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身边的云南法院人】脚绘边关法治路,维护正义守初心——记河口法院陈世荣法官三十年坚守岁月

2021-12-07 17: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我们是新时代人民法官,党的嘱托永远牢记心间。弘扬法治扬善惩恶,广泛播洒文明诚信的种子,主持公道把正义火光点燃。……”这是《人民法官之歌》的歌词,法官是什么?是光鲜亮丽,在法庭上戴头套、敲法槌的人吗?不是,我们中国的法官喜欢走近群众,喜欢化解矛盾,有时满腿泥泞,有时庄严肃穆,下面让我们来聊聊这个扎根边疆,用脚丈量河口,三十年初心不改的法官——陈世荣。

1990年,陈世荣法官从政法专科毕业来到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河口法院)工作,那时的他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法官,一名受人尊重的法官!三十年过去了,他当过书记员,去过乡镇历练,任过民一庭庭长,在恢复人民法庭后又主动要求到南溪法庭工作,用努力实现了年轻时的梦想。这一路走来,他靠着对人民的热心,对业务的专精,对工作的负责,从书记员变为了受人尊敬的法官,岁月在变,但他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从未改变。

“爱家乡”的布依法官

上世纪80年代,家住河口县桥头乡的布依族小伙陈世荣考上了云南省政法专科学校,作为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全家都为他感到自豪。

从祖国边疆到大都市,高楼大厦让他着迷,但看到厚厚的法律书时,他想起了家乡,从此立下了志向:学完一定要回家,让乡亲们了解法律,用自己所学守护家乡的平安、稳定。

1990年,从学校毕业的他急忙打包行李,告别迷人的都市,回归有着柠檬清香和热浪撩人的河口,加入到河口法院,在边疆的道路一走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来,他既是布依族的儿子,也是一名人民的法官,利用本地人的优势,许多疑难的家庭纠纷、土地纠纷等总是能被他快速化解。

他总是这样对书记员说:“让我判了太简单了,但要解开矛盾还是要到实地看看,与当事人多聊聊,让矛盾化解了才是真正办好案。”

2008年,他受理了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因被告认为原告的祖坟占用地系其承包经营权证书内的用地范畴内,并采用偏激的行为擅自挖开原告家的祖坟,从而使二家人的纠纷上升为族人之间的矛盾,此案虽在起诉前经过村、乡、县等村民小组长及司法部门调解人员的调解,但仍旧化解不开双方之间的矛盾。为解开双方的心结,陈世荣法官连续多日来到寨子里,利用通晓民族语言的优势,分别做原告和被告的思想工作,最终解开了双方心结,避免了一场家族冲突。

“爱提问”的委员法官

2007年以来,作为少数民族法官的他先后担任县、州、省政协委员,此后有了能够更好为群众办事的舞台,在巡回审判中他总是喜欢和最基层的群众聊聊,问问他们对于现有政策有什么疑问,生活中还需要政法部门做些什么?每次问完他总是会认真记录下来,对于提的多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认真思考可以怎么整改,在政协会议的时候提出问题,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担任政协委员以来,他共提出了28份提案,递交了2份调研文章,同时,所提出的《关于将政法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负债问题列入财政解决的议案》被评为红河州政协优秀提案。

“爱帮人”的贴心法官

因为工作成绩突出,陈世荣同志获得过省级、州级、县级人民法院及政府授予的“调解能手”、“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评为“看守所监督员”、“司法类县域专家”,荣获“百日办案”、“百日执行”等嘉奖,此外,其撰写的法律文书曾被云南省高院评为全省法院优秀文书。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对案件的执著,为当事人着想的辛勤付出,为维护社会和谐的高度责任感,他总会对当事人说:“相识一场就是缘分,你们有什么解不开的结要说出来,我们一起把它解开就好了。”

2017年,陈法官承办了一起离婚纠纷,丈夫邓某因事故致残失去自理能力,并且性格变得极其古怪,同时这个家庭从此失去了经济支出。邓某夫妻育有三女,均为在校学生,在这艰难的时候大女儿小燕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学费难倒了妻子李某,在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压力下她到法院起诉离婚。案件在陈法官的调解下,妻子李某自愿撤诉,但孩子们以后的路怎么办?为让小燕上大学,陈法官四处奔走,到教育、民政、学校等部门咨询大学助学金的政策,通过社会救助、司法救助等手段帮助这个贫困的家庭解决困难。2017年10月,该案被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录制为《大山里的一家人》节目予以播放,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社会的捐赠纷至沓来,这三个女孩的学费问题也得到了好心人帮助,不再为求学费用所困扰,现三个女儿均在大学安心读书。

“能识路”的平民法官

“不用找人带了,这路我熟,跟我走就行。那边老盘家地的纠纷就是我调解,还有村口那颗野花椒树,回去的时候摘几颗新鲜的花椒回去做蘸水最香了....”这是陈法官下乡时经常对书记员说的。

三十年来,陈法官总是把群众的事挂在心上,通过一次次巡回审判、调解,他成为了同事们眼中的活地图,没有他不认识的路,没有他不曾去过的村寨,用脚绘制着河口的法治足迹。

河口法院南溪法庭全面恢复后,本可以留在院内办公的他,却主动请缨到乡镇去,发挥“活地图”的作用,为乡村振兴做好法治保障工作。

他说:“下乡虽然很累,但是能够最真切的了解案件,最真实的了解群众的问题,我想趁还跑得动,就多跑跑,也让我们的助理能够多了解乡镇是什么样的?群众工作要怎么去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河口火热的天气就如陈世荣法官心中对审判事业的热爱,他三十年如一日,将青春和汗水献给了审判事业,用真心换取了人民群众的真意,用行动践行了为民初心。

来源|河口法院:,。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身边的云南法院人】脚绘边关法治路,维护正义守初心——记河口法院陈世荣法官三十年坚守岁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