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血战钢锯岭》:这条小鱼在乎

孔鲤
2016-12-10 11:23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一场暴风雨过后,男人走在海滩上,海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昨夜被暴风雨卷来的小鱼,奄奄一息。这时他看到一个小男孩正努力从海滩上拾起一条又一条小鱼,然后奋力将它们扔回大海。男人看了小男孩很久,终于忍不住跟他说:“孩子,这里有成千上万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孩子没有抬头,只是说:“我知道。”

“你知道为什么还要救呢?谁在乎?”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拾起手上的鱼扔回大海,又拾起另一条,“还有这一条、这一条……”

这是小学语文书里的一篇课文,原始出处已不可考,你可以将它理解为儒家的仁爱思想,也可以理解为佛教的普济众生思想,亦或是基督教的十诫思想等等。这些都可以,因为在更高的、更基本的层面上,这些都是一致的。

那就是尊重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个个体。

因此虽然接下来要说的这部电影很明显是在基督教信仰指导下的产物,却依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在这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导演,梅尔·吉布森。

一、从《勇敢的心》到《启示录》

作为一个演员,梅尔·吉布森和姜文有着相近的轨迹。比如他俩都是演而优则导,比如他俩的电影里都有着浓厚的个人印记,比如他俩都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执导,比如他俩迄今为止都仅拍了五部电影……

单说梅尔·吉布森,虽然仅仅只拍了五部电影,虽然这五部电影有的被指责不符合史实,有的因为宗教问题而引起极大争议,却都能够获得极大的艺术成就。而在此同时,我们也能发觉出梅尔·吉布森那浓重的基督教情结。

抛开处女作《无脸的男人》不谈,我们从《勇敢的心》这部让梅尔·吉布森享誉世界的作品说起。

1995年的《勇敢的心》以十三至十四世纪英格兰的宫廷政治为背景,以战争为核心,讲述了苏格兰起义领袖威廉·华莱士与英格兰统治者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虽改编自历史却与历史相差较大,故事里的华莱士就是最终明知是圈套,却甘愿受死,在临刑前那一刻高呼“freedom”(自由),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也感染了影片外的观众。至此这一形象的塑造经历了“受难”到“救赎”的过程,而这正是耶稣的经历。

九年后,梅尔·吉布森开拍了他的第三部电影《耶稣受难记》,这部电影不言而喻是以耶稣为主角,描述了耶稣在最后的时刻被犹大出卖而惨烈凌辱,鞭打、钉锤等,都直接用影像向观众表露出耶稣曾遭受的苦难,而在影片的最后,可想而知的是主角耶稣获得了救赎。这部电影争议极大,许多人认为它是在反犹,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梅尔·吉布森的确因为反犹而远离了我们十年。

那是在2006年梅尔·吉布森拍摄了《启示录》后不久,那天的他酒后失言,说出了“该死的犹太佬,他们该为全世界所有的战争负责”的话,立刻引起轩然大波,而好莱坞的很多电影公司都有犹太人参与,因而整整十年他没有能够得到拍片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和姜文确有相似之处。

虽然这话颇为极端,我们却能从这句话里窥探出梅尔·吉布森对基督教(或者说是天主教)非常虔诚的信仰,这一点从他的电影《启示录》里也可以看出来——“启示录”三字本身就是基督教中非常重要的存在。

其实早在1979年,伟大的导演科波拉就和伟大的演员马龙·白兰度合作了一部伟大的战争电影《现代启示录》,很多年过后梅尔·吉布森再次使用了这个名字。知,《启示录》是《圣经》的最后一卷,记载了使徒约翰在拔摩海岛上看到的异象,“异象”二字也贯穿了《现代启示录》与《启示录》始终,后者以玛雅文明为背景,很清晰地表达了梅尔·吉布森的末世情结。而影片中主角虎爪所在的部落被血洗,逃亡过程中一方面受到其他人的追击,另一方面受到野兽的觊觎,最终走向新生,同样是耶稣式的从“受难”到“救赎”的过程。

