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入世20周年丨世界贸易和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中国力量”

沈国兵/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院教授
2021-12-13 16:4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入世二十年,中国已成长为世界贸易中最大的国别出口者和第二大国别进口者。图为2021年10月23日,上海洋山深水港,作业繁忙的集装箱码头。 视觉中国 图

2017年以来,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国别经济体,美中之间经贸摩擦叠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使得世界上主要经济体的增长恢复乏力。

尽管如此,入世二十年之际,中国直面国际经贸摩擦势力和疫情防控严峻压力,于2021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连续举办的四届“进博会”为全球多边自由贸易注入了中国动力。中国已从依赖出口导向型发展转向出口进口并重、进出口协同发展态势。

事实上,入世二十年来,中国已成长为世界贸易中行稳致远的重要力量,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维护和完善多边经济治理机制。

一、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变得举足轻重

世界贸易组织(WTO)今年8月发布的《2021年世界贸易统计评论》(World Trade Statistical Review 2021)显示,2020年,世界商品出口额达170696亿美元,进口额达173758亿美元,相比2003年世界商品出口额、进口额,分别增长了131.2%和128.7%。

其中,2020年,美国商品出口占世界商品出口比重的8.4%,美国商品进口占世界商品进口比重的13.9%,相比2003年美国占世界商品出口占比、占世界商品进口占比,分别下降了1.4个百分点和3.3个百分点。比较来看,2020年,中国商品出口占世界商品出口比重的15.2%,中国商品进口占世界商品进口比重的11.8%,相比入世初期2003年中国占世界商品出口占比、占世界商品进口占比,分别上升了9.2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

由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别经济体和最大的消费市场,这样美国商品出口和进口占世界比重双双下降,严重迟滞和拖累了世界贸易的复苏和增长。而入世二十年,中国商品出口和商品进口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呈现出大幅增加态势,已推动中国商品出口份额位居世界第一位,超过美国,同时驱动中国商品进口份额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占比。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入世二十年之际,中国商品出口和商品进口仍旧保持着逆境中增长态势,这对处于增长乏力困境中的世界商品贸易的复苏增长愈发重要。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2021年11月4日在第四届进博会开幕式演讲中指出的那样:“中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动对外贸易创新发展,是去年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为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中国积极推动WTO多边贸易体制包容性发展

入世二十年,中国已成长为世界贸易中最大的国别出口者和第二大国别进口者,由此,中国是WTO多边秩序的坚定维护者,也是获益者。因而,中国需要坚定不移地高举多边自由贸易的旗帜,做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系的维护者,大力推动WTO多边贸易体制改革,让WTO多边贸易制度规则在世界未来贸易中依然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坚决维护发展中成员地位”,“坚持多边主义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国走国际化道路、融入全球市场,是从改革开放、开展双边贸易开始的,并在区域合作中不断深入,逐步融入WTO多边贸易的全球统一大市场。为此,中国将坚定不移,继续推动高水平开放。

当前,中国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和统一大市场的核心在于能否对标国际营商规则,打通国内外统一大市场的阻点和堵点,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实践中,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就是最有力的明证。如2021年9月16日,中国向CPTPP保存方新西兰提交了中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的书面信函;11月1日,中国向DEPA保存方新西兰正式提出申请加入DEPA。

未来,通过引入多边的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规则,如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于2022年1月1日生效)、CPTPP和DEPA,进一步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将更加深度融入全球要素流动的一体化大市场,进而推进自身经贸高质量发展。

三、近十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增长最重要动力

据《2021年世界贸易统计评论》统计,2020年,因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冲击,全球GDP增长下滑4.0%,商品出口下滑5.1%。其中,农产品出口下滑2.3%,燃料和矿产品出口下滑3.1%,制造品大幅下降6.3%。

相比来看,2020年,美国商品出口出现10.3%的较大下降,进口也出现3.9%的下滑。由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别消费市场,因而美国商品出口和进口的双双下滑直接拖累了世界贸易的增长,2020年世界商品进口也下滑了5.6%。

