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施蛰存译文全集》小说卷推出,回访一代学人辽阔前瞻的世界视野
《施蛰存译文全集》小说卷推出,回访一代学人辽阔前瞻的世界视野 原创 郑周明 文学报
对不同代际的学人而言,施蛰存先生身上存在着不同面向的文化影响,熟读文学史的读者通过《将军底头》《梅雨之夕》等小说了解了以他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写作;华东师大的学生们在大学课堂里看到施蛰存对古典文学研究方面的深厚造诣;他还是一位编辑家,在上世纪30年代主编大型文学期刊《现代》,也是《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的主编;更早的学生与同行还见证了他的另一个重要身份,翻译家。
日前,“《施蛰存译文全集》出版座谈会”于上海社联举办,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宣布共同出版的《施蛰存译文全集》小说卷12册正式推出。《施蛰存译文全集》是首次对施蛰存翻译成果的全面汇集与整理,小说卷推出后,其余部分的5册预计将于2022年上半年出齐。
《施蛰存译文全集》小说卷12册
施蛰存在1945年1月3日写下的《岁首文学展望》中曾如此回顾道,“我的书室有三个窗,我常常把一个窗开向本国古文学,一个窗开向西洋文学,最后一个开向新文学。”这里的西洋文学指的正是他的翻译世界。通过现存资料的整理发现施蛰存的翻译包括单行本和散篇译作大约二百余种,长期以来分散在不同作品集与旧时报刊之中,从未以全貌示人,上海人民出版社自2018年起开始筹划编辑出版《施蛰存全集》,并首次将他的译文全集作为第一部分率先启动,囊括了小说卷、诗歌卷、散文评论卷、戏剧卷、史传卷五大类。
今年12月3日,也是施蛰存先生诞辰116周年的日子,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举办了“《施蛰存译文全集》出版座谈会”,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出版的《施蛰存译文全集》小说卷12册正式推出。《施蛰存译文全集》是首次对施蛰存翻译成果的全面汇集与整理,小说卷推出后,其余部分的五册预计将于2022年上半年出齐。同时,这也标志着施蛰存的创作全集编纂工作即将启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表示:“施蛰存先生是红色文化的见证者,海派文化的参与者,江南文化的发掘者。他每一步重要的开拓都与上海这座城市息息相关,折射出上海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场合中,在社科文化领域所经历的创造与发展,变革与飞跃。”施蛰存也是上海首批68位“上海社科大师”之一,此次推出《施蛰存译文全集》,“在突出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提升城市软实力,全面推动上海文化品牌实现新飞跃的当下,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与意义。”徐炯表示。
施蛰存在与戴望舒、刘呐鸥等人合开的虹口水沫书店前
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翻译推介了众多现代派作家
作为见证并参与五四新文学的一代知识分子,以文化启蒙救国为心志,身上往往存在着多种职业身份,以今天“跨界”的标签去回看,那时候的读书人并不以此为特殊现象,许多现代文学史上的知名作家往往也从事着翻译、出版、古典文学研究等工作,博闻广识与融汇中西,是学人心中内化的自我追求。而在施蛰存身上,多重身份依然体现出了一份特别感,尤其是在翻译事业上,与当时其他从事翻译的作家有所不同,他不仅参与过冯雪峰和鲁迅拟定的苏联文艺理论丛书的译介,更多的是像参与编辑《施蛰存译文全集》的陈子善教授在座谈会上介绍的,施蛰存的翻译范围涉及的国别之多、时间跨度之长、体裁之广,在20世纪中国翻译家当中是屈指可数的现象,从英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俄国到挪威、丹麦、瑞典、波兰、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国家的作家作品,他都有涉猎翻译。站在当时世界文化格局来看,这种翻译视野体现了对弱小民族和国家文学的关注,做到了对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平等重视。
施蛰存于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译本
在推出的12册小说卷中,读者会看到施蛰存既选译了意大利作家薄伽丘《十日谈》、1905年诺奖作家显克微支的短篇小说等知名作家作品,也大量翻译了如波兰作家莱蒙特、丹麦作家尼克索、奥地利作家显尼志勒等鲜为人知的北欧、东欧等国作家作品,其中不少篇目至今依然仅有施蛰存的翻译关注到,寻找、甄别、比对这些罕见的小众译文,在编纂团队看来是最难的部分。陈子善通过对比其他翻译家的翻译风格介绍道,施蛰存虽然为翻译也学了一些意大利文与法文,但主要是从英文转译而来,“他认为英译本对原著较为负责,而他本人则对英译本负责。他的翻译理念是首先要达意,不能为了传神而失去原意。比如成语的运用,他认为不能随意用中国成语去替换意思相近的外国成语。”
“
施蛰存部分出版作品
现代文学史上,无数作家通过翻译补充了自身的创作风格,施蛰存也是如此,他翻译这些小说家作品以及叶芝、劳伦斯、庞德、波特莱尔、魏尔伦等诗人的诗作,为他自身的现代派写作建立了充裕的文学资源。陈建华教授表示,施蛰存先生对他这样的文学研究者而言不仅是“新感觉派”代表作家之一,“他代表着传统和现代、东西方结合都非常有质量的一位人文学者,境界是非常高的。”同样从事翻译的作家袁筱一认为,译者与翻译家的区别正在于对外国文学的整体把握以及对翻译对象的选择,“在那个时代很多人都受到文学进化论观点的影响,包括有些大家也都不能避免,但是施先生没有。同时他又不乏个人兴趣,现在有这样明确意识的翻译家也挺少的。”
座谈会上,许多与会者回忆起一些体现施蛰存先生职业观与教育观的细节,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谈起自己的母亲在上世纪50年代在华东师大求学,上过施蛰存的古典文学课,有一次施蛰存先生拿了刚出版的保加利亚作家伐佐夫《轭下》译本给她,让她看看里面有没有错字或者问题。这件小事让陈引驰注意到,施先生对一个普通本科生能如此平等交流,实则折射出他贯穿一生的教育理念。编辑家陈如江想起上世纪90年代,编辑收入并不多,他就此事和施蛰存先生交流过,一份收入高但对工作兴趣少以及一份收入低但对这个工作有兴趣之间如何选择的问题,“施先生说当然选择一份有兴趣的工作,做编辑是最好的一件事,喜欢书才想着做编辑,你喜欢的书,你可以编辑,可以出版,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或者愿望借此实现。”
施蛰存也是早期推动藏书票文化的作家之一
华东师大副校长雷启立表示,施蛰存先生的后半生基本都在华东师大做教育教学工作,其创作、翻译、编辑等多重并举的文风深刻影响了华东师大的文脉,如今华东师大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承办的论坛名为“北山讲堂”,“北山”正是施蛰存的书斋名,又是他的笔名。对于此次推出的译文全集以及未来的创作全集,华东师大出版社社长王焰也期待与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邀请各方面文史专家、出版专家共同参与整理,成就学术界与出版界密切交流合作的新实践。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历史资料
原标题:《《施蛰存译文全集》小说卷推出,回访一代学人辽阔前瞻的世界视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