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吴门特展之后,走进苏州博物馆再品“顾氏过云楼”

澎湃新闻记者 陈诗悦
2016-12-11 10:06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2012年~2015年,苏州博物馆在岁末年初连续举办“吴门四家”特展,成为一年一度的艺术界盛事。

“吴门四家”以后,苏州博物馆又将推出什么样的展览一直为文化界关注,这一答案也于今天正式揭晓——今天起,“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将作为苏州博物馆“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学术展览的首展,展览的开幕仪式将于12月11日下午三点在苏州博物馆举行。在今年的顾氏过云楼收藏展后,“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学术展览还将推出2017年的“梅景传家——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以及2018、2019年的“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李军下午在现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以顾氏过云楼打头阵,一方面是因为2012年的专场拍卖后大家对过云楼有很大的期待,二是过云楼第四代主人顾公硕曾是苏州博物馆的副馆长,他曾将自己的不少精品收藏捐赠给苏州博物馆,今年也是他去世50周年的纪念。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给观众有一个铺垫,让他们了解过云楼究竟是怎样的存在,而藏家又是怎样的群体,这样他们也会对接下来的展览有所期待。”

据悉,“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在今天下午开幕后,将于12月13日正式公开展出,展览集中展览顾氏一门所藏书画、古籍、碑帖、文房等共84件精品,年代自宋至清,展出文物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苏州图书馆、苏州市档案馆、常熟博物馆9家文博机构,既是对过云楼收藏概貌的呈现,也让观众可以走入以顾氏为代表的古代藏家的精神与生活。

特展照例放在了地下一层的特展厅以及二层的两个吴门书画展厅。展览要至12月13日才对外开放,澎湃记者今天得以在较为空旷的展厅一睹为快。

底层展厅入门处即是过云楼牌匾,两侧则为顾文彬所书对联,摆上文房桌椅,令人如同真的要进入这座珍宝荟萃的私家藏书楼一般。绕过牌匾所在的墙,最大的展厅就是此次展览的重头戏。右手的长卷为南宋扬无咎的《四梅花卷》,该图卷为扬无咎画赠范仲淹之曾孙范端伯,其画梅方式与宋代以墨晕染画花瓣不同,是用线条勾勒花瓣的样子。这幅画在苏州地区流传了上百年,画卷上布满各个年代的收藏印。据说顾文彬是以一袭貂裘将其交换至过云楼,后来画卷到了故宫,时隔60年才又回到苏州。

顾文彬对联

顾文彬对联

顾文彬对联

顾沄怡园图

过去顾氏一直被认为以收藏书画著名,但对其藏书外界知之甚少,有人认为是因为过云楼的藏书一直秘不示人。据说民国时期,顾鹤逸的朋友傅增湘曾要求借阅藏书,主人碍于情面,同意其在楼内观书,但不能带纸砚抄写。于是傅增湘每天观书数种,归而记其书目,写成《顾鹤逸藏书目》,发表在《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五卷第六号上,才让人们对顾氏藏书有所了解。甚至还有传说,过云楼里有一个密室,顾家的古籍善本就是放在这个密室里的。但也有学者认为,顾氏只将藏书示于有识之士,而傅增湘所记书目之繁杂,应该也不可能是归去后才记录的。

胡芑孙、任薰吴郡真率会图

过云楼的收藏集宋元古椠、精写旧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谱800余种,其中不乏宫廷及私家珍本藏品,也有唐人写经、宋元刻本、明清抄稿和精刻、初刻本等罕见的善本书,如宋椠本《老泉集》、《广川书跋》、《挥麈录》、《鹤林玉露》、《列子》、《仲景伤寒发微》等50余种。史学家谢国桢在《江浙访书记》中,专门介绍了顾鹤逸藏书。如《骆宾王集》、《李嘉祐集》、《清塞诗集》、《龙川略志》等30余种,均是宋、元、明刻本,黄丕烈批校本多种。

过云楼日记(不分卷)

藏书中最著名的恐怕要数《锦绣万花谷》,这是中国宋代所编大型类书之一,也是目前所知海内外所藏部头最大的完整宋版书,保存了大量失传古籍中的部分内容。不过作者姓名不详,但他将自己曾经所读之书,以内容分门别类,汇编成册。这本书包含天文、地理、植物、动物、书画等具体门类。清代著名学者阮元有“书成锦绣万花谷,画出天龙八部图”的评价,具有很高的文献和历史价值。

抗战时期,为避战火,过云楼曾将八百余部藏书陆续转往沪上租界。1951年和1959年,过云楼顾氏后人,先后两次将所藏的三百多件书画精品,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文革”期间,过云楼亦被查抄,后查抄物归还了顾氏后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南京图书馆购得顾家藏书共541种,现辟出专室陈列保存。

过云楼书画记不分卷

在2005年和2012年,过云楼藏书中包括《锦绣万花谷》在内的部分珍贵古籍曾先后在嘉德和匡时进行拍卖。其中,2012年在匡时的“过云楼”藏古籍善本专场拍卖中,江苏凤凰集团以2.16亿元竞得过云楼藏书,但北京大学决定行使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优先购买权,并从社会捐赠募集收购过云楼。最终由国家文物局批准,过云楼回归江苏,和南京图书馆的其余四分之三的过云楼藏品团聚。

