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桐城中学“绝对”征集已获上千条对句,校方:期待精彩的下联

澎湃新闻记者 杨喆 实习生 方丽
2021-12-07 14:29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坐落于桐城派故乡的百年名校桐城中学,因为一场对联征集活动引发公众的关注。

近日,安徽省桐城中学发布公告,在该校12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面向历届校友及海内外各界人士征集校园钟楼“百年绝对”:“桐中敲銅鐘童男童女同上學”的下联。活动还设置了层次不同的奖项,特等奖可获10万元奖金。

桐城中学钟楼 桐城中学官网 图

12月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承办此次活动的桐城中学北京校友会获悉,自征集公告发布以来,公众参与踊跃,目前已收到上千条对句作品。校友会原先安排了两人回复投稿者的邮件,由于实在忙不过来,不得不新增了一名人手。

“我们不是炒作,而是在用一种务实的态度做这件事。”桐城中学副校长周治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作为一所位于县级市的中学,财力有限。此次活动总计10多万的奖金是由该校北京校友会筹措提供的。作为120周年校庆活动的一部分,校方前期拿出一个框架方案,征联活动具体由北京校友会组织实施。周治表示,校方更看重这件事背后的文化意义。

桐城中学所在的安徽省桐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周治介绍,当地市民热爱读书、勤勉好学、包容开放、向往美好的文化氛围由来已久。“这次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是一次大众文化的传播活动。也体现了桐城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交相辉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的良好风貌。”

“孤联”已成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桐城中学的对联征集公告发布后,不少网友对这一“百年绝对”的渊源也充满了好奇。

“其实这句话并没有相应的文字记载,而是长期以来在桐城中学和桐城当地口口相传。”周治介绍,“桐中敲铜鐘童男童女同上學”这句话由来已久。至于出自何人之口,已无法考证。

周治告诉澎湃新闻,由于此语句质朴而又生动有趣,且有争奇斗巧之妙,与校园内“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在2002年建校100周年校庆筹备期间,校方邀请时任安徽省书法协会主席刘天明先生题写并镌刻在校园钟楼边衬墙上,旨在激励桐中学子奋发努力,勉成国器。

桐城中学校门 桐城中学官网 图

虽然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但从“童男童女同上學”的表述能看出那时的桐城中学已经开始了男女同校。

周治介绍,桐城中学的前身是晚清教育家、桐城派古文家吴汝纶1902年创建的桐城学堂,为安徽第一所新式学堂。据校史记载,1937年学校暑期招收高一新生一个班,初中新生两个班,全校男生共六个班,另设女子初中部,招初一女生两个班,聘请老学者姚慎思为主任,男女同校之风自此开始。1938年日本侵华日甚,学校曾被迫停课。1939年史化成校长组织复课,招收旧生及新生共五个班,男女均收,由此开桐城中学男女同班上课之先河。

“几十年来不断有人在此句后配词搭句。近些年,在校师生及来校参观者也都对此句颇感兴趣。”周治告诉澎湃新闻,时常有人以此句为上联对出诸多下联,但内容皆存在些许不足。而在他看来,虽然没有出现合适的下联,但这一百年难应的“孤联”朗朗上口、通俗直白,已成为了桐城中学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楹联界专家:尚未出现令人满意对句

百年来,桐城中学的这一上联为何长期“落单”?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它难以破解呢?

安徽省楹联学会副会长陈频对桐城中学的这一对联非常熟悉,澎湃新闻记者联系他的当天,已经有不少看到征集公告的朋友来向他请教。

“自这副上联问世以来还没有出现令人满意的对子。关键就是几个同音字如何处理的问题。桐、銅、童、同四字同音,中和鐘二字同音。还有拈连、拆字修辞手段的运用也增加了难度。”陈频介绍,在楹联界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副上联,出得很俏皮,非常有内涵,也符合桐城中学的实际情况。

“对联既要讲究格律,也要讲究艺术性和美感。上联讲的是桐城中学,下联对什么得和桐城中学有所联系。既要对,又要联。”陈频告诉澎湃新闻,这些年,虽陆续有人给出了一些对子,但那些生拉硬拽对上的没有实质意义。要把握好同音字的妙用,也要在文化和意境上契合桐中与桐城的文化,给出能与之配对贴切得当的对句很不容易。

陈频回忆,多年前有电视台曾邀请他和其他几个撰联高手尝试对过这一对联,但大家最终都没给出满意的答案。他期待在桐城中学此次的征联活动中,有人能给出与此出句相匹配的对句。

“目前征集活动仍在进行中,将持续到明年5月底,不管征集的结果如何,我们相信这项活动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联络校友感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及自由平等和谐的时代新风。”周治告诉记者,校方热切期待精彩下联的出现。

对于征集到的下联是否会如上联一样镌刻在校园里,以及下一步该如何结合这一对联宣传好桐中的校园文化,周治表示,校方将与各地校友会协商,广泛听取校友、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建议意见后决定。

    责任编辑:钟煜豪
    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