在梅尔·吉布森的电影里,苦难是必然存在的,伴随着苦难的则是非常繁多的血腥暴力镜头,而这样的镜头恰恰是在告诫观众:灵魂的升华所伴随着的,必然是血的代价。

沉寂了整整十年,今年的梅尔·吉布森终于带着他的第五部电影回归了,《血战钢锯岭》。

二、战争片该有的样子

“血战钢锯岭”还有一个台湾译名叫做“钢铁英雄”,不得不承认台湾在起译名这方面确实欠缺,但“血战钢锯岭”在很多观众听来,也和国产抗日神剧一个样。

那么是因为这个翻译不好吗?并不是,本片原片名《Hacksaw Ridge》,不像《启示录》的英文名就直接是“Apocalypto”,“Hacksaw Ridge”本身就是钢锯岭的意思,这时如果强调其宗教属性反而不好,而只标注“钢锯岭”则更会让国内观众摸不着头脑,因此“血战钢锯岭”五个字恰到好处。

然而这样的片名依然会让我们想起那些国产抗日神剧,这并非是翻译的错,而是那些抗日神剧顶了个还不错的名字却贡献出了一大批质量低下的作品。换句话说,那些粗制滥造的抗日神剧让我们忘记了战争片应该是什么样子了。

战争是由人发动的,战争的对象是人,参与战争的也是人。这是战争的前提,也是战争片创作的前提。是人就代表着个体,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不同的个体。但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战争剧,都是千篇一律的模型,或者是根正苗红的农民看到日军残暴而奋勇杀敌,或者是为非作歹的土匪幡然悔悟走上战场,总之我们的战争片(包括绝大多数电影和电视)都是故事先行,却忽略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人物内心的挖掘,而变成一部又一部占据硬盘的无用数据。

也有好的战争片,不说上世纪的那些电影(那些更近乎于政治片与历史片),本世纪最好的抗战作品其实是兰晓龙编剧的远征军相关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剧里头塑造了一群第一次远征军后残留的溃兵,主角孟烦了本来是个热血沸腾的青年,一心想着上战场杀敌,却浑浑噩噩逃到了云南边陲小镇,最终因为结识了团长龙文章而重新振作。故事相当惨烈,对每个人物的心理刻画也很精准,这才是战争作品应当有的样子。

一部好的战争作品,不应当是让人看了热血沸腾叫嚷着要上战场的,而应当让人发自内心讨厌战争、厌恶战争,也即“好的战争片应当是反战”的。

让我们回想一下那些步入殿堂的战争片。

1979年,科波拉导演了一部越战片《现代启示录》,故事讲述了越战时期在战争的作用下,美军、越军以及越南普通人精神扭曲,做出许许多多匪夷所思的行为,最终一名美国上校在柬埔寨建立了自己的王国,画面极度震撼,让观众看了就会觉得末日之来临,名为“启示录”,讲述的就是战争下的人性。

1987年的《全金属外壳》则由也许是最伟大的导演库布里克执导,全片分两个段落,前半段说的是越战期间在集训营新兵为了被培养成集体主义的机器而受到的璀璨,后半段说的是参加过集训营的新兵到了战场后早已变得麻木且嗜杀,不再在乎别人的生命个体,甚至于自己的。

私以为看了这两部经典作品的观众都会打心眼里对战争产生抵触情绪,这才是战争片该有的样子。《血战钢锯岭》同样做到了。

《血战钢锯岭》以二战时期美军和日军的作战为背景,和《全金属外壳》的叙事结构一致,也是两段式结构,前一段在军营里,后一段在战场上。军营里长官用力训练着手下的兵,战场上则表现出敌人的残酷。如果不去深究具体的表现,这部电影的结构几乎可以说是照搬《全金属外壳》,但好在梅尔·吉布森毕竟是梅尔·吉布森,这部电影里的战争戏几乎可以说是最真实、最赤裸的战场。

第一,它直接展示了战场的残酷。不像以往的那些战争片,总是从侧面去表现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对个体的扭曲,《血战钢锯岭》硬碰硬一般在枪林雨弹中穿过,一不留神脑袋就直接开花,一不留神抱起的战友就是血肉横飞,在电影院观看这一段的时候,激发的不是荷尔蒙,而是本能的反感,甚至会觉得“恶心”与“害怕”。而本次大陆的版本中也仅仅删除了几十秒的戏份。据传在某一场观影中,有一位观众直接吓得失了禁,其他观众纷纷边咒骂边远离他,但依然愿意在电影院里看完这部电影。