而2020年,中国商品出口逆势增长2.4%,进口更是逆势增长4.4%,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商品进口增长普遍出现明显下滑的形势下,2020年中国商品进口增长却显著大于当年商品出口增长,这给世界商品贸易复苏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避免了全球商品贸易陷入更深的底谷。

而且,2010到2020年,美国商品出口年均增长1.2%,进口年均增长2.4%,而同期中国商品出口年均增长4.5%,进口年均增长4.5%。再者,如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的那样,“中国有14亿多人口和4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每年进口商品和服务约2.5万亿美元,市场规模巨大”。

因此,入世后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商品出口和商品进口已成为世界商品贸易增长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四、近十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总结十八大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验时指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具体举措是:

第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谈判和改革。

一是积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制谈判,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参与WTO改革,推进贸易创新发展,做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维护者。二是并行推进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以实施RCEP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推进加入CPTPP和DEPA为契机,加快构建一个要素流动一体化大市场,发挥中国积极参与其中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谈判和改革。三是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深化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改革,增强对外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多头并举,以中国大市场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谈判和改革。

第二,以建设和深度融入全球一体化大市场为动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过去十年间,中国对标国际营商规则,加快构建一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竞争有序的一体化大市场,推进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和变革。一是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重点形成“一带一路”工业园区投资贸易合作机制,发挥园区在双循环中的枢纽功能。如上述《决议》所总结的那样,“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大对东盟国家进行高效的贸易和投资布局,塑造与中国和东盟“10+1”机制升级版对应的区域经济治理机制和规则。三是加快建成国内国际双循环一体化大市场的中心枢纽城市和中心节点城市,形成强有力的中国大市场优势对国际大循环的支撑力,进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内生地变革。

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所提出的那样,中国应“坚持多边主义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五、展望:如何进一步壮大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中国力量”

第一,发挥人民币作为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作用,进一步通过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提升我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已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一篮子定价货币之一。但是,在国际储备货币中,人民币目前占比仍然较低。据IMF统计,2021年第二季度,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中,人民币仅占2.61%,而美元和欧元分别占到59.23%和20.54%。

当前,需要人民币与欧元一起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由美元单方主导向多元化转变,同时以更加智慧的方式来助推人民币新型国际化。比如,推动数字人民币落地和推广。同时,推进共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的治理机制和规则,提升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的能力,切实维护好多边投资利益,规避对外投资风险。

正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所提出的那样,中国要“推动主要多边金融机构深化治理改革,支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新开发银行更好发挥作用,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

第二,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积极推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协调,推动多边和区域等机制经济治理合作。

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出一个竞争有序的国际一体化大市场,着力解决悬置在国别之上,动辄以“卡脖子”断供为威胁的不当做法。这种违背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恶意破坏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国别做法,亟需通过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重塑国际契约规则加以解决。

正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所提出的那样,中国要“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第三,推动服务贸易规则协调和制度型开放,并加大数字技术融合来提高服务业发展的韧性。

前引WTO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服务业出口大幅下滑20%,进口也大幅下滑21%。比较来看,2020年,美国服务业出口出现20%的大幅下降,进口也出现23%的大幅下滑。由此,美国服务业出口和进口的双双大幅下挫严重拖累了世界服务贸易的增长。2020年,中国服务业出口下滑1%,进口大幅下滑24%。

可见,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美国乃至世界服务贸易的增长都形成断崖式冲击,对中国服务业进口增长也带来显著的不利冲击。未来,中国服务贸易增长有赖于大幅提高发展进程中应对外生冲击的韧性,以期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的拓展。

具体而言,一是要推动多边、区域和双边服务贸易规则协调,促进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高水平开放合作;二是要需要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动跨境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三是要加大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发挥新型服务外包创新引领作用;四是要完善和提升服务于各主要贸易市场的海外仓网络,增强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推进国际国内服务贸易向更深层次融合和拓展,以增强我国乃至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韧性。

[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ZD048)的资助。]

    责任编辑:李旭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