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些地点,诠释了安藤忠雄的青春
安藤忠雄,当代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他的建筑作品往往融入自然,凝聚着特一空间与时间维度上的光景。最近的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正举办着安藤忠雄全球巡回展北京站,展览中复刻了安藤忠雄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八十多座经典作品。不久前,我们对话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中国合伙人,同样也是与安藤老师私交匪浅的弟子,策展人马卫东,和他聊聊安藤忠雄的艺术世界,以及对青春的理解。旅行,是串联两位缘分的注脚。安藤忠雄的建筑生涯离不开年轻时周游世界的研学,而马卫东也曾受安藤老师的鼓励去游历日本参观建筑作品,他第一本书的名字就是《安藤忠雄建筑之旅》。
——编者按
近日,"安藤忠雄全球巡回展中国北京站·青春"正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作为安藤忠雄建筑设计生涯迄今最为全面的大型回顾展,也是继日本东京国立新美术馆站、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站、意大利米兰阿玛尼剧场站、中国上海复星艺术中心站之后的第五站巡回展,这位名震一时、极富传奇性的建筑大师又一次走入大众的视线。在这场由水谷孝明(日方) 与马卫东(中方)所策划的纯原创展览中,在时间、空间的脉络里能够看到安藤忠雄在不同阶段下创作的八十多座经典建筑作品。
倘若行至展览现场,大量的影视资料模型及丰富的公众活动都能为观众拉起一条清晰的线索,草蛇灰线般铺陈在安藤忠雄的创作轨迹中。除此之外,1:1的复刻空间也营造出满满的身临其境之感,仿佛置身原建筑之中,能够随时感受光影的交错与互动。
“安藤忠雄:青春”现场。©UK Studio
“空间中的空间”是此次北京站的亮点之一。此次巡回展在每一站都有独属的亮点,策展时是会根据城市、落地空间等因素在内核不变的条件下去做一些调整。在北京站,进入一楼展厅,就可以看到巨大的1:1复刻空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冥想空间”,左首是1:1复刻空间“光之教堂”,主展厅内还展出了第三件1:1复刻空间“水之教堂”。美术馆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空间所在,在空间中再次复刻建筑作品,即“空间中的空间”。
左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冥想空间。©Stephane Couturier
右图、下图:展览复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冥想空间。©UK Studio
“空间的复刻就是为了增加建筑的体验感,(安藤忠雄)老师一直觉得建筑不能只通过图纸、照片和模型去理解,而是需要通过自己的五官去感知、触摸,与之形成互动才能感知建筑本身。”中方策展人马卫东分享道。地点、空间,也是我们探寻安藤忠雄艺术理念的视角和线索。
安藤忠雄之旅
安藤忠雄肖像。©操上和美
展览开幕式上,安藤忠雄本人这样介绍“青春”:“所谓青春,就是在一个人二三十岁时,去思考自己要如何立足社会?青春是意气风发,是一股心劲儿。”心劲儿,贯穿着这位大师的一生,从拳击手到一代建筑大师;游历世界,自学建筑;打破常规,创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80岁被摘掉5颗内脏……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无一不充满传奇色彩。显然,他是媒体最乐于报道的那一类名人,也是无数年轻人热血迸发的来源,他不可复制的人生也正是从青春开始,从挑战开始。