第二,前半段的轻松让后半段更加沉重和庄严。不同于《全金属外壳》在集训营时就非常紧张的气氛,《血战钢锯岭》的集训营部分是很轻松的,也许是为了更好地展示主角在后半段的精神力量,前半段里主角是弱势的,故事是诙谐的,即使是非常严苛的军营、即使是非常正派的叙事,也穿插了许多笑点,而观众在这样的欢笑中会不由自主消解掉主角在前半段的精神力量而认为其很可笑,直到到后半段产生极大的反差,观众心中会有一种肃穆庄严的感受。

第三,它对爱国主义的态度。不可避免这部电影会和前不久上映的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相比较,但不同于李安在影片中流露出的模糊态度,《血战钢锯岭》对爱国主义的态度是很明显的。这从他二人以往的作品里就能得知。李安无论是在《色丨戒》还是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都留下一个模糊的所在,不是政治立场模糊就是人性内心模糊,这恰恰是李安东方式的含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虽然深刻勾画了主角的内心抉择,却在影片最后都不曾表达过自己是赞扬爱国主义还是讽刺爱国主义。梅尔·吉布森则不然,虽然这部电影有着反战的主题,他却很明显在故事里是认同爱国主义的,也因此战场的戏份才会拍得如此惨烈、如此煽情,主角也从来都没有动摇过。正叙事向来是他最擅长的部分。

但《血战钢锯岭》很明显并不只是反战这么简单,正如《全金属外壳》想表达的还有人性,《血战钢锯岭》更深刻的命题则是信仰的力量。理解了这一层,就知道梅尔·吉布森又回来了。

三、信仰的力量

虽然梅尔·吉布森依旧相信着信仰的力量,但不同于《勇敢的心》、《耶稣受难记》和《启示录》,《血战钢锯岭》的主角从头到尾都没有过动摇,也即从一开始他就是以坚定信念登场的。

现在可以让我们叫出他的名字了,戴斯蒙德·道斯。

很多朋友都提过这一点:这是一个真实的人物,他在电影里的事迹是真实发生过的,甚至比电影里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点让我们震惊,尤其是当我们知道梅尔·吉布森是以煽情著称时,我们更会去惊叹戴斯蒙德·道斯在真实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但历史归历史,电影归电影,电影本身足够有说服力来表明,一个人拥有信仰的力量后是多么可怕。

从一开始,戴斯蒙德·道斯就是以不妥协的形态登场的。

故事开始于戴斯蒙德·道斯小时候,那时的他误伤了自己的哥哥,又看到了《十诫》里的第六诫:“不可杀人。”在悔恨的同时开始给自己塑造信念,从此成为一个坚定的基督徒,严格恪守着这些规则。

哪怕所有人都说他是错的。

哪怕有人会因此认为他是疯子。

故事是由矛盾开始的,围绕着矛盾会凸显人物性格。戴斯蒙德·道斯因为自己的信仰而坚决不愿去碰枪,上士对他怒吼他不听,为了让他离开军营而去找了医生,医生跟他说战场上杀人和谋杀是不同的时候他不听。当没有办法时长官只能利用战友——只要戴斯蒙德·道斯不肯合作就全军营受罚——而在他被战友怒而痛打时,也不曾动摇。

最后,只能上军事法庭。在大家跟他说只需要认个错就可以免于进监狱而可以回家时,他说自己要求无罪辩护,坚持不肯承认自己做错了。

未婚妻跟他说:“你假装拿一下枪又如何?放下你的骄傲,妥协一下吧!”

戴斯蒙德·道斯说“不”。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信仰不同却同样坚定的人,文天祥。

八百年前,在大宋朝已经灭亡三年,自己也已经在满是泥泞、腐鼠、粪便的牢房里被关了三年,就连过去的南宋皇帝、自己的妻子女儿都来劝降时,他依然没有动摇。当所有人都说他没必要这样坚持的时候,他坚持了下去。

因为文天祥有“正气”,正气是他的信仰。

戴斯蒙德·道斯也有自己的信仰,他的信仰是基督。当一个人被全世界不认可的时候,是什么让他继续前行不动摇?是信仰,这是他最后的力量,也是他最大的力量。无论亲情、爱情、权力、金钱,都无法让他妥协。

