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00多年前的这本书,也太厉害了吧
100多年前的这本书,也太厉害了吧! 原创 魏小河 魏小河流域 收录于话题 #推理小说补全计划 5个内容
又到周三了。
继续我们的。
前三周我们读了:和。
这一周回到19世纪,去看看侦探小说最初的模样
——读一读爱伦·坡。
爱伦·坡的小说总量不多,但版本不少,我看的是安徽教育出版社的《爱伦·坡惊悚小说全集》(上下册)。
书目上周已经预告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啊?
下面先简单介绍一下爱伦·坡,再来聊聊他的小说,特别是那几篇「侦探小说」。
01
爱伦·坡是一位天才作家,他不仅开创了侦探小说这个类型,对科幻小说、恐怖小说的发展都影响巨大。他的诗作也被看作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
一向毒舌的萧伯纳曾经说过,美国有两位最伟大的作家,一位是马克·吐温 ,另一位就是爱伦·坡 。
不过在美国本土,爱伦·坡的文学作品一开始并没有受到重视,他的短篇小说先是在法国走红,影响力扩展到整个欧洲,最后才回流到美洲大陆的。
可以说,他是第一位在文学史上有着巨大影响力的美国作家。然而,他的一生可以说非常令人唏嘘。
1809年,坡出生于美国波士顿。他的父亲在他一岁时抛弃妻儿,不知所踪。一年之后,母亲也因病去逝。他被苏格兰商人约翰·爱伦收养。
17岁时,坡考入弗吉尼亚大学,然而不到一年就因酗酒欠下高额赌债,辍学回家。21岁时,养父通过关系让坡进入西点军校,一年之后,坡又因职责疏忽、酗酒赖床被学校开除。
好在,他一直都有写作。1833年,他小说《瓶中手稿》获得了《巴尔的摩星期六游客报》征文一等奖,得到50美元奖金。
1835年,经由评论家约翰·P·肯尼迪推荐,坡受聘为《南方文学信使》月刊的助理编辑并负责书评专栏,只不过,因为酗酒问题,坡很快又被解雇了。
这一年,坡和表妹弗吉尼亚秘密结婚。当时他26岁,弗吉尼亚13岁。三年之后,坡和妻子搬到费城,在《伯顿绅士杂志》任编辑。
1841年,《格雷姆杂志》上刊登了爱伦·坡的一篇短篇小说《莫格街凶杀案》。这篇小说被看作是推理小说的开山之作。
1847年,弗吉尼亚因肺结核去世。坡更加无可救药的酗酒,精神受到严重损害。
1849年10月3日,爱伦·坡被人发现醉卧在巴尔的摩街头,不治而亡。他传奇而短暂的一生就此拉下帷幕。享年四十岁。
02
爱伦·坡创造过许多不同类型的小说,有的偏向哥特小说,有的更像恐怖小说,有的启发了科幻小说。
我们今天要聊的是他的「侦探小说」。爱伦·坡仅凭这五篇小说,就确立了很多侦探小说中的模式。
严格来说,其中有三篇是一个系列的:《莫格街谋杀案》《玛丽·罗杰奇案》和《失窃的信函》。
另外还有两篇:《金甲虫》和《汝即真凶》。
#
《莫格街谋杀案》应该是爱伦·坡的小说当中最有名的一篇,也是侦探小说系列中的第一篇。
正是在这篇小说中,侦探杜宾登场了。
杜宾是一位年轻绅士,有极强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不经意间就能捕捉到很多常人忽略掉的细节。
读了这几篇小说,你会发现福尔摩斯的身上有很强的杜宾的影子。而叙事者「我」和杜宾的关系,无疑就是另一个版本的福尔摩斯与华生。
至于这个案件,现在读来,也挺吸引人的:
有人听见一声惨叫,大家发现一对母女死在了房中,死状惨烈。女儿身上有多处淤伤,被塞到了烟囱里;母亲的尸体则残破不堪,喉咙像是被利器划破,头部与身体几乎已经分离。
并且,案发地的房门紧闭,也就是说这是一间密室。
那么,谁是凶手呢?