1941年,安藤忠雄出生于日本大阪兵库县的一个商人之家,长于环境并不怎么优越的老街长屋里的他,也未曾想到自己与建筑会产生微妙的缘分。十七岁时,安藤忠雄选择成为一名拳击手,但这个职业生涯并未持续很久,彼时的他还未明确自己未来的走向,但对人生独立的向往让他开始不断摸索、找寻自己的热爱所在。在互联网远未普及的五六十年代,因获取知识的渠道有限,“自学成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安藤忠雄刚刚发觉自己对建筑的兴趣时,便毅然选择迈出新的一步:学习。去大学旁听建筑系课程,打工时也不忘搜集建筑相关的教材或资料,总是前往书店翻阅相关书籍……
上图:克勒勒·米勒美术馆新馆规划。©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下图:海关大楼重建。©小川重雄
勒·柯布西耶是安藤忠雄成名之路是至关重要的推动力。这位著名的法国建筑大师,在年轻时代曾有过一场旅行,那是一次经过充分酝酿和准备的旅行,为期五个月,途经中东欧、巴尔干、土耳其、希腊和意大利。那次旅行之后,柯布西耶记录下这样一句话:“年轻时代的旅行具有深远意义。”这句话对安藤忠雄亦影响深远,他决定要找到独属于自己的道路,要亲眼目睹欧洲的古典建筑,要亲自拜访偶像,要去亲身体会建筑里的历史与现代的结合。就这样,年轻的安藤忠雄带着一腔孤勇和对未知的不确定远赴欧洲,行万里路。
1965年,他从横滨坐船到纳霍德卡,从哈巴洛夫斯克乘上西伯利亚铁路,经过一周到达芬兰,用四个月的时间绕欧洲一周。万神殿、帕特农神庙、朗香教堂、马赛集合住宅……这些柯布西耶的经典作品充当了安藤忠雄的教科书,亲身去看,去听,去思考,或许就是旅行的意义。“在马赛,我想,既然都到了这里不如也绕非洲一圈,于是又一个人从摩洛哥到开普敦,从马达加斯加坐船过印度洋。在船上仰望星空,真是太感动了。”
六甲的集合住宅。©大桥富夫
旅行是自我发现和反省现实的过程,也让他看到了日本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存在的差异与联系,此后他开始了安藤忠雄式的现代建筑探索。当谈及旅行对安藤忠雄的影响时,马卫东这样说道:“这个影响太大了,所谓太大,是他的建筑理念就是通过旅行学到的。因为他没上过大学,所以都是通过他自己去看,去实际感受的。可能去看一次还不够,还去看第二次,不光看,他还做笔记,画速写,所以说旅行就是他的建筑的老师,那你说影响得有多大?”
虽未曾正式、系统地受过建筑教育的安藤忠雄,仍凭借自己行走的“万里路”独创了一套属于“安藤忠雄”的风格。在亲自行走的过程里,他不断吸收着名作的经典之处,还摒弃了过时的观念,结识了众多艺术家朋友,在创作实体与观念中都做到了兼收并蓄,给予了空间更多的可能性。这也描绘出大众眼中的安藤忠雄:创作没有局限于日本风格,十分国际化;独特的设计,别致的“几何学”;“清水混凝土诗人”的美称……用马卫东的话来说:“他的建筑是可放之四海的,是一直想要给全世界的人提供一种空间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来讲,他更像是一位艺术家,在试图解决人本质的一些需求和困惑。”
马卫东在“安藤忠雄·青春”展览1:1复刻光之教堂内。©摄影:UK Studio
作为亦师亦友的合作伙伴,安藤忠雄和马卫东的缘分也与旅行有关。在马卫东看来,安藤忠雄的人生可以真正称之为“建筑人生”,从他18岁开始立志做一名建筑师后,他的所有生活都是围绕着建筑。在旅行中,他受益匪浅,因此他建立了基金会,筹备了旅行基金,致力于把这种方式推崇给更多关注建筑的年轻人。1997年,马卫东在东京大学和安藤忠雄相识,安藤作为其研究生论文的指导教官,二人在共同的学习和相处中逐渐互相了解;2000年时,安藤忠雄向马卫东通过传真写了一封信,希望马卫东可以系统性的了解自己的建筑,并附赠了详细的“安藤忠雄的建筑路线”和一笔旅行费用。回忆此事,马卫东说:“这是一段很美好的经历,也让我真正实现了‘安藤忠雄之旅’”。
上图:2021年“安藤忠雄:挑战”线上演讲会,安藤忠雄与马卫东。©文筑国际 / 摄影:薛钰滔
下图:安藤忠雄与马卫东的工作场景。©文筑国际
打动他的不只是旅行见闻,更是真诚。马卫东回忆道:“2017年,我们一家人在明珠美术馆安藤老师的展览现场拍摄了一张全家福,我发了封邮件分享给安藤太太。过了两三个礼拜,我收到一个从日本寄来的包裹,打开一看是一个精美的相框,里面放的正是那张全家福,甚至同时还附上了一封亲笔信,是安藤老师和他的太太寄来的。”这样的细微用心令马卫东难以忘怀,彼时的安藤忠雄已经是一位很有名气的建筑大师,但他仍然愿意对每一个他认为值得帮助的人付出时间与精力,不论对方地位的高低,也不计较利益的得失,这便是让马卫东深感安藤“了不起”的地方。
光影诗人