也许会有人认为他死板,比如后世就有人不止一次说过文天祥是迂腐的。和文天祥相比戴斯蒙德·道斯是幸运的,他证明了自己。正如影片临近结尾时长官跟他说:

“这里有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你的信仰,但他们知道你信仰的伟大。”

这时可以加一句未婚妻的话:“我爱上你是因为你和其他人都不同。”可惜的是,那是只有她发现了。

上文说过,电影前半段有非常多的诙谐桥段,当这样的诙谐桥段不断出现时,观众会觉得男主角有些不近人情、格格不入,而当观众在前半段并不能发觉男主角的个人魅力时,故事迅速进入到后半段。

后半段的戴斯蒙德·道斯就如同大家说的那样,“仿佛开挂了一般”,他以钢铁般的惊人意志力在阵地失守、长官放弃了自己的手下时依然顽强地留守战场,彻日且彻夜。他在不断地运送着受伤的战友,一个接一个。

而就在他快要精疲力尽的时候,我们能听到他口中喃喃说着:“One more(再救一个)。”这句话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文首的那句“这条小鱼在乎”。

现在还觉得戴斯蒙德·道斯不近人情且迂腐吗?他想要坚持的真的是死板的教条吗?那么请再去思考一个细节——

他救了日本人。在战场上受伤的日本兵。

答案出来了,戴斯蒙德·道斯的信仰是:尊重生命,尊重每个个体的尊严。

戴斯蒙德·道斯从头到尾最在乎的就是每个人,他不愿失去一个人自己的面貌而成为机器,也不愿意其他人这般,所以他努力去救每个人,为每个人类的尊严而去努力。

于是在他救下了每个人后,长官跟他说,如果不是你,我们这里每个人都没有再攻一次的勇气。因为他不仅救了其他人的生命,还让其他人知道了活着的意义,活着的价值与尊严。也许每个人上战场时都是满腔热血的,但看到了杀戮和死亡后,镜头外的观众都会触目心惊,更何况战场上的亲历者,他们会麻木甚至害怕。

或者充分尊重每个个体的生命意义,让他们重获拥抱新生的勇气。故事里的美军就是这样。

或者彻底抹杀每个人的个性,让所有人变成行尸走肉一样的杀人机器,要知二战时期很多日军在和平时期也只是种地的农民。

一个小插曲,在本片中,日本人的形象是很有趣的,战场上的他们是杀人机器,战败后绝不投降,不是玉石俱焚就是切腹自尽。但电影里,当某个日本伤兵在地道里被戴斯蒙德·道斯救助时,他流出了疑惑且感情的眼神,在那一刻他变回了人,他被戴斯蒙德·道斯赋予了个体的尊严。

“如果他打你的左脸,你就把右脸也让他去打。”

故事的最后,一个缓慢悠长的仰视镜头,担架上的戴斯蒙德·道斯手捧《圣经》慢慢升起,我想这一刻导演梅尔·吉布森想表达的意思是:他就是升天的圣子。

本片里,所有人都经历了苦难,而每个人都得到了救赎。梅尔·吉布森这次野心极大,虽然看起来这是一部商业片,但从头到尾却依旧贯穿着他那穿透人心的精神象征。

结语

文首说过,每个人的信仰都可能不同,但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而真正值得信仰的事物,必然是共通的。我们可能不会去信仰基督教、佛教,但我们依然会认同最基本的生命之可贵,我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更不会轻易夺走他人的生命。这是人类的共识。

“这条小鱼在乎”,是尊重每个生命之生,让每个生命都收到重视,因为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

故事里有一个重要的道具,墓碑。从父亲对着墓碑喃喃自语,到影片最后真实的戴斯蒙德·道斯面对着墓碑泪流满面。墓碑下埋着的是一个又一个的人。墓碑上刻有不同的人的名字。

这让我想起前些日子去腾冲听到的一件事。那时我去了国殇墓园,一排排的中国远征军将士的墓碑埋在小丘上,每一座上面都刻满了名字,我问工作人员会有老兵来吗?他说很少了,老兵都不愿来,怕触及往事。

过了一会,工作人员又补充了一句,但很多老兵都说过:“我不后悔。”

【作者孔鲤,微信公众号“书林斋”(微信号:Kongli1996),微博@孔鲤】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