语?学点技能也行。但都是想想,却没有行动。

原帖: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53467076/#9112872onC3eEM

最后,这个女孩在组里其他人的劝说下,开始继续攒房子的首付了。

“我们打工人,钱都是靠生命时间换来的,合理安排花钱就是合理安排自己的生命。”关于为什么攒钱,@豆友145324875 这样回答。

那轰轰烈烈地告别消费主义之后,我们是否思考过,想要拥抱的是怎样的生命?是独特、丰富、充实、热烈的?还是另一种形式的,“和他人一致外表,和他人同等稳定的趋同成瘾机器人”?

“没有钱就没有自由,这实在是太不自由了。”大原扁理在《做二休五,钱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中这样写过。这是他看待金钱的方式。

当年轻人开始认真攒钱,规划消费、量入为出、奉行实用主义,这当然是个好现象,但,另一个依旧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我们是否拥有,在金钱增长之外,依然获得幸福的能力。

不管是攒钱还是花钱,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呀。

配图:《请回答1988》《钱断情始》

《风平浪静的闲暇》《我的家空无一物》

《浪漫的体质》

撰文:Purple

监制:猫爷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cn

原标题:《上百万人在豆瓣学习如何抠门和攒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