在马卫东看来,建筑师是有自己的个人风格和发展轨迹的,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每个建筑师都在摸索寻找他想表达的观念,如果将之具象化,那所呈现的就可以称之为他的创作风格。安藤忠雄作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也被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但对于与之多年合作的马卫东来说,这样的形容不够贴切。“混凝土只是他用的建筑材料的一部分,在我的理解中。安藤老师更像是‘光的诗人’,他在我看来是所有的建筑师当中,光影运用最多,最好,而且用的最有力量的一名建筑师,他的作品都是离不开光的,光就是他作品中的灵魂,是永远的主角。”此次“青春”展览中,落地空间的玻璃恰巧是彩色的,与安藤作品中的“光”达成叠加,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光影效果。在展览复刻的空间里,便可感受到安藤忠雄对光影的刻画,无论是“光之教堂”中透过十字架倾泻而入的神圣光芒,“水之教堂”铺洒满面的柔光,还是“冥想空间”中透过缝隙直入的光影,都让观者能够亲身体验到安藤忠雄操纵光线般的神奇技能。
上图:青春展1:1复刻的光之教堂。© 摄影:UK Studio
下图:青春展1:1复刻的水之教堂。© 摄影:UK Studio
如果说光影是安藤忠雄作品的灵魂,那么城市更新就是安藤忠雄擅长切入的角度,住吉的长屋、直岛的重建、威尼斯格拉西宫和海关大楼的重建……这从安藤忠雄过往作品中便可窥见一斑。他从早期对住宅设计的目光逐渐转至城市,为城市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公共景观,而对城市更新的步伐也从日本出走,延至世界各大洲,在各个国家都尝试了改进、重建为主题的系列项目。在该主题的创作中,安藤忠雄选择在最大程度上尊重原建筑的内涵与传承,再在其上开发新的现代空间,使“新”与“旧”达到完美糅合,让建筑这个生命体重获新生,得以延续,既能从中回溯过往,又能面向未来。“建筑如果离开时间轴,或者说离开时间这个因素,那我觉得建筑它就不称为建筑,只是一个空间而已。”马卫东如是说道。某种程度来说,安藤忠雄所追求的正是建筑的永恒性。
上图:展览复刻的水之教堂。©文筑国际 / 摄影:田方方
中图:展览空间的原型展区。©文筑国际 / 摄影:田方方
下图:展览与历史对话展区。©文筑国际 / 摄影:田方方
“青春”展览中,可以找到一张安藤事务所的“全家福”照片,事务所的所有人站在事务所的楼梯上,拍了这样一张照片。如果仔细数数,发现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的“全家福”仅有20多人。据马卫东透露:“事务所所有人加上安藤老师和他太太一共也就26个人,几十年来都一直保持这样的规模。如此规模能够让他最大化地进行扁平化管理,这就是他的理念,也是他年轻时候就形成的观念,他珍惜每一次机会,不管项目规模,不管资金多少,他都是认真、积极地对待,都会亲自上手,做好每一步。”成名后的安藤忠雄始终坚持初心,放弃品牌效应带来的规模扩建,就是为了亲力亲为,参与到每一个步骤之中,真正做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命题作文”中的因地制宜
马卫东坦言,安藤忠雄创作的建筑选址几乎都是由业主确定的,因此对于建筑师来说,如何创作更像是一道命题作文,要因地制宜,在有限的环境中拓展无限的可能性。
六甲山集合住宅便是在坡度超过60度的神户六甲山上建造而成;水之教堂更是将“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发挥至极致,光与水,色与风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尽情衔接;光之教堂在预算极少的情况下仍打造出神圣庄严的光影互动效果;光明寺在保留宗教感的禅意之下被赋予先进的现代感;上海保利大剧院单纯的框架下内含复杂且千变万化的空间,虚实交错,几何体结构相互辉映,极具特质。
上海保利大剧院。©JAMES FLORIO PHOTOGRAPHY
