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东野村开设“乡村儒学讲堂”让传统文化落地生根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8年来,山东深入挖掘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资源,丰富实践载体,推动中华传统美德融入群众生活,融入社会实践。
2012年底,一批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在泗水县圣水峪镇北东野村试点开设“乡村儒学讲堂”,为村民讲授儒家文化,滋润乡村文明、劝导群众举止。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形成独特的“乡村儒学讲堂现象”。
书院门前孝子增多
民风民俗悄然转向
10月19日,泗水县圣水峪镇北东野村的村民们正在吃晌午饭,村里的大喇叭传来村党支部书记庞兴俊的声音:“乡村儒学讲堂的志愿者李杜勇老师下午来村里讲课,请大家互相转告……”午饭过后,很多村民不约而同地聚在乡村儒学讲堂前等待。
当日下午2点,小小的讲堂内座无虚席,挤满了村里的老幼妇孺。北东野村村民张延英是乡村儒学讲堂的常客,每周都来听课,已成了她和不少乡亲们的习惯。“‘子路百里负米’等孝敬老人的故事、兄弟姐妹互相照顾、邻里团结的故事,专家讲得都在理,咱就得跟着学和做。”专家讲的故事,张延英牢牢记在心里并身体力行,她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孝顺。“儿媳妇很孝顺,前几天俺病了不能动,她和我同床照顾了两个多月。”聊起张延英,婆婆李士英满口都是夸赞。
说起最近几年的变化,北东野村70岁的蔡庆梅最有发言权。她乐呵呵地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变化大着呢!原来婆媳关系不好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现在婆媳更加和睦了。”蔡庆梅说,专家讲的课不仅能让她听得懂,还很有道理。于是只要儿媳、女儿回老家,蔡庆梅就带着她们一起去听课。
“这样的事在村里很常见。高承莲的丈夫和公公偏瘫,她一个人伺候两人,直到去年公公去世;庞兴如照顾96岁的老母亲,一夜起五六次,端水、端盆子,冬天冷他便穿着衣服睡……”泗水县圣水峪镇北东野村党支部书记庞兴俊说,“乡村儒学讲堂”完全改变了村里的风气,主要体现在5个“少”,“村里不孝顺的少了,骂街闹架的少了,偷东西的少了,乱倒垃圾的少了,喝闲酒、没事找事的少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习氛围渐渐取代了歪风陋习,村里的好媳妇、好婆婆、好人好事便多了起来,孝道在村里‘开花’了。”
“乡村儒学讲堂”以其独特的魅力,滋养着乡亲们朴实、美丽的心灵,村民的家风教化、一言一行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用农民的话教老乡
村民成为学员主体
“孝敬老,石头路上绊不倒;不孝老,平地里也能摔倒。”讲堂上,李杜勇一句看似玩笑的顺口溜,逗乐了台下认真听课的村民。回过神来,村民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看似平和融洽的课堂氛围,李杜勇却有另一番感慨,他回忆说:“给老百姓讲课,可不容易。”7年前,60岁的李杜勇加入“乡村儒学老年志愿宣讲团”,成为一名志愿者讲师。对于儒学如何扎根于乡村,讲堂上如何留住村民,他也摸索总结了几套诀窍:多讲孝亲、和家、睦邻这样和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多讲故事少讲道理多举身边例子,少说条条框框;多掏心窝子以情感人,少说空话大话。
“农村的文娱生活相对匮乏,我就借助身边资源,邀请专业演员或表演爱好者,演绎有关孝道的节目;农村喜欢唱歌、听歌的人很多,我就用乐器演奏,课堂上经常由我伴奏,他们来唱些积极向上的歌曲。”李杜勇说,讲堂要把村民变成学员主体,让他们参与进来,就得用农民的话,说农民的事,教身边的人。”如今,李杜勇已跑遍泗水县的半数以上乡(镇),讲课500余场,成为讲课最好、最多的义工。他也欣喜地看到,村庄孝亲敬老的社会风气有了好转,家庭更和睦,邻里更团结。
目前,李杜勇固定联系北东野村,每周六上午去村里讲课,还要抽时间去其他乡镇讲课。“我发现听课的人们,老年人占大多数,中青年人少,而中青年人在家风孝道的传承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位置尤为重要。因此我鼓励更多在家的中青年来讲堂听课。”李杜勇深有感触地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不断地学习充电,才能讲好鲜活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熟练地驾驭课堂。“讲堂的课要不断加入新鲜内容,如果老是那一套就没人听了。这不我又从书店和网上买了不少书,平时没事时得翻翻学习一下。”
如今在泗水,像李杜勇这样的儒学志愿讲师有150余人,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现场有趣的互动、灵活生动的故事阐述儒学,让村民坐得住、愿意听、记得住,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村民心中扎下根。
致力重塑乡村文明
讲堂仨月覆盖六村
尼山圣源书院院长助理陈洪夫说,“乡村儒学讲堂”的起源,要追溯到8年前。
2008年,由王殿卿、牟钟鉴、丁冠之等学者发起的尼山圣源书院,在泗水县圣水峪镇北东野村创办。2012年,尼山圣源书院秘书长赵法生通过在书院周边走访发现,村里的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孝道、家庭伦理出现了问题,婆媳不和、小偷小摸、打架吵嘴的现象不在少数,传统文化急需“灵根再植”。