杜宾和「我」看到报纸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开始了推理。总之,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结果。
虽说一切都很合理,但也过于依赖巧合。被一代代优秀的推理小说训练过的读者,肯定是不能够满足。但也会被震惊吧,还带这样的?
整体而言,即使是现在阅读,仍然能够感到推理的乐趣,以及场面的恐怖。
#
《玛丽·罗杰奇案》是杜宾出场的第二篇小说,人物背景和《莫格街谋杀案》一致。
这篇小说似乎是在回应一个当时发生在纽约的真实案件。爱伦·坡通过小说给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不过,这篇小说读起来不如《莫格街谋杀案》那么顺畅,它讲的是法国香水店女孩玛丽·罗杰的命案:她的尸体在河边被发现,警方却迟迟无法锁定凶手。
这篇小说的一大特色,并不是在解谜,而是在驳斥一些错误的思路。
大致的一个节奏是:引用一些报纸对这一案件的报道,然后杜宾对这些报道一一点评,指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
这需要读者很有耐心,先把那些报道仔细看过一遍,再跟随杜宾的思路,重新再过一遍。从叙事节奏上来说,是比较冗长的。
不过,即使是这一模式,也引发了后世侦探小说中的「安乐椅模式」。也就是侦探并不参与办案,仅仅经过他人的复述或媒体报道,进行分析推理而找出凶手。
今年比较热门的《字母表谜案》就是安乐椅模式的推理小说。
#
《失窃的信函》是杜宾出场的最后一篇小说。不过,这篇小说里并没有出现凶案,而是杜宾接受警察局长的委托,找回一封牵扯到宫廷内幕的信件。
这封信很肯定就在D大臣手中,但是警察局长派人仔细搜查了多遍,却一无所获。
最后,杜宾出手,一击制胜。
这里,爱伦·坡建立一种心理盲区的模式,这也是日后很多推理小说都会用到的,有时候真相就在眼前,却由于过于明显而被忽略了。
这一篇虽然没有死亡案件,没有凶手,但是读起来还是颇为顺畅的,节奏感也很好。
#
下面还有两篇也被认为是侦探小说,但和上面三篇不太一样。
《金甲虫》更像是一个寻宝故事。读起来很吸引人,好像回到小时候看那些冒险故事的感觉。
这篇小说影响深远的是它对密码破译的展示。据说爱伦·坡自己就是狂热的破译爱好者,还曾在报纸上刊登过广告,为人破译密码。
在小说中,解码的过程有非常具体的分析。不过,就算是100多年前的密码,我也解不出来。
故事中,主人公正是通过破译密码,找到了宝藏。当然,坡还是营造了一个神秘的叙事空间。特别是最后一句,简直就像某些电影的结尾,本来以为已经安全无事,但刀似乎又举了起来。
最后一篇《汝即真凶》现在看起来,除了有点神秘感之外,没有特别的感受。其中最有戏剧性的一幕是尸体突然坐了起来,指认了凶手。
#
整体而言,读爱伦·坡的这几篇「侦探小说」,还是比较畅快的。
或许现在读起来不会那么惊艳,但考虑到时代因素,还是非常厉害了!
毕竟这是鼻祖,后来的很多小说都借鉴了一遍又一遍,很多桥段没有新鲜感了,但坡讲故事,特别是渲染气氛的能力,真是一绝。
这一点,更加体现在他的那些恐怖小说中。即使现在来看,也魅力不减。
其中,我特别喜欢《黑猫》和《泄密的心》。
这两篇可以说是同一个叙事模式。都是第一人称叙事,都是自我讲述自己是如何杀人,如何分尸,如何藏尸的。
读这两篇小说,你会发现坡渲染气氛的能力实在太强了,那种神经兮兮的变态感觉,凉飕飕的风,好像就在眼前。
原标题:《100多年前的这本书,也太厉害了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