苏州博物馆过云楼展览现场

杨无咎四梅花卷

古今杂剧三十种

大厅的另一侧展出的是顾氏所藏古籍碑贴,其中人们耳熟能详的《锦绣万花谷》就在这个展柜中。而它边上的元刊本《古今杂剧三十种》则承载了一个更有趣的故事。民国初年,日本汉学家岛田翰至顾鹤逸家中借书,其中就有这本《古今杂剧三十种》,但他没有归还,而是带去了日本。之后顾鹤逸托人多次催讨,因岛田翰在日本犯案入狱,后在狱中自尽,便不了了之。

后来岛田翰的朋友、文求堂老板田中庆太郎将刊本卖出,幸得被历史学家罗振玉买回国内,现在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可以说,这是该刊本自1912年从苏州被带走,104年后首次回来。据说在抵达日本后,日本学者立刻从上海请来为嘉业堂刻书的刻工陶子鳞进行翻刻,隔了一年又做了石印,之后就有很多翻印本,而这一原始刊本,过去人们一直不知其所踪。它是宋元戏曲研究史中重要的文献,共8册,仅展出的一册有印章。

事实上细心的观众能够在不同的展品中发现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某幅画的作者在另一善本上有收藏印章。策展人表示,这些“蛛丝马迹”也是希望让观众认识到,明清时期的收藏、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过云楼日记(不分卷)

底层的另一个展厅则展出的顾氏一门自己的绘画书写,包括《过云楼书画记》、《顾文彬日记》、《宦游鸿雪》等藏品,都让人们能够看到藏品背后藏家的生活及精神状态。展方还还原了一个书屋的场景,并且延续苏州博物馆一贯的风格,展厅的一面墙以图表的形式梳理了过云楼顾氏家族的活动年表、族谱、收藏活动辑录以及传承表等。相信对于研究人员是珍贵的数据资料。

二楼展厅则完全是顾氏收藏的书画精品,从吴门四家,到四王吴恽,显示出顾氏收藏的精湛。李军介绍说,作为收藏家的顾文彬一般以传世著录为准,但因为过眼很多,他对自己的判断也很有自信,父子、兄弟间时常讨论,偶尔也会有一些修正。

《七君子图》(部分)

第二期的展览将从2月19日开始,届时,苏博所藏10米长《七君子图》(赵天裕、柯九思、赵原、顾定之、张绅、吴镇六家墨竹卷,其中柯九思两幅)将取代《四梅图》,而得真赏斋主人亲自题签与题跋的宋拓古本兰亭也将在第二期展出。

配合此次“烟云四合”特展,苏州博物馆不但推出了文博论坛顾氏收藏系列讲座和国宝档案系列影视欣赏,而且特别为展览提供了梅花笺纸刷印、写意山水和墨竹图临摹、陶泥砚台制作、怡园雅集和光福香雪海赏梅体验之旅等多项特展专属活动。

事实上,清代苏州是收藏家的汇聚之地,在今年的顾氏过云楼收藏展后,“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学术展览还将推出2017年的“梅景传家——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以及2018、2019年的“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3月12日。

部分展品:

古籍碑帖

古本兰亭 册
锦绣万花谷四十卷后集四十卷

锦绣万花谷四十卷后集四十卷

绘画

陈洪绶、胡华鬘梅竹山水 册

钱选山居图

王翚水竹幽居图

王鉴梦境图轴

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轴

书法

唐寅行书龙头诗 轴

吴宽行书种竹诗 卷

鲜于枢等五家赠笔工范君 册

祝允明正德兴宁县志稿

文房

陈鸣远制紫砂水盂

杜士元款橄榄核舟

齐侯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

“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苏州阊门内铁瓶巷,曾有一所大宅院,名曰过云楼。

过云楼第一代主人顾文彬对于书画鉴藏的理解,脱胎自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为好友兼画家王诜所作的《宝绘堂记》。过云楼自1873年建起,是怡园主人顾文彬收藏书画、古籍、碑帖的藏书楼,历经六世传承,成为了百余年苏州文化的活动中心。楼前庭院除叠筑假山花坛外,还种植名贵花木,保持了硬山重檐,门窗古雅、雕刻精细的建筑风貌。历经百年风雨。为重视和保护过云楼的文化价值,从2013年起,经过两年的修缮和布展,备受关注的过云楼陈列馆于2015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过云楼陈列馆分为“艮庵”及“过云楼”两部分,集中展示顾氏历代藏家事迹及过云楼所藏书画名作、古籍善本情况,彪炳顾氏家族的捐赠义举,呈现顾氏收藏相关的文化艺术活动,再现昔日这座艺术殿堂的文化异彩。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在参观完苏博展览后再去真正的过云楼寻古觅旧。

修葺一新的过云楼。

过云楼内陈列的藏书。

参观者在浏览书卷造型的触摸电子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