乡村文明如何重塑?尼山圣源书院的学者们认为,光建书院还不够,必须以书院为平台,把儒学经典、优秀传统文化送进村里,送到村民家里,种到人们心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路上的物质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不能得“软骨病”?乡村儒学,可不可以从孝道入手,学者们打算蹚蹚路。
2013年1月16日,乡村儒学讲堂第一讲在尼山圣源书院二楼会议室开讲。北东野村老支书庞德海说,最初将村民动员进课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时为了鼓励乡亲们走进讲堂,刚开始的几期,还得用发放物品的形式来吸引村民。”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半个月后,主动来乡村儒学讲堂的人更多了,周边夫子洞村、周庄的人也来了不少。
在讲授孝道取得良好开局之后,专家们开始引入礼仪教育,讲授《论语》《弟子规》等。“通过一段时间的授课,村民们对《弟子规》产生浓厚兴趣。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虽然腿脚不太方便,但她还是坚持来听课。虽然她没有上过学,但能将《弟子规》的开头几句背下来。还有不少村里的老人,带着孙子、孙女来。”每次开课前,全体师生向孔子画像行拜师礼,青少年给在座的长辈们行敬长礼,父老乡亲们在儒风浓郁的课堂上,沐浴着礼仪之风。
就这样,两周一次,乡村儒学的课一堂堂讲了起来。开始是一个村,三个月后,覆盖了周边6个村。再后来,乡村儒学讲堂走出泗水,走向青州、茌平等地。除赵法生、颜炳罡、陈洪夫等12位义务讲师团的“铁杆讲师”外,还有来自北京、山东、广东的义工讲师和志愿者加入其中。
“只要扎扎实实地做,肯定有效果。”作为推动者之一、陈洪夫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村里攀比着孝顺的风气大涨,家庭关系更加和睦了、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了,泗水县的乡村文明改观不少。
302个标准化讲堂
乡村儒学势成燎原
“乡村儒学讲堂越来越受欢迎,我们也在逐步增加讲堂的数量。”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副主任纪冉冉介绍,2013年至今,泗水县采取整合资源、分类建设、稳步推进、以点带面的原则,将乡村儒学讲堂建设纳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截至目前,全县建设完成了302个标准化乡村儒学讲堂。
“讲堂的数量不断扩大,就要有足够的授课人员。”纪冉冉表示,固定的讲师队伍和能让百姓接受的方式手段,是建立儒学推广长效机制的关键。为此,泗水县文化传承发展中心组建乡村儒学志愿者讲师团,建立了本土传统文化师资库。同时,每年县里组织1至2次“乡村儒学”讲师志愿者培训班,通过考试的颁发上岗证。2019年至今,泗水县评选表彰了17名首届儒学讲堂名师。
“现如今,每当有讲师讲课,村民们都会从各处赶来,腿脚不方便的拄着拐棍,眼睛看不清的有村民帮忙领路,这些情景让人欣慰。”纪冉冉说,如今的乡村儒学讲堂不单以讲课为主,还借助礼仪教育、传统曲艺、学习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并组建儒风孝道志愿演出团,自编自演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借婆婆》《背公公》等爱亲敬老节目,让敬老爱亲在乡亲们心里扎下根。
近年来,泗水县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将乡村儒学讲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起来,建立县中心、镇(街道)分中心、村(社区)实践站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架构。通过把乡村儒学讲堂设在村里,搬到村民家门口,把儒家经典故事化,用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娓娓道来,将村民身边的好人好事搬上讲台,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出“象牙塔”,渐渐融入了泗水县村民的生活,“孝”“诚”“爱”“仁”等儒家思想直抵人心,一点一滴地影响着村风民风,激活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对于乡村儒学的进程,赵法生比较理性和清醒。“讲儒学、明道理是其中一个阶段。”陈洪夫说,乡村儒学讲堂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供需平台,供需要平衡、更要均衡。乡村儒学讲堂的深化和延续,需要贴近村民们的需求、按需推进。比如在乡村儒学讲堂中融入独居老人养老问题,在北东野村、小城子村探索互助养老机制,60岁的照顾70岁的、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差的等,组团帮助独居老人收庄稼、打扫卫生、拿药等。目前处于探索的起步阶段。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易雪 褚思雨 通讯员 包庆淼
原标题:《北东野村开设“乡村儒学讲堂”让传统文化落地生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