与其说适应不同项目的“在地性”是安藤忠雄追求的目标,不如说他希望他所作的建筑是只有在这个地方才能够出现的建筑。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基地,会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有不同的业主特质,和项目功能,因此综合考量与平衡才是关键。安藤忠雄在成名后,作品很少被划入已有的风格中去,他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放置了自己本身对自然、社会、人文的独特理解,这样复杂且丰富多样的内在是很难被某个字眼所限定的,在他看来,作品是具有唯一性的。与自然亲近的建筑才是好的建筑,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回归至“人与自然”本身是重点。他曾说:“人心是很难居住在这个时代的,我想建造的是人心扎根的地方。”
上图:鸟瞰六甲山集合住宅。©Studiobaja
下图:六甲山集合住宅近景。©Isaiah King
礼堂系列是安藤忠雄的代表作品之一,“礼堂四部曲”的终章“诗之礼堂”也将落户中国广东省的河源。作为唯一一个落户日本本土外的礼堂系列作品,许多人开始关注“诗之礼堂”要如何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但安藤忠雄依旧特立独行,并不在地点本身,仍然将目光投至周边的自然环境。“不管是中国的、日本的还是韩国的,对安藤老师来说,并不是那么的分明,他本身不是非常在意地址。他时时刻刻在关注的还是人们对于空间的需求和精神的需求。像诗之礼堂他没有城市的文本,是在郊外,因此考虑得更多的还是自然。周边的山,前方的水,远方的天空……都在他的考量范围内,这是属于郊区自然环境下的设计脉络与思路。如果是在苏州老城区做一个美术馆,那么就要兼顾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固有的建筑元素,比如园林风格等,所以说具体的结合还是因地制宜。”马卫东说。
诗之礼堂(效果图)。©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作为建筑师的安藤忠雄始终关注建筑场所的语境,在出世与现世边界游走,于有限中创造着无限。他始终坚守着内心,甚至从不重复自己,他以真诚的创作态度对待每一个项目,行万里路后的精神财富与宝藏才是他真正的建筑风格,也正是如此,他的创作才能百变灵动却不杂乱无章。
挑战与青春
此次全球巡回展在北京的名称为“青春”,此前在上海的展览名为“挑战”。中方策展人马卫东说:“展览名称结合起来就是‘以青春的状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他的展览感受到:建筑竟能如此美妙!也能透过作品看到安藤老师不怕失败,不断努力去面对挑战的精神,也希望能够把这样的精神和青春的状态传递给大家,这就是此次展览的意义。”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前的绿色苹果是安藤忠雄为此次青春展打造的特别艺术装置。©文筑国际 / 摄影:田方方
青春,诗意又浪漫的名字;光影,浪漫又诗意地呈现,建筑的“永恒”或许就隐藏在呼吸的瞬间。为什么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更加需要杰出的建筑师?因为我们比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以空间的构建来超越扁平的日常生活,为当代一切都在飞速旋转的生活里增加一些凝滞的纵深,让信息时代万物闪烁刺眼光华的流光世界里有一些阴影。如此想来,以青春的状态面对人生的挑战,你我也可以做到。
策展人:水谷孝明(日方) ,马卫东(中方);
地址: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 9 号;
展期:2021年10月12日(周二)至2022年1月9日(周日)。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10:00-18:00(最后入场时间:17:30);
周五、周六10:00-20:00(最后入场时间19:30);
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故乡与世界》邀请读者参观安藤忠雄全球巡回展中国北京站·青春。在文末评论,分享你对于安藤忠雄及青春的感悟,点赞最多的10位读者将获赠一张安藤忠雄·青春北京展门票。(截止至12.13周一早10:00。)
原标题:《读者看展福利 | 这些地点,诠释了安藤忠雄的青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